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投資技巧 » 章子島股票為什麼買不了
擴展閱讀
石墨烯股票買哪只 2025-08-14 02:52:48
中國農股票價格 2025-08-14 02:41:23
冷雲 2025-08-14 02:39:13

章子島股票為什麼買不了

發布時間: 2022-12-07 06:15:02

① 為什麼還有人買獐子島股票

各有所愛。。。為啥不能買,就像永泰能源,也照樣有人買

② 獐子島股票是怎麼了

三季度飛出只黑天鵝,損失8個億,估計最起碼三個跌停。

③ 大連獐子島造價案件投資者已申請凍結3600萬,冬天真的必須吃海參嗎

大連獐子島造價案件投資者已申請凍結3600萬,冬天真的必須吃海參嗎?

扇貝「跑路」鬧劇終於塵埃落定。9月11日,證監會發布消息稱,獐子島財務造假性質惡劣,影響極壞,嚴重破壞了信息披露制度的嚴肅性,嚴重破壞了市場誠信基礎,依法應予嚴懲。證監會決定將獐子島及相關人員涉嫌證券犯罪案件依法移送公安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自2014年以來,獐子島的扇貝多次上演凍死了、餓死了、「跑路了」的奇葩景象。眾所周知,農林牧漁業一直都是審計的痛點,獐子島正是鑽了深海蝦夷扇貝難以統計核實的空子,通過扇貝死亡、「跑路」等手段進行財務造假,調節業績。

如今證監會重拳出擊,使用科技執法手段——利用最新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進行審計測算,扇貝「無處可逃」,獐子島「造假案」水落石出,公司及其相關人員也得到了相應的處罰。除了刑事追責,獐子島或將面臨投資者的民事賠償。

假「跑路」,真造假

獐子島位於遼寧省大連市長山群島的最南端,由獐子島、褡褳島、大耗子島、小耗子島等四個島嶼組成,距離大連56海里。又因島上坐落著一家上市公司——獐子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獐子島」),該島成為大連有名的富裕鎮。

獐子島成立於1992年,主營蝦夷扇貝、海參、鮑魚等海產品育苗、養殖、加工、銷售等業務,於2006年在深交所掛牌上市,被稱為「水產第一股」。上市之後,公司股價猶如坐過山車,從上市首日的9.32元/股逐漸上漲至2008年1月的22.9元/股,隨後一路下跌,到了2008年9月其股價最低為3.69元/股。

2010年,獐子島迎來最風光時期,股價一路攀升至33.44元/股,市值一度暴漲至235億元。與此同時公司業績表現也十分亮眼,截至2011年,獐子島的營業收入、凈利潤分別為29.37億元、4.97億元,分別較上市當年增長了近4倍、2倍。

好景不長,獐子島於2014年10月發布的一份公告,揭開了公司財務造假的序幕。

根據公告,受北黃海冷水團和遼南沿岸流鋒面影響,水溫日差較大,不適合蝦夷扇貝生長,公司在抽測時發現部分海域的2011年、2012年底播蝦夷扇貝存貨異常。因此獐子島決定對105.64萬畝海域成本為7.35億元的底播蝦夷扇貝存貨放棄采捕,進行核銷處理;對43.02萬畝海域成本為3.01億元的底播蝦夷扇貝存貨計提跌價准備2.83億元。

意味著獐子島成本高達10.36億元的蝦夷扇貝被「凍死了」。

來源:全國市場監管動產抵押登記業務系統截圖

根據全國市場監管動產抵押登記業務系統,9月4日獐子島以蝦夷扇貝作為抵押物,向中國民生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大連分行貸款9000萬元,貸款期限為2020年9月4日-2021年9月4日。去年9月獐子島亦向該銀行貸款1億元。

9月15日上述消息被曝光後,9月16日-17日獐子島連獲兩個漲停板,截至17日收盤其股價報收4.58元/股。

值得一提的是,9月16日民生銀行消息稱,媒體報道提及的民生銀行大連分行對獐子島的9000萬元融資,並非民生銀行新發放的貸款,為存續貸款,擔保方式為土地房產抵押、海域使用權及海底存貨抵押,目前抵押物足值,企業正常付息。

