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藿香正氣水的上市公司
太龍葯業公司。太龍葯業公司是中華傳統中醫葯文化的代表之一,公司主導產品雙告中昌黃連口服液、藿香正氣水等用於感冒引起的一系列症狀,是家庭常備葯物之一襪扒。1999年太龍培神葯業股票在上海證券交易所隆重上市,是河南省醫葯行業的。
② 河南福森集團賣葯怎麼樣
河南福森集團賣葯好。根據查詢相關信息顯示,河南福森葯業有限公司是福森集團旗下的核心子公司,位於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源頭—河南省南陽市淅川縣,是國內劑型最全,生產規模規模較大的制悔旁葯企業之一。擁有國內一流的已通過國家葯品GMP認證的注射劑、口服液、片劑、硬膠囊劑、顆粒劑、中葯提取等多條現代化生產線。公司主要產品有:雙黃連口服液、雙黃連注射液、鹽酸氟桂利嗪膠囊凱前升、克拉霉盯老素緩釋片、通脈口服液等。福森葯業有限公司於2018年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股票代碼:1652.HK。公司立足中葯產業,致力於打造集中葯,化葯,生物制葯為一體的健康產業集團。
③ 雲南白葯凈資產收益率下降
上半年,雲南白搏拆葯實現營收180.17億元,同比下降5.59%;凈利潤15億元,下降16.72%。
對於營收下降的原因,雲南白葯表示,商業板塊營收下降9.82%,主要是受葯品集采和降價的政策因素影響。
至於凈利潤超過營收的下滑,雖然半年報沒有說明,但值得注意的是,雲南白葯的非主營業務中,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為-4.17億元,占利潤總額的25.15%。此外,雲南白葯計提商譽減值損失,對子公司計提的信用減值損失分別超過5億元和6億元。
2021年上半年,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超過8.6億元,全年擴大至近20億元。於是雲南白葯被貼上了「股票巨虧」的標簽,登上了熱搜。
截至2023年6月底,雲南白葯持有小米集團、中國抗體、健貝昕薇、雅基吵棗各布森研究與制葯有限公司等股票,還持有6隻債券基金。總投資成本為56.47億元,
雲南白葯投資二級市場,始於2019年,一度嘗到甜頭。2019年年報顯示,雲南白葯持有多隻股票和債基,投資成本72.1億元,盈利2.77億元。當時雲南扣非凈利潤下降,但凈利潤增加。2020年,雲南白葯加大證券投資,證券投資成本已達138.34億元。2020年,雲南白葯公允價值損益達22.4億元,占利潤總額的32.94%。
到2021年底,炒股虧損的雲南白葯投資成本降至106.87億元。
近年來,上市公司證券投資規模持續擴大。Wind數據顯示,2019年,a股上市公司證券投資合計9940.4億元,2020年達到1.44萬億元,2021年達到1.66萬億元。
相對來說,很多投資額較大的金融企業都是券商。
證券投資投資方面,雲南白葯位列2019-2021年a股前20名。
在今年的半年報中,376家a股公司披露了證券投資情況,投資總額達4635.09億元。雲南白葯投資56.47億元,在公司中排名第13。
相關問答:中國老字型大小葯企都有哪些?有人知道嗎?
