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們平常買股票買的錢、交的錢是交到哪裡去了錢是給誰手裡了
賣主手裡。
股票交易是股票的買賣。股票交易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通過證券交易所買賣股票,稱為場內交易;另一種是不通過證券交易所買賣股票,稱為場外交易。
買賣股票成交後,買主付出現金取得股票,賣主交出股票取得現金。交割手續有的是成交後進行,有的則在一定時間內,如幾天至幾十天完成,通過清算公司辦理。
(1)股民買股票的錢去哪了擴展閱讀:
印花稅由購買、粘貼印花稅票的納稅人按照規定的應納稅比例和限額繳納。證券交易印花稅是印花稅的一部分。它是根據買賣雙方簽訂的證券交易合同的金額向賣方徵收的。稅率是1。
經國務院批准,財政部決定自2008年9月19日起調整證券交易印花稅政策。現行的雙邊徵收改為單邊徵收。也就是說,證券交易印花稅只對賣方(或繼承、贈與A股、B股的轉讓人)徵收,對買方(受讓人)不徵收。稅率仍為千分之一。
2. 我們買的基金股票大跌,錢都去哪裡了
當股市大跌時,買股票的投資者的錢主要流向以下幾個地方:
1、大股東減持。
上市公司大股東往往非常清楚自己股票的實際估值,當他發現股價漲得有點離譜了,市場出現亢奮情況,大股東很可能在二級市場上減持手中股票。大股東持股的成本很低,他們在二級市場上幾十元錢的拋售,由散戶們接盤。隨後股市下跌,蒸發的市值就是大股東減持籌碼,兌換成現金的錢。
2、投資者或大戶
在股市低位提前布局,現在股市漲到頂部區域,他們覺得後市上升空間已經不大,風險卻在悄悄來臨,他們就要及時兌現賬面上的浮盈,在兌現浮盈之前不能算是賺錢,而是把籌碼拋給下家之後,這類先知先覺的投資者算是落袋為安。而股市的市值蒸發,主要也是被這部分群體帶走的。
3、機構投資者
機構投資者不斷進行逼空式上漲,把自己手中的券商股、大金融股、白酒股、科技股等都拉至高位,而散戶投資者悉數進入接盤,機構投資者就可以高價出貨,降低倉位。所以,在很大程度上講,A股若是下跌,市值都被主力機構高位出貨後變成現鈔,放入囊中的錢。
(2)股民買股票的錢去哪了擴展閱讀:
股市的市值增加原理
股市有了賺錢效應後,社會各路資金都紛紛入市炒股,還有外資QFII、RQFII等對沖基金入市,大量外圍資金入市買股票,從而把股票的價格給推高了,當股票價格被推高後,再乘以總股本,就是個股的市值了。而A股的總市值就是所有上市公司的流通股的數量乘以當前的股票價格得出來的數據。
而當股價或股市將要下跌之時,往往是散戶進場,機構投資者離場。於是,散戶們把資金投進股市買股票,但同時,必然會有另外一方把手中的股票買給,就把錢給提走了。
散戶投進去的錢當然不會消失,只是被其他人帶離了股市,而散戶進場後持有原先上家的股票,恰巧遇到股市大跌,散戶手中的股票的價值也就這樣縮水了。
3. 買股票的錢到哪裡去了
大部分的購買都流向了上市公司。股東或投資者購買股票後,該部分基金首先轉入證券銀行賬戶,證券公司扣除傭金並轉入上市公司法人賬戶。股票發行時,即在一級市場上,投資者申請股票,即扣除發行費用後,即由上市公司免費使用資金。投資者在二級市場上買賣股票的資金與該公司無關,該公司會向投資者支付股息。上市融資是指公司發行股份,大型機構購買股份,公司將所得收益用於工業經營。在二級市場上,我們不直接從上市公司買賣股票,而是從其他交易商買賣股票。目前,這筆錢與上市公司毫無關系。
拓展資料
1、股票是股份公司向股東發行的證明其股份的證券。它既可作為購買對象,又可作為抵押品,是資本市場上主要的長期信用工具之一。股票,作為一種所有權憑證,最初用於紙張印刷,如上海。本文方法,股票紙通常記錄股票的票面價值,發行公司的名稱,股票數量,發行公司的設立登記之日起,股票的發行日期,董事長和董事的簽名,股票的性質,隨著現代電子技術的發展,電子股票應運而生。該股票無紙質憑證,一般將相關事項存放在計算機中心,股東只持有一張股東賬戶卡,所持股票的品種和數量可通過計算機終端查詢。這種電子庫存也被稱為無紙化庫存。目前,我國在上海和深圳交易所上市的股票基本採用這種方式。
