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分析预测 » 聚类分析对于股票的意义
扩展阅读
601677股吧股票行情 2025-07-20 01:08:03
股票发行价格与票面金额 2025-07-20 01:07:18
怎样看股票是否有减持 2025-07-20 01:04:42

聚类分析对于股票的意义

发布时间: 2021-07-27 06:06:03

⑴ 聚类系数有什么意义

聚类分析:将个体(样品)或者对象(变量)按相似程度(距离远近)划分类别,使得同一类中的元素之间的相似性比其他类的元素的相似性更强。目的在于使类间元素的同质性最大化和类与类间元素的异质性最大化。其主要依据是聚到同一个数据集中的样本应该彼此相似,而属于不同组的样本应该足够不相似。

常用聚类方法:系统聚类法,K-均值法,模糊聚类法,有序样品的聚类,分解法,加入法。

注意事项:

  1. 系统聚类法可对变量或者记录进行分类,K-均值法只能对记录进行分类;

  2. 2. K-均值法要求分析人员事先知道样品分为多少类;

  3. 3. 对变量的多元正态性,方差齐性等要求较高。

  4. 应用领域:细分市场,消费行为划分,设计抽样方案等

  5. 优点:聚类分析模型的优点就是直观,结论形式简明。

  6. 缺点:在样本量较大时,要获得聚类结论有一定困难。由于相似系数是根据被试的反映来建立反映被试间内在联系的指标,而实践中有时尽管从被试反映所得出的数据中发现他们之间有紧密的关系,但事物之间却无任何内在联系,此时,如果根据距离或相似系数得出聚类分析的结果,显然是不适当的,但是,聚类分析模型本身却无法识别这类错误。

⑵ K均值聚类算法的意义、目的、研究内容

简要说一下:
图像分割
基本原理:根据图像的组成结构和应用需求将图像划分为若干个互不相交的子区域的过程。这些子区域四某种意义下具有共同属性的像素的连通集合。常用方法有:
1) 以区域为对象进行分割,以相似性原则作为分割的依据,即可根据图像的灰度、色彩、变换关系等方面的特征相似来划分图像的子区域,并将各像素划归到相应物体或区域的像素聚类方法,即区域法;
2) 以物体边界为对象进行分割,通过直接确定区域间的边界来实现分割;
3) 先检测边缘像素,再将边缘像素连接起来构成边界形成分割。

具体的阈值分割:

阈值分割方法分为以下3类:
1) 全局阈值:T=T[p(x,y)〕,即仅根据f(x,y)来选取阈值,阈值仅与各个图像像素的本身性质有关。
2) 局部阈值:T=T[f(x,y),p(x,y)],阈值与图像像素的本身性质和局部区域性质相关。
3) 动态阈值:T=T[x,y,f(x,y),p(x,y)],阈值与像素坐标,图像像素的本身性质和局部区域性质相关。
全局阈值对整幅图像仅设置一个分割阈值,通常在图像不太复杂、灰度分布较集中的情况下采用;局部阈值则将图像划分为若干个子图像,并对每个子图像设定局部阈值;动态阈值是根据空间信息和灰度信息确定。局部阈值分割法虽然能改善分割效果,但存在几个缺点:
1) 每幅子图像的尺寸不能太小,否则统计出的结果无意义。
2) 每幅图像的分割是任意的,如果有一幅子图像正好落在目标区域或背景区域,而根据统计结果对其进行分割,也许会产生更差的结果。
3) 局部阈值法对每一幅子图像都要进行统计,速度慢,难以适应实时性的要求。
全局阈值分割方法在图像处理中应用比较多,它在整幅图像内采用固定的阈值分割图像。考虑到全局阈值分割方法应用的广泛性,本文所着重讨论的就是全局阈值分割方法中的直方图双峰法和基于遗传算法的最大类间方差法。在本节中,将重点讨论灰度直方图双峰法,最大类间方差法以及基于遗传算法的最大类间方差法留待下章做继续深入地讨论。

参详书目当然是《数字图像处理》,及网上的一些有用文档;工具:MATLAB或VC++

⑶ 聚类分析在股票板块中的应用 急需此题论文!!

请先看看下面这教程,看能否找到你要的答案,不明再问我。。
www.fjmu.e.cn

⑷ 对数据进行系统聚类分析,说出每个统计量的现实意义,并根据所得分析结果做出自己的评价。求大神帮忙!

