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股票升跌是什麼回事
通俗點解釋一下吧,不說那麼多:
買賣股票和其他商品是一樣的,不同的是股票的交易價格是隨時變動的.
股價的上下波動受供求關系、股民期望等因素影響,
具體漲跌細節得了解一下股票的交易制度,簡單如下:
股票交易系統是價格優先原則,按價格高低排列出交易順序,系統自動撮合成交。
1.當你買股票的時候,誰出的價格高,誰就排在前面,就會優先買到股票。這個是股票的價格優先制度:例如你出 11.00買入,那我覺得這個股票很好,或者會漲,我就想優先於別人前買入.於是打入價格11.05買入,系統就會優先價格高的先買,所謂價高者得的意思。
2.當你賣股票的時候,是誰賣的便宜,誰就排在前面,賣價低的先於賣價高的交易,東西賣的便宜當然好賣了,這個也符合生活中的常識。也是屬於價格優先原則,只不過是買的話高價得之,賣的話就變成低價優先成交了。例如你11.00想賣出手裡的股,但是別人以10.99,系統就會把他的申請排在你前面先交易,
3.至於為什麼我要和別人的價格不同,就是供求關系的事了,
漲:::某個股票有利好消息,大家都會覺得他要漲,這個時候想買他的人就多了,需求大於供給的時候,你就想先於其他人之前買,那麼別人都是11.00在買,你怎麼能先於其他人呢,唯一的辦法就是價格提高,你出11.05!11.10就排在別人前面了,那別人也想排在你前面的話,他只能出更高價了。 當每個人都這樣做的時候,就是你看到的景象,價格在大家互相搶籌的作用下,一路高漲飆升,直至當天的10%最大漲幅價格就不允許在漲了。
跌:::賣股票也是同理,所謂的市場恐慌就是大家看他要跌了,都怕賣不掉手裡的股,別人出11.00時候,想快點賣掉,就出更低的價格出貨,這樣就導致你低,我比你更低,股價隨之狂瀉,直到跌停板為止。
我這相當於解釋了兩邊啊 , 別當啰嗦就好! 有疑問可再補問》
㈡ 為什麼同一時間股票買比賣貴
委託時系統自動顯示的價格是能讓你最快成交的價格,買入時委託價格高於現價和賣出時委託價低於市價都能實現最快成交,那對於用一個現價而言,委託時自動顯示的買入價自然就比賣出價高了。
㈢ 外盤比內盤多,一般是買比賣多嗎(漲停除外)
在股市中,外盤比內盤多時,確實意味著市場上的買盤力量相對較強。具體而言,外盤代表的是以賣出價成交的交易,這些交易反映了市場中主動的買入行為,即投資者以較高價格買入股票,顯示了對股票的強烈興趣和積極態度。與此相反,內盤則代表的是以買入價成交的交易,這些交易反映了市場中主動的賣出行為,即投資者以較低價格賣出股票,可能出於獲利了結、風險控制或其他投資策略考慮。
當外盤數量超過內盤時,這意味著市場上的買盤力量相對於賣盤更為旺盛。這種現象通常表明投資者對某隻股票或整個市場的看漲情緒較高,市場預期股價可能會進一步上漲。然而,這種分析方法並非絕對准確,因為投資者行為復雜多變,市場情緒也容易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例如,在特定的市場環境下,即使買盤力量看似強大,也可能因為其他因素(如大規模拋售、市場恐慌、政策變動等)導致股價大幅波動。
值得注意的是,在分析外盤和內盤數據時,投資者還應結合其他技術分析工具和基本面分析,以獲得更全面和准確的市場判斷。此外,對於特定股票或市場趨勢的分析,還應考慮行業動態、公司財務狀況、經濟環境、政策導向等因素。總之,外盤與內盤數據的比較只是分析市場情緒和投資者行為的一個方面,需要與其他分析工具結合使用,以做出更明智的投資決策。
㈣ 股票分散買還是單一買
股票單一買的風險性和收益性比分散買要高,因此,分散買比單一買要好,同時,需要注意的是,投資者在分散買股票時,投資者所買的個股,其買的個股其相關性不要太強,否則起不到分散風險的作用。
同時,在熊市時,投資者可以增加一些權重較大的個股,少配置一些權重比重較小的個股;而在牛市時,投資者可以多配置一些權重比重較小的個股,少配置一些權重比重較大的個股。
投資者在分散購買個股時,也應該結合個股的經營能力進行考慮,盡量買那些業績較好,經營能力較強的個股,而不是買那些業績較差,個股上漲都是游資炒作起來的個股。
分散買時,投資者也不需要買得過多,最好不要超過三隻。
,,
小提示,通過以上關於股票分散買還是單一買內容介紹後,相信大家會對股票分散買還是單一買有個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對你有所幫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