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每個月固定資金買股票可靠嗎,值得長期持有的股票有哪些
每個月固定資金買股票是否可靠,取決於股票的選擇;值得長期持有的股票通常來自大趨勢向好的行業且擁有核心壁壘的公司。
一、每個月固定資金買股票的可靠性
每個月固定資金買股票(即定投股票)本身是一種投資策略,其可靠性主要取決於所選股票的質量。盲目定投不可取,因為單一股票存在不可逆風險。如果選擇的股票所在企業經營出現問題,可能會出現連續下跌的情況,甚至退市。因此,定投股票前,必須對股票及其背後的企業進行深入研究。
二、值得長期持有的股票特徵
行業選擇:
- 大趨勢向好的行業:選擇經久不衰且未來有發展潛力的行業,如衣食住行中的食品飲料(尤其是白酒)、家用電器、出行相關(智能駕駛、新能源汽車)以及醫葯等。
- 服務業:包括餐飲、醫療、快遞、打車、電商等,這些行業只要人類需求存在,就會持續發展。
企業核心壁壘:
- 核心技術專利:擁有越多技術專利的企業,核心競爭力越強。
- 核心銷售渠道:多元化且分散的銷售渠道能增強企業的抗風險能力,反映產品的市場認可度。
- 產品接受度:市場對企業產品的長期認可,是企業長遠發展的基礎。
- 品牌認可度:品牌價值越高,市場佔有率越大,是企業長期發展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綜上所述,每個月固定資金買股票是否可靠,關鍵在於股票的選擇。而選擇值得長期持有的股票,需要關注行業趨勢和企業的核心壁壘。在進行股票定投時,務必進行充分的研究和分析,以降低投資風險。
⑵ 股票可以採用定投方式嗎
股票可以採用定投方式,但需注意適用場景和風險。
一、股票定投的適用場景
- 股票下跌過程:在股票價格下跌的過程中,採用定投方式可以增加持股數量,從而平攤持倉成本。這種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投資風險,類似於投資者被套後進行補倉的操作。通過定投,投資者可以在股價較低時買入更多股票,待股價回升時,實現盈利。
二、股票定投的風險
- 股票上漲過程:雖然股票上漲時定投可能會增加持股股數,使投資者收益增加,但同時也會導致持倉成本提高,增加投資風險。因為當股價已經處於高位時,繼續定投可能會買入成本較高的股票,一旦股價回調,投資者的損失也會相應加大。
三、操作注意事項
自主操作:股票定投需要投資者自己進行操作,相比基金定投,其靈活性和自主性更高,但也要求投資者具備更強的市場分析能力和風險承受能力。
風險意識:投資者在進行股票定投時,應充分認識到市場存在的風險,並根據自己的財務狀況和投資目標制定合理的投資策略。
四、總結
股票定投是一種可行的投資方式,但投資者需根據市場情況和自身條件靈活調整策略。在下跌過程中定投可以降低風險,而在上漲過程中則需謹慎操作,避免盲目追高。同時,投資者應保持理性,遵守投資紀律,以實現長期穩健的投資回報。
⑶ 都說基金定投好,買股票能不能也用定投的方法
首先,我們先要搞明白「定投」的目的。我們之所以選擇定投,而不是一次性買入,初衷其實是為了——降低收益波動,攤平建倉成本。
股市上下起伏很大,風險也很高;一次性買入的話,萬一運氣不好買在了最高點,可能就得等好幾年,才能回本了。而分批定投,最大的好處就是,買入成本有高有低。這樣最後平均下來,你的成本就會被攤平。
現實中,股市每隔幾年就會遇到牛熊市,某一段時間跌多了,之後又會再漲上來;但從長期來看,股市整體走勢還是上漲的。所以,我們定投指數基金,遇到下跌是不用太害怕的。堅持長期投資,賺企業價值的錢,是比較穩妥的投資方式。
但對於股票來說,這個邏輯,就不適用了。因為個股走勢差異很大。
舉個例子,如果你買到像「樂視網」這樣股票,基本面很差,股價長期下跌,無論你怎麼定投,都不可能賺錢;再比如,如果你買到「貴州茅台」,基本面很好,股價一直上漲;定投雖然可以賺錢,但你後期的買入成本會越來越高,反而不如一次性買入,成本相對更低。
那什麼樣的股票,適合定投呢?
比如某一段時間正好股價下跌,之後又一路漲回來,就像指數的漲跌一樣,有較大的確定性。但這種情況,誰也無法提前預測到。
所以個股很少使用定投,而是根據每隻股票的基本面和估值情況,靈活地決定買入金額。
說到這里,你可能就明白了:股票和基金不同,不能用定投的方式,來分攤成本。
歸根結底,基金和股票有一個根本上的不同,基金是「一籃子」的,更能體現整個行業或者市場的發展;而股票體現的是單個公司的成長。
如果是看好一家公司的話,也許跟蹤財報,定下一個價位區間,分倉位高拋低吸,更能「攤薄」成本,而這要求投資者有很強的投資能力。
如果你沒有足夠的知識儲備和研究時間,基金定投或許更適合你哦。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如果還有其他相關問題,可以來我的公眾號【簡七讀財】尋找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