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關於三胎的股票有哪些
愛嬰室(603214):
從近五年總資產收益率來看,近五年總資產收益率均值為11.75%,過去五年總資產收益率最低為2020年的7.59%,最高為2017年的14.66%。山東新華錦國際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以來,堅持體制機制和經營管理創新,加強實業和科研支撐,完善產業鏈條,轉變增長方式,推動國際貿易主業實現了快速發展。2013中國對外貿易500強企業第284位;2013中國服務業企業500強第160位;2013中國民營企業500強中第187位;2013中國民營企業服務業100強第42位;2013青島百強企業第14位;2013青島服務業企業第4位;2013山東百強企業第70位;2012中國500強企業第491位;2012青島民營企業第3位。
高樂股份(002348):
從近五年總資產收益率來看,近五年總資產收益率均值為-6.41%,過去五年總資產收益率最低為2019年的-21.78%,最高為2017年的4.09%。上海愛嬰室商務服務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7年5月,現已成為國內巨大的母嬰產品銷售及提供母嬰服務的機構之一。總部設立於上海,並在南通、無錫、杭州、嘉興、寧波、紹興、福州、廈門開設了分公司。
【拓展資料】
股票(stock)是股份公司所有權的一部分,也是發行的所有權憑證,是股份公司為籌集資金而發行給各個股東作為持股憑證並藉以取得股息和紅利的一種有價證券。股票是資本市場的長期信用工具,可以轉讓,買賣,股東憑借它可以分享公司的利潤,但也要承擔公司運作錯誤所帶來的風險。每股股票都代表股東對企業擁有一個基本單位的所有權。每家上市公司都會發行股票。
同一類別的每一份股票所代表的公司所有權是相等的。每個股東所擁有的公司所有權份額的大小,取決於其持有的股票數量占公司總股本的比重。
股票是股份公司資本的構成部分,可以轉讓、買賣,是資本市場的主要長期信用工具,但不能要求公司返還其出資。
『貳』 股票732214什麼時候上市
愛嬰室(603214);申購代碼:732214;上市日期:2018-03-30
『叄』 三胎政策利好哪些股票
2022年三胎概念股:
1.愛嬰室(603214)
在總資產周轉率方面,從2017年到2020年,分別為2.53%、1.98%、1.62%、1.34%。
母嬰商品連鎖零售,以目錄,B2C網上商城、門店(60多家)為主要渠道,為孕前0-6歲嬰幼兒家庭提供母嬰產品的公司,產品涵蓋嬰幼兒乳製品、紙製品、喂哺用品、玩具,主要市場集中在江浙滬及福建等華東地區。
2.奇德新材(300995)
在總資產周轉率方面,從2017年到2020年,分別為1.71%、0.92%、0.85%、0.85%。
【拓展資料】
三胎有什麼補助政策2022年
2022年三胎有生育假、護理假、育兒假等補助政策,但由於各地情況不同,政策不同,因此具體以當地發布的政策為准。
自上世紀七十年代以來,我國開始實行生育政策,大家開始紛紛響應此政策,特別是現在90後群體,大多是獨生子女,在日常生活中,這些獨生子女也很「寂寞」,在成長的過程中,只有父母的陪伴,沒有兄弟姐妹的陪伴相對來說是孤獨的,有些小朋友甚至會表現出孤僻。
數十年後,90後也漸漸老去,如果自己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那麼這種孤獨感會更強。生二胎、三孩後,孩子之間有了玩伴,也更有利於成長,成長過程中有兄弟姐妹陪伴,懂得分享、互相關心,會有更健全的人格。
