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股票的外盤內盤分別是賣還是買
外盤大於內盤是主買的大於主賣的,反之就是主賣的大於主買的。盤面的情況就是這樣,但是也要看這里大單有多少,小單有多少。
2. 股票中單筆成交如何看是買入的還是賣出的啊
這是當前看盤時最容易出現的一個誤區。
要知道股票軟體上的「單筆成交」往往不是一筆成交(你可以注意一下你的每次買入、賣出成交後,是否都能在軟體上給你顯示出來),通常在軟體上顯示的每一個「單筆成交」,是在這一瞬間所成交的若干筆(也有可能是一筆)的總和、而以最後一筆的性質(外盤或內盤)來標定這一個「單筆成交」的性質,並分別標出紅色或綠色箭頭。據此,主力往往可以做「騙線」,也就是在同一瞬間瞄準買單拋出幾大筆、最後買入一小筆,於是在股票軟體上就會顯示出一大筆外盤(主動性買盤)成交!如此反復操作的結果,你就會看到一個怪現象:全天外盤遠大於內盤而股價卻下跌了。
所以,針對自己所持股票,在關鍵時候必需「盯盤」,看盤口的「隱性成交」情況,藉以判斷主力的真實動向。
3. 股票的內盤外盤怎麼看
1
內盤信息運用。 便於賣出 如有投資者賣股票100手並希望馬上成交,可以按買1的價格賣出股票100手,便可以盡快成交。這種以低價位叫買價成交的股票成交量計為內盤,也就是主動性的拋盤,內盤 反映了投資者賣出股票的決心。如投資者對後市不看好,為保證賣出股票一定成交,搶在別人前面賣出股票,可以買2、買3的價格或者更低的價格報單賣出股票。這些報單都應計入內盤,因此內盤的積累數越大(和外盤相比),說明主動性拋盤越多,投資者不看好後市,所以股票繼續下跌的可能性越大。
2
莊家吸籌 經常看盤的朋友應該都有過這樣的經驗,當某隻股票在低位橫盤,莊家處於吸籌階段時,往往是內盤大於外盤的,具體的情形就是莊家用較大的單子托住股價,而在若干個價位上面用更大的單子壓住股價,許多人被上面的大賣單所迷惑,同時也經不起長期的橫盤,就一點點地賣出,3000股5000股地賣,市道特別低迷的時候還見到一兩百股的賣單,此時莊家並不急於抬高價位買入,只是耐心地一點點承接,散戶里只有少數人看到股價已無深跌可能,偶爾比莊家打高一點少量買入,才形成一點點外盤,這樣一來就造成主動性賣盤遠大於主動性買盤,也即內外盤比較大,這樣的股當時看起來可能比較弱,但日後很可能走出大行情,尤其是長期出現類似情況的股值得密切關注。
3
注意誤差 通過賣盤、買盤數量的大小和比例,投資者通常可能發現主動性的買盤多還是主動性的拋盤多,並在很多時候可以發現莊家動向,是一個較有效的短線指標。 但投資者在使用外盤和內盤時,要注意結合股價在低位、中位和高位的成交情況以及該股的總成交量情況。因為外盤、內盤的數量並不是在所有時間都有效,在許多時候外盤大,股價並不一定上漲;內盤大,股價也並不一定下跌。 單純的分析內盤與外盤,很可能會造成誤差。 3 主要問題 莊家可以利用外盤、內盤的數量來進行欺騙。在大量的實踐中,我們發現如下情況: 1、股價經過了較長時間的數量下跌,股價處於較低價位,成交量極度萎縮。此後,成交量溫和放量,當日外盤數量增加,大於內盤數量,股價將可能上漲,此種情況較可靠。 2、在股價經過了較長時間的數量上漲,股價處於較高價位,成交量巨大,並不能再繼續增加,當日內盤數量放大,大於外盤數量,股價將可能繼續下跌。 3、在股價陰跌過程中,時常會發現外盤大、內盤小,此種情況並不表明股價一定會上漲。因為有些時候莊家用幾筆拋單將股價打至較低位置,然後在賣1、賣2掛賣單,並自己買自己的賣單,造成股價暫時橫盤或小幅上升。此時的外盤將明顯大於內盤,使投資者認為莊家在吃貨,而紛紛買入,結果次日股價繼續下跌。
4
