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投資技巧 » 股票STO怎麼看
擴展閱讀
股票只能早上買嗎 2025-07-10 09:06:05
06年之前股票去哪裡買 2025-07-10 07:38:31

股票STO怎麼看

發布時間: 2021-07-17 13:22:26

① STO是什麼1CO又是啥STO和1CO跟IPO有什麼關系

STO簡介
據the block crypto報道,美國納斯達克交易所正策劃推出通證化證券平台,為此,納斯達克正與區塊鏈技術企業 Symbiont 進行談判,旨在達成相關合作。這意味著一些初創公司或企業將可以在美國相應的法規監管下,進行更靈活的融資。

有人認為STO是IPO的2.0版本,有人認為STO是合法化ICO,甚至有不少人還宣稱未來將是STO的天下。STO真有這么神奇嗎?鏈虎財經將通過以下五個問題,帶你迅速全面了解STO。

STO到底是什麼,與IPO、ICO有何不同?

STO,全稱Security Token Offer,是一種以token為載體的證券發行,在確定的監管框架下,通過非公開募集和公開募集來對外進行融資,可以將現實中已經存在的金融資產或權益進行代幣化,例如公司股權、債權、知識產權、信託份額或黃金珠寶等實物資產,都可以轉變為鏈上的數字資產。

拿Security Token和證券類比的話,購買證券,交易是在紙上簽署完成,而ST則是通過區塊鏈交易來確認資產的所有權。

ICO,是一種去中心化的、通過虛擬貨幣進行的融資方式。初創項目可以通過發行token的方式進行融資,token可以作為日後使用對應區塊鏈項目的憑證,也能在二級市場進行交易,但並不具有實物資產作為依託。

由於不受管制和門檻限制,發行成本極低。這也導致了ICO很容易滋生各種非法集資、傳銷詐騙等問題,具有極高的風險性。
IPO,是大多數投資者最為熟悉的融資方式,與ICO相比,IPO價格昂貴且耗時較長,甚至可能需要長達6個月或更多的時間才能完成,還需要滿足發行規定、監管需求和信息披露等諸多條件。

而STO則更像是一種介於IPO和ICO之間的緩沖帶,融合了優點,規避了風險,既具有證券的屬性,接受各國證券監管機構的監管,同時,也利用區塊鏈技術,實現了更高效的運行。
STO具有哪些優勢?

STO有著實際資產為依託,又以token作為載體發行,某種程度上算是一種合法合規化的ICO,在監管、效率、成本這三方面做到了很好的平衡。

易於規范監管。相比於ICO導致市場的混亂,進行STO的項目都是需要經過合規審查的,項目代碼、團隊背調,項目產品等都會經過嚴格篩查。這樣能夠有效的剔除劣質項目,凈化當前混亂的市場環境。

拓展融資渠道。相比IPO的高門檻,STO拓展了證券代幣化的領域,降低了用戶准入的門檻,任何人、任何資產都能參與其中,這大大提升了優質資產的全球流通性。

降低融資成本。STO消除了對中間商的需求,簡化了手續,節省了時間,提高了速度,降低了費用,在融資效率、融資時間、融資成本、融資地域、信息對稱等方面都優於IPO,更加適合雙創企業、高科技中小企業。

STO的發展現狀如何?

當前市場上已出現的一些關於STO嘗試,但都還處於探索試行階段。

2018年2月,加拿大證券交易所(CSE)宣布將推出一個基於以太坊區塊鏈的證券清算和結算平台,使用這個區塊鏈平台的公司能夠向投資者通過證券代幣發行(STO)的方式來募集資金,通過CSE平台發行代幣的公司將受到相應的證券委員會的全面監管。

2018年6月,美國證監會接受了交易所Blockchain.io依據Regulation D向遞交關於豁免注冊的Form D。據稱該交易所還得到了法國金融審慎監管局(Autorité de contrle prudentiel et de résolution)注冊。這是第一個同時在上述兩個監管機構「掛號」的數字資產交易所。

2018年9月11日,以太坊開發者Stephane Gosselin公布了一項新提案,Security Token — 「ERC1400」,作為一項新標准,把 Token 的互換性(fungible)結合證券相關的業務場景,設計了一套通用介面。新提案主打監管功能,目的是方便用戶以合法合規方式在以太坊網路發行證券。

2018年10月,納斯達克與Symbiont進行談判,策劃推出一個專用於代幣化證券的新平台。

STO面臨哪些挑戰?

