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医保卡全国通用吗
医保卡不是全国通用的,我国70%的地区已经实现了医保卡全国通用的功能,但还有30%的地区仍旧是不支持的。
在医保卡通用的地区,病人可以直接使用医保卡进行跨地区的支付、医保保险的报销等等。
如果要在异地使用医保卡,首先需要到当地社保局指定的医院办理转诊到异地就医的手续,然后才能就医。
② 医保卡是否全国通用
暂时不能全国通用,近年来广东、山西、湖北、辽宁等多省已经实现异地医保就医结算。
拓展资料:
一、内容概念
异地医保就医,是指参与医疗保险的人员在参保统筹地区以外发生的就医行为。
二、“异地医保就医”主要分为三种情况:
1、一次性的异地医疗,包括出差、旅游时的急性病治疗以及病人主动转移到外地就医,所产生的问题是不能及时结算医疗费用。
2、中短期流动、工作岗位不在参保地的人员的异地医疗,包括单位在各地的派驻人员、派驻机构在当地的聘用人员,还有一种情况是整个单位都处在流动状态,如建筑业等职工的就医,所产生的问题要么是不能参加医疗保险,要么是要垫付医疗费用。
3、长期异地安置的退休人员的医疗。包括退休后户口从工作地迁移到安置地的人员,也包括托靠子女无户口迁移的人员,所产生的问题表面上是就医结算不及时、不方便,个人负担重,实质是安置地的医疗待遇往往要好于参保地,异地安置人员感到就医待遇不平等。
三、申办人员
1、退休异地安置的参保人员;
2、退休后在境内同一异地居住半年以上的参保人员;
3、常驻境内异地工作的参保人员。
四、就医规定
(地区规定或许有差异)
1.参保人办理异地医保就医确认手续后,方可在经认定的异地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其个人医疗帐户金额可凭医保卡的任一营业网点支取,用于支会门诊一般疾病费用及在药店购药配药的费用。参保人员患病住院(含门诊特定项目治疗)可到已认定的当地定点医疗机构进行住院和门诊特定项目治疗,医疗费用先由个人垫付,自出院之日起1个月内,凭以下资料由参保单位向市医保中心申请报销;
1)医疗保险卡正反面复印件;
2)已确认的《异地医保就医申请表》复印件;
3)出院或诊断证明,属门诊特定项目的医疗费用需附经市医保中心审批的《门特申请单》复印件(急诊留观除外);
4)医疗费用开支明细清单;
5)医疗费用的正式了票(背后有报销人签名);
2.参保人员到外地(不包括港、澳、台地区)出差、学习、探亲期间患急病时,可到当地公立医院就医,门诊医疗费用由参保人员自理;经核准的住院(含急诊留观治疗)所发生的费用,由参保人现多垫付后,由单位经办人凭经下资料到市医保中心申请零星报销:
1)参保人单位证明;
2)医疗保险卡正、反面复印件;
3)出院或诊断证明;
4)医疗费用开支明细清单;
5)医疗费用发票(背后有报销人答名);
6)住院病历复印件。
网络-医保就医
③ 医保是不是全国通用
截止2019年12月,并未实现医保全国通用,只在部分地区可以通用。全国跨省异地就医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工作稳步推进,跨省异地就医定点医疗机构数量和备案人数持续增长。自2017年1月启动,截至2019年3月底,累计实现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203万人次,医疗费用485.4亿元,基金支付285.1亿元,基金支付比例58.7%。
截至2019年3月底,跨省异地就医定点医疗机构数量为16230家,二级及以下定点医疗机构13580家,国家平台备案人数385万。基金支付超过1万元的76.7万人次,超过5万元的10.0万人次,超过10万元的1.7万人次。
2019年3月,跨省异地就医定点医疗机构数量新增201家;基层医疗机构覆盖范围持续扩大,二级及以下定点医疗机构新增195家。当月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20.5万人次,环比增长70.8%;医疗费用48.7亿元,环比增长79.0%;基金支付28.3亿元,环比增长75.8%,基金支付比例58.0%;日均直接结算6614人次。
(3)医保卡全国通用吗扩展阅读:
2018年9月,长三角地区首批开通8个异地就医门诊费用直接结算试点统筹区,2019年4月和6月又分别新增9个和11个试点统筹区。在此基础上,此次新增13个试点统筹区。在长三角异地就医门诊直接结算试点满一周年之际,上海市医疗机构和苏浙皖三省所有设区市均已实现全覆盖。
2019年长三角异地就医门诊费用直接结算运行情况总体良好,直接结算量稳步上升。2019年9月15日,长三角门诊直接结算总量达26.4万人次,涉及医疗总费用5900余万元。其中,上海参保人员在三省结算10万人次,上海与三省参保人员异地结算比例约为1∶1.6,包括上海在长三角地区异地养老的老人在内,越来越多的上海参保人员从中受益。
2019年5月,包括异地就医备案在内的2项医保服务事项纳入了长三角政务服务“一网通办”首批开通事项,长三角居民办理异地就医登记备案只需提交网上申请,医保经办系统自动校验,不必来回奔波,符合条件的即时就可办理完成。
④ 医保卡是全国通用的吗
这要看当地的医疗保险政策,目前很多城市开通了医保异地结算功能,建立异地就医结算机制,探索异地安置的退休人员就地就医、就地结算办法。制定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解决农民工等流动就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障关系跨制度、跨地区转移接续问题。做好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城乡医疗救助之间的衔接。
长远来看,医保卡全国通用是大势所趋。这一直是一个呼声很高的话题,体现的是群众的迫切需求。实现医保卡全国通用,前提是建立一个全国统一的网络系统。目前,这个系统正在建立中,已有不少省、市、区实现了小范围内的医保卡通用。下一步,等技术成熟,各方面条件也具备了,医保卡必将实现全国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