在股價上漲過程中,時常會發現內盤大、外盤小,此種情況並不表示股價一定會下跌。因為有些時候莊家用幾筆買單將股價拉至一個相對的高位,然後在股價小跌後,在買1、買2掛買單,一些者認為股價會下跌,紛紛以叫買價賣出股票,但莊家分步掛單,將拋單通通接走。這種先拉高後低位掛買單的手法,常會顯示內盤大、外盤小,達到欺騙投資者的目的,待接足籌碼後迅速繼續推高股價。 5、股價已上漲了較大的漲幅,如某日外盤大量增加,但股價卻不漲,投資者要警惕莊家製造假象,准備出貨。 6、當股價已下跌了較大的幅度,如某日內盤大量增加,但股價卻不跌,投資者要警惕莊家製造假象,假打壓真吃貨。 4 主要意義 當然很多時候股價既非高高在上也不是躺在地板上不動,而是在那上竄下跳走上升通道,或走下降通道,或做箱形振盪,或窄幅橫盤,這些時候又如何來判斷內外盤的意義呢? 當股票沿著一定斜率波浪上升時,在每一波的高點之前,多是外盤強於內盤,盤中常見大買單層層推進或不停地有主動買盤介入,股價在沖刺過程中,價量齊升,此時應注意逐步逢高減磅,而當股價見頂回落時,內盤就強於外盤了,此時更應及時離場,因為即使以後還有高點,必要的回檔也會有的,我們大可等低點再買回來,何況我們並沒有絕對的把握說還會有新高出現。後來股價有一定跌幅,受到某一均線的,雖然內盤仍強於外盤,但股價已不再下跌,盤中常見大買單橫在那,雖然不往上抬,但有多少接多少,這就是所謂逢低吸納了,此時我們也不妨少量參與,即使萬一上升通道被打破,前一高點成了最高點,我們起碼也可寄希望於雙頭或頭肩頂,那樣我們也還是有逃命的機會。上面是指股價運行在上升通道中的情況,而股價運行在下降通道中的情況恰恰相反,只有在較短的反彈過程中才會出現外盤大於內盤的情況,
至於箱形振盪股,由於成交量往往呈有規 律的放大和縮小,因此介入和退出的時機較好把握,藉助內外盤做判斷的特徵大致和走上升通道的股差不多。窄幅盤整的股,則往往伴隨成交量的大幅萎縮,內外盤的參考意義就更小了。因為看待內外盤的大小必須結合成交量的大小來看,當成交量極小或極大的時候往往是純粹的散戶行情或莊家大量對倒,內外盤已經失了本身的意義,虛假的成分太多了。 另外有兩種極端的情況就是漲停和跌停時的內外盤。當股價漲停時,所有成交都是內盤,但上漲的決心相當堅決,並不能因內盤遠大於外盤就判斷走勢欠佳,而跌停時所有成交都是外盤,但下跌動力十足,因此也不能因外盤遠大於內盤而說走勢強勁。 總而言之,內盤和外盤的大小對判斷股票的走勢有一定幫助,但一定要同時結合股價所處的位置和成交量的大小來進行判斷,而且更要注意的是股票走勢的大形態,千萬不能過分注重細節而忽略了大局。
4. 股票市場中外盤是買還是賣
股票市場的外盤是指買方。
外盤簡介:
外盤是主動買進來,主動以賣方委託申報賣一的價格成交的,叫外盤。
外盤是以賣方賣出價成交的交易,賣出量統計加入外盤。通常在國內股票軟體中,紅色數字表示外盤。
外盤就是股票的買家以賣家的賣出價而買入成交,成交價為申賣價,說明買盤比較積極。當成交價在賣出價時,將成交數量加入外盤累計數量中,當外盤累計數量比內盤累計數量大很多,表示很多人在搶盤買入股票,這時股票有股價上漲趨勢。外盤是以賣方賣出價成交的交易,賣出量統計加入外盤。
5. 股票成交明細中,怎麼看出是買還是賣呢
實際當中是分不出來的,因為,每次的成交回報不是一筆,是好幾筆在一起的,所以,你根本分不出來,也就是說,裡面有買的,也有賣的.
我明白你的意思,你看看我的分析,對你很有幫助
000668武漢石油05年的7月4.50元形成一個小的雙底上行,到現在是5.90元,我們大致的估計主力的成本在5元,從05年的8月,我們用乾隆分析它的成交,陽量487224-陰量304221=183000,那麼也就是說有183000的股票沉澱在5.6-6.6之間,只有等著看這些籌碼,它將是決定000668的關鍵.