三胎大爆發!近期上面繼續有提到,關於2022年三胎的部署,雙減!取消社會撫養費!優化生育休假!普惠性托育等等,全方位支持。
昨天輔助生殖達嘉WK沖擊了漲停,有些朋友詢問我的看法,我的看法就是T,後面漲幅收窄,今天入場點一般了,等洗一洗更好,或者縮量,這個方向肯定還沒結束的。
『肆』 關勃:最大股東是高瓴資本,這家公司成功復制大牛股的商業模式
關勃:高瓴資本擅長投資生物醫葯,消費,TMT,企業消費四大領域的公司, 根據深交所前天的披露, 母嬰連鎖賽道的龍頭公司:孩子王兒童用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孩子王」)發布了招股說明書,計劃在深圳創業板上市。
1. 高瓴資本是孩子王的最大機構股東,持股比例12.49%,騰訊持股3%
孩子王於2009年成立,其創始人為江蘇人汪建國,他曾經一手創立了國內僅次於 國美和蘇寧的五星電器,他在行業頂峰期把五星電器賣給了美國人,後來創建 孩子王,現在汪建國是孩子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 29.03%。
在2014年2月18日 高瓴資本和華平投資參與了 寶貝王的C輪融資,寶貝王此輪融資1億美金,根據招股書最新披露, 高瓴資本(HCM KW)持有寶貝王 12.49%的股權,華平投資通過Coral Root持有6.89%的股份 , 騰訊持有3%的股份 。
2. 孩子王的「商品+服務+社交」商業模式
高瓴資本不僅僅愛好投資酒類生意模式好的生意(高瓴資本白酒行業投資梳理),高瓴資本也會與時俱進抓住90後,00後新的消費變化趨勢 。
80後母親有幾個非常明顯的特點:「求優性、求便性、差異性」。
首先,她們具有一定的消費水平,個性獨立, 品牌導向性強。 尤其注重用品的安全 健康 ,媽媽在嬰童產品購買中,具有絕對的主導權;
第二,對於年輕的新媽媽而言,在育嬰方面普遍沒有經驗, 育兒 養兒教兒都顯得非常生疏和無助, 同時她們並不認同上一代的經驗之談,迫切需要系統的育嬰經驗指導 。
第三,講究用品品質,講究生活品質,在孩子的生養教方面也不例外,這一族群一旦自己有了經驗之後,最喜歡的就是「分享」二字。
孩子王 聚焦准媽媽與0~14歲嬰童用戶,孩子王積極實踐「 商品+服務+社交 」的領先商業模式。由線下切線上,通過線下大店(沃爾瑪山姆會員店付費模式)+ 線上 育兒 顧問 情感 營銷(安利營銷模式)+ 線上線下通用的黑金會員卡(亞馬遜Amazon Prime會員模式),徹底打通線上線下全渠道。
成長性方面:1. 未來3年 開店數量增加1倍 2. 提高行業市佔率
3. 批量生產大牛股的商業模式「曲奇模式」
今天介紹一個重要的投資知識點:曲奇模式,一個批量生產大牛股的商業模式「曲奇模式」,確定性相比其他商業模式要好很多。
出處是在《股票魔法師》這本書里,大意是:一家公司在一個門店發現了成功的模式,並一次又一次把它應用於其他門店時,它就是一個「曲奇模具」。
簡單理論就是 :市值=估值*利潤 ,估值合理的情況下,利潤翻倍市值也會翻倍,曲奇模式的模式造就了美股,港股,A股無數牛股,曲奇商業模式的公司深受投資者的喜歡 ,確定公司有異地復制能力的時候,投資者只需要喝茶看報,一個季度跟蹤一次異地復制能力就可以,市值就會蹭蹭的往上漲。
過往曲奇模式下的牛股:
美股:彼得林奇模式下的墓葬公司SCI , 麥當勞,星巴克,沃爾瑪 的全球化。
港股: 海底撈(高瓴資本持倉),呷哺呷哺(高瓴資本持倉), 頤海國際(海底供應商), 天立教育 ,思考樂教育
A股:愛爾眼科,同策醫療