作為一個新興市場,STO的概念與願景無疑是美好的,但在現實融資運用中卻也面臨著一些有待解決的問題。

首先,STO尚處於探索階段,目前還沒有一個國家放寬有關發行證券類代幣的證券法,在證券化代幣僅僅將傳統證券進行代幣化的情況下,從現行法律和監管的角度,進行STO並沒有很大優勢。

其次,為使代幣合規,監管機構會如何權衡市場,審查標准與流程的制定也將是一個非常繁瑣的過程。

再次,資產流動性過高的另一面是可能帶來的巨大價格波動,這個風險也是不可控的。

最後,STO哪怕是在監管下實行的代幣化,但只要互聯網化了,也是無法免受黑客威脅,技術安全方面是一個有待突破的關鍵。

專家們對STO怎麼看?

榮格財經方軍表示,STO是個模糊不清的概念,是面向機構的融資,還是面向公眾?面向機構和企業投資者,那現有的企業股權安排都有。

面向公眾,那搞合規去吧,SEC的規范很清楚的地在那兒。面向機構和企業投資者的,Nasdaq的Linq不早就做了嗎,完全合規。

高鏈資本陳鈺璋表示,STO是創新,但不能解決真實的問題。

STO背後的底層邏輯問題:究竟散戶(包括大C)與專業機構投資人,誰更能發現好公司?好公司更願意拿誰的錢?資產證券化不是真正的需求,是個投機行為。區塊鏈如果要在STO上證明自己,就需要回答這個問題:究竟怎麼提高了生產力?

信睿寶初壯表示,公司這種企業制度會被碎片化,由此而來的股權、債權,乃至貨幣本身,都會被重新定義。未來投資的主要領域,可能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股權了。

STO可能是方向,具體形態模式還需要不斷進化。監管是滯後的,不能用舊瓶裝新酒。資本市場上,監管從來不是中立的,而是參與博弈的一方。並且監管從來不是有效的,監管達不到其所宣稱的目標。

通證經濟研究者陳智鵬表示,現有的STO大多對應現實中公司的股權、債權或房地產投資信託等金融資產,如果僅僅簡單地將現有的證券通證化,那麼確實創新不足,產生的價值有限,純粹只是證券在區塊鏈上的簡單映射而已。

納斯達克首席執行官弗里德曼曾表示:「如果你決定以規范的方式做 ICO,那麼我們很樂意弄清楚是否有機會與人合作。」

可以看出,對加密資產保有謹慎態度的納斯達克對發行證券化代幣頗有興趣,早在2015年,納斯達克就實行了利用Linq區塊鏈技術進行證券交易。

在全球的邏輯已轉向追求資產流動性之際,納斯達克對STO的積極探索將加速推動合法化ICO時代的到來。

② 股票交易過程中Agent和STO的區別是什麼不都是交易代理的意思嗎

Agent[1]是一個具有自適應性和智能性的軟體實體,能代表用戶或其它程序,以主動服務的方式完成一項工作。Agent至少應具備以下幾方面的關鍵屬性: ① 自主性:Agent具有屬於其自身的計算資源和局部於自身行為控制的機制,能在無外界直接操縱的情況下,根據其內部狀態和感知到的(外部)環境信息,決定和控制自身的行為。 ② 交互性:能與其他Agent進行多種形式的交互,能有效地與其他Agent協同工作。 ③ 反應性:能感知所處的環境,並對相關事件做出適時反應。 ④ 主動性:能遵循承諾採取主動行動,表現出面向目標的行為。 ⑤ 推理和規劃能力:Agent具有學習知識和經驗及進行相關的推理和智能計算的能力。

