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證券發展史
中國證券和證券市場自19世紀40年代產生後,經歷了40多年的萌芽階段,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初步形成。中國最早出觀的證券是外國在華企業發行的外資證券,最早的證券交易也是外商之間的外資證券的買賣,稍後才出現華商證券和華商證券交易。盡管如此,中國證券市場仍邁出了可喜的第一步。
證券產生的歷史,在中國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當時國家向大戶的舉貸和王侯給平民的放債,形成了最早的債券。漢唐以後,國家因軍事需要臨時向富商舉借巨款的事已不再是偶然現象。隨著商業的發展,飛錢、會票、當票等商業票據出現,證券的品種更加豐富。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明後清前,在一些投資大、收益高且又具有一定風險的行業,如上海沙船業,四川井鹽業,雲南、廣東礦冶業和山西金融業,已經較多地採用"招商集資、合股經營"的經營組織形式。這種組織形式明顯地具有資本主義的股份制特徵,而"集資合股"的參與者之間簽訂的載明權利責任的契約,則是中國最早的股票雛形。
當然,真正具有現代意義的證券的出現,在中國則是19世紀40年代以後的事。1840年鴉片戰爭後,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口相繼對外開埠通商,有價證券及其交易,就跟著第一批最先進入所開商埠的外國洋行在中國出現。外資在華設立的各類股份制公司企業,把西方國家已普遍採用的股份制公司的生產經營形式和集股籌資的方法帶到了中國。
中國仿效西方,採用股份制發行證券組織近代企業公司的活動始於19世紀70年代。與此同時,清政府洋務派從19世紀60年代起,舉辦旨在"自強"的軍事工業。由於清政府財政困難,經費難以為繼,70年代後,為借重民間私人資本,解決國家財力不足,洋務派仿效西方股份制,採用"官督商辦"和"商辦"等形式,興建了一批旨在"求富"的中國近代民用企業。1872年,北洋通商大臣、直隸總督李鴻章,委派上海商人朱其昂、朱其詔籌建上海輪船招商局。隨著該局的成立和第一期股本的認定和籌集,中國第一家近代意義的股份制企業和中國人自己發行的第一張股票誕生。繼航運業後,股份制公司形式又在保險業、礦業、紡織業和通訊電報業等方面得到普遍運用,於是又有一批華商股票應運而生。如仁和保險、濟和保險、開平煤礦、上海機器織布局、上海電報局等都是中國近代最早出現的華商股票。原先附股於外資企業公司的中國人,此時也紛紛移資或投資洋務民用企業,或自立門戶舉辦近代工礦企業公司。到19世紀80年代初期,全國各地創辦的新式工礦企業就有十五六家,這些礦業公司都發行了股票。至此,華商證券的發行已小有氣候。
證券一經產生,證券交易不久也隨之出現。據史料記載,1861年以前,上海等地就已有證券買賣交易活動,但僅局限在外商之間,買賣並不興隆。19世紀60年代以後,隨著上海殖民經濟的初步"繁榮",外商證券交易在上海非常活躍。60年代中期,由於世界棉業投機熱潮席捲上海,在華外資銀行獲得豐厚利潤,其股票普遍大幅升水。如1864年利華銀行面值10英鎊的股票,市價曾高達25英鎊;(註:《字林西報》,1866年7月5日。)此外,五六十年代成立的外資航運公司獲利也很豐厚,航運公司股票成為銀行股票以外的另一買賣熱點,以致市場上證券交易額"日以百萬計,投機交易有時延至深夜"。
