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普通人炒股能賺到錢嗎
炒股,指倒買倒賣股票。炒股的核心內容就是通過證券市場的買入與賣出之間的股價差額,獲取利潤。股價的漲跌根據市場行情的波動而變化,之所以股價的波動經常出現差異化特徵,源於資金的關注情況,他們之間的關系,好比水與船的關系。水溢滿則船高,(資金大量湧入則股價漲),水枯竭而船淺(資金大量流出則股價跌)。
溫馨提示:股票投資是隨市場變化波動的,漲或跌都是有可能的。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您在做任何投資之前,應確保自己完全明白該產品的投資性質和所涉及的風險,詳細了解和謹慎評估後,再自身判斷是否參與交易。
應答時間:2021-03-31,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② 普通人炒股能發財嗎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我們每年起床唯一一件事就是賺錢。為什麼,我對股市這么有感情,那是因為股市投機雖然不是百分百,但也可以說機會均等。股市中賺錢,就是看技術、實力、眼光、膽識和一點點運氣。除了股市,暫時還看不到更多比之還要好的投資方向和市場。不能說我們普通人就不能在股市發財,有限的資本金,有限的消息來源,有限的時間精力,雖然普通人面對的問題很多,但普通人一樣可以從股市中賺錢,至於能不能達到發財的目標,這個是因人而異,同樣是普通人,我見過大學生渾身上下只有一台筆記本電腦,卻心懷夢想,一年在有限的資本金基礎上,賺夠學費就很滿足了,這未嘗不是一種極大的成功;與此同時,有人將發財定為幾百萬,有人定為幾千萬,有人定為幾個小目標,但股市就在那裡,大有大作,小有小為,一切都是那麼和藹可親,觸手可及。
③ 都說炒股要有自己的體系,普通人能否在股市穩定獲利呢
首先可以明白的告訴你,普通人在股市裡是很難掙到錢的。你想呀!如果股市裡的錢好掙,誰還去工作,直接做股票得啦,覺得錢少,還可以融資,也可以從一些平台上借錢,多方便。可你不要忘了,融資也好,在平台上借錢也好,他們的本意是用你給他們掙錢,風險全在你這一方。
根據你講的情況,根據什麼5日上竄10日,什麼底被離了,KDJJ值小於10啦,等等,K線技術圖行,小心操作也能掙點錢,但往往操作十次賺九次不夠一次虧的。
所以說在股市想要掙錢是很難的,根據一些老股民的經歷得出,長期持有一隻有增長潛力的績優股,定能給你帶來不錯的收益。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普通人可以在股市裡賺到錢,但前提是你必須對股市有個正確的認識,看你的問題,你對股市的認知還停留在玩指標的階段,方向錯了,如果不能走上正確的交易之路,你很難穩定盈利的。
沉迷技術指標是個誤區,若想在股市穩定獲利還是應該回到投資的本質軌道,如果你把炒股理解成一種投資就可以了,原理並不復雜,如果搞成投機或賭博成功概率會大為降低,普通人就用普通人可以把握的方法,建立基本的投資原則並堅持執行就可以了,如果二師兄守紀律不出圈就不會被白骨精抓走,如果能守住原則不虧本賺錢就是多少的問題了。
穩健的投資方法有很多,比如「買菜法」、「 育兒 法」、「典當法」等等。
炒股票的確需要一個自己的交易系統。一方面是因為部分人的性格的確不適合炒股票,除非你可以改變或精進自己的心態系統,才能夠契合股票市場的交易體系。畢竟心態浮燥或一路追求暴利,往往會使得交易操作計劃變形,進而成為市場的韭菜。股票其實有點類似於釣魚,需要耐心。
另一方面則是因為炒股票的股票其實有兩個含義,一個含義就是二級市場流通的商品,在一定時間周期內,更多的跟隨二級市場流動性、市場情緒變化而變化。另一個含義則是上市公司的股權,背後對應的是上市公司的內在價值的演繹趨勢。所以,上市公司內在價值持續增長,股權價值對應的股價必定上漲。
如此來看,如果能夠將自己交易性格和股票含義很好結合起來的交易系統,就可以在心態穩定的前提下,很好地對股票的價格進行判斷。進一步的話,如果能夠認為自己的心態適合做上市公司內在價值的判斷,而忽視更多的二級市場股價走勢因素,那麼,這樣的交易系統的結果就是良好的,基本上是可以穩定獲利的。因為踢除了一些交易情緒的噪音,而更多地關註上市公司內在價值的變數。這樣的交易系統,就是普通市場參與者穩定獲利的系統、法則。
(金百臨咨詢 秦洪。執業證書:A1210612020001)
普通人很難在股市穩定獲利。
作為普通人,如果想在股市中穩定獲利,那麼一個是要降低期望,第二是要堅持價值投資和長期持有。這樣才有可能在股市中穩定獲利。
1、降低期望
作為普通人,一定要認識清楚股市中有七虧二平一賺的說法,也就是說,大概七成的投資者大概都是虧損的,其他兩成是持平,只有大概10%左右的投資者是賺錢的。
然後也要看看股神巴菲特的收益率,巴菲特通過六七十年的投資奮斗,現在是全球頂尖富豪之一,財富達到了960億美元,但是巴菲特作為股神,過去六七十年的年化收益率為23%。