中國十大老字型大小醫葯品牌1.哈爾濱制葯集團2.北京同仁堂3.廣東怡和會館4.天津紅仁堂5.馬應龍制葯公司6.廣西玉林葯業7.杭州民生制葯8.山西廣源民族醫葯9.中信制葯集團10.九芝堂股份公司1.哈爾濱制葯集團哈爾濱醫葯集團是一家中外合資企業,總部設在哈爾濱,是一家上市的醫葯公司,於1988年被批准成立,下設三個精製醫葯子公司。三精雙黃連口服液是一種著名的葯物。2.北京同仁堂北京同仁堂始建於1669年,1723年開始向皇室提供葯品。由於同仁堂作為皇家毒販的地位,它一直保持著卓越的制葯技術。值得一提的是,銅仁堂也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3.廣東怡和會館廣東怡和堂已有100多年的歷史,其主要產品是沙溪涼茶,是廣東人夏季喜愛的涼茶飲品,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4.天津紅仁堂天津紅仁堂於1994年被授予中國老字型大小,主要經營中成葯。它是中國第一家開發膠囊中成葯碰攔的公司,其部分產品在國際上享有盛譽,受到國際消費者市場的喜愛。5.馬應龍制葯公司馬應龍醫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582年,是中國最古老的醫葯品牌之一,總部位於湖北省武漢市,其馬應龍痔瘡膏在市場同類產品的銷量上一直保持領先地位。④ 哪位幫我解答三隻股票:600130,600881,600829。
600130,感覺只能做短線!在3.8左右補倉,如到不了,建議觀望!
600130預告2006年報:扭虧(公告日期:2007-01-30)
2007年01月30日公布的業績預告公告,預測2006年度扭虧,預測內容為:經財務 部門初步預計,公司2006年全年度實現微利,扭虧為盈。1、投資收益大幅度增加:主要是公司短期投資品種-基金天華市價大幅回升,沖回以前年度計提的短期投資減值准備;2、2006年公司圍繞年初制定「全年度實現盈利」的經營目標 ,積極整合資源,精簡機構,提高效率,同時嚴格控制費用支出,有效地降低了 運營成本。
★上年同期的每股收益為-1.23元
波導股份(600130):短線
公司是國產手機第一品牌,龐大的3G產業將進入全面爆發階段,公司作為我國手機行業的龍頭企業,有望迎來巨大發展機。
第一:國產手機第一品牌 競爭優勢明
公司是國產手機第一品牌,取得了在國產手機中連續六年銷量第一、連續三年出 口第一、全球銷量累計近6000萬台的突出業績,躋身世界前十強手機生產商行列。公 司產品質量已經在國際上獲得多項認可,順利通過歐洲三大運營商的工廠認證,並贏得了沃達豐、Orange等國際運營商的高額訂單。公司近期贏得了由中國質量萬里行促進會公布的國內手機質量第一稱號,充分顯示其在手機終端領域的強大競爭力。
第二:3G龍頭 迎來重大機遇
TD-SCDMA已經確定成為我國通信行業3G標准,中國移動等電信運營商的城市測試正在展開,龐大的3G產業將進入全面爆發階段。而波導股份作為我國手機行業的龍頭企業,正是TD-SCDMA產業聯盟成員之一,並已經通過3G條件的場外測試,目前有多款終端產品參與3G測試,屬於名副其實的3G設備製造商,有望在全面啟動的3G產業中迎來巨大發展機遇。此外,公司還與法國薩基姆公司合資成立寧波薩基姆波導研發有限公司,將全面整合薩基姆的技術優勢和波導的創新優勢,為公司的持續發展奠定了扎實基礎
。
第三:實際控制人變更 重大重組題材。
公司大股東寧波電子信息集團已經被中國新紀元有限公司收購,公司實際控制人 隨之發生變更。據了解,中國新紀元是一家資本豐厚的企業集團,除波導股份外還參控股了一家基金和兩家上市公司,分別為:以40%的持股量控股諾安平衡基金,以34.52%的持股量控股大恆科技,以6.87%持股量參股中興商業,實力雄厚的新股東的入主給波導股份帶來了全新發展機遇。
第四、太陽能題材極富想像力
公司吸收合並寧波電子信息集團下屬電容器總廠和寧波太陽能電源廠,大力進軍能源領域,燈波電陽能電源公司是中國最大太陽能電池、電源生產企業之一,有二十多年生產太陽能電池、電源經驗,深受國家政策鼓勵和扶持,也使公司具有了極富想像力的太陽能題材。
2006年前三季度報告顯示,公司業績同比增長106%,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該股前期表現十分低調,一直進行大的箱體整理,遠遠落後於大盤的漲幅。
600881,農業板塊的品種.今天隨著大盤下跌,前期放量尚可,建議持有不動!
