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投資技巧 » 06年之前股票去哪裡買
擴展閱讀
怎麼預買股票 2025-07-10 15:36:25
外貿上市公司股票代碼 2025-07-10 15:35:38

06年之前股票去哪裡買

發布時間: 2025-07-10 07:38:31

⑴ 2006年50萬買茅台股票現在市值多少

如果以06年最低的的股價37.68計算,一手就是3768,可以買132手
茅台最新的股價是1677
1677*100*132=22136400
現在的市值超過2千萬。

⑵ 如何操作長期不動的牛股

一隻個股拿兩年多,並且剛拿第一年,股價紋絲不動,可能許多投資者都會受不了,我們的記者也找到了這樣一位基金經理,看看他對於這樣的個股會去怎樣操作。

解說:2006年4月,大成景宏基金經理劉明異常的郁悶,在4月火紅的大盤面前,劉明的一隻重倉近一年之久的個股卻依舊蟄伏不動。

大成景宏基金經理劉明

這是一個相當難熬的時間段,買一個股票一年多時間不掙錢,可能對自己的心理,也基本上快要達到極限了,可能要達到極限了。

解說:讓劉明倍感壓力的是一隻代碼很特殊的個股,001696,宗申動力,一家生產銷售摩托車發動機的重慶民營上市公司,流通盤僅僅5000萬。

大成景宏基金經理劉明

當時首先是我們的機械行業研究員,也是我們這個基金的基金助理,就是我們團隊的成員,就是袁青首先發現的

袁青 大成基金機械行業研究員

這家公司其實是比較久,早就關注了,然後就特意去實地調研,調研結果,他們競爭力應該是國內是龍頭企業,非常領先的一個地位。

解說:2005年初,袁青的調研結論讓劉明看到了宗申動力發展的良好前景,這時劉明開始考慮,每次投資前都要關注的另一個重要問題。

大成景宏基金經理劉明

就是便宜,以相對便宜的價格,買到一隻好的股票。比如宗申動力相對於機械板塊它是便宜的,然後再相對於整個行業來講也是便宜的,再相對於我的組合來講,也是便宜,這幾個條件都要便宜。

解說:2005年4月19號,宗申動力公布了一季報,每股收益0.14元,同比增長100%,而此時,公司的股價徘徊在6元附近。劉明覺得機會來了。

大成景宏基金經理劉明

當時機械板塊的同類企業估值應該在10到15倍,它大概是7到8倍,就是打了一個對折,這種安全邊際是很高的,所以,就決定我就覺得可以買了。

解說:然而就在劉明決定買入宗申動力的時候,劉明面臨著投資宗申動力的第一次考驗,各種分歧和質疑在那時一齊壓向了劉明、袁青這個投資團隊。時任大成價值成長基金助理的楊磊對那場分歧的焦點還記憶猶新。

時任大成價值成長基金助理楊磊

主要的分歧,有三個方面,第一個主要是對流動性的分歧,覺得這個公司流通市值比較小,當時才2個多億的流通市值。

大成景宏基金經理劉明

茅台有一陣子流動性也不好,像宗申動力也不好,這沒關系,但我整個組合的流動性還是一個很好的狀態這是一個很重要的

時任大成價值成長基金助理楊磊

第二個,就是行業風險的問題,因為行業當時它這個公司處在摩托車行業,這個行業在當時來看是一個不入流的一個行業

大成景宏基金經理 劉明

這是市場的一個偏見,它實際上是一個摩托車發動機的生產企業,摩托車發動機它技術含量更高,壁壘更高,毛利率也更穩定

時任大成價值成長基金助理楊磊

第三點,就是覺得這個公司的成長型,即便PE估值是滿低的,但是他能不能成長為一個偉大的企業,在這點上也是有分歧

袁青大成基金機械行業研究員

他們競爭力應該是國內是龍頭企業,非常領先的一個地位解說:在反復考量各種分歧和質疑之後,迎著各種壓力,劉明還是堅持了自己的決定,開始小幅建倉宗申動力。

袁青大成基金機械行業研究員

我們預期以後,就是他的信息業績報出以後,這個市場應該是在會很快地接受他,然後股價上有很好的反應,

解說:2005年8月和10月,宗申動力相繼發布了半年報和三季報,凈利潤均保持了20%的增長,這次投資似乎正按照劉明和袁青的預期發展。然而市場在這時似乎和他們開起了玩笑。

