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股票利好、利空消息從哪找,能第一時間了解到這些消息
通過消息面來推測大盤當天的走勢,是投資人必做的功課之一。比較方便的途徑是看「新浪財經」,那裡有個「投資助手」的欄目,能看到當天的各種消息,如「早間消息一覽」」四大證券報頭版頭條內容精華摘要 「等。如果是股票的消息,比較快的是「東方財富「。
② 哪個炒股軟體可以看公告利好
交易軟體上都是有公告的,您可以查到利好消息
利好消息的話,建議可以去看看神牛APP牛股快訊裡面的信息,還是挺快的,試用了一個多星期,比一般的要快上一天呢。
公告之前的k線走勢說明是好是壞,邏輯是這樣的,公司大股東高管甚至行業對手,都一定比看公告的我們先知道這個消息,是利好,他們就會先買股票,是利空就會先賣股票。
那麼他們買賣的動作就會如實的在K線圖表示出來
所以你找軟體看所謂的利好消息,對於實際操作,沒有幫助
③ 股市利好消息有哪些
比較常見的利好消息有(利好程度從高到低):
一、暨關聯交易,暨意思是與的意思,該消息若配上個股的首板漲停,對於個股來說影響非常大。
二、政府補貼,該消息對於個股短期來說一定會有影響,可能會導致股價短期的拉升,但不能靠該消息做長期。
三、季報利好,常見的業績利好有一季報利好、中報利好、三季報利好、年報利好,業績預告都會導致股價波動,但對於短線來說,不管該季報是好的還是差的,只要技術上符合要上漲的趨勢,他都會漲,所以這就是為什麼有一些個股季報的財務非常差也會導致股價拉漲的原因。
四、股權激勵,這也是非常常見的一個利好,企業只有看好自己公司未來的發展,才會發出股權激勵計劃,讓員工持股,這樣的企業一般股價後期走勢都不錯。
五、股權質押解除,這是非常常見的一個公告了,為什麼常見,因為常常會有內部股東為配合外部操盤手股價拉升而發布的一個公告,而發這個公告又不需要付出什麼代價,所以這是股東為配合股價拉升常常用到的一個小手段,做短期的可以配合主力一起出貨。
【拓展資料】
利好,是指刺激股價上漲的信息,如股票上市公司經營業績好轉、銀行利率降低、社會資金充足、銀行信貸資金放寬、市場繁榮等,以及其他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方面對股價上漲有利的信息。
利好消息:有利於市價上漲的消息,是一種股票術語,就是看好股票未來的上漲前景而進行買入持有等待上漲獲利。
做多就是做多頭,多頭對市場判斷是上漲,就會立即進行股票買入,所以做多就是買入股票。
做多相信價格將上漲而買進某種金融工具,期待漲價後高價賣出的市場人士。與空頭相反。
做多是指預期未來價格上漲,以目前價格買入一定數量的股票等價格上漲後,高價賣出,從而賺取差價利潤的交易行為,特點為先買後賣的交易行為。
做多是股票、期貨等市場的一種操作模式。一般的市場只能做多,就是說先買進,有貨才能賣出。這種模式只有在價格上漲的波段中才能盈利。即先低位買進再高位賣出。
利空是指能夠促使股價下跌的信息,如股票上市公司經營業績惡化、銀行緊縮、銀行利率調高、經濟衰退、通貨膨脹、天災人禍等,以及其他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方面促使股價下跌的不利消息。
④ 股票要怎麼看 股票入門基礎知識
可以看日本蠟燭圖
⑤ 如何判斷消息利好還是利空
你好,以下是判斷利多利空的一些分析,僅供參考:
一般來說,利好還是利空要看它與大眾的預期,即投資入主觀傾向的關系。不論對整個大盤或個股而言,某個消息總是利多、利空並存,這些利多或利空因素並非可借某種「衡器」予以准確衡量,況且,有些此類因素屬潛在性質,可能發生,但未必一定發生,就算到時候果真發生,也未必真的那麼具有威力,可促成股價上揚或下跌。2005年1月份公布印花稅降低的利好時,有些股民認為沒有多少用。為什麼他們覺得沒用呢?因為這些股民認為降低印花稅不能讓股市立即走好。雖然這是將政策利好與股市漲跌掛鉤起來的一種短視行為,但由於大眾的預期並沒給股市注入積極的因素,股市也的確沒有立刻走出好的行情。