因為其有朦朧消息
東北證券借殼錦州六陸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那麼參股東北證券的上市公司亞泰集團(600881)自然將會成為各路資金集中圍剿的對象!按照東北證券借殼後的總股本5.8億算,亞泰集團持有32.68%的股份就是1.9億股。如果按照證券公司在未來幾年的發展情況來看,東北證券在上市後的價位應該在25元附近。那麼亞泰持有東北證 券的股權將變成47.5億!同時,隨著證券市場的長期走牛,東北證券將給第一大股東亞泰集團帶去多麼巨大的投資回報。亞泰集團的業績也將會因此而大幅提高,成為牛市盛宴的分享者!看看同樣因為被借殼而拉了十一個漲停板的的都市股份,它就是因為 被海通證券借殼才大幅走高的。現在的券商資產將是未來幾年資金重點炒作的對象。
600829,走勢已壞,建議出局!
2004年,S三精借殼天鵝股份上市。2005年通過調整產業結構,將參股公司哈水泥47.97%的股權全部售出,並收購控股子公司三精有限股權(由60%增持至100%),進行 了母子公司合並,實現了主業從水泥行業向醫葯行業的轉變。由此,S三精製定了OTC( 非處方葯)以口服液為重點、其他劑型為輔助,處方葯以特色品種為重點、其他品種為補充的發展戰略。
2005年,公司OTC類主導產品的收入保持穩健增長,市場份額穩定。當年葡萄糖酸 鈣口服液、葡萄糖酸鋅口服液和雙黃連口服液三大重點品種完成銷售收入共計8.11億元,其中,雙黃連口服液成為公司第三個單品種年收入超過2億元的產品,比上年同期銷售收入增加近7,000萬元。公司凈利潤同比大幅增長了443.7%。
今年一季度,在OTC產銷兩旺的情況下,公司業績依然高開高走,實現凈利潤6,003 萬元,同比提高了185.33%,每股收益為0.16元。但是,今年第二季度,「齊齊哈爾第二 制葯廠假葯案」給公司帶來了負面波及和影響,雖然該案與公司無關,但同處一省份的S三精業績還是受到了牽連。公司上半年每股收益為0.2031元,比第一季度僅增長了0.0431元,也就是說二季度業績僅為一季度的四分之一強。
不過,這種下滑勢頭今年第三季度得到改觀。報告期內,公司不斷強化經營管理, 充分依託牌及網路優勢,加大對OTC及處方葯市場的同步開發和拓展,擺脫了「齊齊哈爾第二制葯廠假葯案」的負面波及和影響。公司經營狀況已恢復正常,銷售回款大 幅增長,達到歷史最好水平。第三季度,公司實現凈利潤8023.72萬元,同比增長了44.77%。每股收益為0.21元,佔到前三季度每股收益的50%以上。
業內人士指出,近年,醫葯市場規范大旗高舉,葯品連續大幅降價、反商業賄賂等 一系列政策出台,使許多處方葯企業增收不增利。但S三精處在行業前景良好的OTC市 場內,主營業務突出,受降價政策的影響較少。
目前,S三精的利潤主要來自三精雙黃連系列、三精葡萄糖酸鈣、三精葡萄糖酸鋅口服液三種OTC產品。據證券事務代表喬克榮介紹,三種口服液占公司主營收入的50% 以上,卻創造了公司90%以上的主營利潤。由於公司產品主要是OTC產品,葯品降價對公司的影響較小。雖然公司有一部分抗生素葯品會受到降價的波及,但在公司業務收入 中佔比不大。
以上建議,供參考!