大成景宏基金經理 劉明

有一段時間低於我的成本,後來又高一點,然後低一點,它就一直在這個成本附近波動。

解說:雖然業績保持了穩定的增長,但宗申動力的二級市場股價卻沒能像袁青的預期那樣上漲,一直在5、6塊錢,劉明的成本價附近徘徊。對此,劉明似乎並不介意。

大成景宏基金經理 劉明

剛開始,因為我買入一隻股票的時候會考慮,就是說都有一個預判,就是說半年不漲我應該關系不大,我覺得它遲早會漲

解說:2005年下半年,市場依舊在熊市的尾聲中,孱弱的行進著。而市場整體的不景氣,也減少了劉明的短期壓力。在那段時間,劉明和袁青時刻關注著宗申動力的變化。

袁青大成基金機械行業研究員

他買了以後,又讓我做更多的研究,不斷地又反饋,然後一起去聯合調研。

大成景宏基金經理 劉明

當時交流完以後,包括跟上市公司也交流,覺得還是一個市場偏見,然後我就繼續持有,繼續持有

解說:隨著對公司基本面的認可度不斷提高,劉明在繼續持有的同時,又繼續加倉,到2005年底,劉明管理的基金景宏已經持有宗申動力達到了上限,流通股本的10%。

大成景宏基金經理 劉明

後來加倉,平均成本現在應該在3塊多,3塊多的平均成本。

到2005年底,劉明拿宗申動力已經半年了,按照他的標准,這是可以忍受的,那麼之後,宗申動力是否按照劉明的預期進行的呢?我們接下來繼續看劉明的故事。

解說:雖然劉明大幅加倉,但宗申動力依舊持續的橫盤整理,在這種橫盤與劉明的耐心等待中,時間悄悄的來到了2006年。而這時對劉明的第二次考驗也悄然而來。

大成景宏基金經理 劉明

到06年,06年這時候,06年的壓力就更大了,因為06年的行情開始上半年,開始走得非常強,這個股票,就一直爬著還是不動,基本上是紋絲不動。

解說:2006年上半年,證券市場迎來了久違的牛市,4月底,上證綜指已敲開了1400點的大門,諸多個股較年初都已經有了30-50%的漲幅。而宗申動力4月底的股價較年初僅僅上漲了1%。這時投資初期的質疑聲再度襲來。

劉明:你拿這么多在一隻相對收益率比較低,流動性又不是很好,公司內部外部,都會有一些質疑,都會有一些質疑,這種質疑,會傳到我們這個管理小組,我們像基金經理,包括我們助理,都會承受到挺大的壓力。

解說:劉明事後回憶,2006年3、4月份,對他來說,是相當難熬的一段時間。

劉明:這是一個相當難熬的時間段,就是你可以等兩個月三個月,半年,但是你如果一年不掙錢的話,可能對自己的心理,也基本上快要達到極限了,極限的反應就是一直就折磨,就是你會花很多時間,去琢磨這只股票到底為什麼不漲。

解說:在宗申動力帶來的煎熬中,劉明也在考慮著能否尋找一隻個股替換掉宗申動力。

劉明:那從宗申動力來講,它一年不漲,但是它估值水平還是很低,在我的組合裡面,還是最優的一個性價比的一隻股票,而且找不到更好的,我覺得找不到更好的替換它的品種

解說:就在劉明在執著與煎熬中尋找方向的時候,宗申動力公開信息顯示,在股東持股中,只剩下了基金景宏在內的2家機構,而另一家機構持有的數量遠遠的少於劉明。這時劉明感到了一絲孤獨。

劉明:因為人是有一種從眾心裡的,當你脫離群眾的時候,而且時間很長的時候,你是要承受很大的煎熬的,因為你發現周圍沒有同伴,你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沒有同伴的時候,你會自然而然,就會自然的一種心理狀態,就會對自己發出疑問,發出疑問。

解說:在質疑與孤獨中,劉明不斷的尋找著答案。

劉明:找研究員,甚至我直接就說,為什麼這只股票一直不漲,我就這么講,研究員也承受很大的壓力,他還要解釋,後來交流完以後結果,我覺得還是市場的偏見。

解說:尋找到的答案讓劉明繼續堅持了對宗申動力的投資。也許是劉明的執著感到了市場,5月份,宗申動力在二級市場逐漸開始活躍起來,隨著市場的持續火熱,宗申動力的股價在隨後的兩個月內上漲了100%,