這批超級牛股共同的模式就是復制,把一個地方成功的管理,文化,消費者體驗,運營,品牌等軟實力和硬實力,一起復制到另外一個區域,高瓴資本持倉的好未來和新東方就屬於「曲奇模式」的復制性成長性公司。但是曲奇模式對上市公司的內功要求極高,高速擴張的同時需要資金,人力,管理都要跟上。
4. A股市場與 孩子王同賽道的公司:愛嬰室(603214)
高瓴資本是長期結構化價值投資,一般不會投資長期邏輯不好的生意,在孩子王上市之前,市場對這個賽道一直是有偏見的,主要憂慮在以下幾方面:
但是通過研究 日本最大的母嬰連鎖公司 西松屋的成長 歷史 發現 ,雖然在1970年以後日本的嬰幼兒數量就不斷減少 ,但是西松屋的股價從1998年到20015年 上漲了10倍左右 , 核心邏輯是:開店數量提升,市佔率提升 ,開店數量從50多家提升到 500多家。
愛嬰室是一家定位於中高端母嬰市場的零售連鎖企業,公司主要服務華東地區,專門為孕前至 6 歲嬰幼兒家庭提供一站式母嬰用品及服務。公司產品涵蓋嬰幼兒乳製品、喂哺製品、玩具、車床等全線母嬰品類。公司線下門店建設以上海為核心,並逐漸向長三角地區輻射擴展。截止 2019 年底,公司已經開設 297 家門店,作為華東地區最大的母嬰連鎖企業,公司在華東地區具有很強的品牌知名度和認可度。此 外,公司還建立了以「APP+小程序+公眾號」為流量入口的線上營銷渠道,構建了「線上+線下」相融合的全渠道經營模式。
回顧公司發展歷程,可將其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業務布局:門店立足華東穩步擴張,「線下+線上」全渠道營銷線下為主,線上為輔。公司目前銷售以線下直營門店為主,電商平台為輔。公司所有線下門店均為直營模式,門店採用統一的裝修與設計風格,商品種類由總部統一確定可以滿足顧客多樣化的 育兒 需求。
緊跟新零售趨勢,積極布局線上渠道。2017 年愛嬰室 APP 正式上線;2018 年公司繼續加大對 APP 商城的升級投入,增設多個板塊和項目,並完善公司官網、微信公眾號、微信小程序等線上場景;2019 年 3 月公司與騰訊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通過騰訊廣告和小程序打通線上線下營銷鏈路,項目二期將於 2020 年完成上線,開啟全渠道的智慧零售新時代。
2019 年,公司門店營收達 21.88 億元,佔比 88.94%,電商營收為 0.76 億元,佔比3.09%。電商業務收入目前佔比雖然較低,但是增速很高,已經成為公司業務規模擴張的重要來源
財務分析: 業務規模持續擴張,盈利能力不斷增強得益於門店規模的持續擴張,公司品牌知名度和信賴度不斷提升,客戶群體迅速提升,營收保持穩定增長,盈利能力不斷提升。 2013-2019 年公司營業收入由 10.01億元增長到 24.60 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到 16.17%;歸母凈利潤由 0.44 億元增長到1.54 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到 23.33%。 尤其是 2016 年以來,公司盈利水平更是實現加速提升。 2020Q1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營收及凈利潤增速出現下滑
從銷售業態看,公司以線下門店為主,線上為輔。2019 年門店實現營收 21.83 億元,占營業收入比重為 89%。公司線上業務從 2017 年開始發力,營收實現高速增長, 2019 年營收佔比達到 3%。預計隨著公司持續對線上的投入,電商業務將繼續實現高速增長。
公司具有多品牌與多品類產品的迭代組合能力