⑤ 醫葯股有哪些
醫葯股有上海醫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四環生物制葯有限公司,中國醫葯集團總公司,江蘇聯環葯業股份有限公司,沃華醫葯。
1、上海醫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港交所股票代號:02607;上交所股票代號:601607)是一家總部位於上海的全國性國有控股醫葯產業集團。公司主營業務覆蓋醫葯研發與製造、分銷與零售全產業鏈。
根據2013年中國企業聯合會評定的中國企業500強排名,公司綜合排名位居全國醫葯行業第二,是中國為數不多的在醫葯產品和分銷市場方面均居領先地位的醫葯上市公司,入選上證180指數、滬深300指數樣本股,H股入選恆生指數成分股、摩根斯坦利中國指數(MSCI)。
2、北京四環生物制葯有限公司始建於1988年,股票代碼為000518,簡稱「四環生物」,是我國最早從事基因工程葯品和診斷試劑的研究、中試、生產和銷售,集科、工、貿為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也是我國最早的基因工程葯物產業化基地之一。
3、中國醫葯集團有限公司是由國務院國資委直接管理的中國規模最大、產業鏈最全、綜合實力最強的醫葯健康產業集團。以預防治療和診斷護理等健康相關產品的分銷、零售、研發及生產為主業。
旗下擁有11家全資或控股子公司和國葯控股、國葯股份、天壇生物、現代制葯、一致葯業5家上市公司。2003-2011年,集團營業收入年平均增幅33%,利潤總額年平均增幅44%,總資產年平均增幅35%。2012年實現營業收入超過1600億元,是中國唯一一家超千億醫葯健康產業集團。
4、江蘇聯環葯業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製造和銷售化學原料葯、化學葯制劑及有機中間體的股份制醫葯企業,2003年3月4日,經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批准,在上海證券交易所公開發行A股股票2000萬股,並於3月19日成功上市,股票簡稱:聯環葯業,股票代碼:600513。
5、沃華醫葯於1959年1月在萬和堂葯庄中葯加工部與山東省昌濰中心葯材公司飲片加工組的基礎上,組建了山東省濰坊中葯廠。
2002年2月改制為濰坊沃華醫葯科技有限公司。2007年1月24日公司股票正式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成為濰坊市首家上市的醫葯企業,2008年8月8日,沃華醫葯股票成功定向增發。
⑥ 太龍葯業能成為妖股嗎
太龍葯業有可能能成為妖股。
太龍葯業(600222)1)公司CRO 中葯雙輪驅動,桐君堂創立於1385年有著600多年歷史,(對比創立1650年的九芝堂,市值88億;創建於1669年的同仁堂市值595億)。2)公司主要產品雙黃連口服液在全國多個省(市)發布的新冠肺炎診療方案中被列為推薦用葯。此外,公司還有三胎概念、養老概念!3)CRO方面,子公司北京新領先醫葯面向全球提供葯學臨床前研究、臨床CRO和CDMO服務(相關CRO上市公司:葯明康德市值3247億,凱萊英市值927億)。4)預計2021年1-12月扣非凈利潤約3700萬元,同比上升165.00%,股東人數連續7個季度下降!5)泰容產投受讓8244.11萬股,占公司總股本14.37%,轉讓價每股9.7元,總價款7.997億。9.7元的轉讓價相較周五收盤價7.8元浮虧近20%,具備一定的安全邊際。泰容產投集團是AA 國有平台公司,近年積極拓展智慧政務、智慧交通、智慧醫療、智慧養老新型業務,重點布局產業投資、基金管理、科技金融、生物醫葯業務板塊,未來資產注入預期較強,鄭州高新投資控股集團擬向其提供12億元財務支持!!6)公司間接持有貝泰妮1.07%的股份,摺合市值約8億,公司目前市值僅44億。7)周四漲停,龍虎榜顯示,寧波桑田路等知名游資榜上有名。
