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二股東割肉減持,大私募巧妙接盤,同仁堂創半年新低背後
富凱摘要 : 同仁堂年內股價表現背離醫葯板塊,混改遲遲不能落地,馮柳是不是也失望離場了?
作者|天鵝
300億市值,股價遲遲未能回歸至兩年前的水平,同仁堂更在近四個月開啟詭異下跌,創下了近半年來的新低。
這背後,險資資金、私募基金接棒操作,更有著身份神秘的機構專用席位配合。
2019年以來,價值成長股大放異彩,諸多高質量的上市公司均刷新了上一輪牛市的股價高點,成為新一代的藍籌白馬。但同仁堂如上圖所示,近五年來的股價高點在2015年和2018年年中,雖然市盈率達到36倍,但股價漲速可謂相當低迷。
更詭異的是,自今年8月11日開始陰跌,跌幅近18%。
雖然前期漲幅過大的醫葯板塊進行集體調整,但同仁堂卻不在此列。截至12月4日收盤,同仁堂年內股價漲幅卻是-10.3%。
興業證券分析師徐佳熹指出,同仁堂上半年受到疫情影響,公司產品多為心腦血管、慢病及補養類產品,在疫情期間受到醫院停診、線下門店客流減少以及顧客購買意願下滑,因此銷售收入下滑。上述報告正是發布於陰跌期間(8月30日),這位分析師更給出「審慎增持」的投資建議。
同仁堂股價開始陰跌之時,有一個重要催化劑:核心機構股東大家人壽的減持。
今年8月4日和8月6日,大家人壽通過大宗交易減持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A股流通股4170萬股和2687.4萬股,累計減持6857.4萬股,占本公司總股本的5.00%。
上述兩筆大宗減持後,大家人壽的持股比例從14.99%減少至9.99%。
12月2日-3日,大家人壽掀起「年關減持」,連續兩個交易日通過大宗交易進行減持,累計減持公司A股流通股6843.2萬股,占本公司總股本的4.99%,持有公司股份比例從9.99%減少至4.99%。
上述大宗交易的均價,均出現了折價。大家人壽的前身安邦保險,於2015年四季度開始進入同仁堂,當時股價在40元上下,五年之後這場交易可謂割肉走人。
最為微妙的是,大家人壽大宗減持的買方,更引爆了市場。
11月末,千億級私募高毅資產站上風口浪尖,矛頭直指基金經理馮柳的操作爭議,正涉及8月份的同仁堂。
這場操作非常巧妙。
上文曾指出,大家人壽在8月份的大宗減持比例,佔到公司占本公司總股本的5.00%。
5.00%正是A股的舉牌線。神奇的是,馮柳接下來這5%的籌碼,但沒有越過舉牌線。
你們看懂了嗎?
高毅面對質疑解釋稱,某頭部居間券商告知賣出方要求至少賣出5%的比例。由於高毅內部執行對舉牌線的嚴格風控限制,為確保期間持倉比例始終不超過5%,馮柳在通過大宗交易逐筆買入的同時,以集中競價方式賣出少部分不受鎖定期限制的非特定股份,最終完成了建倉過程。
如此讓人看不懂的巧妙操作,讓馮柳「有零有整」持有5000萬股同仁堂,瞬間位列第四大股東行列。
這筆接盤使出了馮柳13.5億元的彈葯,可見這位私募大佬操作的犀利。
由於四季度的操作細節未到披露時點。但根據馮柳過往操作,很多持倉股票都是前一個季度突擊買進十大股東,下一個季度消失。
但近四個月,同仁堂連續出現陰跌,馮柳做了何種操作,要留到明年年報披露時,才能知曉。
截至9月30日,同仁堂賬面上有83.25億元的貨幣基金。如此高規模的貨幣資產,但作為上市公司給股東的回饋,卻十分「廉價」:A 股每股現金紅利0.26 元(2019年度權益分派)。
再看一個數字:今年前三季度,同仁堂的凈利潤為7.15億。
更有投資者犀利地問到:公司市值遠遠落後於片仔癀、雲南白葯,請公司管理層高度重視同仁堂這個金字招牌,加大機構投資者溝通和市值管理,藍籌牛市裡面同仁堂表現嚴重落後,是否反應了公司這幾年公司治理和經營能力比較差呢?
