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菲利普.費雪 《怎樣選擇成長股》讀後感
第一次閱讀這本書已經是兩三年前的事了,以當時的能力和水平想要充分理解書中所述的理念對我來說是有一定困難的。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經驗的提升,重讀此書的計劃逐漸被提上日程。最近,帶著「溫故而知新」的想法,用了大概兩周的時間精讀了本書的所有內容,對自己的投資理念進行了一次較為全面的梳理和提煉。《道德經》里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我想對於投資之道的修煉也應該在「日益」和「日損」的過程中進行,在知識的不斷積累和不斷吸收提煉的基礎上穩步提高。
下面就將書中的主要內容和理念進行歸納和提煉,作為日後定期回顧的記錄。
關於菲利普·費雪的生平及主要投資理念
在股票投資領域,我認為有兩位大師級的人物對於現代價值投資理論的貢獻是具有奠基性的,一位是本傑明·格雷厄姆(主要著作有《證券分析》和《聰明的投資者》),另一位就是本書的作者。費雪出生於1907年,卒於2004年,在其職業生涯的前兩三年裡他從事證券分析師的工作,隨後便成立了自己的資產管理公司。從1932成立自己的公司開始,費雪的投資生涯長達近70年,他的業績在50,60年代達到巔峰(根據費雪的第三個兒子肯尼斯·費雪的回憶),隨後的日子裡由於衰老而導致業績下滑,在他生命的最後10年裡飽受老年痴呆症的折磨。
本書出版於1958年,之後費雪做過幾次修改。如果說格雷厄姆的《證券分析》奠定了有價證券分析理論和價值型投資理念的基礎的話,那麼費雪的《怎樣選擇成長股》則為成長型投資指明了方向,這兩本書對於後來的投資者來說都有著聖經一般的地位和價值。與格雷厄姆的「選擇具有極大安全邊際的低估值股票進行投資」不同,費雪將公司的質地和成長性放在了最為重要的位置,他認為花合適的價錢買入一家優秀公司的股票遠比花便宜的價錢買入一家平庸公司的股票有更大的獲利空間(當然,所謂「合適的價錢」必須是建立在保守和謹慎的基礎之上的)。同時,他對公司本身的經營狀況,發展前景,組織架構和管理層是極為關注的,這一點是格雷厄姆的理論體系中所沒有的。
費雪的投資理念曾經給巴菲特指明了新的方向,讓他能夠不再局限於格雷厄姆的體系中,從而邁入了更廣泛的投資領域。芒格曾經回憶與費雪的會面經歷,他承認兩人之間有著相當愉快的交流,自己從中獲益匪淺。這兩位執掌伯克希爾50年並創造出驚人投資業績的巨擎都對費雪的價值給予了肯定的評價,可見其投資理念的正確性和重要性。
⑵ 菲利普·費雪的生平經歷
1929年美股仍然漲個不停,但費雪評估美國基本產業的前景時,見到許多產業出現供需問題,前景相當不穩。1929年8月,他向銀行高級主管提交一份 「25年來最嚴重的大空頭市場將展開。」這可以說是一個小夥子一生中最令人贊嘆的股市預測,可惜費雪「看空做多」。他說:「我免不了被股市的魁力所惑。於是我到處尋找一些還算便宜的股票,以及值得投資的對象,因為它們還沒漲到位。」他投入幾千美元到3隻股票中。這3隻股票均是低P/E股, 一家是火車頭公司,一家是廣告看板公司,另一家是出租汽車公司。美股終於崩潰!盡管費雪預測無線電股將暴跌,但是他持有的3隻股票亦好不了多少,到1932年,他損失慘重。
1930年1月,費雪當上部門主管。不久,一家經紀公司高薪挖角費雪。這家經紀公司給予他相當大的自由,他可以自由選取股票進行分析,然後將報告分發給公司的營業員參考,以幫助他們推廣業務。費雪過檔,幹了8個月公司就倒閉了,股市崩潰給金融行業帶來的沖擊是巨大的。費雪又幹了文書作業員一段時間——其 唯一能找到的工作——他覺得「很沒意思」,之後再也按捺不住,要開創自己的事業了。費雪所嚮往的事業是管理客戶的投資事務,向客戶收取費用——投資顧問。
1931年3月1日,費雪終於開始了投資顧問的生涯,他創立費雪投資管理咨詢公司。最初他的辦公室很小,沒有窗戶,只能容下一張桌子和兩張椅子。