往前追溯,6月3日獐子島以蝦夷扇貝作為抵押物,向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大連長海支行貸款4950萬元,限期一年;5月19日獐子島以海參作為抵押物,向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大連長海支行貸款1100萬元,限期一年。

2019年至今,獐子島通過抵押海參、蝦夷扇貝等獲得的貸款合計為2.91億元。

一邊債台高築,一邊靠抵押借錢「拆東牆補西牆」,倘若未來銀行不給貸款,獐子島二十多億的借款將如何解決?此前半年報顯示,為了清償債務,公司推動股權融資工作,積極與各銀行溝通,探討債轉股方案並擇機推進實施;積極探索引進戰略投資者,推動公司加快轉型。獐子島債轉股方案及引進戰略投資者的具體情況如何?

④ 扇貝這次不跑了,卻是集體暴斃,獐子島為何稱為A股最大笑話

獐子島多次拔苗助長,一個海域只有他家扇貝出逃、死亡各種理由,成了股市的笑話。

被無數A股投資者吐槽的獐子島竟然又玩起了「扇貝」的套路,而這一次,可能是扇貝連續劇的大結局。因為,這次3億扇貝存貨沒跑路,全都死了。

其中部分海域死亡貝殼比例約佔80%以上。死亡時間距抽測采捕時間較近,死亡貝殼與存活扇貝的殼體大小沒有明顯差異,大部分死貝的殼體間韌帶具有彈性,部分殼體中尚存未分解掉的軟體部分。

換句話說,這些庫存的扇貝出現了大比例死亡,而且死亡時間剛剛好就是公司抽測時間之前。11月12日開盤,獐子島股價果然一字跌停,當日早盤,賣單不斷積壓在跌停板上,資金瘋狂出逃。

(4)章子島股票為什麼買不了擴展閱讀:

自2014年起至2019年,據獐子島集團公告,其所養殖深海扇貝已經三次「受災」。

2014年10月,獐子島集團公告稱,2011年與2012年的底播海域蝦夷扇貝,因受冷水團異動導致的自然災害影響近乎絕收,獐子島集團因此巨虧8.12億元。這一事件被股民稱為「扇貝跑路」。

2018年1月,獐子島集團再度發布公告稱,發現部分海域的底播蝦夷扇貝存貨異常,預計可能導致公司全年虧損。一紙公告令市場嘩然,不禁發問,「難道扇貝又跑了?」 最後,公司在年報中解釋稱,海洋災害導致扇貝瘦死。

2019年一季度,獐子島上演「扇貝跑路」第三季,集團凈利潤虧損4314萬元,理由依然是「底播蝦夷扇貝受災」。

2019年6月11日,獐子島發布公告稱,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目前正在被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立案調查。

⑤ 獐子島事件來龍去脈是什麼

2014年10月30日晚間,獐子島發布公告稱,因北黃海遭到幾十年一遇異常的冷水團,公司在2011年和部分2012年播撒的100多萬畝即將進入收獲期的蝦夷扇貝絕收。因「絕收」事件的影響,獐子島當年營收從預計盈利變為巨虧8億。

2018年1月,獐子島的扇貝又被「餓死」。2019年4月,獐子島受災,同年11月又發生「蝦夷扇貝大規模自然死亡」事件。獐子島過去幾年頻繁出現扇貝「絕收」、「餓死」等事件,受到外界質疑。

證監會2014年開始對相關情況進行調查,那年發現沒有虛假行為。2018年2月再次進入獐子島集團進行調查,並且向重要人員進行問話。2020年6月24日,證監會經過最終調查發現獐子島集團確實存在虛假行為,對該集團罰款60萬,並且給予警告,相關責任人也被一一處罰。

(5)章子島股票為什麼買不了擴展閱讀

事件影響:

截至2018年2月22日上午,獐子島股價收報4.11元,相較1月31日發布公告時,股價下跌幅度達46.83%。

自獐子島2014年10月扇貝第一次遭遇絕收事件後,公募基金便大幅減持該股。2018年以後,不少券商也停止了對獐子島的研究和跟蹤。多家買方機構將獐子島列入禁投對象。

⑥ 獐子島股票現在能買嗎

這個公司在二級市場的名聲確實不太好了,多次突發事件,海參冷水流,或者莫名其妙的資產消失等等,確實有太多匪夷所思的事情,上市初期炒作的挺厲害,現在很難說,畢竟估計大資金都會非常慎重了,有其他選擇關注其他的吧

⑦ 成也扇貝,敗也扇貝,水產第一股大「逃亡」

這是「水產第一股」獐子島第三次登上A股的「熱搜榜」。

根據4月27日發布的業績報告,獐子島2018年全年凈利潤3210萬元;2019年Q1凈利潤-4314萬元。也就是說,其2019年Q1的虧損額度竟超過了去年全年的凈利潤。

但真正把獐子島送上熱搜的,是公司對於業績虧損的解釋:底播蝦夷扇貝受災。這是近5年來, 這家以扇貝為主營業務的上市公司第3次以「扇貝跑路」解釋虧損。

當年的農業第一百元股,如今股價已不足當年的零頭, 截至發稿,獐子島股價已跌至3.31元。

5月30日,獐子島回復了來自證監會的問詢函,這比證監會限定的時間晚了一天。對於證監會指出的「持續經營能力存疑」,獐子島表示,「蝦夷扇貝底播規模壓縮至約60萬畝,降低系統性大規模死亡風險對業績的影響。」

然而,此次回復並未「過關」。6月1日,證監會又一封問詢函下發,要求獐子島於6月6日前對2018年年報進一步說明。獐子島依然未能如期交上答卷,並表示力爭於6月11日前完成回復工作。

成也扇貝,敗也扇貝。

上世紀90年代,獐子島率先採取底播養殖技術,並從日本引進蝦夷扇貝這一高市場價值水產,在掌舵人吳厚剛的引領下,獐子島進入了十幾年的黃金發展期,也使當地成為顯赫一方的富貴鎮。

與此同時,吳厚剛成功地把地名做成了品牌。

僅在2005年,獐子島漁業就實現5.2億元產值,1.5億元凈利潤,出口創匯1.7億元。獐子島蝦夷扇貝,一度占據國內市場近80%的份額。

輝煌並未持續下去。

2014年10月,因「遭遇異常冷水團」,獐子島扇貝「跑路」,當年虧損11.89億元。2017年,又因「餌料生物數量下降」,扇貝「飢餓致死」,導致年虧損7.23億元。

從海上糧倉到連年減產,蝦夷扇貝作為獐子島利潤的主要貢獻產品,每一次大規模死亡,都導致了公司業績的大變臉,而「扇貝門」三度上演後,獐子島似乎開始了斷臂求生……

五年來,獐子島蝦夷扇貝的「水土不服症狀」越來越嚴重。

2014年10月30日,獐子島發布公告,因北黃海遭到幾十年一遇的異常冷水團,公司在2011年和部分2012年播撒的100多萬畝即將進入收獲期的蝦夷扇貝絕收。

一片嘩然,質疑聲接踵而來。

大部分質疑集中在冷水團事件的真實性,以及2014年10月14日獐子島股票停牌之前,沒有披露任何與扇貝死亡有關的消息,卻有 大量機構在二級市場上出逃,股民因感到被蒙騙而憤怒。

對此,獐子島董事長吳厚剛自願承擔一億元的災害損失,其中2000萬元在一個月內到位,剩餘8000萬元一年內到位。同時,公司總裁辦12人自願降薪,吳厚剛薪酬降為1元;其餘11位總裁辦成員薪酬降低26%至50%不等。

