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投資技巧 » 經濟學諾貝爾獎買股票
擴展閱讀
002683股票行情 2025-07-01 11:46:08
延長石油董事長 2025-07-01 11:41:32

經濟學諾貝爾獎買股票

發布時間: 2021-08-11 11:54:41

1. 找一本書。。經濟學的。。主要關於股票。。

一些關於經濟學的書:
《政治經濟學》逄錦聚,高教出版社;
《政治經濟學》(資本主義部分,社會主義部分)吳樹青,中國經濟出版社;
《西方經濟學》(上下冊)高鴻業,中國人大出版社。
《西方經濟學簡明教程》尹伯成,上海人民出版社;
《貨幣銀行學》黃達,中國人大出版社。
《半知一解 --世界經典趣味哲學》,是以通俗的故事為背景來透徹引讀哲學命題的哲學普及性讀物。作者叫孟雲劍,通過哲理性很強的文學故事,向讀者特別是青少年學生解讀了生活的哲理和重大的哲學命題,《蘇菲的世界》告訴讀者一部哲學史,而《半知一解》告訴讀者解決問題的方法。

1.公認寫得最好最受歡迎的經濟學初級教材:曼昆《經濟學原理》.曼昆為哈佛高才生,天才橫溢 ,屬新古典凱恩斯主義學派,研究范圍偏重宏觀經濟分析。 該書為大學一年級學生而寫,主要特點是行文簡單、說理淺顯、語言有趣。界面相當友好,引用大量的案例和報刊文摘,與生活極其貼近,諸如美聯儲為何存在,如何運作, Greenspan 如何降息以應付經濟低迷等措施背後的經濟學道理。該書幾乎沒有用到數學,而且自創歸納出「經濟學10大原理」,為初學者解說,極其便利完全沒有接觸過經濟學的人閱讀。學此書,可了解經濟學的基本思維,常用的基本原理,用於看待生活中的經濟現
象。可知經濟學之功用及有趣,遠超一般想像之外。推薦入門首選閱讀.
目前該書最新中文版已經有了第四版,機械工業出版社,上下兩冊96元.
2.資格最老讀者最多最權威的經濟學教材: 薩繆爾森《經濟學》,目前中文版已經有第十八版.《經濟學》由美國麥格勞——希爾圖公司1948年初版。將近60年裡,總銷量達數千萬冊,並有40 多個語種的譯本,成為空前的一本經久不衰的經濟學教科書.
3.薩繆爾森的同名教科書出版以來最具國際影響的一部經濟學原理教科書:斯蒂格利姿《經濟學》及系列輔助教材
最新中文版第三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上下兩冊96元.
《經濟學》第三版既繼承了前兩版的特點,重視不完全競爭和信息經濟學,強調宏觀經濟學的微觀基礎和經濟增長等,同時又是經過徹底修改的全新版本。首先,由於策略行為已滲透到了現代經濟分析中,作者增加了關於「博弈論」的一章。其次,對經濟波動模型進行了較大的調整,比如,利用通貨膨脹和產出來建立波動模型。第三,對1997-1998年東亞金融危機進行了深入分析,對前蘇聯和東歐國家以及中國經濟轉軌進行了中肯評價。
第三版中最大的變化或許是關於「新經濟」的討論。作者希望讀者了解,雖然「技術變了,但經濟法則並沒有變」。為此,作者對第二版進行了大幅度的修改,在使讀者系統把握現代經濟理論同時,還著力於使讀者了解經濟理論如何有助於理解新經濟現象,解釋數字時代的經濟問題。
作者希望本教科書能夠反映經濟學的最新發展和經濟學家思考問題的方式,書中的許多新觀點都值得我們思考和借鑒。正如作者在「寫給《經濟學》的中國讀者」中所說:「盡管一個經濟體所面對的主要挑戰可能會隨著時間而發生變化,但其背後的基本原理是相同的。《經濟學》(第三版)更系統、更科學地為讀者提供了這些原理,使讀者不僅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國現階段的問題,還可以了解中國未來可能遇到的問題。」
ps:約瑟夫·E·斯蒂格利茨(Joseph·E·Stiglitz)於1943年生於美國的印第安納州,1967年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獲經濟學博士學位。1969年,年僅26歲的斯蒂格利茨被耶魯大學聘為經濟學教授。1979年,他榮獲了有「小諾貝爾獎」之稱的美國經濟學會「克拉克獎」。1988年起他在斯坦福大學任經濟學教授,1993年至1997年成為柯林頓總統經濟顧問委員會的重要成員,並且從1995年6月起任該委員會主席。1997年至1999年間,他在世界銀行高級副行長兼首席經濟學家的職位上,為消除世界貧困、推動世界經濟發展做出了諸多貢獻。2001年,因在信息經濟學領域的傑出成就,他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同年起他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任經濟學教授。

其它:推薦張五常的系列作品比如<賣桔者言>,<學術上的老人與海><經濟解釋>,梁小民的讀經濟學系列<我品><我讀>等都可以參考的。

2. 諾貝爾經濟學獎一共給了多少行為經濟學

迄今為止,諾貝爾經濟學獎一共給了行為經濟學,分別是:

(1)2002年獲獎的行為經濟學奠基者丹尼爾·卡尼曼,他和已故學者托維爾斯基共同提出的前景理論(KT model)奠定了行為經濟學研究基礎;

(2)2013年獲獎的羅伯特·J·席勒,他提出的非理性分析理論框架以及所著的《非理性繁榮》,成功預言了美國互聯網、股市以及樓市領域的三大泡沫。

(3)2017年獲獎的理查德·塞勒,他的重要理論貢獻在於提出了著名的心理賬戶理論。

行為經濟學是作為實用的經濟學,它將行為分析理論與經濟運行規律、心理學與經濟科學有機結合起來,以發現現今經濟學模型中的錯誤或遺漏,進而修正主流經濟學關於人的理性、自利、完全信息、效用最大化及偏好一致基本假設的不足。

行為經濟學在西方主流經濟學中不是新學,只不過,自1950年代至1990年代,它沉寂了幾十年。

3. 上海大媽靈魂拷問諾獎得主,炒股到底能致富嗎

上海大媽靈魂拷問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問他到底怎麼炒股才能賺錢呢?畢竟人家是經濟學獎得主,在這方面還是有自覺心得的,至少對股票市場的認知是正常人所避免不了的,也就是在一場直播之中,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伯特曾經說過。

大多數人買股票都是股票價格高的時候買了,低的時候賣了扛不住了,理想的買股票模式應該是低吸高拋,價格比較低的時候你買入價格比較高的時候賣出,但這只是一種理想的模式,沒有人能夠完全掌握股市市場的變化,信息沒有完全的信息就註定了,你不可能成為一個理性的經濟人。

4. 諾貝爾經濟學獲得者保羅·薩繆爾森說:當前的股票價格已經將未來的前景考慮進去了。。。。。就購買行為而

完善不了,國內市場和國外市場最大的不同就是國內交易員不多,交易不活躍,國人害怕把錢交付於別人,害怕別人虧他的錢,但是卻不知道只要設立風險管理別人虧再多也沒賺的多,國外人是比中國人聰明這點是不可否認的

5. 分析股票獲得諾貝爾獎的是誰

約翰 納什 博弈論提出者,呵呵!

6. 如何用諾貝爾經濟學獎新得主的理論炒股

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親自管理的基金被清盤了,你不知道嗎?炒股票主要是實戰經驗和好的心態,什麼理論,什麼技術,很容易學習,但是沒有隨機應變的實戰經驗和好的心態去完美執行。再好的理論和技術,一切都是無濟於事。

7.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炒股賺錢嗎

201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被頒發給法國經濟學家讓·梯若爾,以表彰其「對市場力量和監管的分析」。
其主要著作《產業組織理論》
標志著產業經濟學新的理論框架的完成。《博弈論》(與弗登伯格合著),對世界著名大學研究生的博弈論教育產生了重要影響。《經濟組織中的串謀問題》(論
文),因而如何在制度設計中解決串謀問題,一直成為政治家和學者們不懈努力的目標之一,並在人類的制度文化中佔有重要地位。《政府采購與規制中的激勵理
論》(與拉豐合著)完成了新規制經濟學理論框架的構建,並奠定了他們在這一領域的學術領導者地位。《不完全契約理論:我們究竟該站在什麼立場上》,這篇論
文被認為是對當時轟動整個學術界的不完全契約理論之爭的「終結者之聲」,同時也是關於該理論最經典的綜述。《電信競爭》(與拉豐合著),為電信及網路產業
的競爭與規制問題的分析和政策的制訂提供了一個最為權威的理論依據。《金融危機、流動性與國際貨幣體制》,在國際金融學界引起巨大反響。《公司財務理
論》,在公司金融理論領域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8. 為什麼人們願意購買諾貝爾公司的股票

另外,由於貿易的順利以及諾貝爾這響當當的名字,人們總是願意購買諾貝爾公司的股票,他的股金也就不斷地增長。這也為諾貝爾發展中的事業,增加了大量的資金投入。

諾貝爾妥善計劃他所做的每一個行動,以免在商場上失利。

9. 諾貝爾獎公式做股票,一萬塊錢87年是多少

我同意樓上的,分析師和交易商或者操盤手還有本質區別呢,這就是分析師不掙錢,掙錢的操盤手或交易商不分析,因為沒法分析,這是一個動態的系統控制過程,分析師分析的不能說不對但是不是導致賺錢的重點啊…

10.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怎麼把百億資產破產

在普通人的概念里,新疆商機網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應該屬於高級專家,怎麼可能會破產呢?但歷史上還真有過新疆商機網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捲入破產案的先例。1998年,世界上最大的對沖基金之一長期資本基金瀕臨破產。如果不是美聯儲介入干預,這家資產超過1000億美元的對沖基金將提前十年引發美國金融危機。長期資本基金的創始人中,便有所有金融專業的學生所熟知的兩位諾獎得主,即期權定價理論的提出者邁農.斯科爾斯和羅伯特.默頓。後者的連續時間金融理論是現代主流金融學的基礎。但就是在這兩「大仙」的幫助下,華爾街頂級的基金被搞砸了。