到1935年,費雪已經擁有一批非常忠誠的客戶,其事業亦獲利可觀。其後費雪的事業進展順利。
珍珠港事件之後太平洋戰爭爆發,美國被迫捲入第二次世界大戰。費雪於1942-1946年服役3年半。他在陸軍航空兵團當地勤官,處理各種商業相關工作。 服役期間,費雪思考著如何壯大自己的事業。戰前,費雪投資管理咨詢公司服務大眾,不管資金大小;戰後,他打算只服務於一小群大戶,這樣一來可以集中精力選取高成長的股票向客戶推薦。
不久費雪的投資顧問事業重新開張。1947年春,他向客戶推薦道氏化工,這是他花了三個月調研的結果。
1954-1969年是費雪輝煌騰達的15年。他所投資的股票升幅遠遠超越指數。1955年買進的德州儀器到1962年升了14倍,隨後德州儀器暴跌80%,但隨後幾年又再度創出新高,比1962年的高點高出一倍以上,換言之比1955年的價格高出30倍。
1960年代中後期,費雪開始投資摩托羅拉,持有21年,股價上升了19倍——即21年內股價由1美元上升至20美元。不計算股利,摺合每年平均增長15.5%。
1961和1963年費雪受聘於斯坦福大學商學研究所教授高級投資課程。
1999年,費雪接近92歲才退休。
2004年3月,一代投資大師與世長辭,享年96歲。
⑶ 費雪和彼得•林奇如何選擇成長股
費雪和彼得•林奇如何選擇成長股
費雪的投資理念(准則)大致如下:
1、這家公司的產品或服務有充分的市埸潛力(至少幾年內營業額能大幅成長);
2、管理階層重視研發新品(在目前產品線成長潛力利用殆盡之際,進一步提升總銷售潛力);
3、公司是高人一等的銷售組織;
4、公司的利潤率高,且能維持或進一步改善;
5、公司內部的人事關系很好,員工能夠得到充分的發揮;
6、具有深度的管理層,相比較同行業有獨特的經營能力;
7、並不會因為需要成長而發行大量股票,使得現有股東利益大幅受損(價值毀滅);
8、管理階層的誠信正直態度(特別是對困境的反應);
9、真正出色的公司非常少,這些公司失寵的時候需要集中全力購買。如要適當分散投資,則必須投資經濟特性各異的各種行業,通常10或12種是比較理想的數目(為什麼大師們都選擇10個左右的標的?關於這一點將在第九章詳談)。
10、買進時機亦很重要(有若干個可選目標,則應該挑選那個股價相對於價值愈低的公司),費雪有過教訓,在股市高漲的時候買如成長股,由於買進的價格高昂,即使業績大幅成長,亦賺不到錢)。
11、堅定持有直到公司的本質發生改變(或公司成長到某個地步後將不再保持超額成長)。除非有非常極端的情形,不要因為經濟或股市走向而賣出股票(因為太難預測),同時這些因素對股價的影響亦不及業績變動對股價的影響大,賣出的唯一準則是以業績或業績預期為依據。費雪談到這一點的時候曾說過:多人信奉波段操作,但是至今沒有一個靠波段操作成為投資大師的。波段操作企圖提高贏利效率,所謂超底逃頂,這些烏托幫式的思維,實際可望而不可及。
12.良好的心態。犯錯是難免的,重要的是盡快勇於承認錯誤。對於看對的股票要學會不止盈,讓利潤奔跑。
13.正確的態度。投資有時難免會靠運氣,但長期而言,好運、倒霉會相抵,想要持續成功,必須靠技能和運用良好的原則。和人類其他活動一樣,想要成功,必須努力工作,勤奮不懈,誠信正直。
彼得林奇的投資准則:
1、公司的名字聽起來枯燥乏味,甚至聽起來很可笑則更好;
2、公司業務枯燥乏味甚至讓人厭惡;
3、公司從母公司分拆出來(
因為它們很多都有優秀的資產負債表);
4、機構幾乎不持股,分析師不追蹤;
5、公司被謠言包圍(黑天鵝);
6、公司可能處在一個幾乎不增長的行業(面臨
較少的競爭);
7、公司有一個廣度很深的利基;
8、人們要不斷購買其產品的公司;
9、公司在增持或回購的股票;
10、避開多熱門行業的熱門公司;
11、避開多遠惡化的公司;
12、小心那些利用公司名稱嘩眾取寵的公司。
不難總結出,兩人對一筆成功的成長股投資或對一家優秀的成長企業的標準是類似的,無非就是好生意、好公司、好價格,且三者缺一不可,很多人對成長股投資有很深的的誤解,只看增速、不看估值,似乎成了A股投資者的准則,還是好好看看大師們的教誨吧。