劉明: 應該來講還是很開心,就是自己我們原來研究團隊發現的這個股票,應該當時算比較,還算至少市場認為還是比較偏冷的股票,最後得到了市場投資者的認可,股價也到了它應有的水平

袁青:感覺,一個對我來說,這個既是如釋重負,也是一種這個前期研究得到驗證的一種喜悅吧。

解說:隨著市場對公司價值的認可,大量機構投資者開始進入,並繼續推高著公司的股價。2006年底,宗申動力吸引了9大機構投資者的進駐,其中更包括了2家外資機構。2007年,宗申動力的股價繼續保持強勢,3月底,公司股價已經躍上18元。

劉明:我們得到應該來講,應該是很豐厚的回報,是一個超收益很厚的,因為它整個漲了5倍到現在,一年時間漲了5倍,遠遠超過大盤,所以超收益是很豐厚的,所以我們應該還是很開心的,這種經歷的歷程我覺得還是很開心的。

⑶ 解放前 民國的時候中國有股市嗎

我國的滬深股市是從一個地方股市發展而成為全國性的股市的。在1990年12月正式營業時,上市的股票數量只有為數很少的幾只,其規模很小,且上市的股票基本上都是上海或深圳的本地股,如上海的老八股中只有一支是異地股票。在其後股市的發展中,由於缺乏戰略性的考慮,造成了資金的擴容與股票的擴容不同步,特別是資金擴容,其速度遠遠快於股票擴容。在1991年至1996年的五年間,股票營業部從數十家擴展到現在的近3000家,入市資金從10多億元增加到現在的3000多億元,而上市公司卻只從當年的近20家增加到現在的400多家,上市流通的股票只有300億股。股市的供求關系極不平衡,這樣就造成了股價在最初兩年出現暴漲的局面。
上海股市從1990年12月開始計點,1992年年底就上升到了780點,平均年漲幅達到179%;深圳股市從1991年4月開始計點,1992年底也漲到了241點,年均漲幅也有68.5%。

⑷ 二手閑置股票能買嗎

「閑魚」能買銀行原始股?迷之定價,還能砍價……你敢買嗎

金融界
2021-06-15 13:10北京富華創新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官方帳號
已關注
來源:北京商報

作者:孟凡霞 宋亦桐

二手交易平台不僅可以淘貨,還能買銀行的原始股份了。6月15日,北京商報記者在「閑魚」二手平台交易網站上發現,有不少自然人股東在公開「叫賣」「拋售」手中所持有的銀行股份,被「叫賣」的銀行多以地方農商行、農村信用社為主。這些銀行股權的買賣定價較為「迷惑」,並未嚴格按照司法流程進行,都是自然人股東隨機而定敬並,買賣雙方不滿意還可以「砍價」商量價格,用這樣的方式成為一家銀行的股東,你敢嗎?


多家銀行原始股被「叫賣」

「出讓某銀行原始股份」「馬上就要上市」「可配股效益非常好」……銀行股權轉讓案例近年來屢見不鮮,多以企業股東主動轉讓或司法拍賣轉讓為主,不過,北京商報記者近日發現,在「閑魚」二手平台交易網站上,有不少自然人股東正在出售持有的銀行股權。這些銀行多以農商行、農村信用社為主,例如華融湘江銀行、汴京農商行、浙江義烏農商行、昆明市五華區農村信用社、路橋農村信用社、蘭州農商行等。

有不少賣家打出「投資理財首選」「經營效益高」等宣傳語吸引投資者的目光,從公布的交易信息來看,這些被交易的銀行股權數量不一,少則幾千股,多則數十萬股,通常賣家會在交易詳情中標注被出售銀行股的出售價格、年分紅等具體信息。例如,一家自然人股東正在出售本人所持有的3萬股華融湘江銀行原始股,每股拋售6.8元,在交易信息中,這位自然人股東打出口號稱,「華融湘江銀行效益非常好、年分紅12%。近年准備上市,本人因急需用錢,痛拋有緣人」。

「每年都有分紅、配股,年年效益名列前茅,現欲轉讓變現,買輛好車犒勞一下自己。」另一位自然人股東曬出了他持有的浙江義烏農商行原始股金證,並標注本交易僅支持自提、當面交易。而有的自然人股東只在交易信息中標明了「某地銀行原始股出售、有需要的私我」「誠意認購者可適當優惠」等文案吸引投資者。