多Agent系統(MAS)由多個自主或半自主的智能體組成,每個Agent或者履行自己的職責,或者與其他Agent通信獲取信息互相協作完成整個問題的求解。與單Agent相比,MAS有如下特點: ① 社會性:Agent處於由多個Agent構成的社會環境中,通過某種Agent語言與其他Agent實施靈活多樣的交互和通訊,實現與其他Agent的合作、協同、協商、競爭等。 ② 自製性:在多Agent系統中一個Agent發出請求後,其他Agent只有同時具備提供此服務的能力與興趣時才能接受動作委託,即一個Agent不能強制另一個Agent提供某種服務。這一特點最適用於學習者特徵的獲取。 ③ 協作性:在多Agent系統中,具有不同目標的各個Agent必須相互協作、協同、協商對未完成問題的求解。

STO外匯交易 隨機指標 全稱是Stochastic Slow ,中文名稱,慢速隨機指標,就是股票中的kdj,相對的有慢就有快 Stochastic Fast這個是快速隨機指標,一般我們用的都是慢速的。

對於隨機指標的參數值 不同平台上參數大多差不多 一般不用改這個值

自己看吧

③ STO具有哪些優勢是否能成為下一個融資浪潮

我們先說優勢:
一、STO使得資產的公開發行成本更低、效率更高
一般來說,IPO過程中會涉及到改制與設立股份公司、盡職調查與輔導、財務審計、法律意見書准備、定價與發⾏行等過程。
在STO的過程中,以上工作由於分布式記賬技術和新增的具有監管功能的通用技術得以最大程度的簡化,從而降低交易成本。
證券通證發行,可以用來標記許多資產、商品和金融工具。意味著規模較小的公司有機會迅速從全球投資者中募集資金,還不用承擔巨額成本,尤其是法律費用。

二、STO可極大的提高資產的流動性,解決資產變現難的問題
由於發行STO的門檻的降低,使得大量資產可以在資本市場登陸和交易,從而增加了資產變現流通的渠道;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由於投資人門檻的極大降低,越來越多的人可以參與到STO的交易中來。舉例而言,比如一幅油畫原來價值100萬美金,只有極少數富人才能買得起;但如果將油畫切割成100萬份TOKEN後,則普通大眾也可以參與進來,從而使的油畫資產的流動性極大的提高。
這種無限切割使得資產的購買門檻越來越低;而投資人准入門檻的降低,也使得普通大眾可以參與投資。

三、STO 更合規和便於監管
項目STO的進行通常會有以下幾個特點:項目代碼受到監督,以防出現嚴重漏洞造成投資人損失;項目進行合規審查,看項目涉及的行業是否符合當地法律法規;團隊成員背景調查,避免出現虛假團隊背景;經過KYC反洗錢調查;發行的通證需要有實物資產,公司利潤等背書。
項目STO經過以上篩查,能夠過濾剔除掉一部分劣質區塊鏈項目,降低投資人蒙受損失的風險,同時可以凈化當前混亂的市場環境,避免劣幣驅除良幣的情況頻繁出現,讓項目更便於合規和監管。

四、STO 可以加速資產的全球流動
之前很多的投資類型(包括回報穩定和收益最高的投資類型)進入門檻都高到令人望而卻步。STO證券型通證技術的突破性的發展,將會打破這樣的局勢。
任何用戶都可以在任何時間和任何地域以任何規模的資金,投資他認為具有價值的證券型通證產品,這就增加了優質資產的全球流動性,未來,優質資產可以以通證的形式像液體一樣流通到任何有價值或需要它的地方。
分布式記賬可以對其他非流動性的資產進行標記化,像不動產和藝術品等。證券型通證允許發行者擁有部分所有權。舉個例子來說,即使是最貴的房產,只要它被標記為證券型通證,就可以被分為任何人都可以支付得起的一部分。藝術品和以前僅為超級富豪保留的其他形式的資產也可以如此。
區塊鏈本就是⼀一個全球性的金融市場,證券通證發行不受地域邊界的限制,STO項目可以在全球范圍內活動融資。通證的全球性也意味著買賣雙方可以在STO後形成更廣泛的市場,擁有更大的市場流動性。

五、交易的連續性
傳統股票市場每天都有固定的開盤時間,且節假日、周末處於休市狀態。但是在休息時間可能發生影響股票價格的重大事件,其影響卻因為休市而無法體現在價格中。
STO的7*24小時連續交易、T+0結算方式,將極大的改變傳統交易方式,使得交易更加連續,從而使得股價能實時反應市場狀況。