有了外商企業股票的交易,也就有了從事股票買賣的證券公司。1869年上海四川路二洋涇橋北,出現了中國第一家專營有價證券的英商長利公司,後來又有幾家這樣的公司相繼設立。"店多成市,該業始發達"。(註:《上海西商證券交易所之略史》,載《銀行周報》第3卷總第116期,1919年9月16日。)到19世紀80年代前後,外資又開始進入租界公用事業和其他實業,市面上又出現了上海自來水公司、上海電燈公司等十幾種新股票。西商各證券掮客為謀本業前途的發展,於1891年聯絡同業,組織上海證券掮客公會即上海股份公所,以買賣外商在華所設各事業公司的股票。外商在華組織的證券市場初步形成。
至於中國華商進行的證券交易,若將19世紀五六十年代華商附股外資企業公司的證券活動除外,至少在70年代初就零散出現。五六十年代由於上海小刀會起義和太平天國運動,社會資金大量聚集上海租界;另一方面,又由於中國新辦的近代企業不久便獲厚利,加上個別企業發放優厚股息的刺激,各色商人在地產、銀洋買賣投機之外,又熱衷於對新式企業的股票、債券的追逐。
1882年前後,先前成立的輪船招商局、開平礦務局等近代廠礦企業經營成功,獲利很高,股票價格成倍增長,如輪船招商局面值100兩的股票,1882年卻漲到了200兩以上;(註:《清查整理招商局委員會報告書》下冊,第31頁。)1881年年底,開平煤礦正式投產前夕,其面值100兩的股票在上海市場上的價格就漲至150兩左右,到1882年6月,竟還有人願以每股237兩的價格收進。(註:《申報》1882年6月13日。)受此影響,人們爭相購買荊門煤鐵礦、長樂銅礦及鶴峰銅礦等十幾種剛上市不久的礦業股票,這些股票的價格很快超過其面值。如長樂銅礦和鶴峰銅礦的股票面值均為100兩,1882年最高價分別達到220餘兩和170餘兩。(註:《平淮公司各股份市價》,見《申報》1882年各期。)當時的《上海新報》和《申報》等華文報紙,對此都有專門報道。這些礦業股票籌集的股金就有白銀300萬兩,其市場交易額估計在1000萬兩以上,這在當時是一筆十分可觀的資金。
受礦業股票上漲行情影響,其他上市的洋務企業股票價格也隨之全線上漲。如上海電報局100兩面額的股票,1882年曾突破了200兩大關;而上海機器織布局的股票價格也溢出原價15%左右。(註:《平淮公司各股份市價》,見《申報》1882年各期。)
華商證券交易,起初既沒有固定的場所,又沒有相應的交易規則,證券轉讓、買賣一般在親朋好友、熟人中"以親帶友、以友及友"進行。成交的價格卻視外商證券行情和證券本身的市場供求而定。後來,隨著證券發行量的擴大,持有證券的人增多,手中持有證券的品種和數量也越大,證券買賣變成了經常的需要。於是"為各項公司通路徑而固藩籬"(註:《申報》1882年9月27日。)的上海平準股票公司於1882年9月成立。該公司內部組織分明,還訂有章程,為股票交易提供了便利。它的設立首開中國有組織的證券市場的先河,成為中國自設證券交易所的權輿。
由於對礦業股票的過分投機,加之買辦商人胡光墉投機絲業失敗和中法關系趨緊等其他原因,引發了1883年10月的倒賬金融風潮。礦業股票連同其他華商股票即行下跌。低價出售也無人承接,連平時素有信譽的招商局、開平礦務局股票的價格也低到無以復加的地步,礦業股票更是無人問津,幾乎形同廢紙。介入股票投機和承做股票質押的錢庄受累倒閉,破產者不計其數。一度空前興盛的股票市場低落至極點,直至10年之後,一般商人仍"視集股為畏途",(註:《論商務以公司為最善》,見《申報》1891年8月13日。)"公司"二字"為人所厭聞",(註:《礦務檔》第七冊,第4358頁,台灣近代史研究所編,1960年版:《洋務運動》(七)第316頁,中國史學會編,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可見這次風潮對證券投資者心理打擊很重。