從自然人股東的描述中,待售的銀行股儼然成為了「香餑餑」,但北京商報記者在調查過程中卻發現,這些股權並不「優質」,部分股權已出現分紅連續減少甚至不分紅的情況。一位西部地區自然人股東正在轉讓其持有的49.5萬股某農商行股權,他向北京商報記者介紹稱:「銀行往年的分紅記錄有20%、10%、6%,2020年沒有分紅。」 一位南方地區自然人股東李艷(化名)手中的原始股也出現了不分紅的情況:「2019年時,農村信用社就開始改名,要更名為農商行,那時就已經不分紅了。」

談及此類股權交易模式,看懂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卜振興分析稱,在「閑魚」二手平台交易出售銀行股權為銀行股權轉讓提供了一個新的途徑,但是對於平台有無股權轉讓的資質,以及股權轉讓定價、確權等仍存在各種問題。

隨機升降的「迷之」定價

不用繁瑣的手續就能改謹成為一家銀行的股東,這看起來是一件「撿便宜」的大好事,但事實是否真的如此?北京商報記者進一步調查發現,由於二手交易平台上進行股權交易的均為自然人股東,所以這些股權並沒有經過正規的司法定價流程,而是由賣家隨機而定。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李艷向北京商報記者介紹稱,「我是2012年買到了手中持有的農村信用社部分原始股,在購買初期花費40萬元,現在擬71萬元全部出售,因為購房所以要出售這筆股權,誠心購買可以便宜一些,70萬元出售,價核稿基格是我自己定的,你接手之後也可以自己定價賣給別人」。

另一位自然人股東也直言:「並未走過司法程序,是行內以前的員工,現在離職了想轉手原始股份,定價就是最開始購買時行內給到的定價。」

將「閑魚」二手平台和阿里司法拍賣平台對比也可發現,「閑魚」二手平台中自然人股東給出的定價往往高於司法拍賣平台的定價。以上述華融湘江銀行股權為例,5月25日,邵陽市美利亞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所有的近13.40萬股華融湘江銀行股權被拍賣,拍賣價格為36萬元,按此計算,這筆股權拍賣約合2.69元/股。而「閑魚」二手平台中自然人股東給出的拋售定價為6.8元/股。

浙江義烏農商行也是如此,在阿里司法拍賣平台,該行一筆自然人持有的26.15萬股股金曾被拍賣,拍賣價格為59.6萬元,約合2.27元/股。在閑魚平台上,一位自然人股東給出的轉讓價格為2.5元/股。

從定價上來說,資深銀行業分析人士王劍輝直言,此類平台交易採用的是雙邊議價的方式,按理來說不存在欺詐行為,但需要關注的信息是,這種虛擬資產交易最大的風險還是信用風險,大多數自然人買家都不具備查詢手段,如果信息披露不透明,這樣就會對股權的定價產生一些影響。再加上這類交易規模較小,比較零散,統一監管目前還不成熟,對於購買者來說還需要有更專業的眼光、更專業的分析能力才能去介入。

⑸ 如果炒股買新股和買這種老的股票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

很多投資者在選擇個股的時候,對一隻股票不太熟悉的時候,經常會把K線圖形縮小,查看該公司上市的時間,和該股這幾年的大致走勢情況。不知道大家在選擇個股的時候是否有這習慣,看這幾年的大致走勢能夠理解,那為什麼查看該股上市多長,也正如題幹上提到我們平時炒股買上市沒多久新股和買上市很久的老股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下面我們就開具體說說我的觀點和看法。

總結:所以新股和老股上的差別主要體現在股性活躍度的不同,新股的題材板塊更符合當前潮流,而且剛上市的公司業績往往較為穩定,如果剛上市沒多久就出現業績大變臉會引起監管層的重視,但由於新股的波動率大,行業很多屬於新興行業,風險有時候會明顯大於上市較久的老股。感覺寫的好的點個贊呀,歡迎大家關注點評。

⑹ 06-07年的股市情況

1.2007年5月30號,是中國股市歷史性的一天,這一天中國股市總開戶數歷史性地突破了1億戶,中國股市的總市值創記錄地達到了18萬億元人民幣,已經和中國城鄉居民儲蓄總額等值。此時炒股作為一種理財方式,已經植根於中國人的經濟生活當中,股市成為了中國民眾最重要的投資渠道,而開市以來最大的牛市也就在此時出現了。

解說:2007年5月的青島,晚春最後的寒意已經漸漸過去,夏天快要來臨了,操盤手劉江波過早地嗅到了這種氣息,這年的春節過後,大盤開始一路走高,從1700多點持續上揚,到了5月已經突破4000點。

