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公司股票 » 上市公司增發股票新規
擴展閱讀
馬來西亞股票交易價格 2025-05-07 15:43:42
股票軟體怎麼找客戶 2025-05-07 15:41:10
深圳股票交易所是哪裡 2025-05-07 15:37:03

上市公司增發股票新規

發布時間: 2023-08-17 01:30:24

❶ 證監會定向增發新規

定向增發是指上市公司向符合條件的少數特定投資者非公開發行股份的行為。

2020年證券會《上市公司證券發行管理辦法(2020年修訂)》中,規定要求發行對象不得超過35人;發行價不得低於定價基準日前20個交易日市價均價的80%;發行的股份自發行結束之日起6個月內(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及其控制的企業認購的股份18個月內)不得轉讓;募集資金使用應滿足募資用途需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等規定;上市公司及其高管不得有違規行為等。除了這些規定外,沒有其他條件,這就是說,非公開發行並無盈利要求,即使是虧損企業也可申請發行。
應答時間:2021-01-25,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❷ 聽說上市公司再融資政策出現了新規定,主要有哪些

第一部分:重點內容有哪些

1、重點一修改哪些內容?三大方面

一是規模。

上市公司申請非公開發行股票的,擬發行的股票數量不得超過本次發行前總股份的20%。

二是頻率。

上市公司申請增發、配股、非公開發行股票的,本次發行董事會決議日距離前次募集資金到位日原則上不得少於18個月。前次募集資金包括首發、增發、配股、非公開發行股票。但對於發行可轉債、優先股和創業板小額快速融資的,不受此期限限制。

三是募資投向理財產品的規則。

上市公司申請再融資時,除金融類企業外,原則上最近一期末不得存在持有金融較大、期限較長的交易性金融資產和可供出售的金融資產、借予他人款項、委託理財等財務性投資的情形。

2、重點二何時實施?自發布之日起

對於新政,業界最關注的問題還包括時間上的新老劃斷。

今日的發布會上,鄧舸介紹,為了實現平穩過渡,在適用時效上,《實施細則》和《監管問答》自發布或修訂之日起實施,新受理的再融資申請即予執行,已經受理的不受影響。

鄧舸指出,需要特別說明的是,本次再融資監管政策的調整屬於制度完善,不針對具體企業,所有上市公司統一適用。

3、重點三因何出新政:存在三大問題

據了解,現行上市公司再融資制度字2006年實施以來,在促進社會資本形成、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但隨著市場情況的不斷變化,現行再融資制度也暴露出一些問題,亟需調整,突出表現在三個方面問題:

一是部分上市公司存在融資傾向。

有些公司脫離公司主業發展,頻繁融資。有些公司偏項目、炒概念,跨界進入新行業,融資規模遠超過實際需要量。有些公司募集資金大量閑置,頻繁變更用途,或者脫實向虛,變相投向理財產品等財務性投資和類金融業務。

二是非公開發行定價機制選擇存在較大套利空間,廣為市場詬病。

非公開發行股票品種以市場約束為主,主要面向有風險識別和承擔能力的特定投資者,因此發行門檻較低,行政約束相對寬松,但從實際運行情況來看,投資者往往偏重發行價格相比市價的折扣,忽略公司的成長性和內在投資價值。

過分關注價差會造成資金流向以短期逐利為目標,不利於資源有效配置和長期資本的形成。限售期滿後,套利資金集中減持,對市場形成較大沖擊,也不利於保護投資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

三是再融資品種結構失衡,可轉債、優先股等股債結合產品和公發品種發展緩慢。

非公開發行由於發行條件寬松,定價試點選擇多,發行失敗風險小,逐漸成為絕大部分上市公司和保薦機構的首選再融資品種,公開發行規模急劇減少,同時,股債結合的可轉債品種發展緩慢。

4、重點四著力點在哪?三大方面

本次修訂《實施細則》和制定《監管問答》,主要著眼於三方面:

一是堅持服務實體經濟導向,積極配合供給側改革,助力產業轉型和經濟結構調整,充分發揮市場的資源配置功能,引導資金流向實體經濟最需要的地方,避免資金脫實向虛。

二是堅持疏堵結合的原則,立足保護投資者尤其是中小投資者的合法權益,堵住監管套利漏洞,防止炒概念和套利性融資行為形成資產泡沫。同時,滿足上市公司正當合理的融資需求,優化資本市場融資結構。

