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泡泡瑪特一度暴跌15%,市值狂跌的原因是什麼
相信很多人對於盲盒這個詞並不陌生吧。而有消息顯示,泡泡瑪特也就是盲盒的一個突出的生產商,被曝出他的股票跌了15%。而它是這狂跌的主要原因是在於央視對於盲盒的這種打擊。
對於這種行為,人們應該實施打擊,而它暴跌的原因也正是人們所能理解的,因此央視對它進行了嚴重的打擊。他們認為這種行為已經是屬於一種欺詐的行為,因為大家不知道這個盲盒裡面究竟是什麼東西,如果說買到了自己不喜歡的東西,同時也不能夠進行退款,這相當於對於購物者是一種欺詐的行為了。所以對待這樣的行為我們應該進行嚴厲的打擊之後進行嚴厲的打擊,那些盲盒之類的生產商才知道自己真正錯誤在哪裡進行及時的糾正,只有進行及時的糾正,人們才能夠真正銷售到盲盒帶給他們的快樂,而不是像賭博一樣的去瘋狂的購買。
⑵ 這幾天股價大跌,泡泡瑪特為何變成了「泡沫瑪特」
因為有機構預測,泡泡瑪特的去年業績可能不如預期,利潤可能下滑10%左右,該消息一出,泡泡瑪特隨即股價暴跌。其實引起泡泡瑪特股價暴跌的因素有很多,首先是這段時間,多家媒體連番報道,有關盲盒經濟的糾紛事件,包括盲盒二次封裝,產品假冒偽劣等現象。同時泡泡瑪特最大的競爭對手,名創優品旗下的TOPTOY盲盒品牌的崛起,也給泡泡瑪特的股價帶來壓力。當然最重要的自然是,機構發布最新預測,泡泡瑪特的2020年業績,可能不如預期,利潤出現不小的下滑。
⑶ 泡泡瑪特股價大跌,一度超過15%,造成股價大跌的原因是什麼
近期,泡泡瑪特股價大跌的消息引發各界人士的關注熱議,據了解,泡泡瑪特股價大跌一度超過15%,可以說下跌的情況還是比較嚴重的,泡泡瑪特一直都很受消費者們的喜歡,所以股價一直都還比較穩定而且有上升的趨勢,這次突然大跌確實讓人感到非常驚訝,那麼,造成泡泡瑪特股價大跌原因是什麼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針對這個問題泡泡瑪特公司也做出相應回應,表示確實有這個現象存在,現在已經將涉事的員工進行開除處理,並且會加強之後門店的管理制度,也希望消費者給以繼續監督,我覺得導致泡泡瑪特公司股價下跌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越來越多的人都開始質疑產品的價值,覺得根本沒有這么高的價值。
⑷ 泡泡瑪特股價大跌,盲盒究竟有何賣點
盲盒的賣點無非就是比較新穎,而且裡面的公仔造型比較可愛,會設置一些特殊的環節,讓很多年輕人被深深的吸引住。
就像是之前有網紅奶茶店,排隊幾個小時就為了購買一杯奶茶,拿到奶茶之後的第1件事情就是先拍照。購買盲盒和購買這種網紅奶茶是同樣的道理,很多人這樣做就是為了迎合大眾的潮流,可能自己根本就不喜歡。如果是一些經濟條件比較好的家庭,那麼買也就買了,如果條件一般的話還是不要去浪費這個錢比較好,畢竟買了一堆公仔,回家早晚都會看煩。
⑸ 泡泡瑪特的股票一般都是在哪裡買的
大多數人都是在艾德一站通APP那裡買的,因為他的平台股票類型比較多,而且又比較正規靠譜,所以很多人都選擇在他那裡買股票。。謝謝你對我們的支持,希望我的回答能有所作用,歡迎追問,再次表示感謝!