說了這么多它的好處優勢,那STO會不會成為下一個融資浪潮呢?
最近ICO市場融資規模縮減為年初的1/10,市場趨於極度寒冷狀態。STO的融資方式成為投資人期待的融資出路。
由於STO相較於傳統金融市場的優勢,個人認為,STO將成為下一種融資的新方式。
但STO帶來的熱潮將不會像ICO那麼瘋狂,核心在於一是STO需要在監管的監控之下進行,而ICO處於毫⽆無監管的狀態;二是STO需要有底層實際資產作為基礎,而ICO只靠兜售夢想就可以實現融資,相對來說STO融資的門檻比ICO更高。
盡管如此,STO的融資方式將幣ICO更健康、更理性,從而持續的時間也更長。

④ 什麼是sto指標

時間指標:STO RSI
StochasticRSI。具體的公式我也不明白,但顧名思義,就是對RSI作stochastic分析啦。

說這個指標之前呢,先廢話幾句,就是看蠟燭圖的話可以輕易的發現蠟燭的分布不是random walk,而是成鏈狀的,就是trend。這個trend有兩大數據,價格高度和持續時間。大部分人買賣都太注重價格,比如100的地方買進,准備在105的地方賣出。但是股票能走到多高不是你能掌握的,我們雖然能夠主動掌握買點但賣點卻是市場說了算的。時間則不同,買入賣出的時間都主動掌握在自己手中。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時間更重要,但是遺憾的是,TA指標中直接指向時間的很少。如果有那麼一個時間指標,告訴你說,該買入了,接著hold多長時間,就可以賣出,至於是漲1%還是5%,不知道,隨它去吧。這個是不是很cool?

STO RSI部分滿足了這個需求。

[attach]20982[/attach]

它包含了三種狀態:>0.8 overbought; <0.2 oversold; 0.2-0.8 transition. 其中overbought/oversold是常態,代表了uptrend/downtrend。 transition與之相比則比較短暫。

有幾個特徵:

1.從小的時間尺度上來看大時間尺度的行情,股市的上漲/下跌總是交替出現的。即使大牛/熊市也一樣。

2.相對於上升/下降鏈在價格空間上的不平均(比如升個60點,回調20點,再升60點,回調30點),時間上的分布則均衡的多。

3.每一段上升/下降鏈在時間上的延展大概有個limit,對於March以來的行情來說,是兩天稍多一點,也就是說,在60min圖上的up/downtrend最多持續超過2天就要換方向了。

4.這個換方向並不保證強度,比如說現在uptrend已經持續2天了,那麼預計接下來會有個pullback,但對於pullback多少點沒有任何指示。

5.在極端的情況下,給出的信號會不是那麼明確與准確。比如March 9後的一周,那個回調很短很短,根據STO RSI來short的話會給套住。還有就是May 8前後的那段比較fuzzy,雖然最終的方向是對了,但是過程不太美妙,買賣頻率不太對的話,很可能會被兩頭抽。所以真正操作時一定要結合其它TA,FA factor。

6.在窄幅盤整時可靠性要打個折扣,好在spx基本不會在60min的尺度上作極窄幅盤整,但在15min尺度上還是會出現的。

7.STO RSI的靈敏程度取決於選用的時間周期參數。stockcharts默認是14,可以手調,調出比較滿意的圖像來為止(越少假信號和fuzzy,越有規律越好)。個人感覺stockcharts的默認值對於15min-60min的圖效果不錯。而daily chart選擇長一點的周期,比如25或者45,情況會大為改觀。

8.如果幾個不同時間尺度上的STO RSI都給出了trend turn的信號,則尤其的可靠,比如60min圖已經持續overbought 2天而15min圖也差不多達到了overbought時間極限後掉頭向下,short沒商量。

⑤ 申通快遞股票

借殼002468,目前停牌中,漲幅已大,不建議參與

⑥ 申通快遞股票怎麼樣尤其是目前雙11活動。股票代碼是多少。

如果要查詢股票代碼,可以通過行情軟體來查,輸入股票簡拼,就可以查詢到代碼:002468,申通快遞。

⑦ 什麼是STO目前結合世界各國相關政策,可以行得通嗎

STO全稱是Security Token Offer。

即證券型通證發行。

對於韭菜來講,聽著靠譜多了,最起碼有人監管。那麼問題來了,這還是區塊鏈的初衷嗎?不是要去中心化嗎?如果被監管,那就失去了其最大的優勢,大家都懂得,那我還不如去買股票、炒期貨去呢!起碼有實體支撐,不會歸零!

