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投資技巧 » 20萬買股票多嗎
擴展閱讀
2018年股票型私募基金 2025-09-20 10:02:43
中信證券股票分紅2020 2025-09-20 10:01:00
天保重裝股票行情 2025-09-20 09:46:50

20萬買股票多嗎

發布時間: 2025-09-20 00:57:33

❶ 我在股票里資金大約20萬,我請問買多少支股票合適

資金並不是關鍵,主要問題在於你的投資能力,如果是初學者,前期建議把資金進行組合投資,一半的資金投入股市,一半的資金買指數基金,也可以一半的資金買穩定的股票,一半的資金用在投資熱點上,但是股票的數量不能超過三隻。

總之,股票組合方面就是考慮選擇不同行業的股票進行投資,資金最多持有三隻以下的個股,或者根據風險承受能力,把資金投資到其它的理財產品中,股市的資金降到較低。

❷ 1.放巨量是指多少量,當日成交量20萬以上算巨量嗎,天量又是多少 2.股票大幅上漲不放量和放量上漲說明什麼

當日成交量20萬,是指股還是手,是20萬股的話,拿到小盤股里也不算大;如果是20萬手的話,就是2000萬股,在二億以下流通盤的股票就換手百分之十以上了,算是巨量.巨量是指成交量在近一段時間內的最高,一般情況下要高出平均量的1/3到1/2,有時會更高。上漲不放量說明市場認同度高,並沒有產生分歧,大家都認為此時是低位,不願意放棄籌碼,放量上漲意味著市場中多頭占上風,行情比較樂觀可以放心持股或者加倉跟進。股票大幅放量,通常是個股在運行過程中,成交量較近期相比,突然暴增數倍,一般情況下個股在運行過程中換手率一般不超過10%,通常在5%以下,股票大幅放量時換手率一般達到流通盤15%以上稱為大幅放量。少數情況下換手率會達到30%,甚至40%以上。個股在低位運行中,突然開始急速拉升,伴隨成交量大幅放量,說明主力在趁機吸籌,拉高的目地是給散戶一點利潤,使他們出局,主力趁機吸收籌碼。

個股有可能會從此開始逐步拉升,使散戶不敢再追高,眼睜睜看著個股絕塵而去,以至於到最後被迫追高,主力趁機出貨。也可能個股還要盤整一段時間,繼續折磨散戶的耐性,使他們誤認為前次的拉高是主力在出貨,迫使散戶喪失信心,交出籌碼。股市操作中經常發現有些個股走勢出現異動,例如成交量突然成倍增大,短期就實現巨量換手,主力的意圖則要綜合多方面的信息來判斷,有時屬於主力出貨,有時屬於主力換庄,投資者可根據放量出現的位置、K線形態等方面來判別:
1、「放量滯漲」,不祥之兆。若成交連放出大量,股價卻在原地踏步,通常為主力對倒作量吸引跟風盤,表明主力去意已決,後市不容樂觀。
2、下跌途中放量連收小陽,需謹防主力構築假底部,跌穿假底之後往往是新一輪跌勢的開始。
3、高位放量下挫,這是股價轉弱的一種可靠信號,投資者宜及時止損。

❸ 股票投了20萬算多嗎

要看你的總財富是多少了。如果你是億萬富翁,20萬只是毛毛雨,用來輸錢玩。如果你是普通的工人階級,20萬佔了整個家庭百分之七八十的總財富,那麼就太多了。它將會給你帶來災難,一輩子無法翻身。告訴你吧,我們老股民一般只用五千左右來炒股玩。想在股市中賺錢是不可能的。只是玩玩而已。

❹ 20萬本金用來炒股,可以靠炒股維持生活嗎

20萬本金只能兼職炒股,但不可以全職炒股,完全靠炒股維持生活,這個本金太少了,下面進行詳細分析

為什麼20萬本金不可以靠炒股生活呢?根據現實中的股票市場來看,主要有以下三大理由:

原因一:因為股票市場是有牛熊交替的,而且根據A股歷史牛熊交替的周期來計算,五年一小牛,十年一大牛,意味著10年時間真正牛市只有2年,其餘8年時間都是在熊市中度過。

股市風險無處不在啊,股市風險而且也是無法預估的,風險是很難把控的,全職炒股確實是錯誤的選擇,面臨高風險的股市最好是兼職炒股即可。

綜合以上分析得知,20萬本金不可以靠炒股維持生活費真正原因是因為股市熊市太長,本金太少,而且股市風險太大等,以及一些其他不利因素,從而導致20萬本金選擇兼職炒股才是最明智的選擇。

❺ 20萬夠全職炒股嗎

按照你所持有的資金20萬元,年獲利按30%算,那麼一年的收入就是6萬元。6萬元在一個5線城市,基本上就是一個職工的工資。如果你家是三口之家的話,單靠一個人的工資確實是無法支撐家庭開支的。如果按照一般家庭的基本配置,應該都是雙職工,所以說一年的年收入應該是12萬元。從這個角度來說,要不投入的資金翻倍,也就是說你在股票中的投資要超過40萬元,或者你的年獲利能力為60%左右。

從目前的市場來看,做到年獲利60%是不容易的,尤其是結構化市場,你如果選擇中長線波段交易,需要你有很高的滾動操作水平。比如說:你做一個月三浪的票,必須在周級別高點鎖定利潤,然後在周級別調整低點的時候,把這個票再接回來,如此往復,從而保證復利收益。但這需要很強的盤感和節奏,如果操作不當的話,很有可能坐「過山車」,甚至虧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