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投資技巧 » 買股票融資的錢哪裡來的
擴展閱讀
指導買股票 2025-09-23 08:59:27
今日起步股票行情 2025-09-23 08:42:23
亞實履帶 2025-09-23 07:56:04

買股票融資的錢哪裡來的

發布時間: 2021-10-13 01:02:28

A. 股票融資的資金到哪裡去了 是給上市公司了還是在哪裡去了

大約有百分之一是給承銷商的傭金。剩下的給上市公司了。一級市場也是給上市公司。上市公司可能把這些資金投到它的項目上,買廠房、設備、原料,發工資,如果賺了錢可以給股東分紅,也可能做一些假交易把錢弄到私人口袋裡。

B. 融資融券中,融券所借的股票是哪裡來的

證券公司很多有自營業務,也會買一些骨票。從事榮姿榮劵,那就會買一些特定的骨票保留,如果不夠,甚至可以向其它券商借。證券公司的這些特定的骨票用於榮券,這也說明了為什麼並非所有的骨票都是可以榮券的。

C. 股民買股票的錢跟企業融資什麼一種關系,我買股票的錢也不會被企業用到實際生產中,企業哪裡來的融資

某企業以 1元 價格發行 1股 股票,甲認購了。甲將1元交給了企業使用,企業在賬本上登記了甲為投資者,份額1股。
某天,甲將這1股以2元價格轉讓給乙,乙將2元交給甲,企業在賬本上登記了乙為投資者,份額1股,企業繼續使用股票發行時的1元。
某天,乙將這1股以0.5元價格轉讓給丙,丙將0.5元交給乙,企業在賬本上登記了丙為投資者,份額1股,企業繼續使用股票發行時的1元。

D. 買股票的錢是去哪了,賣股票的錢又從哪裡來這中間資金的流動跟上市公司有什麼關系

股票是一種有價證券,公司發行股票是為了融資。一般的股票交易中,買股票的錢是給賣股票的人了,賣股票的錢當然就歸賣股票的人了。上市公司發行了股票,這個資金和上市公司沒有直接關系,但是可能影響股價,進而影響上市公司的市值,即總資產。還有不明白,繼續提問。

E. 關於公司上市的問題, 1. 公司上市後就可以融資, 融資所得到的錢從哪裡來 是從買該公司股票的人中獲得嗎

  • 融資是從買該公司股票的人中獲得的。

  • 融資途徑:

1、銀行

需要融資的時候您最先想到的肯定是銀行,銀行貸款被譽為創業融資的「蓄水池」,由於銀行財力雄厚,而且大多具有政府背景,因此很有「群眾基礎」。

2、信用卡

信用卡隨著商業銀行業務的創新,結算方式日趨電子化,信用卡這種電子貨幣不但時尚,而且對於從事經營的人來講,在急需周轉的時候,通過信用卡取得一定的資金也是可行的。

3、保單質押

保單質押保險公司「貸」錢給保險人嗎?很多人可能會表示驚奇,然而,這項業務確實已經出現了。投保人如因經濟困難或急需資金周轉時,可以把自己的保單質押給保險公司,並按相關規定和比例從保險公司領取貸款。

4、典當行

典當可能是從古至今最具生命力的行業。現在通過典當行取得資金,也逐漸開始為百姓所熟知。黃金、珠寶、家電、房地產、機動車等都可以典當,有價證券可以用來質押。

5、委託貸款

委託貸款這也是解決個人資金需求的一種辦法。簡單地講,就是資金的提供者通過商業銀行將資金借貸給需求方,借款人按時將本息歸還給對方在銀行所開立的賬戶,利率在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基礎上上浮3成,具體由雙方商定。

  • 融資特點:

(1)間接性。在間接融資中,資金需求者和資金初始供應者之間不發生直接借貸關系;資金需求者和初始供應者之間由金融中介發揮橋梁作用。資金初始供應者與資金需求者只是與金融中介機構發生融資關系。

(2)相對的集中性。間接融資通過金融中介機構進行。在多數情況下,金融中介並非是對某一個資金供應者與某一個資金需求者之間一對一的對應性中介;而是一方面面對資金供應者群體,另一方面面對資金需求者群體的綜合性中介,由此可以看出,在間接融資中,金融機構具有融資中心的地位和作用。

(3)信譽的差異性較小。由於間接融資相對集中於金融機構,世界各國對於金融機構的管理一般都較嚴格,金融機構自身的經營也多受到相應穩健性經營管理原則的約束,加上一些國家還實行了存款保險制度,因此,相對於直接融資來說,間接融資的信譽程度較高,風險性也相對較小,融資的穩定性較強。

(4)全部具有可逆性。通過金融中介的間接融資均屬於借貸性融資,到期均必須返還,並支付利息,具有可逆性。

(5)融資的主動權主要掌握在金融中介手中。在間接融資中,資金主要集中於金融機構,資金貸給誰不貸給誰,並非由資金的初始供應者決定,而是由金融機構決定。對於資金的初始供應者來說,雖然有供應資金的主動權,但是這種主動權實際上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間接融資的主動權在很大程度上受金融中介支配。