若把1895年前的中國早期證券和證券交易視作中國證券市場的萌芽的話,那麼,1895年以後至清末,中國證券市場就進入了初步形成階段。
隨著國外資本投資的銀行、工礦企業和鐵路公司在華的設立,以及鐵路借款、礦業借款與政府借款的簽訂,外國在華發行的外資證券規模迅速擴大。
與此同時,甲午戰爭的慘敗使"振興工商、實業救國"的呼聲再一次引發了中國第二次設廠辦公司的高潮。清政府頒布了一系列有利於工商業發展的法規,並採取了一定的措施鼓勵興辦各式銀行、企業。1897年中國通商銀行的創立率先揭開了中國近代化第二次高潮的序幕。1901~1911年間,中國先後創辦新式廠礦企業386家,資本額達8.8億多元,華商在機械製造、電力、采礦、棉紡和其他工業方面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華商股票的發行量也隨之大幅度的增加。
公債制度也在1894年前後移入中國。1894年清政府為籌措甲午軍費,仿效西方,向國內發行公債,"息借商款"。此後,又發行了"昭信股票"和"愛國公債"兩次公債。在此之前。1853年上海蘇松太道吳健彰為鎮壓上海小刀會起義,向外國洋行賒賬雇募船炮,首開中國近代舉借外債先河。隨後海防借款、軍需借款、抵禦外侮借款、賠款借款、實業借款、鐵路借款、礦業借款,甚至行政經費借款,一發不可收。清晚期共借外債208筆,債務總數為白銀13億多兩。(註:《清代外債史論》,第672頁,許毅著,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96年版。)
證券交易市場方面,外商在華組織的證券市場也有了迅速的發展,最顯著的表現是上海眾業公所的設立與發展。原先設立的西商上海股份公所1895年以後因俄法借款、英德借款和英德續借款等金幣公債,以及怡和、老公茂、瑞記、鴻源等大紗廠新股票的面市,業務發展出現了較大轉機。1898年,該所修訂了章程,但仍無固定交易場所,證券的交易買賣,多在舊西商總會內或在匯豐銀行門前階沿進行。到1900年,英商趁八國聯軍入侵的混亂之際,攫取了中國的開平煤礦,由於這一產權的中外轉移,原持有該礦股份的華人紛紛將股票出售或轉讓,給原來不甚景氣的股票交易市場帶來了新的刺激。同年,上海股份公所在舊西商總會租定了部分房屋作為固定的所址。1903年,上海股份公所醞釀改組為上海證券交易所,1904年,按香港《股份有限公司條例》在香港注冊,定名為上海眾業公所。該所採取會員制,只有會員才能參與證券交易,公所成立不久,會員即擴充為100人,其中西商會員87名,華商會員13名。交易買賣的證券有中國和遠東各地的外商公司股票和公司債券、南洋各地的橡皮股票以及中國政府金幣公債,(註:《民國經濟史》,第153頁,上海銀行學會編,1948年版。)後來又增加市政公債。當時進入這個市場開拍的股票先後有:公和祥碼頭、椰松船廠、公益紗廠和其他一些橡皮股票。1909年又遷址上海外灘1號。
由於西商在華組織的證券市場除為外國在華企業公司在華籌集資金服務外,還是少數洋商投機劫利的工具,完全不顧中國社會經濟和投資者的利益,1910年爆發的橡皮股票風潮就是最好的例證。1903年,英國投機商人麥邊在中國成立藍格志拓殖公司,開業後的頭幾年並沒有多少業務,1909年國際市場橡膠漲價,國外經營橡膠園種植業和投資橡膠工業的人獲利豐厚。麥邊便藉此機會,於1910年初大造輿論,宣揚經營橡膠行業可獲巨利,並謊稱其公司在澳大利亞擁有大片的橡膠園。為了誘騙人們購買其公司股票,他編造該公司的經營發展計劃,奢言年分紅可達45%左右。