但據wind數據統計,除吳厚剛2015年後薪酬降為0之外,其餘高管薪酬變化並不明顯。

與此同時,隨著冷水團事件的深入,雖然最終結論表示獐子島蝦夷扇貝死亡確系冷水團所致,但獐子島的居民們並不買賬。

2016年初,獐子島被2000多獐子島居民實名舉報,稱2014年的 「冷水團造成收獲期的蝦夷扇貝絕收事件」原因是提前采捕和播苗造假,並非自然災害。

扇貝門第一集的影響還未結束,2018年1月30日,扇貝再遇波瀾。

獐子島公告稱公司底播蝦夷扇貝的年末存量盤點,發現部分海域的底播蝦夷扇貝存貨異常,對2017年凈利潤9000萬元-1.1億元的盈利預測進行修正,預計可能導致公司全年虧損5.3億元-7.2億元。

對此情況,獐子島給出了理由,由於降水減少導致扇貝的餌料生物數量下降,養殖規模的大幅擴張更加劇了餌料短缺,再加上海水溫度的異常,扇貝長時間處於飢餓狀態誘發了死亡。

扇貝餓死了,成為去年寒冬市場的笑點。

值得注意的是,在獐子島發布存貨異常公告的前一個月, 獐子島第二大股東和島一號證券投資基金分別於2017年11月、12月合計減持獐子島199.85萬股,套現逾1500萬元。

扇貝門第二集的調查結果還未公布,不曾料到,第三集緊接著上映。

獐子島2019年一季度虧損4314萬元的理由是:底播蝦夷扇貝受災。熟悉的味道,熟悉的配方。

對於三次扇貝「跑路」事件,鋅 財經 多次向獐子島官方進行求證,均未收到回復。而鋅 財經 對獐子島董秘發起的提問:為什麼扇貝多次出走,貴公司依然沒有建立起完善的養殖體系?截至發稿,對方未予回復。

對於海洋牧場的風險性,海洋生物系教授張華對鋅 財經 表示,海洋牧場主要在自然海區,的確會受到外部環境影響,會造成投入產出達不到預想的效果。但是在抵禦風險上,可以採取很多措施減少不利影響。

追溯扇貝門的過往,從2014年獐子島冷水團事件至今, 每次在扇貝「跑路」的次年,該公司均能神奇般扭虧為盈,避免被ST以及退市風險。

信達證券研報認為,盡管此次風險事件或由不可控的外部因素引起,但由於兩次風險事件的發生間隔短、影響大,或對公司信譽度和影響力造成一定負面影響,並下調公司評級至「賣出」評級。

獐子島,這個隱藏在黃海深處不足15平方公里的小島,能相繼成為資本追捧和備受質疑的目標,和吳厚剛密不可分。

上世紀70年代,獐子島有著「海上大寨」的稱號。據當地鎮志記載,1958年,獐子島成立人民公社,通過冬季釣魚、拉貝生產,多積累少分配的新方式,公社創造出了單船捕撈和總捕撈量的全國紀錄,並且第一次登上《人民日報》。

吳厚剛的少年階段,就在那段轟轟烈烈的時期中度過。

中學畢業後,作為新生力量,吳厚剛加入了獐子島的創業群體,從鉚工造船開始做起,後歷任獐子島漁業總公司會計、財務部經理、總公司副總經理,最後坐上了總經理、獐子島黨委書記的頭把交椅。

1996年,32歲的吳厚剛將獐子島帶入了發展的快車道。

他的改革從產權制度開始,將捕撈船全部民營化,以解放積極性;將漁民捕撈的產品集中起來出售,以此增加市場整體競爭力,主導議價權。

之後, 吳厚剛開始推進「底播養殖」技術取代傳統的「浮筏吊籠養殖」,將海產品從「圈養」轉變為「放牧」。

在新養殖、新模式的影響下,2000年,獐子島鎮總收入達到6.79億元,純收益2.1億元,人均收入超過萬元。而同年,全國城鎮居民人均收入6208元,農村人均收入只有2229元。

2001年,政企分離政策推行,獐子島改制。吳厚剛選擇下海。

下海後,長海縣政府給了他漁業公司5%股份的獎勵,以及530萬元無息貸款,用於其再購5%的股份。最終,吳厚剛以10%的股份佔比、第三大股東的身份繼續做漁業公司的掌舵人。