⑦ 雙黃連口服液有哪幾家龍頭企業
生產雙黃連口服液的企業:哈爾濱中葯四廠、哈爾濱哈葯集團、哈爾濱寶林制葯、哈葯集團三精製葯有限公司、河南太龍葯業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福森葯業有限公司、哈爾濱中葯四廠有限公司等12家企業
⑧ 連花清瘟斷貨後漲價,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近日,「石家莊連花清瘟膠囊賣斷貨」的話題沖上微博熱搜。據財聯社報道,石家莊市部分葯店所售的連花清瘟膠囊出現斷貨情況。石家莊是連花清瘟膠囊生產商以嶺葯業總部所在地,以嶺葯業員工內購平台由於近日訂單爆滿,現在已不接受員工自提,需要排單,暫時只能購買後等待郵寄。那在石家莊被搶購的連花清瘟膠囊,在其他城市是否「搶手」,鄭州情況怎樣?除了連花清瘟膠囊,其他感冒類葯物銷量也在上升。11月15日,以嶺葯業對於石家莊連花清瘟膠囊賣斷貨也做出了回應:公司生產都是跟著銷售進行安排,近兩年一直在做產能提升工作,盡全力保障市場供應,未來並沒有漲價計劃。
連花清瘟斷貨後漲價究竟是怎麼一回事,跟隨我一起看看吧。
頂端新聞見習記者 王莉
近日,「石家莊連花清瘟膠囊賣斷貨」的話題沖上微博熱搜。據財聯社報道,石家莊市部分葯店所售的連花清瘟膠囊出現斷貨情況。石家莊是連花清瘟膠囊生產商以嶺葯業總部所在地,以嶺葯業員工內購平台由於近日訂單爆滿,現在已不接受員工自提,需要排單,暫時只能購買後等待郵寄。
那在石家莊被搶購的連花清瘟膠囊,在其他城市是否「搶手」,鄭州情況怎樣?

連花清瘟斷貨後漲價相關閱讀:
以嶺葯業股價創歷史新高,全靠連花清瘟撐起市值
(文/韓宜珈 編輯/馬媛媛)在經歷了前幾日連花清瘟的搶購熱潮與賣斷貨熱搜後,以嶺葯業股價連續幾天漲停。
11月17日截至收盤,以嶺葯業尾盤漲停,漲幅10.01%,以收盤價43.63元刷新歷史高點,總市值達728.93億元。
緊跟著以嶺葯業發布公告,稱其於2022年11月14日、11月15日、11月16日連續3個交易日收盤價格漲幅偏離值累計達到26.08%的股票異常波動情況,未有未披露重大消息,近期公司經營情況及內外部經營環境也未發生重大變化。
不僅如此,其關聯企業黃山膠囊也實現漲停,報價12.12,成交金額7.48億元,換手率22.37%。黃山膠囊是連花清瘟膠囊生產廠家的主要供應商之一。
這次疫情帶來的波動,讓連花清瘟再次回到大眾視野,也讓疫情背後的以嶺葯業又成為關注的焦點。
連花清瘟的前世今生
隨著近期最新的防疫二十條發布,包括連花清瘟膠囊在內的許多非處方葯感冒葯成了公眾搶購的目標葯品。
連花清瘟膠囊(顆粒)作為全球首款獲批的新冠肺炎治療葯物,於2020年4月新增「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輕型、普通型」的適應症。2022年3月,在新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九版)》中,除將連花清瘟膠囊(顆粒)繼續列為中醫治療醫學觀察期推薦用葯外,還將其列為臨床治療期(確診病例)輕型和普通型推薦用葯。
截至2022年上半年,連花清瘟系列所在的抗感冒類產品已超過心腦血管類產品,成為以嶺葯業第一大業務板塊。從2003年在SARS的肆虐下,以嶺葯業投入研發具有抗多種病毒作用的中葯專利新葯,此後誕生的連花清瘟,已經伴隨著流感等爆發實現著一次又一次地增長。
以嶺醫葯1992年由吳以嶺創辦,早期憑借冠心病用葯「通心絡膠囊」,實現了全國市場的擴張。2003年,吳以嶺投入到SARS的研究工作,在15天的研發過程中,成功研發出連花清瘟膠囊。