三是堅持穩中求進原則,規則調整實行新老劃斷,已經受理的再融資申請不受影響,給市場預留一定時間消化吸收。

5、重點五理財產品敏感問題如何說

下一步,證監會將按照依法從嚴全面監管的要求,繼續強化再融資的發行監管工作,督促保薦機構梳理再審項目並開展自查,進一步規范募集資金投向,繼續加強監管理財產品等資金參與非公開發行認購,強化證監局對募集資金使用的現場檢查。

記者了解到,對於上述提到「金額較大、期限較長的交易性金融資產」中金額較大、期限較長的界定,需考慮到具體的上市公司的規模和募集資金及財務性投資的多少來判定,具體會在發行部的審核過程中進行判斷。

而「上市公司申請增發、配股、非公開發行股票的,本次發行董事會決議日距離前次募集資金到位日原則上不得少於18個月」中18個月的確定,則是根據最近三年上市公司前次融資距本次融資的統計測算,並對前次項目募集資金是否落實到位的效果進行分析後測算出來的。

業內人士指出,在再融資過程中,發行人是第一責任人,保薦機構在上市公司確定再融資方案時就應把好關,根據市場情況變化,對不符合監管要求的方案進行調整。

第二部分:幾大敏感問題解讀

統計顯示,去年全年證監會審核的再融資、優先股和可轉債總金額在10000億左右,其中,再融資涉及7000-8000億元。

敏感問題一

金融較大、期限較長的交易性金融資產的界定

券商中國記者了解到,關於上述提到「金融較大、期限較長的交易性金融資產」中金融較大、期限較長的界定,需結合實際情況,考慮到具體的上市公司的規模和募集資金及財務性投資的多少來判定,具體會在發行審核過程中進行判斷,如募集資金很少但財務性投資很大的就限制,沒有融資合理性和必要性也會受限,旨在控制過度融資。

敏感問題二

原則上不得少於18個月的規定

為避免上市公司頻繁融資,新政中包括了「上市公司申請增發、配股、非公開發行股票的,本次發行董事會決議日距離前次募集資金到位日原則上不得少於18個月」的規定,如何理解這一問題?

1992年頒布的《公司法》中明確要求「上市公司再融資的,本次發行董事會決議日距離前次募集資金到位日原則上不得少於12個月」,但該規定在2006年《公司法》的修訂中被刪除,而此次新政重啟了時間限制的規定,並根據最近三年上市公司前次融資距本次融資的統計測算、對前次項目募集資金是否落實到位的效果進行分析後測算出18個月這一考量,是給當前市場上部分上市公司頻繁融資帶上了「緊箍咒」。

業內人士指出,在再融資過程中,發行人是第一責任人,保薦機構在上市公司確定再融資方案時就應把好關,根據市場情況變化,對不符合監管要求的方案進行調整。

敏感問題三

如何滿足上市公司正當合理融資需求

「此次再融資新規是發揮市場的資源配置功能,引導資金流向實體經濟最需要的地方,避免資金脫實向虛的重要舉措。」上述業內人士指出,此舉不僅疏堵結合促再融資方式多元化,堵住監管套利漏洞,防止炒概念和套利性融資行為形成資產泡沫,還滿足上市公司正當合理的融資需求,優化資本市場融資結構。為確保市場平穩運行,實行新老劃斷,已經受理的再融資申請不受影響,給市場預留一定時間消化吸收。

❸ 新股上市有哪些漲跌新規定限制是多少

對於投資這一件事情有很多朋友也是特別的關注,並且也希望讓自己獲得更高的收益,而在進行投資的時候有很多人都會選擇股票投資,也正因如此,有很多朋友也產生了一些疑問,那麼在新股上市的股票之中,漲跌有哪些規定呢?相信有不少朋友對於這一個問題也是充滿了好奇。

新股上市首日集合競價進行申報的價格有效區間跌幅不得超過發行價格的80%,上漲不能超過20%在連續競價進行申報的有效區間是下跌,不得低於發行價的64%,上漲不得高於發行價的144%。

通過了以上的了解,對於很多喜歡投資股票的朋友來說,能夠起到很大的幫助作用,也能讓大家再進行投資的時候更好的做好策略,但是在進行股票投資的時候一定要小心謹慎,畢竟這一件事情也是有風險的,如果沒有考慮到風險,那麼對於我們的資金也是不負責任的。