在吳厚剛的帶領下,獐子島啟動了海洋牧場建設,投放海底人工魚礁、海洋生物苗種,進行海底綠化,這里也成了中國海洋牧場的起源。

2006年9月28日,獐子島漁業在深交所上市。

上市第一天,獐子島以60.89元的開盤價成為當時國內1341家上市公司中的第二高價股票。此後股價持續攀升,到2008年1月創下151.23元的紀錄,成為滬深兩市的股王,同時也成為了中國農業第一個百元股。

吳厚剛曾說,「大海是我的家,藍色的大海給我們提供了寶貴的資源,我們的發展過程要與大海和諧共生。」

但是,在與大海和諧共生了十多年後,畫面開始變得不再和諧。

繼2014年「冷水團」事件後,隨即而來的 播苗數量造假、偷工減料、播撒量虛報等負面傳聞, 纏繞著吳厚剛和其所領導的獐子島集團。

吳厚剛卻走了一波「騷操作」,2014年後自降薪水為0,卻於2016年在股市套現超1億元。

A股市場,優秀的公司總是相似,作妖的卻各有千秋。

獐子島會不會成為下一個藍田股份?

同樣作為農業企業,藍田股份創造了一個時代的股市傳奇。1996年發行上市以後,在財務數字上一直保持著神奇的增長速度:總資產規模從上市前的2.66億元發展到2000年末的28.38億元,增長9倍,歷年年報的業績都在每股0.60元以上。

即使遭遇了1998年特大洪災,每股收益也能達到0.81元,5年間股本擴張了360%, 「藍田神話」成了他們的代名詞。

如此「抵抗自然災害」的能力,將如今的獐子島遠遠甩在身後。

然而,2001年10月,刊登於《金融內參》一篇600字的短文,對藍田神話直接質疑——其業績完全依靠銀行貸款。迷霧撥開之後,藍田神話破滅。

農業版塊的故事總在上演。

此前,到期沒錢還本付息的雛鷹農牧,開創了「豬肉代償」債權人的先河。在今年1月披露業績預告修正公告時,再次給出了「豬被餓死」的虧損理由,和扇貝逃跑如出一轍。

自然災害成為了農業上市公司造假的契機。

然而,根據企業會計准則,「 生產性生物資產的減值准備一經計提不得轉回,而消耗性生物資產的減值准備在計提後,在特定條件下可以轉回 」。因此,這也成為不少企業調節利潤的工具。

