① 缓征是什么意思
缓征是指应征公民被缓期征集服现役。确定缓征对象是兵役工作中的一项重要政策。
② 2015参军填写缓征
所谓缓征,就是你一旦达到兵役法规定的应征年龄,就必须依法进行兵役登记,但是,登记并不等于应征体检,政审。而是你在兵役年龄内,随时听候命令,履行法定义务
所谓应征,就是根据兵役法之规定,今年你必须依法参加应征体检,政审。但是,应征不等于入伍服役,这还根据你的政审,体检,征兵率,合格率的情况来决定你的去和留。
③ 应征和缓征是什么意思
所谓缓征,就是你一旦达到兵役法规定的应征年龄,就必须依法进行兵役登记,但是,登记并不等于应征体检,政审。而是你在兵役年龄内,随时听候命令,履行法定义务。所谓应征,就是根据兵役法之规定,今年你必须依法参加应征体检,政审。但是,应征不等于入伍服役,这还根据你的政审,体检,征兵率,合格率的情况来决定你的去和留。
④ 缓征是什么意思
缓征的释义:暂停征收。
缓征
读音:[huǎn zhēng]
缓征是指应征公民被缓期征集服现役。确定缓征对象是兵役工作中的一项重要政策。下列两种公民为缓征对象:
1.维持家庭生活的唯一劳动力。将这种公民列入缓征对象,是为了照顾公民家庭的实际困难,同时也有利于减轻政府和人民群众在优待军属方面的负担。所谓"唯一劳动力",并非指独子。因为,有的公民虽是独子,但其父母或家庭其他成员尚有劳动能力并能维持家庭生活。如属这种情况的,不能列入缓征对象。这里需要指出的是,缓征公民仍然可以服预备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接受军事训练。
2.正在全日制学校就学的学生可以缓征。将这些学生列入缓征对象,是为了使他们能够集中精力搞好学业,以利于国家培养人才。但在他们毕业后,凡符合服役条件的,仍可被征集服现役。
拓展资料
造句
1、各项预算收入的减征、免征或者缓征,必须按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财政部的有关规定办理。
2、李昪即位之后,积极改革弊政,缓征赋税,兴利除害,休养生息,数年之间,使江淮大地出现相对安定的局面,接着国家即呈现旷土尽辟、桑柘满野的繁盛景象。
3、如今战事方息,处处缓征轻徭,燕州再免赋一年,藏库益空矣。
4、有些地方在企业利润高的年份,暂缓征收一部分超出的税收,在不景气时以丰补歉。
5、缓征敛则阙于供须,促期限则迫于贫苦。
⑤ 兵役登记上填了申请缓征。咋办
如果只进行兵役登记,今年不想参军,在兵役登记最后一栏选择“只进行兵役登记,申请度缓征”,登记完成后下载打印兵役登记表/报名登记表交本人所在街道、高校武装部。
所谓缓征,就是一旦达到兵役法规定的应征年龄,就必须依法进行兵役登记,但是,登记并不等于应征,政审。而是在兵役年龄内,随时听候命令,履行法定义务。也即是说缓征仍旧是需要履行义务的。
正在全日制学校就学的学生可以缓征。将这些学生列入缓征对象,是为了使他们能够集中精力搞好学业,以利于国家培养人才。但在他们毕业后,凡符合服役条件的,仍可被征集服现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第十六条规定:应征公民是维持家庭生活唯一劳动力的,可以缓征。
(5)缓征扩展阅读:
兵役登记的结论
1、应征是指经兵役登记初步确定符合征集条件的适龄公民。
2、缓征是有其他特殊情况的适龄公民。
3、免征是指有严重生理缺陷或者残疾、有其他严重传染性疾病不宜征集的适龄公民。
4、不征是指被羁押或者正在受侦查、起诉、审判的或者被判处徒刑、拘役、管制正在服刑的以及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适龄公民。
5、拒征是指经过教育仍拒绝参加兵役登记、领取兵役证或者被确定为符合征集条件而拒绝参加体格检查和应征入伍的适龄公民。
6、已征是指当年被征集入伍的对象。
7、转服预备役是指22周岁的适龄公民未被征集又符合服预备役条件的。
8、免服预备役是指22周岁的适龄公民未被征集又因身体原因不符合服预备役条件的。
9、不服预备役是指22周岁的适龄公民未被征集又不符合服预备役政治条件的。
⑥ 缓征的定义
缓征是指应征公民被缓期征集服现役。确定缓征对象是兵役工作中的一项重要政策。下列两种公民为缓征对象:
1.维持家庭生活的唯一劳动力。将这种公民列入缓征对象,是为了照顾公民家庭的实际困难,同时也有利于减轻政府和人民群众在优待军属方面的负担。所谓“唯一劳动力”,并非指独子。因为,有的公民虽是独子,但其父母或家庭其他成员尚有劳动能力并能维持家庭生活。如属这种情况的,不能列入缓征对象。这里需要指出的是,缓征公民仍然可以服预备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接受军事训练。
2.正在全日制学校就学的学生可以缓征。将这些学生列入缓征对象,是为了使他们能够集中精力搞好学业,以利于国家培养人才。但在他们毕业后,凡符合服役条件的,仍可被征集服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