2.劉江波(股市操盤手):很快一個星期長10%、20%這樣的概念,非常快。當時我記得買那個廣船國際從6塊錢漲到16塊錢,兩三個月就到了,非常快,最後這支股票漲到六十多塊錢。

解說:剛剛進入股市不久,還在學校讀研究生的肖明智,也同時感受到了股市的熱度。
肖明智(股民):最有印象的是那一天,我看到三一重工的股票,那時候三一重工是七塊錢,然後我說可以買這個,但是當時候建立一個賬號的第一天,當天是不能買賣股票的,當三一重工就漲停了,後來就一路上漲,到後來它除過一次權,復權以後大概漲了十多倍。

解說:隨後眾多股民發現,股票的上漲並非一個個別現象,而是非常普遍,大盤上市的個股,十有七八都會一路飄紅最終漲停,就連那些平常不甚活躍的股票,也被突然激活,變成了績優股。

3.劉江波:就那個你不想掙錢都不行那感覺,只要你買進去了,你拿著它就行,就是你就是跟股神差不多,你說哪個漲,哪個就第二天漲。

4.馬安強(老股民):當時的那種狀態,好像所有的人都賺錢,沒聽說誰不賺錢,所以受那種氣氛的影響,周邊的同事、同學,好像一聊天都在聊股票,誰誰誰賺了多少錢,誰誰誰賺了多少錢,那碰好時就傻子都賺錢的那種,不是我賺錢,所有人全社會都賺錢。

解說:股市的高漲帶動了整個社會投資股票的熱情,一時之間人們紛紛掉頭轉向股市。新入市者,不僅有城市的工薪階層,甚至還有退休老人、下崗工人、學生等等,銀行的門口,每天都排著取款的長隊,而股票交易大廳更是人滿為患。

5.劉江波:你想佔一台機器非常難,你得特別早來,拿一個杯子,把那地方占上,別動,才能找到台看盤的機器,就這么火。然後呢,一般到真開盤的時間呢,都是好幾個人看一台機器。

解說:大批量的資金流向股市,帶動了整個產業的發展,劉江波的公司開始快速擴張,人數從三個人變成三十多人,而資金規模則從最初的20萬,一下膨脹到了四千多萬。
劉江波:從不到20萬的這種客戶數量呢,很快在一年時間,飆升到了四千多萬,這是很快的一個增長,因為市場非常好,整個錢大量湧入股市,那麼我們整個當時掙錢也非常容易,基本上說,日進斗金是不為過這種感覺。

解說:操盤資金量的擴張,帶來的是收入的節節攀升,劉江波的員工月收入從三五千元到上萬元,甚至三四萬元不等,這樣的收入在當時的青島,是其他行業的幾倍甚至十幾倍,股民的收益也是如此。

6.凱恩斯(股評人):我們以前的一個同事,他自己年輕小孩,還沒有結婚,當時就買了一個叫中國鋁業,應該是買進去就開始漲,然後漲到後來,漲到最好的時候漲到將近60塊錢,20多塊錢買的,兩個月就漲到60塊錢,他自己跟我說,他說我要把這個錢留給孫子。
解說:凱恩斯是專業的股票分析師,中國最早的專業財經博客寫手,2000年之後,他進入股市,從菜鳥級別一路摸爬滾打,成為了業界知名的專業人士。

凱恩斯:我老婆跟我說,你看我們一個同事,買了一個某個鋁業的股票,你看三個月翻了好幾倍,你看你那股票從2005年就拿著,到現在不也就翻了五六倍,你看我們同事幾個月就能賺這么多,你們這方法太慢了,然後呢,所以她就爭著非得要去買股票,非得要去買。

解說:即便是凱恩斯這樣的專業人士,對於這一波牛市的來臨,最初也是霧里看花,形勢前所未有一片大好,已經飆升至4000點的股市,還在上漲。

7.肖明智所在學校,周圍的同學幾乎都進入了股市,他們有的用學費、生活費,有的向家人轉借,一些苦於沒有資金的同學,甚至用信用卡套現的方式來炒股。

肖明智:信息卡套現,那時候的成本一年的年華利率大概是18%,但是當時覺得18%挺容易的,我買兩個漲停板不就回來了嗎。當時大家都處於一種特別,就是過分樂觀的一種情緒裡面吧,特別就渴望資金,特別渴望自己能有一筆錢去買股票,什麼股票都會漲。
解說:肖明智的一位同學,甚至有意將幾年的學費拖欠下來,進行炒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