人們不明真相,競相購買。"僅僅十先令之股票,未及標賣,已有以七十兩之巨價承購者"。(註:《上海西商證券交易所史略》,載《銀行周報》,第116號。)麥邊暗中掀抬股價,橡皮股票價格暴漲。麥加利、匯豐和花旗等外商銀行見有利可圖,便與麥邊勾結,承做橡皮股票的抵押放款。此舉又造成了該公司信譽可靠、實力雄厚、盈利可觀的假象。爭購者於是更加踴躍,連許多錢庄也都轉入其中。1910年3月末,橡皮股票的價格上升到其面值的二十七八倍,(註:《上海西商證券交易所史略》,載《銀行周報》,第116號。)麥邊暗地裡趁高脫手,捲款潛逃。其他外商亦步麥邊後塵,紛紛拋售手中的橡皮股票。這時,外資銀行宣布停辦此項股票的押款,(註:《上海錢庄史料》,第76頁,上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騙局敗露,人們又爭相拋售橡皮股票,但無人購進,橡皮股票價格一落千丈,最後成為廢紙。持票者紛紛破產,錢庄也因此倒閉了二十多家,市面極度恐慌,釀成了一場金融風潮。更為嚴重的是這次風潮使中國新興的證券市場遭受沉重打擊,中國股票市場自此進入低谷
此期的華商證券交易市場較1883年前,交易規模總體上有所後退,但也不乏市場新熱點。一方面,隨著1895年後中國近代化第二次高潮的出現,尤其是銀行的創辦和商辦鐵路公司的出現,證券交易又漸有起色。銀行股票和鐵路股票、債券成為交易買賣的新熱點。1897年在上海成立中國通商銀行後,清政府又採取"官商合辦"的形式,設立了戶部銀行(1908年改稱大清銀行)和交通銀行。此外,還有一些地方性省銀行和私營商業銀行也在此期設立。這些新興的銀行發行了大量的股票,這些銀行股票在市場上十分受人青睞。1903年,清政府開放鐵路,"寓商於路",提倡商人設立鐵路公司,集股籌資承辦鐵路。於是,1903-1907年,全國15個省份先後成立了18個"官商合辦"和"商辦"的鐵路公司,發行了大量的鐵路股票。這類股票一經發行,便成為市場亮點。在銀行股票和鐵路股票以及其他工礦企業股票發行與交易的帶動下,中國近代證券市場初步形成。而這時的政府公債由於發行量小,加之政府仍視購買公債為對朝廷的報效和捐助,故當時購入者,也不敢在市場上出售,所以還未形成交易市場。
另一方面,證券市場組織形式也有了較大的進步和發展。自上海平準股票公司倒閉後,雖先有1904年梁啟超提出了組織"股份懋遷公司"(即證券交易所)的倡議,後在1907年又有上海買辦商人袁子壯、周舜卿、周金箴等提出仿日本取引所組織公司的要求,但清政府未予重視和採納。華商證券交易一直處於無組織的狀態中。光緒末年,上海買辦商人王一享、郁屏翰等在南市關橋開設了專營證券的"公平易"公司,不久,買辦商人孫靜山在上海九江路渭水坊又開設了另一家專營證券的"信通公司",但規模和功能遠不能與原先的上海平準股票公司相比。除上述專營的證券公司外,許多茶商、錢商、皮貨商、古董商和雜貨商以及買辦也兼做股票買賣。這些股票掮客經常出入茶館,在經營本業的同時,還洽談股票生意。約在1910年前後,股票交易買賣活動便固定在上海福州路的惠芳茶樓,中國證券市場進入了"茶會"時期。
總之,中國證券和證券市場自19世紀40年代產生後,經歷了40多年的萌芽階段,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初步形成。中國最早出現的證券是外國在華企業公司發行的外資證券,最早的證券交易也是外商之間的外資證券買賣,稍後才出現華商證券和華商證券交易。中國證券市場一開始便存在華洋兩個不同體系的市場,這正是舊中國社會性質的寫照。盡管如此,中國證券市場仍邁出了可喜的第一步,為後期的證券市場發展奠定了基礎...