這樣利多或利空就要看投資人的主觀傾向。投資人彼此看法不同,所採用的方式互異,對股價造成的影響絕不亞於實質性的利好和利空,甚至常有出人意料的結果。比如,原先認為應屬利空的消息可以促使股價下挫,到頭來,不但不見下挫,反而上揚,這就是看空的人比較少,而看多的人比較多。同樣道理,原先以為將使股價上揚的利多.卻令股價不但不漲,反而下挫。
另外,一項消息出台,要看它與市場大眾的預期有多大落差。比如,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的公布,2006年數據為3.4%,這時候市場里的投資人甚至經濟學家和市場投資主力都會說:高了,高了,本來預期2.8%的,肯定要加息了!這個數據比預期要糟糕,於是就形成利空消息。而2007年5月後,豬肉價格暴漲,其他食品價格也大漲,很多經濟學家預測CPI要達到3.4%~3.6%了,並擔心央行就此加息。但是,數據一公布,3.4%,比經濟學家的預期略低了0.2個百分點,市場立即鬆了一口氣,股市隨即上漲。
再好的消息,如果已經預期到了,也就不再是好消息。比如,某公司中報業績,本來公告過了:大增500%,那麼,報表公布後,如果只增加了450%,就會形成利空,股價會因此下跌。
預期主導著人們的心理活動。而人們的心理活動又左右著股價的變化,因此,散戶投資者一定要在分析是利好還是利空時,考慮到群眾的心理傾向。
提示:
1.利多或利空因素並不能借某種衡器予以准確衡量,它更多地受大眾心理的影響。
2.一項消息出台,要看它與市場大眾的預期有多大落差。
3.再好的消息,如果已經預期到了,也就不再是好消息了。
看準行情,壞消息也可以成為福音
股市中,人們都希望聽到好消息,而膩煩壞消息,但是壞消息並不等於利空消息。它對一部分人來說是給他們帶來災難的「罪魁」,而對另一部分人來說,則是給他們帶來發財機會的「福音」。因此,股市裡有一句諺語說道:「沒有壞消息,就等不來好機會。」
2007年8月1日,國資委下達通知,嚴控155家國有企業違規炒股炒樓。當天A股暴跌,有500億元資金出逃。但是很多人卻看中了這個機會,在這一天大幅建倉。結果到第二天尾市,大盤指數止跌上揚,個股出現大面積反彈,漲停股層出不窮。
牛市中,股民由於種種原因未看準行情的發展方向,或者因手腳太慢錯過了入市時機,被軋空的情況是比較常見的,這時候如果等來了壞消息,股價大幅回檔,便成了他們的入市良機。因此說,壞消息會催生出好機會。
所有的散戶投資者中,短線客更喜歡壞消息,他們知道「不怕急跌,只怕陰跌」。急跌必有反彈,而跌得深,反彈的力度便大,於是利用這難得的好機會,眼疾手快搏個短差。
當然,壞消息並不是沒有任何破壞性,比如,突如其來的壞消息對機構而言,確有不利的一面:散戶船小好掉頭,搶在前面出貨,會將莊家套牢。但聰明的機構操盤懂得如何處置,他們的操作手法是「趁壞消息出盡入貨」:在壞消息剛出時,他們會搶先一步,借勢反手做空,進行一次計劃外的洗盤,因為機構和散戶爭相拋售,股價往往打壓得很厲害,壞消息的「惡劣性」盡現,膽小的股民被大陰線嚇壞了,籠罩在一種悲觀失望的情緒中,紛紛下單賣股;這便正中莊家下懷,他們趁機大舉吃貨。
因此,壞消息對於主力機構來說,也是好機會,他們嘗到了甜頭後,甚至把製造壞消息作為一種手段,用此來製造利空的效果,以達到順利收集籌碼的目的。
基於此,散戶投資者遇壞消息時過分看空有害無益,須小心莊家算計你手中的籌碼,提防跌入空頭陷阱。
提示:
1.壞消息會形成股價的大幅回檔,而這對於等待入場的投資者來說,便成了入市良機。
2.不怕急跌,只怕陰跌。
3.主力應對壞消息時,操作手法是「趁壞消息出盡入貨」。
利好不漲,後市必看淡
股市中,市場對消息的反應比消息本身還重要。比如,2004年年末,盡管有各種利好消息出台,但是市場反應很麻木,股價也一度委靡不振。這是因為人們已經被熊的威力嚇破了膽。這之後的股市也一直冷冷清清。
這就應了這句股市諺語:利好不漲,後市必看淡。
為什麼會出現利好不漲的情況呢?