讓報表好看是很多A股企業的基本要求,在沒有實力支撐下的好看,總是外強中干。當窟窿太大,荒唐的借口開始上演一個個的股市笑話。

這些啼笑皆非的股市趣聞,映射的是監管的缺失,懲罰機制的不健全。不少上市公司的財務造假、違規信披,業績修飾正在堂而皇之地進行。

雖然問題長久存在,但可以看到的是,監管在逐步與成熟市場同軌。

5月15日,證監會啟動設立全國投資者保護宣傳日,發布了2018年度資本市場投資者保護狀況白皮書及系列子報告,中國投資者網微信公眾號也正式上線。

新湖財富助理總裁郭劍表示,A股的退市機制和國外成熟的資本市場相比,的確是有比較大的差距,但是可以看到的是目前退市的企業開始變多了,這是一個好現象。

如果說,A股是一個時代的火山口,那麼,這里擁擠著幾十年的投機客與亢奮者。

當扇貝不再跑路,當市場的灰色行為不再被寬容,這些讓人鄙夷的價值投資,也會被接受。

⑧ 獐子島現在能買嗎

不能 ,因為該股今日召開股東大會,發行公司短期融資券;為控股子公司提供擔保,停牌一天。 基本面: 據獐子島上海辦事處相關人士介紹,從今年年初開始,獐子島先後在上海招募了3家代理商,開出上海灣廣場和正大廣場2家銷售獐子島海參、鮑魚、扇貝、海螺、海膽等五大類100多種海產品的全品店;在久光百貨、太平洋(601099,股吧)百貨3家門店開出了4家獐子島海產專櫃。獐子島的小包裝海產品將從5月份開始陸續進入全家便利上海門店。據介紹,今年下半年,獐子島有望在上海注冊成立分公司,進一步加大對上海市場的投資和營銷力度。預計到今年年底,獐子島在上海的全品店將增至8家,專賣櫃和銷售點可望達到近300個,銷售額可望突破2000萬元。 為了在餐飲行業進一步宣傳獐子島的海產品牌,獐子島去年與中國飯店采購供應協會在全國發起舉辦了首屆「獐子島」杯海參烹飪大賽。在昨日舉行的上海賽區的預賽中,原料全部採用獐子島的海參。大賽隨後將在長沙、西安、北京舉行預賽,每一站預賽將會評出前兩名參賽廚師,參加11月份在北京舉辦的決賽。 據介紹,獐子島以其獨享北緯39度純凈海域的高品質海珍品,從遼寧省眾多海產品企業中脫穎而出,挺進上海世博會,成上海世博會遼寧省唯一指定海珍品提供企業。 技術面: 該股除權後走勢較弱,屬於長線,高送配績優品種,目前價位參與不合適,可在後期有調整時介入。

⑨ 獐子島股吧

獐子島股吧如下:
一、獐子島公司在2020年6月24日,發布一則極為重要的公告,內容為收到《中國證監會》作出的《處罰決定書》,基本查實獐子島公司分別於2014年度、2015年度在連續兩年虧損的情形下,客觀上利用海底庫存及采捕情況復雜極難發現、難調查、難核實的特徵,不以實際采捕海域為依據進行成本轉接,導致財務報告嚴重失實,2016年通過少記錄成本、營業外支出的方法將利潤由虧損揭露為盈利,2017年度又將以前年度已采捕海域列入核銷海域或減值海域,誇大虧損幅度,另外,公司還涉及《年終盤點報告》和《核銷公告》披露虛假、秋測披露不虛假、不及時披露業績變化情況等多項違法、違規事實。
二、參與的基本條件:凡在2017年3月21日至2018年2月9日期間買入獐子島,且在2018年2月10日之後賣出或仍然持有的散戶朋友,可在第一時間通過---股民維權315網----參加,並有望獲賠...
三、歷史典故:從佛山照明、大智慧、億晶光電、撫鋼、山西路橋再到現在的普天等等,均取得重大成功,路是靠走出來的,從來不是虛構出來的... 成功也必然屬於行動者。
1、獐子島因扇貝接連跑路而引發市場關注的獐子島,本以為存在較大的退市風險,但時至目前,獐子島股票依舊平穩運行,並在最近一個月的時間內,獐子島股價出現了大幅攀升的走勢,甚至出現了翻倍的行情
2、從此前遭到市場輿論風波的沖擊影響,到董事長辭職以及相關責任人的被罰,再到股價的翻倍上漲,獐子島再一次演繹了反轉神話。究其原因,一方面在於近期市場行情的持續回暖,農牧飼漁板塊也出現了不錯的上漲行情,作為農牧飼漁板塊的熱門上市公司,卻容易獲得市場資金的炒作;另一方面則在於近期獐子島發布了半年報業績預盈的公告,預計實現凈利潤3000萬至4500萬元,而在去年同期,獐子島卻發生了2358.97萬元的虧損。
3、截至目前,獐子島股價報收於每股5.68元,較上月底的股價上漲了一倍,相對應的總市值達到了40.39億元。從這一輪7月份的上漲行情中,獐子島也稱得上顯著跑贏市場行情的上市公司了。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整個7月份的時間內,銀行地產等低估值板塊卻出現了大漲大跌的走勢,且上漲的行情只用了數天的時間完成,緊隨其後,卻面臨著半個月以上的陰跌走勢。時至目前,不少銀行股、地產股的股票價格已經非常接近6月底的起步點,有的上市公司更是創出新低。換言之,從7月上旬之後,銀行地產股卻處於新低不斷的過程,這與其低估值、低市凈率的特徵有所背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