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同一支股票同一天賣出買入為什麼成本價不變
當天賣了股票,這只股票的盈虧還記錄在系統內,如果當天又買入了這只股票,原來的盈虧就會計算到新買的股票上去,例如你之前的成本是19元,你20元拋出,每股盈利了1元,你18元又買入,你的成本就會下降一元,變成17元的成本(以上前提是忽略手續費的演算法,加上手續費的話會相應增加些成本).
2. 一隻股票經過多次買和賣怎麼算成本
股票買和賣的成本計算成本:股票成本=股票價格*買賣股票的股數*(1+交易費用比率)
交易費用比率包括交易傭金比率、交易印花稅比率、上海證券交易所還要交股票過戶費0.1%。
舉例:假如你的在指數在2000點的時候,買入深圳交易所上市的股票,也就是不考慮交易過戶費用。
股票價格剛好是20.00元每股,你買了100手(1手=100股),還有要考慮你的股票交易傭金的多少(一般交易手續費是0.05%~0.3%不等,看你所開戶的證券公司給你的多少交易傭金比率,我們假設是0.1%)加上交易印花稅比率。則你的買入成本是:
20.00*10000*(1+0.1%+0.1%)=200400元。相當於每股成本:20.04元
到指數到了2300點時,股票價格每股也漲到了23.00元,你在這個時候賣出一半,也就是50手,則你賣出的成本是:
23.00*5000*(0.1%+0.1%)=230元
你賣出的50手就收回資金:23.00*5000-230=114770元。則你剩餘5000股股票的成本就是:200200-114770=85430元,則相當於每股成本為:85430/5000=17.086元。
到了指數跌回2000點時,如果股票價格也回落到20.00元每股,你再買入5000股,則這次5000股的成本是20.00*5000*(1+0.1%+0.1%)=100200元。
相加,你10000股的成本就是100200+85430=185730元。則每股成本為:18.573元,你的成本就由原來的每股20.02元降低到了18.573元。
3. 同一支股票在上午賣出後,下午又買進了些,成本價會怎麼變化呢
當一支股票在上午被賣出一部分後,下午又進行了購買,其成本價的計算並不簡單,而是基於多次交易的平均。具體來說,假設你在1元/股的價格買入2000股,上午以2元/股賣出500股後,剩餘的1500股成本價會調整為(2000-2*500)/(2000-500)=0.67元/股。接著,如果下午以3元/股的價格再買入500股,那麼新的平均成本會是(1000+1500)/(1500+500)=1.25元/股。
進一步的策略是分段買高法,即在股價上漲時分批買入。例如,第一次以20元/股買入1000股,股價升至22元時買入800股,再漲至25元時買入600股。這樣三次買入的股票平均成本為(20×1000+22×800+25×600)÷(1000+800+600)=21.92元。當股價超過這個平均成本時,投資者就可以考慮賣出以實現盈利。
總結來說,股票的平均成本會隨著買賣操作和股價波動而動態調整,理解這個原理對於股票交易策略至關重要。
4. 同一隻股票當天以高賣了,又以低價買入,成本價是按賣出前的價格,還是剛買入的價格
這就叫做T+0 成本價格是把你賺的差價平均到你買的價格裡面 比如你有1000股的股票 成本是8.00 你8.50賣掉 7.50又買回來 那麼你現在的成本就是7.00 不算手續費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