⑹ 泡泡瑪特股價腰斬,盲盒第一股,玩壞了還是泡沫爆了
泡泡瑪特股價腰斬,盲盒第一股,我認為玩壞了和泡沫都有。
1.盲盒畢竟是小眾市場,普及性不是很廣;
2.之前炒作盲盒已經有了泡沫,股價下跌是價值回歸的表現;
3.純題材炒作的股票基本上持續性都不強。
泡泡瑪特股價腰斬,盲盒第一股上市受到了很多人關注,結果幾個月之後股價出現了這樣的走勢,這讓當初瘋狂看好泡泡瑪特的人造成了重大的損失。泡泡瑪特股價腰斬,盲盒第一股,我認為這被玩壞的同時也有了泡沫,因為泡泡瑪特畢竟是小眾市場,喜歡玩這個的人不是很多,至少我身邊的朋友沒有看見有幾個人買了他們的產品,當時企業的吹噓可能誇大了市場,這導致泡沫產生,玩久了就沒有新鮮感,而且泡泡瑪特吸引力還是不夠強,當初靠著盲盒這純題材炒作,結果沒有了業績的支撐,這種炒作都沒有持續性,這也是股價腰斬的最直接原因。
股票投資有風險,任何時候都要保持冷靜,業績才是推動股票上漲最核心的原因,泡泡瑪特因為題材炒作而出現腰斬這其實是很正常的現象,這也說明投資要理性,否則可能造成災難性後果。
⑺ 泡泡瑪特股價大跌,與二次銷售的消息有關系嗎
狂奔上市後的泡泡瑪特,遭遇了上市以來第一個波折。
12月28日,泡泡瑪特股價最低下跌至72.05港元/股,跌幅一度達到16.4%。截至收盤,泡泡瑪特股價報77.65港元/股。連跌2個交易日後,其市值蒸發近150億。
店員違規操作、私自拆開盲盒,很有可能就是在尋找稀缺款。
而如果一個盲盒是被拆開過的,就意味著破壞了消費者購買盲盒的核心體驗,最終可能導致消費者對品牌的信任危機。
12月26日,新華社在一篇文章中評論稱,「驚喜和期待的背後,『盲盒熱』所帶來的上癮和賭博心理也在滋生畸形消費,不少盲盒愛好者每月花費不菲,正所謂『一入盲盒深似海,從此錢包是路人』。並引用專家建議稱,「家長和老師應引導未成年人形成良好消費觀,避免誤入消費圈套。同時,監管部門應進一步規范盲盒經營模式,避免其畸形發展,給社會和青少年成長帶來負面影響。」
店員私拆盲盒再二次售賣時間的曝光,對泡泡瑪特今後的規范管理、加強品牌價值和運營敲響了警鍾。
⑻ 泡泡瑪特上市第一天股價翻倍,是不是過高了
泡泡瑪特,是1987年出生的小夥子開的一個玩具店,成立於2010年。一直是圍繞藝術家挖掘、IP孵化運營、消費者觸達以及潮玩文化推廣與培育四個領域來發展的。泡泡瑪特的企業文化是“創造潮流,傳遞美好”的品牌文化,這種品牌文化構建了覆蓋潮流玩具全產業鏈的綜合運營平台。泡泡瑪特的創始人也登上《財富》2020年"中國40位40歲以下的商界精英"榜單。泡泡瑪特上市第一天股價翻倍的確是過高了,但是由於資本市場的規則就是這樣子,所以也是很正常的現象。接下來我來分析一下,這件事情。
泡泡瑪特上市第一天股價翻倍也是正常的現象,畢竟在上市之前,泡泡瑪特都是沒有負面新聞,都是利好的信息,所以在上市之後可以迅速的增長自己的股價也是意料之中的。
⑼ 泡泡瑪特股價大跌
是的,「盲盒第一股」泡泡瑪特12月28日開啟暴跌模式,開盤價77.15港元,低開逾10%,股價一路下跌,最低下探至72.05港元/股,跌幅近16%。
12月11日,泡泡瑪特才在香港掛牌上市,開盤後迅速拉升到每股77港元,較每股38.5港元的認購價上漲100%,公司市值破1000億港元。對於不玩盲盒的股民來說,千億市值的泡泡瑪特實在是無法理解,甚至一度理解為智商稅。
但對於熱衷於收集以及抽取盲盒上癮的資深玩家來說,他們和炒鞋等圈子一樣,也是忠實度極高的一群人。對於盲盒的變現價值,如果抽到概率極低的特定隱藏款,在不少二手交易平台上,可以賣到高於原價幾倍甚至幾十倍的價格。
(9)泡泡瑪特股票不能買擴展閱讀
新華社發文評價盲盒經濟:
近日,新華社發文評價盲盒經濟,文中稱,盲盒不僅成為一個經濟現象,也反映了當下中國年輕人,特別是「95後」一代的心理和生活狀態。驚喜和期待的背後,「盲盒熱」所帶來的上癮和賭博心理也在滋生畸形消費,不少盲盒愛好者每月花費不菲,正所謂「一入盲盒深似海,從此錢包是路人」。
對此專家建議,家長和老師應引導未成年人形成良好消費觀,避免誤入消費圈套。同時,監管部門應進一步規范盲盒經營模式,避免其畸形發展,給社會和青少年成長帶來負面影響。
華南師范大學心理學院副教授韋文琦說,「對待燒錢的愛好,還是應當保持正確的消費觀念。我們可以為快樂買單,但不該為沖動買單。」
⑽ 泡泡瑪特被爆拆封二次銷售,這消息一出,將會對它未來股價有何影響
這種負面消息一出,泡泡瑪特的股價便有可能下降,事實也確實是這樣,因為這次事件,泡泡瑪特的市值跌了120億左右。但我認為泡泡瑪特對這件事的處理還算及時,並且給予了這些員工處罰,不應該受到如此大的影響。泡泡瑪特是一家生產盲盒的公司,盲盒中全是各種憨態可掬的玩偶,並且在拆盒之前,顧客都不會知道盲盒中裝了什麼。
我建議大家如果想買盲盒,最好選擇網店或者機器人商店中買,這樣便不可能遇到二次銷售的情況。作為一個成年人,我對於這些可愛的玩偶是無感的,也不明白其他人為什麼會買這些玩偶,但我也不會對他們的行為進行批判或者否定。我希望大家在購買盲盒的時候做一個有素質的成年人,不要試圖通過捏盲盒外部判斷裡面是什麼玩偶,這樣對其他人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