2. 飲用水安全概念股有哪些
據武漢市政府應急辦通報,23日,漢江武漢段水質出現氨氮超標,導致從這一河段取水的武漢白鶴嘴水廠、東西湖區余氏墩水廠出廠水質氨氮超標,兩家水廠分別於16時許和19時許停產,受污染自來水未進入管網,但部分地區供水水壓受影響。
據了解,本次漢江氨氮超標影響最大的是武漢東西湖區。東西湖區政府值班室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檢測漢江武漢段水質氨氮值為1.59mg/L,超過1mg/L的國家標准。東西湖區已啟動緊急預案,採取應急措施爭取余氏墩水廠早日恢復供水。東西湖地區供水管網獨立成網,與中心城區管網不相通。東西湖區其他兩個水廠正常安全供水。
武漢市應急辦通報,截至23日21時,未發現出廠水質超標。相關部門已加強水廠供水水質監測,每小時監測一次,出廠水質不達標嚴禁進入供水管網。市區各級政府及市水務集團將全力保障居民用水安全。
武漢市環保部門稱,正在對漢江武漢段污染源進行排查,並請湖北省環保廳對上游水質進行監測和調查,後續處置情況將第一時間向社會公布。
14日,受蘭州自來水苯超標事件影響,污水處理板塊集體大漲。市場人士建議可關注此次事件是否會再次引發污水處理和水凈化概念股的炒作,如碧水源(300070)主營業務是為客戶提供應用MBR(膜生物反應器)技術建造污水處理廠或再生水廠的整體技術解決方案;南方匯通(000920)公司旗下的VONTRON反滲透膜產品已通過美國NSF認證,廣泛應用於海水淡化、飲用水純化、污水凈化等領域。
3. 巴安水務股票什麼時候重組
巴安水務公司董事長張春霖在2014年4月25日舉行的網上業績說明會上表示,公司正在與合適的並購標的公司接洽。
但是截至2015年9月依然沒有巴安水務重組的消息,更沒有時間表公布,所以並不確定什麼時候重組。
巴安水務公司介紹:
上海巴安水務股份有限公司是深交所上市公司(股票代碼300262),公司主營業務涵蓋工業水處理、市政水處理、固體廢棄物處理、天燃氣調壓站與分布式能源四大板塊,是一家專業從事環保能源領域的智能化、全方位技術解決方案服務商。公司秉承以電力市場為基礎,以工業和市政為兩翼的一體化戰略方針,具體體現為環保能源領域技術研發、系統設計、系統集成、系統安裝、調試、EPC交鑰匙工程和BT、BOT工程項目等。在十多年來形成的「多技術路線、多產品類型、多行業應用」的巴安經營模式下,公司堅持「在發展中聚焦,在守成中創新」的發展原則,秉持「深耕水務事業,改善我們的環境」的理念。
上海巴安公司擁有一批優質客戶,分布在全國27個省市,涉及電力、石化、冶金、鋼鐵、煤化工以及市政污水和市政自來水以及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等行業,同時系統整體出口到東南亞國家和中東地區。公司擁有一批專利技術,在數個細分市場領域具有行業領導地位,擁有良好的成長業績,是我國污水資源化和節能減排技術的開拓者和實踐者。
4. 上海自來水都是哪家公司供水股票代碼
廣安愛眾( 600979), 創業環保( 600874), 渤海股份( 000605)
從近五年總資產收益率來看,近五年總資產收益率均值為3.84%,過去五年總資產收益率最低為2019年的3.14%,最高為2016年的4.52%。 天津創業環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1月渤海化工完成重組後更名為天津創業環保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8月更名為天津創業環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邁入集團化發展新階段。