要知道,片仔癀和雲南白葯均已是千億元市值的公司,而同仁堂還停留在三百億的水平。
對於同仁堂來說,作重要的是市場化機制的治理,這樣才可以提高上市公司業務質量,比如包括引入戰略投資者和混改。
對此,同仁堂不久前回復投資者:對於國企改革的問題,目前公司控股股東同仁堂集團並未批准本公司混改。
內部治理的遲緩,也許是股價萎靡不振的根本原因。
富凱 財經 所發布的信息均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投資風險自擔
❷ 浮盈超億元!9家百億私募持倉股曝光,馮柳、鄧曉峰買了這些票
隨著中報的披露,百億私募二季度的調倉換股路徑也是隨之浮出水面。根據私募排排網、wind數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發稿,已有 高毅資產 、 明汯投資 、 淡水泉投資 、 盤京投資 、 盈峰資本 、 磐灃投資 、 禮仁投資 、 千合資本 、 正心谷資本 等9家百億私募二季度重倉股曝光,合計持有個股25隻(含重復),持倉市值達44億元,持有單只個股市值最高超5億元。
從百億私募重倉股股價表現來看,截至8月7日收盤,在剔除重復股票後,上述21隻個股中,有20隻個股股價錄得上漲,上漲個股佔比95.24%,其中16隻個股股價漲幅均超20%,更有誠邁 科技 與海欣食品的股價翻倍,漲幅分別為116.99%和106.04%。
相較於前期的機構抱團醫葯與食品飲料,中報披露的百億私募重倉股中,電子、化工、電氣設備獲得較多百億私募青睞持有,其次則是計算機、食品飲料與醫葯生物。
百億私募在二季度調倉動作較大,除了持有宏發股份、廈門象嶼、啟明星辰、濮陽惠成、盤江股份、水井坊、鳳凰光學7隻個股數量較上期不變外,同期還增持了5隻個股,新進12隻個股,以及退出多隻個股的前十大流通股東。
01高毅資產最新持倉曝光,馮柳、鄧曉峰、卓利偉持有這些個股
截至8月7日的統計,百億私募 高毅資產 的4隻產品出現在10家上市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東中,合計持有市值27億元,馮柳、鄧曉峰、卓利偉等明星基金經理持倉曝光。
馮柳認為好的投資機會是有限的,投資者的精力及能力圈亦是有限的,真正的風險控制在於有效且充分深入的思考,因此集中投資是主要的風格選擇。從基金經理的操作來看,馮柳的「高毅鄰山1號遠望基金」二季度持有廈門象嶼不變;新進樂鑫 科技 、龍蟒佰利、歐菲光;減持1000萬股利爾化學;同期退出回天新材、天山股份、好想你、東珠生態的前十大流通股東。
從二季報來看,「高毅鄰山1號遠望基金」二季度新入3000萬股龍蟒佰利,位於該股的第九大流通股東,期末持有市值為5.55億元,占總股本比例1.48%,也是在已經披露的中報數據中,馮柳重倉的單只金額最高的個股。
龍蟒佰利是一家致力於鈦、鋯精細粉體材料研發和製造的大型無機精細化工集團,根據公司2020年中報,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63.53億元,同比增長17.99%;歸屬於母公司股東凈利潤12.93億元,同比增長1.84%。截至8月7日收盤,龍蟒佰利今年以來股價上漲62.10%。
馮柳對科創板亦有布局,二季度新進35萬股樂鑫 科技 ,位於第八大流通股東,樂鑫 科技 還是科創板18家"國產晶元"龍頭之一。
二季度鄧曉峰管理的兩只基金「高毅曉峰2號致信基金」與「銳進四十三期高毅曉峰投資信託」均增持福斯特,分別增持152萬股與154萬股,位於第八和第七大流通股東。鄧曉峰二季度還看好宏發股份,「高毅曉峰2號致信基金」持有1111萬股不變,「銳進四十三期高毅曉峰投資信託」則新進910萬股,分列第五和第九大流通股東。
卓利偉的「高毅利偉精選唯實基金」二季度新進華峰氨綸第五大流通股東,持股市值1.13億元。華峰氨綸是國內聚氨酯製品龍頭,還是國內產能最大的氨綸生產企業。
02淡水泉趙軍與千合資本王亞偉持股不動,禮仁投資為何鍾愛水井坊?