2005年12月28日
6. 怎麼看股票的買盤大還是賣盤大
成交明細列表中的買盤/賣盤:「買盤」表示以比市價高的價格進行委託買入,並已經「主動成交」,代表外盤;「賣盤」表示以比市價低的價格進行委託賣出,並已經「主動成交」,代表內盤;
以賣一價向上成交為外盤;以買一價向下成交為內盤。即:場外資金進場接盤為「外」;場內資金外逃為「內」;
注意:跌停板價成交一律計入外盤;漲停板價成交計入內盤。
成交明細列表中的買盤/賣盤:B是buy的縮寫,S是Sell的縮寫。以賣一價向上成交,成交手數後面帶紅色B,為外盤;以買一價向下成交為內盤,帶綠色S。即:場外資金進場接盤為「外」,代表上攻力道;場內資金外逃為「內」,代表下攻力道;
7. 外盤就是買入的,內盤就是賣出的,這樣理解對嗎
內盤:以買入價成交的交易,買入成交數量統計加入內盤。
外盤:以賣出價成交的交易。賣出量統計加入外盤。內盤,外盤這兩個數據 大體可以用來判斷買賣力量的強弱。若外盤數量大於內盤,則表現買方力量較強,若 內盤數量大於外盤則說明賣方力量較強。
通過外盤、內盤數量的大小和比例,投資者通常可能發現主動性的買盤多還是主動性的拋盤多,並在很多時候可以發現莊家動向,是一個較有效的短線指標。
但投資者在使用外盤和內盤時,要注意結合股價在低位、中位和高位的成交情況以及該股的總成交量情況。因為外盤、內盤的數量並不是在所有時間都有效,在許多時候外盤大,股價並不一定上漲;內盤大,股價也並不一定下跌。
8. 股市過去內盤和外盤如何看
這個一定要弄清楚啊,我簡單一點說就是:內盤是已經買了一個股票的人把股票賣出。外盤就是沒有買過某一個股票的人買這個股票。內盤多就說明這個股票很多人不看好,有可能要跌了。外盤多就說這個股票很多人想買,股價可能上漲喔。
我就是沒弄清這個,害得我錯失了河北鋼鐵連續兩個漲停,不過賺到了一個漲停板
9. 想要買股票是看外盤還是看內盤
買股之道
1)如何買入「樓梯股」?
一隻股票爬樓梯的階段往往是莊家在緩慢建倉的初期,這樣導致股價逐步走高,就形成了初步的樓梯形態,一旦莊家建倉完畢,接下來就是洗清仍在此股票里的散戶。莊家在拉抬之前,洗盤有兩個目的:其一是為了減輕在股價到高位之時散戶的拋盤壓力,其二是增加平均持股成本,目的也是為了減輕拋盤。
莊家洗盤一般有兩種形式:
一是兇狠放量砸盤;對於這種洗盤,你只需要在軟體即時盤 面(或其他分析軟體)上看外盤數量和內盤數量就行了,如果發現外盤數量大於內盤數量(即 成交的紅單數量相加大於綠單的數量),就能證明莊家在洗盤而非出貨。這樣你只需在出現的第二陰線處介入就行了或者是陰線出現後在第二天開盤價以下介入。
二是陰跌洗盤,這種陰跌洗盤一般是莊家控制住自己手中的籌碼,放任股價自流。由於沒有莊家進貨而股價又漲了多日,所以在散戶多殺多的情況下,股價就出現了陰跌的走勢。這種股票的介入點一般是當股價連續兩至三天陰跌,成交量比前段明顯萎縮即是買點,若出現了四至五天陰線後才萎縮,就不要買入了。
2)如何買入漲停股
(1)選股對象:通過上面分析,我們認為可以介入漲停股應以短線炒作為主,而且應選擇低價(7元以下)或高價(20元以上)的股票(說明:低價和高價視當時大盤,股價具體情況而定),流通盤在3000-8000萬股之間的個股作為首選對象。如遇流通盤一億左右股價的漲停股,次日應及時出貨。
(2)介入時間:通過論證,個股漲停時間離開盤越早則次日走勢越佳,如果某隻股票在收盤前漲停,其次日走勢均不理想。況且,大部分個股漲停後在盤中總是有一次打開漲停板的機會,最佳介入時間應為再次封漲停的瞬間。
買漲停股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在極強的市場中,尤其是每日都有5隻左右股票漲停的情況下,要大膽追漲停板。 極弱的市場切不可追漲停板,機率相對偏小一些。
(2)追漲停板--選有題材的新股,上市數日小幅整理,某一日忽然跳空高開並漲停的; 其次是選股價長期在底部盤整,未大幅上漲漲停的;三選強勢股上行一段時間後強勢整理結束而漲停的。
