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看新債的轉股溢價情況
摘要 新債溢價率可以在交易軟體中查看,以同花順為例:打開同花順交易軟體—點擊「新債」—價格右邊就是溢價率,或者點擊盤口也可以查看溢價率。
2. 如何計算可轉債溢價率
可轉債是指上市公司為了融資,向社會公眾所發行的一種債券,具有股票和債券雙重屬性,投資者可以在轉股期限內,把它轉換成股票,在轉股過程中,其中溢價率是一個比較重要的參考因素。
可轉債溢價率一般是指轉股溢價率,其計算公式=轉債價格/轉股價值 -1。而轉股價值的計算公式為轉股價值=轉債價格/轉股價×正股價,比如,可轉債面值為100,可轉債的轉股價為10元,對應的正股價是15元,那麼轉股價值=100/10×15=150元,溢價率=100/150-1=-33.33%。
可轉債溢價率為正數,說明轉債價格較轉股價值要高,此時投資者持有債券更為劃算,而轉換成股票賣出則有可能虧損;當溢價率為負數時意味著轉債價格較轉股價值要低,此時換成股票會更劃算,或者買入可轉債,再轉股賣出,從中套利。
【拓展資料】
一、可轉債溢價率是高好還是低好
可轉債溢價率為正數,說明轉債價格較轉股價值要高,此時通常認為持有債券更為劃算,而轉換成股票賣出則有可能虧損。同理,當溢價率為負數時,意味著轉債價格較轉股價值要低,此時換成股票會更劃算,或者買入可轉債,再轉股賣出,從中套利。
一般而言, 溢價率不能太高,轉股溢價率越高,股性越差,可轉債的上漲就越難,正股上漲後,可轉債不一定上漲。反之,轉股價越低,正股的上漲更容易帶動可轉債的上漲。當然這也並不意味著轉股溢價率為負時,就一定有投資價值。
二、轉股溢價率為負好嗎
轉股溢價率=轉債價格/轉股價值 -1,轉股價值=(轉債價格/轉股價格) * 正股價格。
簡單的理解,轉債價格就是可轉債的價值,而轉股價值就是可轉債轉換為股票後,在股票市場的價值。
若轉股溢價率為負數,說明轉債價值低於轉股價值,反之,若轉股溢價率為正數,則說明轉債價值高於轉股價值。
一般情況下,轉股溢價率為負比轉股溢價率為正要好。轉股溢價率高在大程度上代表著可轉債價格相對於當前的正股價格有著較多虛高的成分,那麼可轉債上市或後市的不確定性就越大。
1.打新債
所以投資者打新債時,轉股溢價率是重要參考指標,轉股溢價率越高,新債上市後破發的風險就越大。反之,當轉股溢價率低甚至未負數,且正股處於上漲態勢時,那麼新債上市後上漲空間相對會更大,投資者的盈利機會也更多。
2.轉股
投資者在決定是否轉股時,轉股溢價率也是重要參考指標。轉股溢價率為負數,說明轉股後的股票價值要高於轉債價值,轉股相對是更劃算的。
一般可轉債溢價率低於5%可考慮申購,不過除了轉股溢價率外,債券等級也是判斷可轉債申購價值的重要依據,一般建議申購AA級以上的可轉債,若等級達到AAA級,溢價率也可考慮適當提高。
3. 可轉債的正股價和轉股價在哪看
轉股價格調整:(一)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後,公司因配股、增發、送股、分紅及其他原因引起發行人股份變動的,調整轉股價格,並予以公告。
轉債套利就是,轉債價格低,正股漲了,然後轉成正股賺差價。但是現在轉債是沒利套的,目前所有轉債換成正股都離正股的價格差了很大一截,而且現在轉債價格也比較高,一般轉債折價交易,價格低於90的時候才有套利的空間。
4. 股票溢價率在哪裡看
股票是沒有溢價率的,權證才有
溢價率就是在權證到期前,正股價格需要變動多少百分比才可讓權證投資者在到期日實現打和。溢價率是量度權證風險高低的其中一個數據,溢價率愈高,打和愈不容易。
認購權證溢價率=[(行權價+認購權證價格/行權比例)/標的證券價格—1]×100%
簡單而言,投資者可以將溢價率視為投資成本之一。舉例來說,某認購權證的行權價100元,正股現價95元,權證現價1元,行權比例1:1。按此計算,該認購證的溢價率是6.3%,換言之,若投資者以現價買入認購證並持有至到期,相關正股必須上升至少6.3%至大約101元以上,該投資者才可以保本。
5. 轉債溢價率咋算
可轉債溢價率一般是指轉股溢價率,其計算公式=轉債價格/轉股價值 -1。而轉股價值的計算公式為轉股價值=轉債價格/轉股價×正股價,比如,可轉債面值為100,可轉債的轉股價為10元,對應的正股價是15元,那麼轉股價值=100/10×15=150元,溢價率=100/150-1=-33.33%。
