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资讯 » 宋绮云
扩展阅读
爱普检测股票行情 2025-05-18 04:22:50
中核资本股票行情 2025-05-18 03:56:18

宋绮云

发布时间: 2021-05-31 03:14:07

❶ 小萝卜头的父母是谁

小萝卜头是有名字的,叫宋振中,“振兴中华”的意思,他的父亲名叫宋绮云,江苏邳州人,早年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六期,跟戴笠、罗瑞卿、陈伯钧、廖耀湘等人是同学。
黄埔毕业后,宋绮云加入了共产党,回到家乡组织革命,并于1928年担任中共邳县第一任县委书记。当时宋绮云还只有24岁。

1929年,宋绮云被派到杨虎城的部队,先后担任过《皖南日报》主编、《西北文化日报》社长兼总编,西安事变后,担任第四集团军少将参议。
杨虎城对他非常欣赏,让他担任自己的重要幕僚,有什么事都跟他商量。著名的西安事变爆发后,宋绮云就利用报社的优势,做了大量的宣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全国对西安事变的看法。
宋绮云的妻子名叫徐林侠,看看这个名字就知道不是普通的女性。徐林侠跟宋绮云都是江苏邳州人,而且都生于1904年,宋绮云1926年考入黄埔军校时,徐林侠也参加了共产党主办的江苏党务训练班,加入了共产党。

宋绮云1928年担任中共邳县第一任县委书记时,徐林侠也是县委委员兼妇女会会长,并于同一年结婚。
1941年初,小萝卜头宋振中出生,9月份,一家三口去陕西探亲时,被军统特务逮捕,从此开始了牢狱生涯。
在小学课文中,小萝卜头有个老师叫“黄伯伯”,这位黄伯伯是谁呢?就是东北军名将黄显声。

黄显声将军早年就读于北京大学,五四运动后,感于时局动荡,文人在军人面前力量太小,便投笔从戎,考入了东北陆军讲武堂,从此成为东北军名将。
九一八事变时,黄显声正担任辽宁省警务处长兼沈阳市公安局长,曾率领公安部队浴血抵抗,失败后,又组织全省的警察,组成东北义勇军,继续抗日。
但是,这样一位铁血名将,却因西安事变的缘故,不容于蒋介石,于1938年被军统逮捕。
除了黄显声,小萝卜头还有好几位老师,比如罗世文,曾担任红军大学教授、中共四川省委书记,还有车耀先、孙壶东等人,也都是当时大名鼎鼎的进步人士。
罗世文就曾说:“我们干革命,就是为了砸烂旧世界,建设新中国,新中国靠谁来建设?要靠我们的下一代,靠小萝卜头他们。”
但可惜的是,小萝卜头没有等到长大的那一天。

❷ 宋绮云的基本信息

姓名:宋绮云
原名:宋元培
字:复真
性别:男
国籍:中国
出生时间:1904年
出生地点:江苏邳州市张圩村杲堂
学校:江苏省立第六师范学校 黄埔军校第六期
婚姻状况:已婚
妻子:徐林侠
子女:宋振中“小萝卜头”等七个子女
牺牲时间:1949年9月6日

❸ 红岩中宋绮云的儿子,最初关在哪

宋振中在一岁的时候,和妈妈一起被国民党反动派关进重庆白公馆监狱

❹ 小萝卜头是谁的孩子

父亲宋绮云;母亲徐林侠。

小萝卜头(1941年-1949年9月6日),本名宋振中,乳名森森,别名小萝卜头,江苏邳县(今邳州市)人,为宋绮云和徐林侠的幼子。

1941年,宋振中出生于江苏邳州。宋振中八个月的时候,就随父母被带进监狱,由于终年住在阴暗、潮湿的牢房里,八九岁却只有四五岁孩子那么高,成了一个大头细身子、面黄肌瘦的孩子,难友们都疼爱地叫他“小萝卜头”。

1949年9月6日,宋振中被国民党特务杀害于重庆歌乐山下的松林坡,年仅8岁,为中国年龄最小的烈士。重庆解放后,宋振中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监狱成长