公司具有強大的選品能力。目前國內母嬰行業上游發展相對成熟,生產廠商眾多, 國際品牌也較早進入國內,因此母嬰產品的品牌和種類數量非常龐大,消費者面對琳琅滿目的商品往往不知如何選擇。
公司的一個重要的核心優勢就是具有強大的選品能力,並進行不斷迭代。公司定位高端母嬰產品,基於消費者數據進行分析,精選國內外知名優質的供應商,不斷拓展商品品類,在乳製品、用品、棉紡品、食品、玩具、車床等主要母嬰產品品類上都積累了數十種知名品牌和規格。 近年隨著消費者需求的多元化,公司順應趨勢,引入更多品類產品。比如在嬰幼兒奶粉上,公司先後引入 7 款有機奶粉、8 款羊奶粉以及 14 款特殊醫學用途奶粉。此外,公司還專 門針對孕媽引入 6 款營養配方奶粉。 公司通過深耕奶粉這一母嬰產品領域最重要的 單品 ,培養了消費者較強的消費粘性。
此外,公司還有供應商直送模式 ,由於某些商品只能通過當地供應商供貨,這些供應商一般有自己的物流配送團隊,供應商可以按照公司物流中心指令將商品直接送達具體門店,這種配送方式也更加便利,成本較低。
優秀的私域會員經營能力
公司普通會員復購率達到 65% , 2019 年公司推出 MAX 會員卡,從原有會員體系中篩選出了消費能力更強的優質客戶,截止 2019 年底預計 MAX 會員人數占總會員人數的比例為 3%左右,客單價相比普通會員更高。2020 年公司進一步升級會員服務,推出 MAX Pro 會員卡, 目前MAX Pro 會員人數已經突破 3 萬,客戶平均貢獻達到普通會員 3 倍。
攜手騰訊,打通線上線下全渠道消費場景
不斷加碼線上投入,促進電商營收。目前公司擁有 APP、微信小程序、微信公眾號/訂閱號、B2C 官網等線上渠道。2019 年線上平台實現營收 7591.94 萬元,增速達到 67.42%,銷售佔比達到 3.09%。公司線上平台與線下門店共享供應鏈, 產品類型及價格一致,線上線下平台的打通,有助於公司私域流量和公共流量的相互轉化。
高瓴資本是A股不可忽視的風向標,而在美股持有60家公司的股票,以 生物醫療、互聯網 科技 為主要布局領域,持有市值超過74億美元。
高瓴前十大重倉股中,中概股占據了7個席位,愛奇藝、百濟神州、京東、好未來、阿里巴巴、拼多多、泰邦生物七家企業的持有市值合計超過33.8億美元,占總持有市值的45.6%。這顯示高瓴依然看重中國企業的發展潛力。今年年初,更為人關注的是對格力電器的大手筆投資,高瓴資本斥資400多億元收購了格力電器15%的股權。這也是高瓴資本在實體產業最新最重磅的一筆投資。
本文由北京中和應泰財務顧問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投資顧問 關勃(執業編號:A0150614050001)編輯整理。內容僅供教學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伍』 A股三胎概念股開盤集體走高,三胎概念股都有哪些
五月三十一日政治局會議成功的召開,會議提出了進一步優化生育政策,實施一對夫妻可以生育三個子女的政策,同時也發布了配套支持的措施,做出這一決定是由於我國為了積極的應對人口老齡化的現狀,在二胎政策開始全面實施之後,我國的年來累計多出生的二孩已經達到了一千多萬人,但同時也必須看到我國群眾的生育意願近年來也逐年的下降,出生人口總體仍是呈下降趨勢的,所以為了我國三胎政策的正常實施需要對配套的產業的服務提供支持,這也就使得三胎概念的公司存在了一定的利好。
A股中的市場風險十分的大,投資者一定是穩妥的來看待目前三胎概念在市場中的反應,如果不出意外在短時間內進入三胎概念股的資金會在獲利後迅速的出手,到時三胎概念股留下的又會是一地的雞毛了,所以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希望各位股民們用不顆平常心來對待這次的炒作。