私募大佬趙軍掌舵的 淡水泉投資 繼續持啟明星辰,濮陽惠成數量不變,持有市值分別為3.76億元和5200萬元。「淡水泉精選一期」在2019年二季度進入啟明星辰前十大流通股東,一直持有892.98萬股不變,但隨著啟明星辰股價的不斷上漲,持股市值也從最初的2.4億元增長至3.76億元。網路安全龍頭啟明星辰還是近一周調研機構數量最多的股票,有157家機構調研了該公司。
海欣食品是百年魚丸世家,公司在2014年收購高端品牌「魚極」後打開中高端市場。在今年疫情影響環境下,預計公司上半年實現歸母凈利潤4000-5000萬元,同比增長470.23%-612.79%。
盤京投資二季度新進的兩只個股股價同樣表現不俗,截至8月7日收盤,誠邁 科技 與海欣食品股價年內均實現翻倍,分別為116.99%和106.04%。
禮仁投資 二季度繼續持有水井坊452.49萬股不變。從上市公司披露的數據來看,禮仁投資在2019年一季度出現在公司前十大流通股東,首次持股279.69萬股,隨後一路增持至452.49萬股維持不變。由於受疫情影響較大,水井坊二季度收入大幅下滑,不過雖然水井坊今年的股價在白酒行業中並不出色,但是公司上半年控制發貨節奏,以消化庫存為主,下半年有望輕裝上陣,已有券商給出增持評級。
二季度同樣「按兵不動」的還有 千合資本 ,這也是王亞偉近一年來持續持有147.40萬股鳳凰光學不變。作為電子行業個股,鳳凰光學的股價並沒有搭上 科技 股的順風車,年內漲幅僅為4.89%。
03百億私募加倉醫葯,盈峰資本布局周期股
醫葯依舊是百億私募心頭好,百億私募 正心谷資本 與 磐灃投資 二季度均有布局醫葯。自匯添富奔私的林利軍創立了正心谷資本,二季度正心谷旗下的「正心谷價值中國精選」、「正心成長」與「正心谷價值中國專享」新進富祥葯業第二、第九和第十大流通股東,分別持有富祥葯業1295萬股、363.86萬股和338.85萬股。
磐灃投資增持334.87萬股,累計持有1015.17萬股凱普生物,持股市值達5.27億元,是第三大流通股東。
周期股王者歸來,煤炭股估值仍處底部,有望獲得資本重新定價,實現估值修復。 盈峰資本 二季度增持盤江股份,三隻基金現身前十大流通股東,其中盈峰順榮持有472萬股、盈峰盈泰持有1093萬股、盈峰蔣峰價值精選1號持有1885萬股,累計持股市值1.85億元。
在2020年中報 , 明汯投資 共出現在4隻股票的十大股東之中,期末參考市值合計為6000萬元。明汯投資為國內百億量化機構,二季度明汯投資分別新進中電電機、米奧會展、賽騰股份、智動力,分別來自電力設備及新能源、消費者服務、機械、電子行業,其中中電電機與賽騰股份股價接近翻倍。
不過作為量化機構來說,大多為全市場選股,且持股周期並不會太久,並且明汯投資的重倉股持股市值普遍不高,持股市值最大的賽特股份也僅為2629萬元。
❸ 民間股神林園第一重倉股:60元建倉片仔癀,140元還在增持
A股唯一仍能大放異彩的中葯股,片仔癀於8月24日再創新高,市值達到1256億,業績表現亮眼。2020年半年報顯示,片仔癀實現營收32.46億元,同比增長12.16%,歸母凈利潤8.65億元,同比增長15.84%,歸母扣非後凈利潤為8.58億元,同比增長15.21%,整體業績表現符合市場預期。
林園,被譽為民間股神,重倉片仔癀,並且頻繁操作該股,買進賣出後再次買進,忙得不亦樂乎。林園的投資思路逐漸被大眾所熟知,專注於投資醫葯行業龍頭股,尤其是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等相關的上市公司。片仔癀成為了林園持倉最重的股票,林園旗下21號、29號、101號、36號四隻私募產品位列前十大股東,合計持有884萬股,市值高達18億,加上36號產品的市值約3億,合計市值超過20億。
林園投資21號於2018年以前逐漸買入片仔癀,持有量從388.23萬股提升至第七大股東。2020年二季度,林園投資21號繼續增持40.85萬股,合計持有394.53萬股,位居第六大股東。2019年三季度,林園投資29號突然建倉255.79萬股,成為第九大股東。2019年四季度,林園投資36號建倉152.35萬股,成為第九大股東。2020年二季度,林園投資101號新建倉234.80萬股。林園的投資路徑展示了其在片仔癀這只股票上的操作,從買入到持有,再到多次加倉和減持,最終賺得金銀滿盆。
林園的投資操作給投資者帶來三點啟示:一是忘記買入成本,不要被成本價束縛,保持客觀判斷。二是看對了就敢重倉,一旦投資邏輯正確,不管成本如何,只要發現價值空間,就敢持續買入。三是長期持有股票也可以操作,林園的四隻私募基金產品多次輪番操作,顯示其在資金和股票組合配置上動態調整的能力。
對比林園,另一位長期持有片仔癀的投資者王富濟,以2009年買入2703萬股計算,即使在208元的最高價賣出,市值也達到56億,以買入成本35元計算,已賺取46.7億,展示了長期持有股票的穩定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