❹ 上市公司定向增發是否需要最近3年連續盈利

定向增發條件較為寬松,沒有業績方面的要求,也無融資額的限制

增發的主要規定有以下幾點。
一、定向增發條件較為寬松,沒有業績方面的要求,也無融資額的限制,極大刺激了上市公司採用定向增發的沖動。定向增發成為上市公司再融資的主流方式。
二、定向增發特定發行對象不超過十名,發行價格應不低於公告招股意向書前20個交易日公司股票均價或前一個交易日的均價。
三、定向增發發行的股份自發行結束之日起,12個月內不得轉讓;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及其控制的企業認購的股份,36個月內不得轉讓。增發部分的鎖定期不是很長,鎖定期結束以後,這部分股票將會進入二級市場流通,有可能獲得較高的投資收益。
四、定向增發不需要經過煩瑣的審批程序,也不用漫長地等待,並且可以減少發行費用。採用定向增發方式,券商承銷的傭金大概是傳統方式的一半左右。
目前,管理層對於上市公司的定向增發,並沒有關於公司盈利等相關方面的硬性規定。對於一些過往盈利記錄未能滿足公開融資條件,但又面臨重大發展機遇的公司而言,定向增發為上市公司提供了一個關鍵性的融資渠道。
定向增發對上市公司的好處是不言而喻的,對參與增發的其他機構來說,也提供了重要的投資機會。對於投資機構來說,定向增發方式可以使投資機構以簡潔、低成本的方式參與高成長公司或行業,輕易獲得公司或行業高速發展帶來的利潤,更為重要的是定向增發的股權一般鎖定期只有一年左右時間,隨後可以進行流通,投資周期短且收益將非常豐厚。
從目前定向增發的情況來看,機構投資者對公司擬定向增發股份的需求相當旺盛。而對於普通流通股股東而言,定向增發同樣意味著利好。

❺ 定增股票發布新規 這又與基金有什麼關系

下面是網上關於股票定增和基金關系的評論,本人覺得非常有道理。一起分享一下:
定增,全名定向增發,是指上市公司通過非公開發行的方式,把股票賣給向特定投資者,而且一般都有八折優惠。
比如股票原本股價為10塊錢,那特定投資機構或個人可以8塊錢買到,是不是很劃算?
俗話說,牛市買股票,熊市買定增。自然很受歡迎,但可不是什麼人都可以買的,只有「特定投資者」才能買到,而且投資門檻很高,一般100萬起。
為了能讓大家都能享受到定增,「定增基金」就誕生了。上市公司把打折股票賣給基金公司,基金公司再把定增股票打包成定增基金,並且降低門檻讓散戶們都能買的起。
目前市場上有53隻定增基金,今年以來定增基金收益最高的是前海開源再融資主題精選,截止目前收益率達7%,另外大部分定增基金都成立於15年牛市高點,而且至今業績表現還不錯,比如九泰銳智定增成立以來收益達24%。
小夥伴會發現,有很多定增基金虧損了,沒錯,定增基金可不是穩賺不賠的,定增的收益 = 定增股票折價 + 個股成長性收益 + 市場波動收益,一般定增基金都有封閉期,目前多為18個月期、24個月期。
新規一出,就很尷尬了。
18個月後基金只能賣出50%定增股票,如果這時出現大額贖回,基金公司又不能賣掉剩下的股票,就出現沒錢應對贖回的情況,基金公司則可能會限制贖回,甚至借錢救場...
另外,剩下的50%還需要分幾期贖回(每季度一次),延長了資金退出的時間,就增加了投資的不確定性,如果市場行情變差出現大跌,打再多折扣,也只能看著基金不斷虧損。
目前公募市場上財通基金在定增領域最具有代表性,號稱「定增王」,另外九泰基金、嘉實基金、金鷹基金、博時基金等參與比較多,這些基金公司會受到一定影響。
打聽了下,目前可能有兩種解決方案,一是延長基金封閉期,二是修改投資方案,降低定增投資的比例,如果豆友們持有定增基金,要關注基金公司的公告,看看有沒有採取這2種方案。
至於想投資的小夥伴,建議還是謹慎為好。實在想投資,就盡量挑選有定增基金優勢的基金公司以及實力雄厚的大基金公司。

❻ 定向增發是什麼意思 2017定向增發新規有哪些 最新定增股票一覽表

定向增發是指上市公司向符合條件的少數特定投資者非公開發行股份的行為,規定要求發行對象不得超過10人,發行價不得低於公告前20個交易日市價均價的90%,發行股份12個月內(認購後變成控股股東或擁有實際控制權的36個月內)不得轉讓。

❼ 什麼是定向增發

什麼是定增?