⑷ 簡述費雪的投資思想
費雪是近半世紀以來最傑出的投資顧問,他的兩本著作《非常潛力股》(Common Stocks and Uncommon Profits)及《投資股票致富之道》(Paths to Wealth Through Common Stocks)也一直被巴菲特所稱頌。 費雪是關注增長的先驅,他以增長為導向的投資方法,是價值投資的一個變種和分支,在半個世紀後的今天,依然是投資界的主流投資模式之一,足見其旺盛的生命力。而這一旺盛的生命力,正來源於一個極富遠見的思想———少意味著多。雖然費舍在書中並未如此明確表述,卻在字里行間泄露了「天機」。 對巴菲特的影響 費舍的思想影響了全世界幾代的投資者,其中包括巴菲特。巴菲特後來說:「我有15%像費舍,85%像格雷厄姆」,「盡管格雷厄姆和費舍的投資方法不同,但是他們在投資界是缺一不可的。」 巴菲特投資哲學的成形,得益於費舍思想的滋養,並在查理·芒格的幫助下,逐步完成了「升華」。以筆者愚見,費舍「少意味著多」的思想內涵以及對巴菲特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1、時間是優秀企業的朋友,是平凡企業的敵人;只購買少數幾家非常了解的傑出公司股票,否則寧願不買。 2、不要過度強調分散投資,要集中投資;投資者的風險在於,熟悉的公司投資得太少,而陌生的公司又投資得太多;傑出公司的股票相當稀少,低廉價格買到的機會更少,因此平時絕不輕舉妄動,一旦遇到極好的機會就該大舉投資。 3、企業的類型和特質對投資很重要,經營管理階層的優劣能影響企業的內在價值,因此對企業經營管理狀況的調查研究和質化分析也是投資研究的重要課題。 4、真正傑出的公司股票要長期抱牢,不能輕易放手,忽略短期波動。 值得注意的是,巴菲特並沒有全盤接受費舍的思想。例如,費舍偏好科技型、研發領先的成長公司,巴菲特卻遠離高科技企業和過分依賴於研究的企業。雖然巴菲特認為,隨著時代的變遷,格雷厄姆對研發型企業反感的理由已經不復存在,但因為巴菲特從未能理解那些高科技企業,而且一點都不喜歡,所以一直遠離它們。 大師的金玉良言 前一陣子,我國一位學者呼籲,要讓兒童從三歲開始背誦《論語》、《道德經》、《孫子兵法》等傳統經典,為以後的成長奠定良好的傳統文化基礎和道德底蘊。對此,我贊成有加。所謂「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偷」,我自己也有一個體驗,熟讀投資大師的經驗之談,在遇到困惑和內心猶豫時,大師的告誡常常會從腦海里跳出來,使我如釋重負。 希望費舍的諄諄告誡也能使你茅塞頓開: 1、投資想賺大錢,必須有耐心。換句話說,預測股價會達到什麼水準,往往比預測多久才會到達那種水準容易。 2、股票市場本質上具有欺騙投資人的特性。跟隨他人當時在做的事去做,或者依據自己內心不可抗拒的吶喊去做,事後往往證明是錯的。 3、不要過度強調分散投資……買進一家公司的股票時,如果對那家公司沒有充分的了解,可能比分散投資做得不夠充分還危險。 4、在股票市場,強健的神經系統比聰明的頭腦還重要。沙士比亞可能無意間總結了普通股投資成功的歷程:「凡人經歷狂風巨浪才有財富。」 5、我一直相信,愚者和智者的主要差別在於,智者能從錯誤中學習,而愚者則不會。 6、短期的價格波動本質上難以捉摸,不易預測,因此玩搶進殺出的游戲,不可能像長期抱牢正確的股票那樣,一而再,再而三,獲得龐大的利潤。 7、集中全力購買那些失寵的公司。 8、抱牢股票直到:(a)公司的性質從根本發生改變,或者(b)公司成長到某個地步後,成長率不再能夠高於整體經濟。除非有非常例外的情形,否則不因經濟或股市走向的預測而賣出持股,因為這方面的變動太難預測。絕對不要因為短期原因,就賣出最具魅力的持股。 9、真正出色的公司,數量相當少。那樣的股票往往無法以低廉的價格買到。