2、股票的成本價格高於買入價格,那是因為成本價格是在買入價格的基礎上增加購買成本,所以它會更高。少數證券公司的成本價格不僅包括買入成本,估計拋售成本均衡,相當於盈虧平衡價格。此外,還有一些地方還收取傭金。這項費用主要包括通訊等費用,一般按具體情況計算。股票市場價值是指股票在市場上交易的價格。股票市場價值是通過股票市場上買賣雙方之間的競爭性交易而形成的。是買賣雙方都同意的交易價格。決定和影響股票市場價值的因素有很多,包括面值、凈值、實際價值以及市場供求關系。
4. 股市是「零和游戲」嗎請問那麼多股民虧的錢去哪了
股市確實是零和游戲,進入股市的錢都是再生分配的,最終盈虧的錢相加都是等於零;那麼多股民投資者虧的錢,已經被上市公司、機構、大股東、以及賺錢的股民賺走了。
為何說股市就是零和游戲呢?要知道股價是虛的,並不會產生真金白銀的,股價只是代表一個價值的數字而已,這個數字想要達成交易必須要有買方,同時也有賣方,只有買賣方達成協議之後就會自動成交。
買入方得到股份,而賣出方得到現金,如果不包含手續費的話,買入方與賣出方的價值是相等的。比如張三有10萬想要買入某隻股票,剛好李四有10萬股份要賣出,張三李四達成交易之後,張三得到10萬股份,而李四得到10萬現金,這樣相加起來實際就是為零。
第七:錢虧給炒股高手了,雖然股票市場大部分股民都是虧錢的,但還是有小部分股民是在賺錢的,尤其是那些真正的炒股高手,把股市當作提款機,這些錢都被高手賺走了。
綜合通過以上兩個問題得知,股票市場確實是零和游戲的,這是毋庸置疑的,類似有賺有虧,而盈虧相加是等於零;但那些炒股虧損的錢已經分給以上七個地方了,記住股市虧的錢不會憑空消失,更不會憑空蒸發的,希望所有股民要知悉。
5. 股票退市了,股民的錢最後進了誰的口袋
股票退市了,股民的錢最後進了上市公司、大股東、機構、證券公司、國家隊和炒股高手等這些人的口袋裡面。
當股票退市了股民的錢最後怎麼會進了上市公司、大股東和機構等口袋呢原因非常簡單,自從上市認購開始,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都開始抽離資金,抽的資金都是股民口袋的錢,股民的錢一成一成的被他們收割了,下面進行分析。
(1)公司申請上市,只要得到相關部門的審核通過,確定發行價開始,上市公司就可以融資一大筆錢,這些融資的每一分錢都是股票市場裡面的錢;比如股民參與新股中簽,只要中簽就繳款,繳款之後錢就到了上市公司手中。
(6)炒股高手,雖然在a股市場90%的人都是虧錢的,但還有10%的人是賺錢的,可以這么理解9個人虧的錢已經被1個人賺走了,體現股票市場財富再生分配的功能。
綜合通過上面分析後得知,當股票退市了,在退市之前股民的錢已經被上市公司、大股東和機構等兩類人分了,進了他們的口袋,股市的錢不會憑空消息的,總之不管股票退不退市錢不是進你口袋就是進我口袋了。
6. 買股票的錢是去哪了,賣股票的錢又從哪裡來這中間資金的流動跟上市公司有什麼關系
股票是一種有價證券,公司發行股票是為了融資。一般的股票交易中,買股票的錢是給賣股票的人了,賣股票的錢當然就歸賣股票的人了。上市公司發行了股票,這個資金和上市公司沒有直接關系,但是可能影響股價,進而影響上市公司的市值,即總資產。還有不明白,繼續提問。
7. 買股票的錢流向哪裡
上市公司。
一般首先在上市公司流動,然後在買股票的股民裡面流動。
部分被券商和國家收了手續費和印花稅這我能理解,但首次發行的股票錢流向了上市公司,以後就是只在股民之間流動.
炒股的時候我們都是會根據各種指標來對股票進行分析的,股票資金流向算是一個最為常見的指標了,而股票的每日資金流向看的就是內盤和外盤,內盤是說主動賣出的資金,外盤是說主動買入的資金,按照資金流向來判斷股票漲跌是非常由參考價值的,例如上漲拉升的股票通常都是外盤比內盤多,也就是主動買入的資金多,其後勢也是看漲;
如果內盤比外盤高很多的話就是主動賣出的資金多,也就是拋出多後勢看跌,這是資金流向中最直觀的。
【拓展資料】
股票資金流向表示什麼?