第一種可能是由於此項利好出台時大勢環境特別惡劣,投資者信心極度缺乏,這樣,市場必然反應冷淡。利好對股指的影響力度比不上利空因素的影響,在沒有人市時,人們「風險意識比賺錢意識要強」,投
資者不看好後市,就很少有人積極買人,因此股指在利好出現時也不會上漲。
第二種可能是出現這種情況也可能是利好消息後面尚有未浮出檯面的重大潛在利空,投資者因害怕潛在利空,不但不買,反而往外拋售造成股價不漲反跌。
第三種的可能情況是此項利好因素的可靠性不高,甚至投資者已看出其系莊家所捏造或刻意渲染,因此特別警惕,很少有人見利好買人;另外,也有可能是利好出現時,莊家趁機出貨,造成股價不漲甚至下跌的現象。
利多出現,股指不漲,不管屬於以上哪一種情況,都表明該股上升阻力較大,因此後市必然看淡,散戶投資者應考慮及時賣出股票,跟隨大勢的變化。
與「利好不漲,後市必看淡」相對應的是「利空不跌,後市必看俏」。
利空不跌,第一種可能是此項利空的影響力不大,它對股指的沖擊尚不及利多支持的強大,賣出股票的人並不多,未能動搖股價。
第二種可能是利空出現時整個投資大環境比較樂觀,利空對大市構不成太大威脅,投資者仍看好後市,多頭信心較強;還有可能是此項利空因素的可靠性不高,甚至投資者已洞悉其系莊家所捏造或刻意誇大,因此,投資者不為所動。比如,2007年,央行不斷加息的利空消息並沒有使股價產生很大的波動,越到後來,投資者就越不把加息看作利空消息,甚至反過來把它當做利好消息。
第三種可能是利空消息後面尚有未浮出檯面的重大潛在利多,投資者並不恐懼,沒人往外拋售,股價也就無法下跌。另外,也可能是利空出現時,脫不了身的莊家出於自身利益進行護盤,避免了股價的下挫。
利空出現,股指不跌,不管屬於以上哪一種情況,都表明該股仍有上升理由,因此後市必然看俏,散戶投資者仍要繼續持股做多。
總之,利好與利空的判斷並不一定按常規進行,很多時候,股市都是反其道行之,因此,散戶投資者在操作的過程中,要注意看當時的具體情況,再作判斷。
提示:
1.利好不漲,後市必看淡。
2.利空不跌,後市必看俏。
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
⑥ 請問股票的重大消息在哪看
查看方法:東方財富網、中國證券網等財經網站都可以很快看到每日的重大消息。另外,炒股軟體上也有每日的重大消息,常常在資訊欄里。
股票是股份公司發行的所有權憑證,是股份公司為籌集資金而發行給各個股東作為持股憑證並藉以取得股息和紅利的一種有價證券。每股股票都代表股東對企業擁有一個基本單位的所有權。每支股票背後都有一家上市公司。同時,每家上市公司都會發行股票的。
同一類別的每一份股票所代表的公司所有權是相等的。每個股東所擁有的公司所有權份額的大小,取決於其持有的股票數量占公司總股本的比重。
股票是股份公司資本的構成部分,可以轉讓、買賣,是資本市場的主要長期信用工具,但不能要求公司返還其出資。
⑦ 炒股票需要關注那些新聞在哪裡能看到
可以通過關注頭版頭條、企業年報、新聞聯播和CCTV2的財經新聞等來了解炒股票的新聞,再有閑暇時間的話可以看看上市企業的財務報表。東方財富網、中國證券網等財經網站都可以很快看到每日的重大消息。另外,你的炒股軟體上也有每日的重大消息,常常在資訊欄里基礎的從K線看起。價量關系方面的書 推薦一本《實戰價量關系精要》一舟寫的。
1、股票價格走勢都有自己的規律和節奏,一般在沒有外力的情況下價格會按照比較常規的方式運行,當外力也就是消息出現的時候價格才會有異常波動。
2、分析消息主要是分析消息的影響力度,並不是所有消息都會有較明顯的影響的。在分析時要注意幾點,一是把握消息來源是否可靠,二是注意消息對價格影響持續的時間,好制定交易計劃,三是要注意其他關聯版塊的聯動,四是根據股票大環境判斷影響力。股票投資基本面決定一切,如果是投機交易就另當別論了。
拓展資料:
一、注意分析影響很大的網站推薦的股票。因為,對股票價格影響力最大的是利空、利多、推薦的股票這三方面的信息。這三方面的信息有時要反過來看,有時要正著看。遇股票下跌時,出現利多,股票反而跌的更慘;股票跌到底部時,出現利空消息反而漲的更快。為什麼一定要關注別人推薦的股票呢。因為,網上推薦的股票跌的更深,看看自己的股票是否在推薦之中。如果在的話,好做出決定。
二、炒股的核心內容就是通過證券市場的買入與賣出之間的股價差額,獲取利潤。
股價的漲跌根據市場行情的波動而變化,之所以股價的波動經常出現差異化特徵,源於資金的關注情況,他們之間的關系,好比水與船的關系。水溢滿則船高,(資金大量湧入則股價漲),水枯竭而船淺(資金大量流出則股價跌)。
⑧ 股票的利好消息去哪看
新聞聯播,騰訊,新浪財經,東方財富財經網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