從近五年總資產收益率來看,近五年總資產收益率均值為1.56%,過去五年總資產收益率最低為2020年的0.22%,最高為2017年的3.84%。 渤海水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渤海股份」或「公司」)原名中聯建設裝備股份有限公司,於1996年8月在深交所公開發行1,250萬社會公眾股,發行完成後股本為5,000萬元。2001年5月,中聯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將上市公司股份轉讓給了四環生物醫葯投資有限公司,上市公司變更為四環葯業股有限公司。
5. 水務龍頭企業的股票有哪些
水務股票有;首創股份、同方股份、武漢控股]、錢江水利、南海發展、洪城水業、新疆城建、城投控股]、創業環保、廣安愛眾、藍星清洗、南京化纖、ST國中、合加資源、漳州發展、錦龍股份、中山公用
首創股份(600008):水務占公司營業總收入的比例為80.42%
截至2008年底,公司參控股的水務公司主要包括:北京京城水務有限責任公司、通用首創水務投資有限公司、馬鞍山首創水務有限責任公司、餘姚首創水務有限公司、淮南首創水務有限責任公司、徐州首創水務有限責任公司、青島首創瑞海水務有限公司、秦皇島首創水務有限責任公司、銅陵首創水務有限責任公司、臨沂首創水務有限公司、安陽首創水務有限公司、北京首創東壩水務有限責任公司、寶雞威創水務運營有限責任公司、渭南通創水務運營有限責任公司、湖南首創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東營首創水務有限公司、九江市鶴問湖環保有限公司等。
[2]、同方股份(600100):黑龍江哈爾濱
2009年09月同方股份聯合控股股東清華控股有限公司共同參與哈爾濱水務的增資工作。同方股份本次增資金額不超過6000萬元,各方增資完成後,哈爾濱水務注冊資本由7500萬元增至3.2億元。若按同方股份增資6000萬元計算,則增資完成後,公司對哈爾濱水務的持股比例為18.75%。清華控股擬出資9120萬元參與本次哈爾濱水務增資擴股,增資完成後,清華控股預計持有5700萬股,占增資後總股本的17.81%。哈爾濱水務為同方股份參股子公司,主要負責東北地區的水務投資、建設、運營業務。目前哈爾濱水務已運營水廠48.5萬噸/日,在建項目242.5萬噸/日。
[3]、武漢控股(600168):湖北武漢
公司所屬的宗關、白鶴嘴水廠在武漢市漢口地區的城市供水中占絕對的主導地位,供水量約占漢口地區供水總量的90%以上。公司在武漢市污水處理行業也佔有重要地位,所屬的沙湖污水處理廠(一期)是武漢市投運行最早的二級污水處理廠。2009年01月公告,公司擬以103,921,560元的價格收購武漢市城市排水發展有限公司沙湖污水處理廠二、三期資產。公司收購沙湖二、三期後,能實現沙湖污水處理廠集中統一管理、擴大公司污水處理業務的規模,提高營運效益,優化資產,有利於主業進一步發展。
[4]、錢江水利(600283):浙江
主營業務為水力發電、城市供水。公司主營自來水的生產、銷售和管網輸送。08年公司順利完成了麗水市供排水項目的收購工作,下屬舟山公司依託自身管理及品牌優勢,積極進行就地擴張。公司供水業務上半年累計實現售水總量 8253.68 萬噸,08 年同期增加了 6.26%,其中:舟山自來水售水量比 08 年同期增加 18.86%;永康供水公司比 08 年同期增加了 8.84%,主要由於當地小五金等主導工業為非高耗水行業,用水量受經濟波動的影響相對較小,再加上公司結合農村改水工作不斷拓展供水區域,新增加了部分水量;麗水供排水比 08 年同期下降了 1.66%,受經濟危機不利影響的程度較為明顯。
[5]、南海發展(600323):廣東
公司主營業務為自來水生產和供應業務,在因受南海區節能減排以及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公司原有供水區域供水量減少的情況下,通過擴大供水區域,仍實現了供水量的增長。公司加快了重點供水設施及其配套管網的建設以及供水市場的整合,以鞏固和發展公司的供水業務。里水增壓泵站、南海第二水廠三期擴建工程分別於 2009 年5月、6 月投入使用(制水能力增加 25萬立方米/日),實現了向里水全面轉供水,開拓了獅嶺、羅村等新的供水區域,供水能力和供水市場進一步擴大。公司圍繞既定的發展戰略,積極開拓進取,抓住當地政府強力推進節能減排、環保治污的機遇,立足供水、污水處理、固廢處理三大主業。
