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逐筆成交明細怎麼看不懂啊
揭秘逐筆成交明細:深度解讀背後的交易邏輯
在股票投資的世界裡,理解逐筆成交明細是每個投資者必備的技能。L2數據中的成交明細,實際上是揭示了買賣雙方在市場上的動態交互,而非單純的掛單情況。不同於掛單屬性的單一選擇(買或賣),買賣屬性則更加細致,通過B(買入)和S(賣出)兩個字母來區分。
想像一下,當一個大單以1000手買入被掛出,立即成交了800手,這800手的成交就被標記為B;剩下的200手雖然掛在那裡,但因為市場中出現了主動賣出,所以這部分就變成了S。正是這些細節,構成了主力資金進出的線索,對於捕捉買賣點至關重要。
通過觀察個股的主力動向,你會發現一個有趣的規律:主力的拉升通常相隔2-3個月,而下一次的拉升大概率會在相近的時間窗口。例如,如果在4月底開始觀察,當股價在低位震盪,價格維持在6塊多,持續2個月未見明顯突破,那麼這可能就是買入的信號。買入後,當股價攀高,主力開始大規模賣出,這時,就是我們賣出的時機。
深入揭秘:我們的策略與工具
對於想要深入了解股票分析、策略以及L2數據的投資者,我們提供專業的在線資源。每天,我們的平台都會更新所有股票的主力數據,採用自主研發的演算法進行深度解析,並且已經開發了方便使用的手機應用。無論你是新手還是經驗豐富的投資者,都可以通過我們的服務,更好地洞察市場,提升投資決策的准確性。
總之,逐筆成交明細是解讀股市動態的關鍵,它隱藏著主力的行動軌跡和潛在的買賣信號。掌握這一技能,結合我們的策略和工具,將使你在股票市場中游刃有餘。立即加入我們,開啟你的股票投資智慧之旅吧!
⑵ 逐筆成交明細怎麼看不懂啊
所謂逐筆明細,就是這只股票在今天的所有成交單的明細列表,它為盤口分析提供了重要數據。在通達信軟體中,按鍵盤快捷鍵「.504」打開「逐筆明細」功能。如下圖。
每一橫欄算一筆交易,在每一筆交易中,我們列出了這一筆交易的成交時間、成交價格、成交量、主動性和被動性,以及這筆交易的主動單如何組成,被動單如何組成。更人性化的是,在通達信軟體中,用亮紅綠色和暗紅綠色分別標注了超大單和大單。
亮紅色/亮綠色:成交量≥3000手,或成交金額≥90萬元。
暗紅色/暗綠色:成交量≥1000手,或成交金額≥30萬元。
作用:
首先,主動性買入代表著更強的買入慾望,主動性買入都是掛高價直接成交,因此代表著買單非常迫切;
其次,主動性買入不會在買一到買十的檔口顯示單子,因此具有一定的隱蔽性。
所以,主動性買單往往有很多分析價值,但也不是說被動買單就不好,有的時候,主力也會掛被動買單,因為買單可能暫時沒有很大的對手盤,所以只好掛被動單等在下方,另外,主力也有可能通用掛被動單來試盤或者誘多,具體情況要具體分析。
總而言之,學會看「逐筆明細」是進行盤口分析的核心一步,尤其對於喜歡做短線操作的朋友來說,更為重要。拾荒網,一個有價值的炒股知識進階網站。
⑶ 通達信逐筆成交細明怎麼看盤口大單
交易過程中的單次成交,是交易過程的真實成交情況。假設目前的賣一是10元、100手,這時有人以10元委託買入100手,那麼這100手是如何成交的呢?這要取決於賣盤由幾個委託單構成,如果賣一是一個委託單,那就是一筆成交,即100手;而如果賣一是由40手和60手兩筆委託構成,那麼這100股就會分成兩次成交,即40手一次,60手一次,逐筆成交就是2筆。分筆/分時成交:3秒一次的行情採集期間累計的成交量和最後的成交價,可能是幾筆成交的集合(既現在的分筆數據),而傳統行情更慢了,一次的間隔是6秒,也就是說我們看到的是6秒鍾之間成交的集合(過去的分筆數據),不是交易過程的真實情況。這是大家長期以來唯一能看到的最細成交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