在這之後,進入市場近20年,連花清瘟成為國內開展臨床評價研究最多的創新中葯之一。連花清瘟獲得了30次國家衛健委、國家中醫葯管理局、學會組織推薦,先後被列入《流行性感冒診療方案(2018、2019、2020年版)》《甲型H1N1流感診療方案》《時行感冒(乙型流感)中醫葯防治方案》《人感染H7N9禽流感診療方案》等方案,成為我國應對病毒傳染性公共衛生事件代表性葯物。
自此,連花清瘟成功地超越了以嶺葯業心腦血管類產品,成為了營收和利潤率都高的主力產品。在以嶺葯業2022年的半年報中,「抗感冒類」產品營收佔比提升為45.87%。
連花清瘟的逐漸走熱,確實離不開疫情和輿論的助推。畢竟在2019年之前,感冒葯領域銷售的頭把交椅另有其人,以嶺葯業的感冒葯銷售甚至出現負增長情況。究其原因,感冒類用葯本身的替代性強,過去人們會選擇其他抗感冒葯來替代連花清瘟,然而隨著中醫葯理論的不斷完善和發展,再加上疫情的熱議,最終讓連花清瘟成為了疫情期間的「囤葯首選」。
不過此次連花清瘟所帶動的以嶺葯業的股價漲幅,更多地是階段性的增長。
在最近5個交易日的連續上漲下,不少機構大幅買入,陸股通累計凈買入1213.41萬股,占流通盤0.88%,然而11月16日,以嶺葯業(002603)獲外資賣出13.35萬股。也側面應證了此次漲幅的階段性特徵。
截至目前,陸股通持有以嶺葯業5081.72萬股,占流通股3.69%,累計持股成本23.07元,持股盈利71.91%。
以嶺葯業的研發漲跌
石家莊以嶺葯業股份有限公司於1992年6月16日創建,業務板塊主要包括科技中葯、化生葯、健康產業三大業務板塊。
吳以嶺作為中醫絡病學學科創立者和學科帶頭人,以嶺葯業先後承擔兩項國家973、國家86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等國家級等課題,研發治感冒抗流感的連花清瘟膠囊等專利新葯10餘個,截至2020年12月31日獲得專利660項。
根據以嶺葯業發布的三季報,2022年第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3.80億元,同比增長7.41%;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66億元,同比增長40.92%;扣非歸母凈利潤為3.65億元,同比增長49.32%。
以嶺葯業的收入主要來自於4大類產品:心腦血管類、呼吸系統類、其他專利產品和其他類,前兩者的營收佔比超85%。以連花清瘟為代表的抗感冒類產品營收佔比近46%。
抗感冒類產品的營收佔比在不斷增加,2019到2021年其營收佔比分別為:29.24%、48.46%、40.60%。對比之下,其心腦血管類產品營收佔比近年來有所下滑,2019年到2022年上半年,其營收佔比分別為:53.15%、39.24%、44.82%和40.85%。
其中,以連花清瘟為代表的抗感冒類產品毛利率高達68.05%,營收半年達25.53億元,同比增長2.44%。2021年毛利高達71.85%;營收達41.08億元。
在半年報中,以嶺葯業也指出,感冒用葯產品TOP3保持雙位數快速增長,市場份額提升,TOP3市場份額由2015年的21.51%提升至2021年的56.30%,連花清瘟占據市場絕對優勢。
在一項產品占據太多視野的情況下,企業其他業務的發展韌性,還有身為醫葯企業極為重要的研發投入,就更加引起大家的關注。
前三季度,以嶺葯業研發費用為5.52億元,同比增長2.6%。公開資料顯示,2016到2021年,以嶺葯業研發投入金額分別為2.4億元、2.6億元、3.6億元、5.2億元、7.4億元、8.38億元,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比例連續四年超過8%。從研發費用的變化,我們不難看出隨著業務的增加,以嶺葯業也在加速跟進研發的腳步。
作為需求性強、周期性弱的醫葯行業,隨著國內疫情進入常態化階段,連花清瘟系列產品的銷售量可能迅速進入下行通道。彼時,以嶺葯業到底靠什麼來驅動業績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