用k-means聚类做。一瞬间的。
你这个不是数字版本啊,难度我一个一个数字自己打上去?
------------
你用什么软件
sas?spss?还是什么
如果你不喜欢编程,你直接用rapidminer
找到里面的k-means方法,吧数据拖到软件里然后吧数据链接到方法上然后链接一个输出就可以了。
每个参数都有帮助说明的。
如果你时间多,cluster类下面有很多的聚类方法,你都可以一个一个试试看。

⑸ 聚类分析的意义是什么

1、与多元分析的其他方法相比,聚类分析是很粗糙的,理论尚不完善,但由于它成功地应用于心理、经济、社会、管理、医学、地质、生态、地震、气象、考古、企业决策等,因此成了多元分析的重要方法,统计包中都有丰富的软件,对数据进行聚类处理。

2、聚类分析除了独立的统计功能外,还有一个辅助功能,就是和其他统计方法配合,对数据进行预处理。

例如,当总体不清楚时,可对原始数据进行聚类,根据聚类后相似的数据,各自建立回归分析,分析的效果会更好。同时如果聚类不是根据个案,而是对变量先进行聚类,聚类的结果,可以在每一类推出一个最有代表性的变量,从而减少了进入回归方程的变量数。

3、聚类分析是研究按一定特征,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类的多元统计方法,它并不关心特征及变量间的因果关系。分类的结果,应使类别间个体差异大,而同类的个体差异相对要小。

(5)聚类分析对于股票的意义扩展阅读:

聚类效果的检验:

一、聚类分析后得到的每个类别是否可以进行有效的命名,每个类别的特征情况是否符合现实意义,如果研究者可以结合专业知识对每个聚类类别进行命名,即说明聚类效果良好,如果聚类类别无法进行命名,则需要考虑重新进行聚类分析。

二、使用判别分析方法进行判断,将SPSS生成的聚类类别变量作为因变量(Y),而将聚类变量作为自变量(X)进行判别分析,判别分析具体分析聚类变量与类别之间投影关系情况,如果研究人员对聚类分析效果非常在乎,可以使用判别分析进行分析。

三、聚类分析方法的详细过程说明,描述清楚聚类分析的科学使用过程,科学的聚类分析方法使用即是良好结果的前提保障。

是、聚类分析后每个类别样本数量是否均匀,如果聚类结果显示为三个类别,有一个类别样本量非常少,比如低于30,此时很可能说明聚类效果较差。针对聚类效果的判断,研究者主要是结合专业知识判断,即聚类类别是否可以进行有效命名。

⑹ 波动率聚类的含义是什么以及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一些金融时间序列常常会出现某一特征的值成群出现的现象。如对股票收益率建模,其随机搅动项往往在较大幅度波动后面伴随着较大幅度的波动,在较小波动幅度后面紧接着较小幅度的波动,这种性质称为波动率聚类(volatilityclustering)。该现象的出现源于外部冲击对股价波动的持续性影响,在收益率的分布上则表现为出尖峰厚尾(fattails)的特征。这类序列随机搅动项的无条件方差是常量,条件方差是变化的量。

⑺ 如何用MATLAB对股票数据做聚类分析

直接调kmeans函数。
k = 3;%类别数
idx = kmeans(X, k);%idx就是每个样本点的标号。

⑻ 聚类分析方法有什么好处

聚类分析:将个体(样品)或者对象(变量)按相似程度(距离远近)划分类别,使得同一类中的元素之间的相似性比其他类的元素的相似性更强。目的在于使类间元素的同质性最大化和类与类间元素的异质性最大化。其主要依据是聚到同一个数据集中的样本应该彼此相似,而属于不同组的样本应该足够不相似。
常用聚类方法:系统聚类法,K-均值法,模糊聚类法,有序样品的聚类,分解法,加入法。
注意事项:
1. 系统聚类法可对变量或者记录进行分类,K-均值法只能对记录进行分类;
2. K-均值法要求分析人员事先知道样品分为多少类;
3. 对变量的多元正态性,方差齐性等要求较高。
应用领域:细分市场,消费行为划分,设计抽样方案等
优点:聚类分析模型的优点就是直观,结论形式简明。
缺点:在样本量较大时,要获得聚类结论有一定困难。由于相似系数是根据被试的反映来建立反映被试间内在联系的指标,而实践中有时尽管从被试反映所得出的数据中发现他们之间有紧密的关系,但事物之间却无任何内在联系,此时,如果根据距离或相似系数得出聚类分析的结果,显然是不适当的,但是,聚类分析模型本身却无法识别这类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