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個人投資股票和基金的比例多少合適
個人喜好 目的 抗風險以及炒股能力程度不同 比例也不同
另外基金也分成很多類別 風險程度 投資方式 投資標的物等也不同
根據你的投資目標了 才可以定比例 品種
⑵ 請問股票指數基金投資組合分配比例是怎麼計算出的基金新人
是按你投資債券基金(或股票基金)占總投資的比例來算的。比如你拿出10萬購買基金,其中3萬買債券基金,7萬買股票基金,那麼投資比例就是「30%的債券指數基金和70%的股票指數基金」。
基金按投資風險大小共分為四種,貨幣性、債券型、混合型、股票型,這四種基金的風險是依次增大的,收益與風險一般是成正比。也就是貨幣基金風險最小,收益也最小。股票基金風險最大,收益也最大。按你說的「30%的債券指數基金和70%的股票指數基金」投資比例來看,股票基金比例偏高,風險很高,適合穩健型或成長型基民。
⑶ 基金指數型和股票型的區別
1、不同類型:股票型基金為主動型基金;指數型基金為被動型基金。
2、不同的投資目的:股票基金追求超越市場的收益;指數基金不追求超越市場的收益。
3、不同的投資標的:股票型基金主要投資股票,基金資產投資股票的比例不低於80%;指數基金跟蹤某一特定指數,並購買其全部或部分成分股。
4、風險不同:股票型基金比指數型基金風險相對較高。
5、基金經理考驗不同:股票型基金考驗基金經理的擇股能力,指數型基金考驗基金經理選擇指數的能力和跟蹤誤差的能力。
6、影響不同:指數基金屬於被動型基金,受基金經理級別影響較小。股票型基金屬於主動型基金,受基金經理的影響較大,即其業績受基金經理投資水平的影響較大。
基金指數是什麼意思?
基金指數是為了反映基金市場的全面變化,深交所和上交所均以現有證券投資基金為基礎編制了基金指數,深圳基金指數核編採用派氏加權綜合指數數值法計算,以發行基金單位的總份額為權數,加權值為各證券項目投資基金的總銷售規模。上證基金指數選擇在上海證券交易所公布的證券投資基金,上證基金指數將根據市場走勢資料庫及時發布為各指數的數值。
⑷ 指數基金 一、比如滬深300 上證50 ETF中 那50個股票的佔比重 是怎樣的呢 不是平均的吧
當然不是平均的,是按50隻股票在滬市裡的市值比例做個相對的比例配置,其他基金公司按照大致的演算法來配置股票的市值比例,基本上大同小異。
⑸ 指數基金的凈值和股市指數有什麼關系
指數基金,就是以特定指數(如滬深300指數、標普500指數、納斯達克100指數、日經225指數等)為標的指數,並以該指數的成份股為投資對象,通過購買該指數的全部或部分成份股構建投資組合,以追蹤標的指數表現的基金產品。簡單來說,就是指數基金跟蹤的指數中有哪些股票,它就主要買哪些股票。
一般而言,指數基金股票倉位在75%-95%之間,可看做是股票型基金中股票倉位較高的一種特殊基金。由於其高倉位配置,在股市上漲時,指數基金凈值能迅速上漲;但是,在股市下跌時,凈值下降也得很快。
股票基金,顧名思義,就是指投資於股票市場的基金了,其股票倉位一般在60%以上。
最大的區別在於,指數基金是被動型基金,而股票基金是主動型基金。
也就是說,指數基金是用來跟蹤某個大盤指數的,
基金經理要做的,就是把基金的資產按照大盤指數按比例配置,就可以了,在牛市下買這個比較好;股票基金,是基金經理根據他們的喜好、個人分析和基金合同規定的方向,來進行選股和確定配置比例,基金管理上比較靈活。
⑹ 指數基金 一、比如滬深300 上證50 ETF中 那50個股票的佔比重 是怎樣的呢 不是平均的吧
滬深300指數和上證50 ETF中,那50個或300個股票的佔比重不是平均的。具體佔比情況如下:
佔比計算方式:某個股票在滬深300指數或上證50指數中所佔的比例,是該股票的市值在指數總市值中所佔的比例。這種計算方式體現了權重的概念,即不同股票因其市值大小而在指數中佔有不同的比重。
實質意義:這種指數實際上是股價的加權平均數,而非算術平均數。因此,它更能反映市場中市值較大、影響力較強的股票的走勢,其實質還是一種平均價格的計算方式,但更加側重於市值較大的股票。
動態調整:滬深300指數和上證50指數的成分股及其權重並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會根據市場情況進行動態調整。例如,當某個股票的市值因股價上漲或發行數量增加而發生顯著變化時,其在指數中的權重也會相應調整。
綜上所述,滬深300指數和上證50 ETF中股票的佔比重是根據股票的市值來確定的,不是平均分配的。這種設計使得指數能夠更准確地反映市場的整體走勢和市值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