定增是定向增發的簡稱,在說定增之前,首先要先了解什麼是增發。增發就是上市公司在上市後再次發行股份募集資金的融資手段,通常來說新股是第一輪融資,而增發就是第二輪融資。假設上市公司股份有10000股,出於融資需要,上市公司向市場發放更多的股份,比如增加4000股,就有14000股了,這就是增發。定向就是針對特定人群,是非公開的。已經上市的公司在證券市場上直接融資的行為被稱為再融資,定向增發就是被廣泛採用的一種再融資方式。

按照增發對象的不同,可分為公開增發和定向增發兩種。公開增發是面向所有股東,人人都有機會參與;而定向增發則是面向特定對象,是指上市公司向符合條件的少數特定投資者非公開發行股份的行為。通俗一點理解就是,上市公司向部分符合條件的有錢人「偷偷地」發行股票,本質上就是將股票打折賣給那些有錢的投資者。除了定向增發外,私募排排網上不收認購費的私募基金產品,也是眾多高凈值人士的一致選擇。

既然是非公開買賣打折股票,那麼肯定會有相應的規則來規范雙方行為。上周,時隔將近3年,定增新規迎來了大修改,根據新規的規定,首先,發行對象,也就是最終參與定增人數不得超過35人;其次,發行價不得低於定價基準日前20個交易日公司股票均價的80%,也就是說,打折不能打得太厲害,要適可而止;第三,發行股份6個月內(認購後變成控股股東或擁有實際控制權的18個月內)不得轉讓。也就是說,投資者買了打折股後,6個月內不能賣;如果你買得多,一不小心成了控股股東或實際控制人,那就18個月內不能賣。

打折股票很多人都想買,那麼應該如何購買呢?與公開增發發行不同,定增是非公開的,定增的發行方式分為兩種:競價發行和鎖價發行。競價行就類似於拍賣,誰出價高就賣給誰。比如某A上市公司要定增1億股,便開始「招標」,你8塊1,我就8塊2,價高者得。鎖價發行就是以事先確定好的價格賣給參與定增的投資者,這個價格是由上市公司或定增企業的董事會確定好價格,提前「鎖」定,然後發行。


定增的收益與風險有哪些?

定增人數不超過10人,且定增金額動輒幾億十幾億,平均每人出資額都是千萬級別的,所以這也就註定定增市場基本為機構市場,個人投資者也是非富即貴,這也是為什麼大家常說定增是土豪的游戲。像這樣「批發式」買股票,再加上數額巨大,定增市場也被業內稱為一級半市場,既能像一級市場那樣買打折股,又能在二級市場上變現,平均收益遠超大盤指數。

定增收益由折價收益、絕對收益和相對收益組成。折價收益就相當於內部價,折扣越大,收益越大,買到就是賺到;絕對收益就要看定增標的公司股價的表現了,顯然,在A股這種新股被瘋搶的市場,絕對收益完全不同擔心;相對收益就是跑贏大盤的收益,本質來自於市場波動,在牛市行情中十分可觀。

在2006年,定向增發市場回報投資者300%以上的收益率,2007年至2010年,市場每年的回報在50%以上。2010年到2015年,5年以來二級市場定增的收益率情況也可以看到,每年定增市場定增標的的平均收益率,可以跑贏市場30%到40%之間。不過近幾年來,定增的收益有所縮減,破發率也隨之走高。

當然,既然作為一種投資方式,在具有高收益的同時自然也會承擔相應的風險,定增的風險主要具有三個:第一,破發和定增失敗風險。具體就是上市公司本身或其選擇的項目不被看好,發行後就跌破了發行價。第二,流動性風險。主要體現為因參與增發獲配股票數量較多,可能造成解禁後短期內無法拋售,給定向增發資金帶來流動性壓力。第三,市場風險。定向增發獲配股票有鎖定期,流動性較弱。若一年後大盤估值重心下移過大,將給解禁股票帶來較大的下行壓力。


小結

定增作為二次融資的一種非常有效的方式,已經被越來越廣泛的使用,企業上市本質的目的是為了獲得資本的支持,而定增是資本支持的最大來源,作為上市公司的主要融資方式,定增對A股股價的影響非常大。定增類基金,也曾經火爆整個基金市場,一度出現份額難求的局面,現在再融資政策再放開後,投資者可適當進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