(3)一定要漲停,未達到漲停時(差一分也不行)不要追,一旦發現主力有三位數以上的量向漲停板打進立即追進,動作要快.狠。
(4)要堅持這種操作風格,不可見異思遷,以免當市場無漲停時手癢介入其它股被套而失去出擊的機會。
(5)盤中及時搜索漲幅排行榜,對接近漲停的股票翻看其現價格.前期走勢及流通盤大 小,以確定是否可以作為介入對象。當漲幅達9%以上時應做好買進准備,以防主力大單封漲停而買不到。
(6)追進的股票當日所放出的成交量不可太大,一般為前一日的1-2倍為宜,可在當日開盤半小時之後簡單算出。(也就是要控制住換手率,盡量的小,這樣說明主力控盤程度比較高)
(7)整個板塊啟動,要追先漲停的即領頭羊,在大牛市或極強市場中更是如此,要追就追第一個漲停的。
三)賣出之道
拋出一隻股票一定要記住要拋在它漲時,千萬不要看見它跌時再想到去拋它,一般來說 一隻股票連拉三根中陽線後就是考慮短線拋出去的時候了。
1)"樓梯股"的賣點
"樓梯股"的上升高度,一般是它第一次震倉後前期走勢長度的一倍,也就是說震倉點正 好是樓梯上升角度的中點處。同時需要密切注意成交量的變化,一旦出現連續(至少三個交易日以上)放量的情況,就要注意隨時做好出局准備。
2)漲停股的賣出時機
(1)會看均線者,則當5日均線走平或轉彎則可立即拋出股票,或者macd指標中紅柱縮短或走平時則予以立即拋出。
(2)不看技術指標,如果第二天30分鍾左右又漲停的則大膽持有。如果不漲停,則上升一段時間後,股價平台調整數日時則予以立即拋出,也可第二天沖高拋出。
(3)追進後的股票如果三日不漲,則予以拋出,以免延誤戰機或深度套牢。
(4)一段行情低迷時期無漲停股,一旦強烈反彈或反轉要追第一個漲停的,後市該股極可能就是領頭羊,即使反彈也較其它個股力度大很多。
四)建議
我建議大家今後只炒這兩種類型的股票就行了,按照以上操作風格進行操作獲利一定很 高。第一就是在弱市中發現"樓梯股",收藏起來做中線,一旦大勢穩定,它就會向上爬。第二就是在大勢好時,買漲停股,跟著莊家賺漲停,做短線。如果你對於漲停股感到吃不透或拿不準,那麼空倉時間多一些,堅持等待抓7元以下股漲停的個股,一般都有50%至100%以上的漲幅,一年中只要抓住3隻就夠了。
另外我們希望你中短線結合炒股,中線持股時間為2--5個月,短線持股時間為3--7天,中短線的資金比例最好為6:4(即中線股佔有資金60%,短線股佔有資金40%)。
10. 外盤和內盤是什麼意思,到底是買進還是賣出啊
外盤又稱主動性買盤,即以賣出價成交的累積成交量;內盤又稱主動性賣盤,即以買入價成交的累積成交量。委託以賣出價格成交的納入「外盤」;委託以買入價格成交的納入「內盤」。
外盤是主動性買盤,是股民用資金直接攻擊賣一、賣二、賣三、賣四等的主動性買入。外盤的多少顯示了多方急於買入的能量大小。
內盤是主動性賣盤,是股民用手中所擁有的股票籌碼,直接攻擊買一、買二、買三、買四等的主動性賣出。內盤的多少顯示了空方急於賣出的能量大小。
外盤大於內盤:當外盤數量大於內盤數量,股價將可能上漲。內盤大於外盤:當內盤數量大於外盤數量,股價將可能下跌。
「外盤」和「內盤」相加為成交量。人們常用「外盤」和「內盤」來分析買、賣雙方哪方力量占優來判斷市場。
(10)股票外盤是買還是賣怎麼看擴展閱讀:
內盤和外盤這兩個統計指標是由軟體自己計算的,並不是交易所計算後傳出來的。
當軟體收到一筆新數據時就會將成交價與上一次顯示的買①和賣①進行比較,如果成交價小於或等於買①,那麼相應的成交量就被加到內盤指標上去,如果大於或等於賣①,那麼對應的成交量就被加到外盤指標上去。
如果在兩者之間則內外盤各分一半,這樣內盤加上外盤就等於總的成交量。由於各個通訊站點接受訊號有差異,所以不同的軟體所計算出來的內盤和外盤是不一樣的。數據頻率越慢,數據合並越嚴重,內外盤的數據越不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