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看股票看主力成本怎麼看的
主力作為大資金的代表,很大一部分決定一隻股票的走勢,而主力運作一隻股票有幾個不同的階段,從吸籌到洗盤、拉升到出貨均在K線圖中得到顯示,因此作為一個有經驗的投資者,正確判斷主力在運作一個股票中所處的不同階段就非常重要。而衡量在買入一個股票時有多大的安全邊際就要涉及到主力的成本,因為沒有哪一個主力希望跌破其成本價。
圖中顯示了從主力吸籌到二次洗盤再到拉升的過程。經過總結如下:
1、股票選擇:主力做盤一般選擇一隻干凈的股票,就是沒有大資金介入的股票;而我們判讀主力吸籌的區域就是選擇股票經過一輪拉升和出貨後的自然股票;
2、周期判斷:周線,一般主力在吸籌時會在k線圖上留下資金介入的痕跡,而周線比日線更加准確顯示主力的吸籌動作;
3、判斷方法:選擇從底部連續放量並明顯有拉升的動作作為周期,首尾相加除以二,比如上圖所示的600209從09年2.6日-3.6日中5根周k線所在的最低價2.9和最高價5.28相加除以二,得出的結果是4.09元。
4、驗證方法:一般主力在建立底倉後即開始震盪洗盤,而任何主力在洗盤時均不希望跌破自身的成本價,因此在回踩時低點如在前期算出的成本附近既可更加確信主力的成本的准確率;600209正好符合本特點;
5、安全區域:一般說來,主力運作一隻股票,從建立底倉吸籌到震盪洗盤、拉升到最後的出貨,考慮到資金利用成本和時間,漲幅需要在4-5倍之間,而在主力的成本附近一倍左右均可以看作安全區域。比如600209的安全區域在8.1左右。
『貳』 同花順股票賣出後兩天又買入,怎麼看成本
查看成本可以在個人持股的交易記錄查看或引用公式計算。
成本價計算公式為成本價等於賣出股票數量乘以賣出價加賣出手續費用加買入股票數量乘以買入價加上買入手續費用。或計算賣出股票數量加買入股票數量。
如果投資者在當天賣掉股票,在下一個交易日再買入股票,因為在交易所收盤後會進行交易結算。在交易結算後再買回的股票會按照正常買入成本價來計算,則其成本價等於買入股票數量乘以買入價加買入手續費用或買入股票數量。
『叄』 如何知道自己股票買入時候的價格成本價
成本價是指持有的股票的現時均價,包括買的時候的手續費也給你平攤到每股價格中,在的賬戶信息裡面,我的股份,明細中有明確金額的。
股票交易手續費包括傭金(券商雙面收取)、印花稅(只有賣股票時才產生,單向收取)、過戶費每100股收0.06元(滬市雙向收,深市不收)
1.券商交易傭金:最高為成交金額的3‰,最低據說萬分之幾,具體要看你與券商談判,最低5元起,單筆交易傭金不滿5元按5元收取。
2.印花稅:成交金額的1‰ 。目前由向雙邊徵收改為向賣方單邊徵收。投資者在買賣成交後支付給財稅部門的稅收。上海股票及深圳股票均按實際成交金額的千分之一支付,此稅收由券商代扣後由交易所統一代繳。
3.過戶費:每100股收0.06元(滬市雙面收,深市不收)
『肆』 看股票看主力成本怎麼看的
在分析股票時,了解主力成本價是十分重要的一步。通過幾種方法可以幫助我們判斷主力的成本位置。例如,我們可以直接通過觀察日K線圖來尋找交易時間最長且交易量最大的區域,然後取該區域的平均價格或60均線價格作為主力的成本價。當然,這種方法的准確性取決於市場具體表現。
另一種方法是通過看盤軟體中的籌碼分布圖來觀察主力的持倉情況。點擊軟體中的「籌」選項,可以清晰地看到籌碼峰分布圖,這有助於我們了解主力大致的成本區域。
此外,我們還可以查看F10的基本面數據,特別是股東情況中的新進前十大流動股東,了解他們進入市場的具體時間。通過這些信息,結合日K線圖,我們可以大致推斷出新進主力的成本價。例如,一些基金專用賬戶通常就是主力的成本,通過這些賬戶進入市場的具體時間,我們可以計算出平均價格作為當前主力的資金成本價。
還有一種方法是使用一些專業的主力成本監控軟體。這些軟體能夠幫助我們更直觀地了解主力的成本價格,但需要注意的是,這些軟體顯示的數據僅供參考,實際成本可能會有所偏差。
總的來說,了解主力成本價對於投資者來說非常重要,但必須謹慎使用這些方法,結合市場實際情況進行綜合判斷。投資者不應完全依賴單一的信息來源,而是需要結合多種因素進行決策。
在操作過程中,投資者應時刻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避免盲目跟風或過度投機,確保投資行為的穩健與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