可轉債溢價率為正數,說明轉債價格較轉股價值要高,此時投資者持有債券更為劃算,而轉換成股票賣出則有可能虧損;當溢價率為負數時意味著轉債價格較轉股價值要低,此時換成股票會更劃算,或者買入可轉債,再轉股賣出,從中套利。
拓展資料
可轉換債券是債券持有人可按照發行時約定的價格將債券轉換成公司的普通股票的債券。如果債券持有人不想轉換,則可以繼續持有債券,直到償還期滿時收取本金和利息,或者在流通市場出售變現。如果持有人看好發債公司股票增值潛力,在寬限期之後可以行使轉換權,按照預定轉換價格將債券轉換成為股票,發債公司不得拒絕。該債券利率一般低於普通公司的債券利率,企業發行可轉換債券可以降低籌資成本。可轉換債券持有人還享有在一定條件下將債券回售給發行人的權利,發行人在一定條件下擁有強制贖回債券的權利。
特徵
可轉換債券具有債權和股權的雙重特性。
可轉換債券兼有債券和股票的特徵,具有以下三個特點:
債權性
與其他債券一樣,可轉換債券也有規定的利率和期限,投資者可以選擇持有債券到期,收取本息。
股權性
可轉換債券在轉換成股票之前是純粹的債券,但轉換成股票之後,原債券持有人就由債權人變成了公司的股東,可參與企業的經營決策和紅利分配,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公司的股本結構。
可轉換性
可轉換性是可轉換債券的重要標志,債券持有人可以按約定的條件將債券轉換成股票。轉股權是投資者享有的、一般債券所沒有的選擇權。可轉換債券在發行時就明確約定,債券持有人可按照發行時約定的價格將債券轉換成公司的普通股票。如果債券持有人不想轉換,則可以繼續持有債券,直到償還期滿時收取本金和利息,或者在流通市場出售變現。如果持有人看好發債公司股票增值潛力,在寬限期之後可以行使轉換權,按照預定轉換價格將債券轉換成為股票,發債公司不得拒絕。正因為具有可轉換性,可轉換債券利率一般低於普通公司債券利率,企業發行可轉換債券可以降低籌資成本。
可轉換債券持有人還享有在一定條件下將債券回售給發行人的權利,發行人在一定條件下擁有強制贖回債券的權利。
可轉換債券兼有債券和股票雙重特點,對企業和投資者都具有吸引力。1996年我國政府決定選擇有條件的公司進行可轉換債券的試點,1997年頒布了《可轉換公司債券管理暫行辦法》,2001年4月中國證監會發布了《上市公司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實施辦法》,極大地規范、促進了可轉換債券的發展。
可轉換債券具有雙重選擇權的特徵。一方面,投資者可自行選擇是否轉股,並為此承擔轉債利率較低的成本;另一方面,轉債發行人擁有是否實施贖回條款的選擇權,並為此要支付比沒有贖回條款的轉債更高的利率。雙重選擇權是可轉換公司債券最主要的金融特徵,它的存在使投資者和發行人的風險、收益限定在一定的范圍以內,並可以利用這一特點對股票進行套期保值,獲得更加確定的收益。
6. 可轉債溢價率什麼意思,,
通常是指轉股溢價率,在日常交易中,人們通常用轉股溢價率來衡量可轉債的股性。轉股溢價率是指可轉債市價相對於其轉換後價值的溢價水平。轉股溢價率越低,則可轉債的股性就越強。
純債溢價率昭示轉債價超過純債價值的程度,提示債性的強弱。計算時是以轉債價減去純債價值,除以純債價值,再乘以 100%即得。各只轉債現價都在130元以上,價格最高為海化轉債(125822),曾達到389元一線,其純債溢價率高達289%。
價格最低為澄星轉債(110078),以137.09元計算,純債溢價率37.09%,不低。轉債整體溢價如此之高,說明所有轉債的債性都很弱。從這一點看,買入轉債所含風險,幾乎等同於買入正股的風險,轉債特有的債性保護功能已不復存在。
轉股溢價率最高的是澄星轉債,為75.59%。轉股溢價率最低的是上電轉債,為-1.21%,實際是折價交易。
溢價較高時,說明投資者普遍對後市看好。若行情調整或轉債有變(如觸發贖回條款)時,人們對轉債後市預期也會發生變化。這樣,若某轉債溢價率高企,有可能要承受雙重壓力,一是因正股股價過低的壓力,二是預溢價率過高的壓力。有時雙重壓力的疊加,甚至會造成轉債單日跌幅遠大於正股跌幅的現象。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轉股溢價率