虽然在襁褓中就不幸被捕,但徐林侠却从没忽视对宋振中的教育。她经常给幼小的宋振中讲革命故事,让他从小就拥有正确的善恶是非观念。

在徐林侠的教育下,宋振中表现出远超同龄人的成熟。据解放后曾任宁夏回族自治区委统战部部长的胡春浦回忆,1947年胡被抓进白公馆后,因为患有严重的胃病,根本吃不下糟糕的牢饭,只能躺在阴暗的地铺上,两天都不能动弹。

当时仅7岁的宋振中从门缝里看见这种情况后,告诉了徐林侠。徐林侠遂把自己做苦工挣下的挂面,下了一大碗,让宋振中给胡春浦送来。

这样的行为让胡春浦十分感动,在写给宋振中家人的信中,他曾深情地写道:“在我经受酷刑之后,最痛苦、最困难的时候,是‘小萝卜头’给我送来了一碗面条,是这碗面条暖了我的身,也暖了我的心,使我知道在狱中有党组织、有同志在关心我、鼓励着我,这给我增加了斗争和战胜敌人的信心!”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小萝卜头

❺ 宋绮云的革命伴侣

宋绮云,1904年出生于江苏邳县(今邳州市),1920年考入江苏省立第六师范学校,1926年11月考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即黄埔军校第六期,期间于192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徐林侠,1904年出生于江苏邳县(今邳州市),1924年考入江苏省立第三女子师范学校,1926年赴武汉参加中国共产党主办的江苏党务训练班学习,192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宋绮云被派往南京从事党的地下工作。1928年春受党指派返回邳县,先后任中共邳县特别支部组织干事、中共邳县县委委员和书记。同期,徐林侠也回到邳县,担任中共邳县县委委员兼妇女会会长。1928年10月,宋绮云与徐林侠结为革命伴侣。1929年,宋绮云赴东海县组建县委,并担任书记。同年秋到北京,在北京大学文学系做旁听生。1929年12月,经党组织安排,宋绮云到河南南阳的杨虎城部队,担任《宛南日报》总编辑。1931年夏,被任命为十七路军的机关报《西北文化日报》副社长兼总编辑。1935年10月,按党中央指示建立了中共西北特别支部,主要任务是做杨虎城将军和十七路军的工作,宋绮云任特支委员。西安事变前夕,宋绮云参加草拟张、杨抗日救国八项主张等文件。事变发生后,宋绮云利用《西北文化日报》,全面介绍事变的起因、经过,积极评价事变的实质和意义,广泛宣传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后,宋绮云处境极为危险。他在赴延安学习后,回到西安坚持工作。1938年初,被党派往国共合作的河北省临时政府,任政治处副处长兼组织科长,负责与八路军总部的联络工作。1939年11月,党组织派宋绮云到晋西南中条山孙蔚如第四集团军总部任少将参议,兼总部干训班副教育长、政治教官。他利用合法身份继续从事统战工作。与国民党顽固派进行了艰巨而又特殊的斗争。1941年底,宋绮云、徐林侠及他们8个月大的幼子宋振中被国民党军统特务逮捕,先后被囚禁在重庆中美合作所的白公馆、渣滓洞和贵州息烽集中营。狱中八年,他们遭受了非人的严刑拷打和种种折磨,但他们从未屈服,始终保持了共产党员的坚定信念和坚强意志,“我决不能弯下腰,只有怕死才求饶;人生百年终一死,留得清白上九霄。”1949年9月6日,宋绮云、徐林侠夫妇及未满9岁的幼子“小萝卜头”,与杨虎城将军父子一起,在重庆松林坡被国民党军统特务残忍杀害。

❻ 宋绮云的介绍

宋绮云1,中共党员。1929年由组织派到杨虎城军部工作,任中共西北特支委员、《西北文化日报》社长兼总编辑。西安事变前后对杨虎城部作了大量的统战工作,为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作出了积极贡献。1949年9月6日,被杀害于重庆歌乐山松林坡戴笠警卫室。是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❼ 宋绮云的子女有几个