『陸』 三胎概念股有哪些呢
三胎概念股有:
1、伊利股份(600887):中國規模最大、產品線最全的乳業龍頭,嬰幼兒配方乳粉中以金領冠睿為新品代表。
2、蘇寧易購姿棚(002024):蘇寧電器收購了母嬰電商品牌紅孩子,紅孩子主營業務是以在線銷售以母嬰、化妝、食品、家居、保健、廚衡絕電等品類為主的,共5萬多種商品,是中國最大的孕嬰媽媽安心購物網站。
3、晨光文具(603899):國內文具行業龍頭,主要從事晨光品牌書寫工具、學生文具、辦公文具等。
拓展資料:
股票:
股票是一種有價證券,是股份公司在籌集資本時向出資人發行的股份憑證,代表著其持有者(即股東)對股份公司的所有權,購買股票也是購買企業生意的一部分,即可和企業共同成長發展。
這種所有權為一種綜合權利,如參加股東大會、投票表決、參與公司的重大決策、收取股息或分享紅利差價等,但也要共同承擔公司運作錯誤所帶來的風險。獲取經常性收入是投資跡攔則者購買股票的重要原因之一,分紅派息是股票投資者經常性收入的主要來源。
股票是股份公司所有權的一部分,也是發行的所有權憑證,是股份公司為籌集資金而發行給各個股東作為持股憑證並藉以取得股息和紅利的一種有價證券。股票是資本市場的長期信用工具,可以轉讓,買賣,股東憑借它可以分享公司的利潤,但也要承擔公司運作錯誤所帶來的風險。每股股票都代表股東對企業擁有一個基本單位的所有權。每家上市公司都會發行股票。
同一類別的每一份股票所代表的公司所有權是相等的。每個股東所擁有的公司所有權份額的大小,取決於其持有的股票數量占公司總股本的比重。
股票是股份公司資本的構成部分,可以轉讓、買賣,是資本市場的主要長期信用工具,但不能要求公司返還其出資。
一級市場
一級市場(Primary Market)也稱為發行市場(Issuance Market),它是指公司直接或通過中介機構向投資者出售新發行的股票的市場。所謂新發行的股票包括初次發行和再發行的股票,前者是公司第一次向投資者出售的原始股,後者是在原始股的基礎上增加新的份額。
股份有限公司採取發起設立方式設立的,注冊資本為在公司登記機關登記的全體發起人認購的股本總額。
『柒』 綠茶用的什麼牌子預制菜
2008年,開青年旅舍的王勤松在杭州開了第一家店,融合全國各地菜系、高性價比讓綠茶餐廳大獲成功,次年被大眾點評網評為「2009年度最受歡迎餐廳TOP50」,2010、2011年北京、上海、蘇州、寧波等地分店開業,2015年進入西南市場……
入場14年,這位「初代網紅」混得怎麼樣?4月11日,綠茶集團通過港交所聆訊,花旗和招銀國際為聯席保薦人,或將於4月末或5月初正式掛牌上市——這已是它的第三次遞表。
面對綠茶集團的不懈努力,有人說它是「帶病上市」,有人認為它被低估。毋庸置疑的是,在一眾或被資本加持,或正網紅的餐廳品牌相比,綠茶已「過氣」,不復昔日榮光。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綠茶曾經的助力,如今成了痛點。
01 失效的「低價魔法」
綠茶餐廳,源於一場「半路出家」的買賣。
起初,王勤松夫婦在西湖邊做旅捨生意,面對南來北往客人的不同飲食習慣,夫婦二人嗅到了融合菜的商機。或許因為面向的都是「窮游」年輕人,綠茶一開始就將高性價比作為標簽。據浙商證券統計,截至2022年Q1,綠茶的人均消費為60.5元,在頭部中式餐廳里偏低。
凡事都有兩面性,低價讓綠茶「網紅」,也讓它盈利難。王勤松也曾意識到這一點,「我們是在用近乎於成本的低價換取客流,所以必須重視翻台率。」在他看來,高性價比意味著綠茶和其他餐廳不同,必須有高翻台率才能賺錢,「一天翻台率4次是保本」。