資金流向和賣盤、買盤是有關系的,通常統計某一個交易日的總凈流量就是總流入減去總流出得到的值,不過小編要提醒大家在交易股票的時候資金流向只是其中一個參考,而我們不能只依靠一個指標來分析,這樣是很容易虧錢的。
股票的資金流向這個功能在很多的炒股軟體中都有,軟體用戶依據系統給出的資金流向就可以進行分析,炒股軟體中除了個股的資金流向還有大盤的資金流向,還能看到行業板塊之間的資金流向。
我們在交易股票的時候必須要關注股票的各方面,之後在根據自己的判斷來對是否要買入股票進行分析,而且買入之後我們也要時刻關注股票的走勢情況,一定要在合適的價位賣出,才能賺取到股票的利差,除了股票本身的行情走勢之外,大盤市場的走勢我們也一定要注意,整體走勢是上漲的情況下,盈利的可能性會更大,但是如果大盤走勢是下降,即使個股走勢上漲也是很有可能會下跌的,這個時候投資股票就一定要注意了。
8. 買股票的錢到哪裡去了
公司發行股票時,錢到了公司手裡,然後股票在股票市場的交易,錢是在買賣雙方之間運動,買者將錢給了賣者,並沒有給公司。
股價變動不僅隨經濟周期的變化而變化,同時也能預示經濟周期的變化。實證研究顯示,股價的波動超前於經濟波動。往往在經濟還沒有走出谷底時,股價已經開始回升,這主要是由於投資者對經濟周期的一致判斷所引起的。
拓展資料:
市場的穩定與否跟場外非官方的消息的多寡以及制約機制是否健全有密切關系。從宏觀的角度講,凡是出自官方的正道消息,都是可以用作判斷當前以及未來一個階段內市場方向的依據。
而且,無論中外的股市,總是走著螺旋式攀升軌跡向前發展,以波浪形態來講,盡管浪型由諸多起伏組成,但將周期拉長到可以考察其全貌時便不難看出:一浪更比一浪高,與之對應的是所謂「谷底」也將隨之抬高,投資者可以看看滬市自開市以來K線圖便看一目瞭然。
或者看看周邊的香港股市、日本股市、台灣股市等等。這里我想說明的是:投資者投資股市即便尚不精熟於各種投資獲利的技巧,但至少先對股市以及影響股價的諸多因素有個基本了解,然後慢慢學會綜合所有已知的知識進行自己的投資決策。
市值變了,股票還是原來的股票,股票所代表的意義還是原來的意義,跌之前占這家公司多少股分,跌之後還是一樣。用股票比你不容易理解,用實物吧。比如你有一把鐵鍬,你用100塊錢買的,買了之後你想賣,但別人只願意出20,你只好20賣了,現在你這把鐵鍬的市值縮水了80塊錢,這80塊錢到哪了呢,如果鐵鍬值50,那縮水的80塊錢的去向是這樣的,縮在的錢縮你身上了,其中50塊錢進了賣你鍬那人的腰包(你花100元買了人家價值50的東西,別人賺了50),買你鍬的人賺了30(你20塊錢賣了把價值50元的鍬)。
換成股票,假設市場上只有1支股票,共100股,上市時股價每股1元。你花100元買來這100股。當然你買來是想用更高的價賣出去,但別人都不願意買,沒辦法,你挺不住了,你用50元的價賣出去了。
9. 我們買上市公司的股票,買了他們股票後錢去哪了呢
轉移了。
打個比方,你有一千噸大米,想要出售,那麼按照去年的市場價,1噸1萬塊,你會認為你的大米值一千萬,當出售時,大米價格下調為8000元每噸,這時你的大米只值八百萬,會覺得自己虧了200萬,其實你的大米仍然在手裡。
實際上,以前1000噸大米可以養活1000頭豬,現在還是可以。而你所在意的虧損是你從未真正擁有的損失。所以,在沒有賣出手中的股票之前,都沒有真正的損失。在不涉及分紅的情況下,只是財富有所轉移,股市的價值本身其實沒有發生變化。
賣出後在證券賬戶里可以查到。從長久的角度來看,股市中錢的來源根本是企業分紅,股票的價格不過是數字而已,它的漲跌只是經濟結果的反應,而不是經濟結果的原因。換句話說,是因為經濟不行了,所以股市才下跌,而不是因為股市下跌了,所以經濟不行了。
(9)股民買股票的錢去哪了擴展閱讀
當供大於求,也就是說賣出的人比買入的人多,那麼想要快速成交,賣方只有降低價格,當賣方越來越多,股價會根據市場規律自然下跌。
比如,一隻股票的市值為100億元,6個月以後,股票的市值上漲到200億,看上去是多100億。事實上這只是賬戶里數字的變化而已,如果想把這筆錢變現,就需要公司真的值這么多錢。如果賣出沒有接盤的人,股票價格自然下跌,所以價格只是表象而已。那事實上股票的估值並不是非常准確,很多都有投機的成本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