然後也要看看信託產品的情況,現在很多信託產品的收益率大概是8%左右,而投資門檻一般都是100萬元,而且投資封閉期一般都長達2年時間或者更長時間。
因此,如果普通人想投資股票,一定要降低期望值,每年的收益率能夠達到10%左右,已經超過了專業人才信託投資的收益率,可以說已經是相當不錯了。
2、價值投資長期持有
現在股市中,堅持價值投資和長期持有,這樣才有可能穩定盈利。現在股市中,要想獲得比較好的收益,還是要堅持價值投資的方法選擇一些高分紅績優股,然後盡量長期持有這些股票,那麼就可能賺到比較穩定的收益。
現在股市中有不少股票,業績比較好,而且市盈率和市凈率都比較低,而且每年分紅率也都在5%以上。這樣的股票如果長期持有10年以上,不僅每天能夠分紅,而且還可以申購新股,這樣長期持有可能風險比較低,而收益可能也比較穩健,有可能達到10%左右的收益率。
因此,如果普通人堅持價值投資,堅持長期持有,可能風險比較低,而收益也可能達到10%左右。
普通人通過不斷的努力學習,是能夠在股市中穩定盈利的。
通過對股市全面系統的了解,建立起只適合自已使用的自有系統也是必須的。
比如均線系統。
券商提供給我們使用的軟體,有通達信,大智慧,同花順,指南針以及花理胡哨的各類收費軟體,上面都有固定的均線系統,它們都是由5日線,10日線,30日線,60日線組合而成,許多人通過對均線型態的了解,也能夠達到使用它穩定盈利的目的。
均線的使用,就象考駕照學車時,教練在場地邊上擺放的磚頭或插的標桿,你必須遵重它的存在。學會規避操作,才能在上路後不開車撞到牆上去。
然而,當你學會熟練的開車,才知道那些磚頭標桿,僅僅是初學者才會在乎它的存在,你在路上,即使沒有磚頭標桿,也能夠本能地規避路障,不會把車開到牆上去。
券商提供的均線系統指標,就象一把名牌的北京廚刀,拿來切青菜,是沒有問題的,但你拿它來切肉,因為未開刃,你會覺得異常吃力,這就需要你動手去磨刀,達到能夠輕松省力的目的。
比如,你選股時設置一條參數為233天線做成一個只有一根線的專用選股均線系統。去看一個上市十年的股票,如果發現該股票十年當中,有八年是在該均線下運行。那麼你就可以立刻判斷該上市公司是個垃圾。再好的K線型態也不要去碰。
如果你發現某股票,十年中有八年是在該線上運行,好不容易最近跌到線下來了,而且跌了好幾個月了,那麼,你要兩眼放光地盯著它做出一個最低價來之後,是不是有好長一段時間沒創新低了?
在這底部的漲漲跌跌中,是否成交量是一堆一堆的,一堆比一堆大?
除了選股系統,還要設立適合自已使用的操作系統。比如上一代民間股神張衛星,他使用的1250系統,是20日120日和250日,寧俊明老師使用的是13日21日55日……。他們只所以這樣設定,都是有一定的市場理論指持的。
張衛星是普遍認同的20日為月線,120是半年,250是年線。寧俊明老師則是使用的費波納茨神奇數列中的數,它自帶大自然的黃金分割規律……
至於布林線,布林線的使用,是靠時股票的運動步長規律,去重新設定中軌參數,和上規與下規的步長的。只有找到適合自己使用的方法,才能夠正確的使用。
至於MACD,kDJ,系統自帶的指標,同樣得根據自己對股市的理解,去重新優化參數,然後才能夠很好的使用。
炒股是一問系統的學問。並不是某一個技術單獨拿過來就能全面應對龐大的市場的。
祝您每天帳戶都是紅的。
既然是普通人,股市能不能獲利,只能說能也不能,自己弄那不能,只能當韭菜,交給專業那是可以的。
假如你沒有太多的時間去看盤,我覺得你研究這些技術指標的作用也不大。我曾經研究過三年技術指標,這期間對指標的理解也比較透徹,但收入是微乎其微,總是拿不住,漲一點就想賣出,其實殊不知這是最大的問題所在。
普通人炒股,需要看這支股在中長期之內價格浮動是否穩定,公司業績是否良好,還需要關注這支股票所屬行業是否值得長期投資關注。所以,買股之前需要先了解,你得把這支票的走勢和主力的操作邏輯摸清楚,這都需要長期的觀察才能總結出來。都了解了之後,就可以在你認為相對低點的價位進行買入操作,之後就是中長線持有,一般以三個月到一年為標准。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拿穩,內心不能急躁,這期間的漲跌跟你毫無關系,認真工作和生活,偶爾看看,如果在此期間漲幅巨大,便可拋出,你會贏得豐厚的利潤。
炒股自己的體系,說白了就是自己對個人炒股習慣的總結和加強。比如說有人就喜歡做近端次新。那麼你就專門選擇這類個股,以及規律,風格去總結並運用實際操盤,這樣會做到心中有數,同時當市場風格不屬於這塊,部分人會很糟糕,輸得一塌糊塗,有的人可以管理自己,自製力強那就不會交易。有人喜歡做趨勢創新高的,那你就專門找這類股,這也是自己的體系。其實最關鍵的是要知道市場風格在哪裡,然後再依據經驗,習慣來確定自己的品種才是最關鍵的。交易說白了—控制心理,控制情緒,尋找共鳴。
普通人不能在股市穩定獲利!因為從 歷史 上來看,普通人如果在股市穩定獲利,就不是普通人了,量變到質變,如林園,但斌等剛入股市時是普通人,現在不是。另外從中國股市三十年歷程來看,賺錢的是極少數被稱為牛散或股神,不是普通股民,虧錢的是絕大多數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