所謂翻台率,指的是餐桌重復使用率,是衡量餐廳盈利能力的一大重要指標。據悉,綠茶2013年的平均翻台率在6-8次。
事實上,王勤松為綠茶規劃的「低價魔法」是低價翻台率門店數量,但疫情的到來讓這個魔法不再奏效。昔日的翻台下限,如今卻成了綠茶難以觸及的天花板,招股書顯示,綠茶2019年至2021年的翻台率分別為3.34次、2.62次、3.23次,一直在保本的4次之下。
低客單價、低翻台率帶來的是營收和門店業績的下滑。數據顯示,2019-2021年間,綠茶每間餐廳的平均同店銷售額從1481.1萬下降為1168.6萬。
餐飲業被疫情重創,大到海底撈,小到街邊夫妻店,都受到影響,綠茶當然也不例外。與海底撈、呷哺呷哺相比,綠茶的翻台率受疫情影響較小,2021年恢復也很快,但與眾不同的模式需要綠茶更快恢復。
九毛九集團(太二所屬)、海底撈、呷哺呷哺這些餐飲品牌,或中高端定價,或直營、加盟混合運營。與之不同的是,綠茶的模式一低價,二重運營,讓它的抗風險能力更低。
自一開始,或許是運營青旅的經驗讓王勤松就對門店非常重視。第一,是在門店裝修上非常有想法,中式風格、江南風韻這幾乎是綠茶每一家店的精髓,但每一家店又各有不同,王勤松曾說,綠茶是50元的人均消費,500萬元的裝修費用。
第二,綠茶餐廳至今仍未開放加盟,全部直營,走重資產模式。這讓它的開店成本頗高,320萬-370萬的單店投資成本高於同業(撈王300萬-350萬),單店投資回報期(17.5個月)也高於同業(外婆家7.4個月,太二7個月)。
2019-2021年,在受疫情影響門店銷售、翻台率下滑的同時,綠茶仍然在快速擴張,本已不富裕的「家底」更是雪上加霜。截至2021年年末,綠茶餐廳的門店數量由2019年的163家增長為236家,其中44家(18%)經營虧損。
2019年上半年,有企業信心百倍地喊出「門店擴張」,疫情影響下優勝劣汰加速,有的品牌門店收縮和地租漲幅放緩,讓他們以為自己能夠趁這個時機佔領更多的線下入口。但第一波之後的零星爆發,讓很多人想趁此擴張的願望落了空。
2019年加速擴張的海底撈,2021年懸崖勒馬進行收縮。而綠茶卻仍打算一條道走到底,招股書顯示,繼兩年開了73家門店後,綠茶2022年至2024年計劃每年開設75-100家新店。
低價、翻台率降低,導向的是低收入;門店擴張,導向的是高成本:對綠茶來說,必然的是盈利難。
招股書顯示,2019-2021年,綠茶營收分別為17.36億元、15.69億元和22.93億元,凈利潤分別為1.06億元、虧損5526.2萬元和1.14億元,凈利潤率分別為6.11%、-3.52%和4.97%,調整後的凈利潤率分別為6.1%、-0.7%和6.0%,低於行業平均水平(8%-10%)。
在失效的「低價魔法」面前,綠茶還能做什麼?
02 受阻的自救
繼西餐品牌「Playing」與燉菜品牌「關東造」相繼「撲街」後,綠茶餐廳成為了綠茶集團唯一的指望。通過新品開發、市場下沉、上市,綠茶餐廳和綠茶集團在試圖自救,但阻力重重。
一、「爆款」變「老款」,新品不是「爆款」。
除了低價之外,王勤松做綠茶自傲的還有一點,好吃。曾經夫婦倆開的青旅,因為烤雞、火焰蝦等菜品好吃,吸引了一些慕名而來、不住宿只為了吃飯的人,這也是他開始做綠茶的主要契機。
綠茶的興起,源於乘上了互聯網時代的紅利,它的快速擴張開始於2010、2011年,於2015、2016年爆紅,與互聯網的高速擴張同步。
或許是這種經歷,讓王勤松很看重網路和口碑傳播:「我覺得互聯網時代,好的產品、好的模式、好的體驗本身就會自傳播,做餐飲尤其是這樣,好的口味、好的體驗,顧客就會主動幫你做口碑傳播,這比任何外部的營銷都管用。」