因此,當遇到有利的價格出現時,應充分掌握時機和情勢。資金應該集中在最有利的機會上。 10、卓越的普通股管理,一個基本要素是不盲從當時的金融圈主流意見,也不應只為了反其道而行便排斥當時盛行的看法。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盡管股市風向永遠變幻不定、「橋下河水翻滾不已」,指數投資、技術投資、組合投資等投資流派各領風騷一時,但在《怎樣選擇成長股》出版40年後, 91歲高齡的費舍卻依然初衷不改:「最優秀的股票是極為難尋的,如果容易,那豈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擁有它們了。我知道我想購買最好的股票,不然我寧願不買。」難怪乎,席慕容在鳳凰衛視「世紀大講堂」作題為《成吉思汗與世界》的演講結尾時總結道:世界上所有的偉人,並不在乎人們說什麼,只在乎自己心中的信仰…
⑸ 一個想玩股票的菜鳥,應該怎麼入門
可以多看一些入門書籍和相關的電視頻道 和相關視頻
股票入門書籍:技術分析類
《期貨市場技術分析》與《專業投機原理》足矣,股票入門的書各種方法的概括;深耕看《道氏理論》、《波浪理論》、《江恩時間周期》,精細研究技術方法;擴展看《笑傲股市》、《纏論》、《海龜交易法則》等,具體策略應用。
股票入門書籍:基本面研究類
股票入門學習主要研究什麼樣的宏觀環境對股市有利,一定宏觀環境下什麼樣的公司好,公司最好的時期。可以從宏觀到行業到公司,也可以反過來。新手一般從公司開始。先找一本看能看懂公司財務報表的書,很多,不具體建議了。再看公司發展歷程的書《從優秀到卓越》之類。宏觀上有能力選專業性強的書,新手看《下一個大泡泡》之類的泛讀本。
其他書籍推薦:
《怎樣選擇成長股》-費雪
費雪是我很喜歡的投資大師;專注成長股投資若干年(嘿嘿具體數字自己網路),成績不錯,語言平實有料。有邏輯能理解。
《投資中最簡單的事》-邱國璐
作者是基金管理人,理念很平實,語言生動,海外背景的海歸理性上總是有體系的。
《百箭穿楊》—小小辛巴
這本書給我最大的提醒就是,當你買入時候,你是可以建立清單的,有各項指標的,比如,ROE,PE,PB等,但是也不是單純的看指標,你要結合行業的前景來看。讀懂財報是第一步。
《股市進階之道》—水晶蒼蠅拍
這本書初次閱讀很難讀,理論多,圖表多,概括多。作者成書結構緊湊,從理念——選股——賣出,涵蓋一個完整的操作。此書我讀完之後有種醍醐灌頂的感覺。加上沒有語言隔閡,比國外的經典好多很多。
《低風險投資之路》
有觀點有意思但有點冗餘
《可轉債投資魔法書》
有觀點有意思,但是一篇文章能說清的事擴展成一本書。
《巴菲特之道》
做股票的人都在讀老巴,可是都是隔著作者的理解去讀,真正要了解老巴,還是要讀《巴菲特之道》和《巴菲特給股東的信》
《窮查理寶典》
更像是如何找到幸福生活的捷徑,讀投資的幫助更是理念上的。
《時間的玫瑰》-但斌
談理念的書,其實談理念的書好讀,因為理念就是那麼多,反復說也就是強化而已。所以讀起來不費勁。此書作為入門讀物吧。
總結
總體來說,每一本書都有各自的特點,不能說哪一本最好,只能說適合自身實際情況的才是最好的。所以,千里之行始於足下,開始你的閱讀之旅吧!
(5)費雪買股票擴展閱讀:炒股
炒股就是從事股票的買賣活動。炒股的核心內容就是通過證券市場的買入與賣出之間的股價差額,獲取利潤。股價的漲跌根據市場行情的波動而變化,之所以股價的波動經常出現差異化特徵,源於資金的關注情況,他們之間的關系,好比水與船的關系。水溢滿則船高,(資金大量湧入則股價漲),水枯竭而船淺(資金大量流出則股價跌)。
⑹ 怎麼能買到費雪《普通股和不普通的利潤》
1樓看來是抄襲別人的文章,但是紅籌股定義說的沒錯 藍籌股指的是,業績優良、有上漲潛力的金融、工業類的大盤股 普通股就是你能買到的股票,優先股是一種特殊股票,股息率固定,一般我們散戶在二級交易市場是買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