至少有3个。小萝卜头宋振中的爸爸宋绮云,是一个贫苦农民的儿子。他1904年出生于江苏省邳县,现在叫邳州市。宋绮云家里很穷,但是,宋振中的爷爷、奶奶还是希望家里有一个读书人,这样可以少受些欺负。于是,含辛茹苦,千方百计积攒下一些钱,让宋绮云上了学。宋绮云知道自己上学不容易,每天早出晚归跑10几里地到土山小学上学。他家里穷,没有象样的衣服,衣衫破烂,中午总是吃红薯充饥。有钱人家的孩子常笑话他,但他学习努力,每学期成绩都是全班第一。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宋绮云到武汉中央军政学校(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宋绮云奉党的指示回到邳县,担任了邳县第一任县委书记。到了1930年,党又派他到爱国将领杨虎城的部队,一开始担任南阳《宛南报》主编,后到西安任《西北文化日报》社长兼总编辑,帮助杨虎城做了大量工作。1941年9月,小萝卜头宋振中的爸爸宋绮云随杨虎城将军奔赴抗日前线作战,把家里人安排在西安市郊区一个叫蒲阳村的地方。 这一天,小萝卜头宋振中的妈妈徐林侠正在对门老乡的家里剥玉米,小萝卜头的哥哥、姐姐在玩捉迷藏的游戏。忽然。二姐宋振苏慌慌张张跑来,一边跑一边喊:“妈妈!妈妈!有几个人要把爸爸带走!”妈妈抱起小萝卜头赶紧往家跑。只见一辆马车停在家门口,妈妈刚要张嘴说什么,被爸爸的眼神制止住了。这时,爸爸被推上了马车,二姐振苏想跑过去不让把爸爸带走,被妈妈用力拉住了。爸爸被带走了,几个孩子围着妈妈大哭起来。他们扑向马车,被两个便衣特务拦住,不让靠近马车。 爸爸宋绮云被抓走了,两个月都没有音信。 一个阴雨绵绵的日子,妈妈走出家门,烟云遮住了她的视线。远方的景物模模糊糊,模糊中仿佛有一个人影向她走来。这个人又矮又瘦,穿一身工作服,可披着一件不中不西的夹大衣,歪戴着鸭舌帽,鬼鬼祟祟。这个人走到妈妈面前,毕恭毕敬地问妈妈:“您就是宋社长的太太徐林侠吧?”妈妈没有直接回答,反问道:“先生是…。”“我是宋社长手下的工人。”这个人说着不自然地笑了笑,露出两个大金牙,从口袋里掏出一个什么东西,接着说:“这是宋社长的亲笔信。”妈妈对这个人有些怀疑,但是,看到爸爸的信,却喜出望外。两个多月了,打听不到爸爸的音信。妈妈连忙拆开一看,又失望了。信上只有一句话:“速将换洗衣服送来。”这几个字确是爸爸的字迹,可为什么只写这几个字呢?妈妈问道:“宋绮云现在哪里?”“他在报社。”“他为什么不亲自回来?”“他工作太忙,脱不开身。”“东西怎么送给他?”“宋社长吩咐,请您亲自送去。”“东西送到什么地方?”“我给您带路,明天中午12点,我在报社门口等您!”
妈妈要去找爸爸了。晚上,妈妈把王迁升(宋绮云的警卫员)夫妇找来,向他们交待了一些事。王迁升夫妇坚决不同意妈妈去,认为此去凶多吉少。可是,妈妈要想法去救爸爸,怎能不去呢?送走了王迁升夫妇,妈妈把几个孩子叫到身边,安顿说:“我要去找爸爸,最多3天回来,你们不要乱跑!”妈妈又转身对二姐振苏说:“你最大,要带好弟弟,妹妹!”振苏流着眼泪点了点头。可是,当时她也才八岁啊!振苏忽然问妈妈:“爸爸能回来吗?”“爸爸会回来的!”妈妈看了振苏一眼,又对大家说:“爸爸是为了打日本鬼子、救中国,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反动派才恨他,抓他,爸爸是没有罪的!” 这一夜,妈妈没怎么睡觉。她把拆洗过的被子,过冬的棉衣拿出来,一针一线地逢到半夜。天亮了,妈妈出发了。王叔叔抱着小弟弟宋振中陪妈妈一起去进城。 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妈妈说最多3天回来,可是,都4天了,还不见妈妈的影子。几个孩子天天到村口去等。到第5天吃完早饭,王叔叔一个人回来了。他带回来一个坏消息,妈妈和小弟弟也被敌人抓起来了。这真是晴天霹雳,小振中才1岁啊! 妈妈徐林侠,1926年就到武汉参加共产党领导的“党务训练班”,入了党。1928年奉命回到家乡邳县,和爸爸一起建立了邳县县委,前后几次被捕入狱,是一位坚强的革命者。