曾經的綠茶菜品是新穎的,也是好吃的,由它帶火的麵包誘惑,已入選很多餐廳的菜單。但人們想嘗試的永遠是更新、更好吃的東西,而不是曾經新穎、好吃的。
從俄式廚房、半秋山等西餐廳,再到外婆家、綠茶等中餐廳,在大眾點評內,「麵包誘惑」
已成為數十家餐廳都在售賣的「老面孔」,同時在網路上搜索「麵包誘惑」,也可查到詳細的居家做法,可以說,綠茶昔日獨領風騷的招牌已然泯然眾人。
隨著文和友、喜茶、鮑師傅等新一批的網紅餐飲品牌上場,市場的風向在變,產品創意的吸睛度成了能否破壁的關鍵。艾媒咨詢數據顯示,目前餐飲消費者中「Z世代」佔比提升至39.3%,他們更願為興趣買單,這部分消費者將為餐飲需求端帶來新的變化。
在「圖新鮮」愈發普遍的今天,一個網紅品牌的生命周期在3-5年,而今年14歲的綠茶,正在與「麵包誘惑」、「綠茶烤雞」等招牌菜一同進入第四個周期,在熱銷了十餘年後,這些爆款的吸引力正在減弱。
王勤松和綠茶餐廳不是沒有注意到這一問題,他們從沒有放棄新品開發。數據顯示,2019年至2021年三年間,綠茶餐廳推出新菜品的數量分別為120個、147個和178個,約合每年更新20%左右,平均2-3天推出一款新品。
可惜的是,消費者的脈並不好摸,摸准一次的可能有很多,摸准兩次、三次的很少很少,盡管更新頻繁、品類龐雜,但綠茶並沒有新的爆款出現。在舊爆款吸引力減弱,新爆款沒有出現的情況下,王勤松想用好產品自然吸引消費者的路走不通了。
二、下沉市場開新店,但一線的低價不是三四線的低價。
門店是綠茶餐廳的一大利器,截至2021年,它覆蓋了所有一線城市、12個新一線城市、26個二線城市和26個三線及以下城市。
根據綠茶餐廳的規劃,此次計劃募資1.5億美元用於門店擴張,2022年-2024年計劃每年新開75-100家門店。這些新門店近八成將開設在二三線及以下城市,與在一線及新一線城市以小型餐廳門店為主不同,綠茶餐廳在低線城市的布局以大型餐廳為主。
過去十幾年,綠茶已經探索出了一套可復制的商業模型「低價+高翻台率+精裝修門店+預制產品+部分特色/高頻更新菜品」,建立在一線和新一線城市的基礎之上。對於一線/新一線來說,綠茶的「低價」十分具有吸引力,對於下沉市場來說,這個「低價」還有魅力嗎?
而且下沉市場雖然是一片藍海,但競爭也相當激烈;下沉市場消費需求零散,與一線、新一線的偏好也不盡相同,綠茶能否把准脈也是問題。
三、提升標准化,但預制的魅力在減弱。
在王勤松的觀念里,佔領市場離不開「標准化」。這是一條王勤松摸索多年後總結的商業理論:通過中央廚房實現標准化經營,在壓縮成本的同時快速搶占市場。
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為了提高經營效率,越來越多的中餐連鎖品牌舉起了標准化的大旗。《2021中國餐飲業年度報告》顯示,在門店數超10家的連鎖餐飲品牌中,採用中央廚房集中配送的佔比約7成。
憑借著由中央廚房統一製作的半成品,門店僅需簡單的加工即可出餐速度快,大大降低了對廚師人員的依賴,綠茶的規模也因中央廚房的存在得以快速壯大。
環視同業,海底撈、呷哺呷哺等中餐品牌自建食材供應體系的做法更易控製成本,其抗風險能力也會更強。2020年,綠茶建立了供應鏈管理公司浙江綠勤,並在招股書中透露了自營中央食品工廠的計劃。
不可置否的是,中央廚房的高效率為綠茶的發展提速,但越來越多料理包、預制菜的出現,讓消費者越來越懷念中餐的鍋氣。
03 結語
也曾網紅的綠茶餐廳,缺乏新爆品、抗風險能力不足等問題相繼暴露,上市找錢是它翻盤的機會。而對資本市場來說,低價與快速擴張的老套路聽的多了,綠茶玩轉這一套不是沒有可能,但疫情疊加中低線消費降級,現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