而且對於項目發幣方來講,實際操作難度大,截至目前為止,還沒一個國家明確允許這么操作的,再就是運營成本高,需要證券代幣平台,並遵守現行證券法,說的白一點,就是現有證券監管+艾西歐的結合體,想法倒是不錯,想完全實施落地....需等待一段漫長的時間了。

⑧ 請問申通快遞股票是好股嗎,怎麼看明細

申通快遞,中盤股,物流行業。 從股票的非陰暗面正確概念上說,算好股。 其實不然,A股特色決定,股一般。
A股的核心是資金面分析,其次是技術形態分析,最後才是基本面與政策面消息面共振。
靠基本面炒股的,大多完了。中國財務會計學問極大,注意學問二字的含義。你不是實控人別太較真看到的數據盈虧是真實的,滑點調節可以挪動幾年都可能不違法,允許。
純粹說基本面而言,此股票基本面良好且超過多數股票,公司本身風險小於很多股票。
參考級資金面分析:該股主力減倉,高位兌現利潤,准備反彈繼續箱體震盪派發。因為減倉明顯,難創新高。但可能回到前期高點附近29元左右。
1、震盪派發需要上漲通過時間消耗來派發出貨
2、回調21.5可初步接入,回調20元可完全接入。在良好情況下,20.5元可能就已到位。可獲反彈前期高點區間利潤。
完畢

⑨ 什麼是STO(證券性代幣發行),STO與ICO的區別

STO有望成為區塊鏈行業的下一個風口。連續兩個月的行情遇冷ICO幾乎是有崩盤的節奏。就拿ETH來說,持續的在200美元做有徘徊,有升有降,始終沒有過大的波動。隨之而來的是通證型代幣發行也就是我們說的STO進入到了人們的視野。是人們看到了區塊鏈的希望。
STO是通證型代幣發行,Security Token Offering 的簡寫。在當前大環境下很有可能成為下一個風口。但是STO的發展受到很大的制約,其中最大的制約就是政策。STO是符合當地法律法規,接受監管的代幣發行,但前提是當地得有相應的法律法規支持做發幣。就目前來看只有美國能做STO業務,並且美國也已經有STO類型的代幣發行出來了。
做STO發幣和傳統的ICO發幣差別不大,也是需要個海外主體(因為大陸禁止),只不過ICO是海外的主體即可,但是STO必須是美國的主體公司才行,因為只有在美國才能做。接下來就的做法律合規以及符合SEC規定的VIE架構,這些都是需要你將美國主體做好之後才能做的。
注冊美國主體需要項目方提供一個注冊人信息以及注冊主體名稱即可,時間的話分情況而定,因為美國50個州各州的注冊時間等都是不同的。其中注冊加州時間就比較長,基本需要到1個月的時間。
STO能否成為區塊鏈的寫一個風口就看這兩個月的發展吧。現在越來越多的項目方看到了STO,當然有好處也有缺點,STO是屬於中心化的,和區塊鏈的含義是有些背道而馳的。或許STO會火起來,但是區塊鏈的發展絕對不是止於STO,STO只是個過度,終將被淘汰的。區塊鏈它的本質是去中心化的。 以上觀點僅代表個人。

⑩ sto具體怎麼操作和艾希歐有什麼區別

傳說中......,可以取代ico,無非是換湯不換葯,個人認為,短期內,行不通的,還不如ico做的合法化。
首先,區塊鏈的宣傳口號是什麼?去中心化啊!
STO全稱是Security Token Offer。
即證券型通證發行。
如果證券化,或者加強監管,那數字代幣的優勢盪然無存,比特幣為啥值錢,不言而喻,主要就是全球付款方便無人追蹤,大家都認可,具體用途幹嘛,咱暫且不說也不過問,大家都懂得。那如果優勢沒了,並且還按照證券的操作模式來,那請問,我為什麼不買期貨、證券、股票等,非得要投資數字代幣?背後又沒有實際的干貨來支撐,反正是我,我是不會去投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