❽ 宋绮云的革命经历

1929年,宋绮云赴东海县组建县委,并担任书记。同年秋到北京,在北京大学文学系做旁听生。1929年12月,经党组织安排,宋绮云到河南南阳的杨虎城部队,担任《宛南日报》总编辑。1931年夏,被任命为十七路军的机关报《西北文化日报》副社长兼总编辑。1935年10月,按党中央指示建立了中共西北特别支部,主要任务是做杨虎城将军和十七路军的工作,宋绮云任特支委员。西安事变前夕,宋绮云参加草拟张、杨抗日救国八项主张等文件。事变发生后,宋绮云利用《西北文化日报》,全面介绍事变的起因、经过,积极评价事变的实质和意义,广泛宣传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后,宋绮云处境极为危险。他在赴延安学习后,回到西安坚持工作。
1938年初,被党派往国共合作的河北省临时政府,任政治处副处长兼组织科长,负责与八路军总部的联络工作。1939年11月,党组织派宋绮云到晋西南中条山孙蔚如第四集团军总部任少将参议,兼总部干训班副教育长、政治教官。他利用合法身份继续从事统战工作。与国民党顽固派进行了艰巨而又特殊的斗争 。

❾ 宋绮云因为参加了什么事情被抓

宋启云并没有因为参加什么事情而被抓,他自己虽然经常做一些不靠谱的事,但是基本的法律意识还是存在的,所以不会做这样的事。

❿ 杨虎城是国民党人,他的秘书宋绮云为什么是共产党员

其为1929年由组织派到杨虎城军部,历任《皖南日报》主编、《东北文化日报》社长兼总编。

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宋绮云被派往南京从事党的地下工作。1928年春受党指派返回邳县,先后任中共邳县特别支部组织干事、中共邳县县委委员和书记。同期,徐林侠也回到邳县,担任中共邳县县委委员兼妇女会会长。

1928年10月,宋绮云与徐林侠结为革命伴侣。1928年任中共邳县第一任县委书记,1929年由组织派到杨虎城军部,历任《皖南日报》主编、《东北文化日报》社长兼总编,党内任西北特支委员。九一八事变后,任西北各界抗日联合会宣传部副部长。西安事变前后任第四集团军少将参议,做杨虎城部统战工作。对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贡献卓著。

(10)宋绮云扩展阅读:

杨虎城的相关情况:

1、杨虎城对整个形势认识很清楚,他对蒋的基本方针是,在其不危及根本利益时,以服从合作为主;政治上表面保持一致,实地里自搞一套。

2、1936年12月趁蒋介石亲临西安督逼东北军和第17路军“剿共”时,在与张学良多次向蒋进谏无效后,于12日同张发动兵谏(西安事变),扣留蒋介石,并以八项抗日救国主张通电全国。经中共中央派周恩来等参与谈判,与蒋达成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六项协议。

3、1937年1月被南京国民党政府撤职留任。6月被迫出国“考察”,游历美、英、法、德等国,宣传抗日主张。“七七事变”,卢沟桥抗战爆发后,多次向蒋介石发电,要求回国抗日,遭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