7. 轉債溢價率
在日常交易中,人們通常用轉股溢價率來衡量可轉債的股性。轉股溢價率是指可轉債市價相對於其轉換後價值的溢價水平。轉股溢價率越低,則可轉債的股性就越強。
【拓展資料】
在牛市中,轉債的正股跟隨大盤節節走高,轉債價也相應上漲,在這種情況下,純債價值對轉債的影響甚微,純債溢價率在實際操作中的參考作用不大,此時應關注的是轉債溢價率。
轉債溢價率指純債溢價率和轉股溢價率。純債溢價率昭示轉債價超過純債價值的程度,提示債性的強弱。計算時是以轉債價減去純債價值,除以純債價值,再乘以 100%即得。各只轉債現價都在130元以上,價格最高為海化轉債(125822),曾達到389元一線,其純債溢價率高達289%。價格最低為澄星轉債 (110078),以137.09元計算,純債溢價率37.09%,不低。轉債整體溢價如此之高,說明所有轉債的債性都很弱。從這一點看,買入轉債所含風險,幾乎等同於買入正股的風險,轉債特有的債性保護功能已不復存在。
另指標是轉股溢價率,昭示轉債價超過轉股價值的程度。計算是以轉債價減轉股價值,再除以轉股價值,然後乘100%。轉股價值這樣計得:以面值除以轉股價得每張轉債轉股數,再乘正股價即得。
溢價較高時,說明投資者普遍對後市看好。若行情調整或轉債有變(如觸發贖回條款)時,人們對轉債後市預期也會發生變化。這樣,若某轉債溢價率高企,有可能要承受雙重壓力,一是因正股股價過低的壓力,二是預溢價率過高的壓力。有時雙重壓力的疊加,甚至會造成轉債單日跌幅遠大於正股跌幅的現象。例如錫業轉債(125960),正股上漲0.30%,轉債卻跌去5.96%;正股跌9.50%,轉債跌去10.37%。
又如天葯轉債正股跌9.98%,轉債卻跌去14.17%。上電轉債正股跌10%,轉債跌11.74%。更有甚者,西鋼轉債正股跌10.03%,而轉債的跌幅竟達30.04%。這無疑使轉債持有人在短時間內蒙受巨大損失。
所以不要固定地認為投資轉債的風險一定比投資股票的風險低,那得看什麼條件底下。如果情況變化,應及時調整自己的投資策略,避開放大了的風險,去爭取較大的收益。
參考溢價率來估計風險,避免了當事後諸葛亮,而指導了實際操作。
轉股溢價為負時應引起注意,負溢價率告訴我們,無險套利機會也許很快出現。溢價率只是一種輔助指標,還應用其他方法綜合判斷。
8. 可轉債的溢價率、轉股價和轉股價值是什麼意思
轉股溢價率:指可轉債的市場價格比轉股價值高出的百分比。計算公式: 轉股溢價率 = (市場價格 - 轉股價值)/ 轉股價值。
轉股價:是用戶可以按照什麼價格將債券轉為股票,轉股價值就是把用戶換來的股票賣掉能賣多少錢。
轉股價值:說得通俗一點就是,把這張100面值的可轉債按照轉股價轉換成股票值多少錢。計算公式:轉股價值 = 面值100 / 轉股價 * 正股股價。
正股的價格不會永遠等於轉股價,肯定會變動,所以一張可轉債轉股價值就是每張可轉債轉股後的股數乘以正股價。對於將要把可轉債轉換成股票的投資者來說,可轉債溢價率為負比較合適。對於想繼續持有可轉債的投資者來說,可轉債溢價率為正比較合適。其中,投資者可根據轉股價和轉股價格換算出轉股溢價率,溢價率代表了這只可轉債相對於正股來說的一個增長。轉股溢價率越低,則可轉債的股性就越強,而對轉股溢價率過高、可能面臨破發的轉債。
舉例:假設A公司正股價格100元,A公司發行的可轉債價格漲到了110元。可轉債價格比正股貴10%,這個10%就叫做可轉債溢價率;如果溢價率為負值,可轉債價格比正股價格低,這時候也叫折價率。
股票:假設目前價格100元,以後價格可能漲也可能跌,無法預測。
可轉債:初始發行價100元,以後價格可能漲也可能跌。正股漲可轉債也漲,正股跌可轉債也跌。可轉債價格與正股強相關。但是最差的情況下,五年後發債公司會出110元把可轉債回收(可轉債的債券屬性)。
可轉債和正股盈虧同源,但是可轉債具有債券屬性的保底,又具有股性的收益。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可轉債上不封頂,下有保底。因為可轉債具有保底,大家都想買,但發行的數量就那麼多。根據供需求關系,可轉債價格漲了,本來發行價100元的可轉債漲到了110元,超過了正股的價格,這個過程中就產生了溢價率。轉股價、轉股價值、轉股溢價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