F. 股市的錢哪來的,又流通到哪裡去了

即使完全不計手續費、稅金、過戶費之類的費用,
股市也並不完全是零和游戲(即並不一定有人賺1元,必有人賠1元)。
本來,股市原始功能是融資:有好項目無資金,在股市融資。
項目有收益,投資人共同分享成果:分得股息紅利或將股息紅利留存企業繼續發展。
一個成功企業也許會不斷發展壯大,市值不斷擴大。後來者欲加入,同樣股份需投入更多資金。
新入資金=原始投資+歷年紅利。
也可能項目失敗或經營不善,導致虧損,後來者只願以較少資金取得同樣股份。
新入資金=原始投資-歷年虧損。
但最終盈虧需以完成投資(買入股份)、再清算(賣出股份)的完整投資過程為界。
中間過程,其市值只能稱為虛擬資產。
以你所舉之例:每股漲到20元,賣掉股份的10人各賺了1000元,可以看成是賺了後來者的錢;
也可看成其投資應得回報(積存紅利和未來發展隱含價值)。另外90人的1000元只是虛擬價值,
可理解為人們認可價值。未兌現前只是賬面虛盈數字。
如極端情形:那10人只是2人一對互買互賣,甚至沒人虧賺,其市值一樣翻番!
同樣,如沒有買賣,市價跌倒5元,其市值也增減也只是虛擬盈虧。
大盤暴漲,市值增長100億,除掉泡沫,增加的市值是實業發展經濟增長的成果。
我國總體經濟不斷增長,股市作為「晴雨表」理應有所反應!
想想,買了一隻會下蛋的雞,你購買飼料喂養、花時間打理,它就不斷給你下蛋,創造收益。
如它下金蛋,別人認為它會繼續下金蛋,願出100倍價錢買它;
如它下雙黃蛋,別人認為它會繼續下雙黃蛋,願出幾倍價錢買它;
如它正常下蛋,你得收回原始和後續投資以及部分今後預計收益,才願賣出,
如它不下蛋或幾天才下一個蛋,你就得減價賣出了,免得損失飼料和時間精力。
別人買它,則在賭它繼續下金蛋、雙黃蛋、正常蛋。各人判斷可能失誤。
這也是股市魅力所在吧。確定性的事件往往簡單,不確定性才復雜。

當然,短期表現則又是另一回事。同一事物各人觀點、判斷不一、信息不對等、政策、基本面、資金狀況、投資者情緒等等都會影響走勢。個股更是不同。

G. 融資融券業務,券商哪來那麼多的錢和各種各樣的股票來借給別人呢

其實很簡單,券商也可以向別人借,比如大股東、社保、基金等等長線投資者。券商賺借進和借出之間費用的差額就行了。當然,券商自有資金買進的股票也是可以借出的。

如果有融券託管銀行,那就更簡單了,只要向融券託管銀行借就行了。銀行把託管在其名下的券借出,客戶根本就不知道,就跟銀行一樣,客戶的存款被帶給誰了,客戶根本就不知道。融券託管銀行只要保證客戶隨時可以賣出就行了。

融資向銀行 借貸,,,融券,可以向上市公司借,再個融資融券有專門的賬戶,裡面的股票券商也可以把它 融出去的,,,,還在融券不會大面積開的,只會針對一小部份的大盤藍籌股。

資金和股票都是有限度的,有限制的,
到時會有詳細的規則,不是所有的券商都有資格做這個業務

H. 我買股票的錢去哪裡了

第一個問題!

上市公司 融資一般大部分錢是在 一級市場得到的!

你買到的 應該是 二級市場的 就是流通股!

這股票是 隨時可以交易的 ! 當然中國股市 T+1制度!
你當天買的 第二天才可以賣

公司 業績不好 股價要跌! 當然 中國股市也有例外!
因為中國股市投機性大!

如果你 買進了 這家公司的股票! 10元每股買的!
公司 業績 越來越好! 股價一直漲 漲到15元每股
那你賣掉 就每股賺5元了(當然股票交易還有各種稅費) 我舉這個例子 就是簡單的說明下!

第二個問題 融資

簡單的理解就是 要錢 來讓公司能更好更快的發展!

別人會給你公司錢 是因為看好你公司的未來

下面是我 從網路找來的 融資的方式 您參考下!

負債資金的籌集:
1、銀行借貸:
按照提供貸款的機構分類:政策性銀行貸款、商業銀行貸款、其他金融機構貸款。
按照有無擔保:信用貸款、擔保貸款
銀行借款的優點:籌資速度快、籌資成本低、借款彈性好
銀行借款的缺點:財務風險大、限制條件多、籌資數額有限。
2、發行債券:
發行債券優點:資本成本較低、具有財務杠桿作用、可保障控制權。
發行債券的缺點:財務風險高、限制條件多、籌資額有限
3、融資租賃。

權益資金的籌集:
1、吸收直接投資
2、發行股票
3、企業內部積累

混合性籌資:
1、發行優先股
2、發行認股權證
3、發行可轉換債券

I. 融資融券的錢是哪裡來的

二融的股票,是你開戶的證券公司先拿錢出來,到二級市場買賣,放入股票池內的。所以,傭金會高的。

J. 融資融券業務中的資金或證券從哪裡來啊

在試點初期,無論資金還是股票都必須是證券公司自己有的

將來開通轉融通以後,資金也許可以用其他渠道的,比如銀行,股票可以用上市公司大股東的、基金手裡等

如果是轉融通的話,肯定是要支付費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