諾獎得主如此,其他專家自不待言。幾乎每年北大學生寫的課程論文或畢業論文都會有幾篇是關於中國開放式和封閉式基金業績評價的。所有的研究結果都表明,中國基金經理的業績貢獻為負數。或者說,如果普通投資者買不需要管理的指數基金,那麼他們的風險調整後收益要顯著超過股票基金。其實美國同行的業績也同樣糟糕。多年來的實證研究表明,共同基金整體的風險調整後,收益要顯著低於市場指數收益。基金的作用主要是為投資者提供不同風格的選擇,而非貢獻收益。所以我給普通投資者的建議是,如果非要買基金,就買指數基金吧。

股評家們會不會表現得好一些呢?答案只有兩字:呵呵。2012年8~11月新浪舉辦的模擬炒股大師賽邀請了55個炒股專家來操盤。在此期間,上證指數為-4.95%,而55個專家的中位數收益僅為-11.66%。其中比較懶的5名專家(如著名的財經評論人「水皮」)從未操作,收益為0,在55個專家中並列第5。模擬炒股跟實盤操作有不小的差別,但相信讀者看了如此的成績之後,應該不再相信什麼股評家了吧?

在散戶投資者看來,媒體上的股評家通常講得頭頭是道。但在專業人士眼中,股評家們的分析一般都缺乏嚴謹的邏輯,很多觀點都不值一駁。某個時常亮相主流媒體的女財經評論人經常缺乏常識地信口開河,成為財經界的笑談。那麼,那些受過一流大學金融專業訓練的股票分析師表現會好一點嗎?答案依然是否定的。中國證券公司僱用的賣方分析師每年發布幾十萬份股票研究報告,超過90%的投資建議為「買入」。在過去幾年有買過股票的讀者應該知道,如果90%為「賣出」建議顯然更合理。

和基金經理的情況相似,賣方分析師的差勁表現也是國際慣例。以2009年為例,華爾街分析師最看好的十大股票平均收益為22%,最不看好的股票平均收益「僅為」70%,同期標普指數漲幅為26%。出現這種情況並不奇怪,因為賣方分析師存在的目的就是招攬生意。如果分析師建議客戶賣出某上市公司的股票,那麼東家將很難從這家上市公司接到發行股票的活兒。

從2001年開始,美國證交會開始著手調查華爾街投行分析師的利益沖突問題。監管部門的調查表明,前十大投行都存在迫使分析師發出過度樂觀投資建議的現象。在監管部門訴訟的威脅下,2003年4月華爾街十大投行同意支付總共13.8億美元的罰金,並承諾保證分析師意見的獨立性。從事後效果來看,罰款是交了,研究報告還是沒變。2008年初,次貸危機前夕,雷曼兄弟公司已經風雨飄搖。但是跟蹤雷曼的17個華爾街分析師中,有9個建議「持有」,5個建議「買入」,2個建議「強烈買入」,只有1個建議「賣出」。看過這段,估計大家對華爾街「金融精英」的理解有所增進。

我們上面討論的邏輯有些不連貫。開始我們討論的是專家們的能力問題,到後面討論的是操守問題。那麼如果撇開操守問題,股評家和分析師們自己的投資業績如何呢?曾有「中國第一庄托」之稱的趙笑雲2011年回歸中國股市成為私募基金經理,剛開工沒3個月基金凈值便跌去了1/4,大幅跑輸大盤。其他股評家們的表現也好不到哪裡去。針對中國陽光私募基金的業績回歸分析表明,私募基金在同等風險水平下一樣跑輸大盤。而私募基金經理的三大來源是共同基金經理,股評家及分析師。私募基金的激勵機制源自美國對沖基金,在超過保底收益的情況下,基金經理可以分取超額部分的20%。因此私募基金的業績應該是基金經理真實能力的體現。

多年以來的學術研究表明,部分基金經理可能會在一段時間內表現優於大盤,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很快便泯然眾人。對沖基金在這方面有著非常糟糕的記錄。往往一家基金好上幾年之後,立刻轉頭給投資者帶來巨額虧損。著名的老虎基金曾在二十年的歷史中為投資者帶來平均20%的收益,但2000年做空日元帶來的50億美元虧損將其業績直接歸零。2005年不凋花基金經理亨特曾獨力帶來10億美元的巨額利潤,翌年他便創下紀錄,一周內為投資者虧掉了50億美元。2008年做空次貸名噪一時的保爾森基金2012年的業績表現高居排行榜第一名,只不過這一次是倒數第一。如此種種。

這么多年來,有資格被稱為投資大師的人並不少,譬如沃倫.巴菲特、彼得.林奇(麥哲倫基金經理)和喬治.索羅斯(量子基金經理)。但相比規模龐大的投資專家隊伍而言,有著超凡業績(以及超凡運氣)的基金經理仍屬滄海一粟。你願意親自操刀去和基金經理們一爭高下,還是認命去追隨大盤呢?多數人會選前者。由於這個原因,90%的散戶跑輸大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