[6]、洪城水業(600461):江西南昌
主營業務為城市制水供水。公司壟斷南昌供水區域,公司屬於國家大型一類供水企業,在南昌供水市場則處於絕對領先地位,具有較強的供水區域壟斷性。由於公司在改制上市時是採取「廠網分開」的改制模式,無供水管網資源,因銷售的需要,公司於2002年7月30日與供水公司簽訂了有效期為10年的《自來水供銷合同》,有效期自2002年8月1日至2012年7月31日,因此供水公司是公司在自來水銷售的唯一客戶。2009年6月根據南昌市國資委《關於南昌供水有限責任公司整體產權劃轉有關事項的通知》,南昌供水有限責任公司的整體產權已劃至控股集團。
[7]、新疆城建(600545):新疆
主營業務為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與運營、城市源水供應等。公司銷售原水增加14.49%,出廠水質濁度、余氯等指標均達到或超過了國家最新生活飲用水標准。由於源水供應行業的特點,受市場影響較小,但受國家宏觀政策影響較大,如水價、進入門檻等。公司目前擁有的技術處於世界先進水平,這對於增加公司的競爭力具有重大意義。公司可以在等量的水資源情況下產出最大量的源水,充分利用水資源。因此從長遠來看,源水供應會出現一定量的增長,尤其是近年來烏魯木齊市開始逐步減少自備井使用,對於源水供應業務增長是個契機和機遇。
[8]、城投控股(600649):上海
公司水務板塊資產主要包括黃浦江原水系統、上海市自來水閔行有限公司和合流污水治理一期工程資產,分別從事原水、自來水生產供應和污水輸送等業務。公司全年向上海市市北、市南、浦東威立雅等3家自來水公司銷售原水127219.3萬立方米,較去年同期增長1.09%,日均供水量347.59萬立方米。自來水供應方面,公司向閔行和松江東北部供應自來水22981萬立方米,較去年同期增長1.25%。自來水閔行公司採取各項措施確保水量供應和水質安全。
[9]、創業環保(600874):貴州、湖北、浙江、西安等省市
公司主營業務以污水處理、水務為主,擁有紀莊子、東郊等多家污水處理廠和國內最好的污水處理研究中心,已形成了從研究設計到施工再到運營的污水行業完整的產業鏈。公司積極對外擴張,已成功進入貴州、湖北、浙江、西安等省市污水處理與水務市場,盈利能力進一步加強。公司是中國污水處理運營行業的標准制訂者,其主編的《城市污水處理廠運行,維護及其安全技術規程》(CJJ60-94),由國家建設部於1995年7月批准實施;《國家城市再生水利用工業用水水質標准》,於2006年4月1日正式實施。
[10]、廣安愛眾(600979):四川
公司主營業務為水力發電和電力供應;天然氣供應;自來水生產和供應。公司以城鄉供水為主體,增加制水能力,進入污水處理行業,實現制水、供水、污水排放處理一體化,並在居民小區增設分質供水業務,適應不同消費層次需求及提高供水利潤率。今年1-6 月份,公司完成發電量 20412.03 萬KWH,同比增長 20.41%;售電量 34614.04 萬KWH,同比增長 8.52%;售氣量3113.00 萬立方米,同比增長 13.65%;售水量 1065.00 萬噸,同比增長 16.01%;實現營業收入 26887.56 萬元,同比增長 8.54%,凈利潤1289.39 萬元,同比增長 43.12%。
[11]、藍星清洗(000598):四川
國務院國資委批復同意,資產置換有望於10月前後完成。公司8月4日公告顯示,國務院國資委已經做出書面批復,同意藍星集團將其所持公司8192.699萬股轉讓給成都興蓉公司,臨時股東大會時間也就此定於8月19日召開,審議公司重大重組事項,我們預計通過應無懸念。之後方案上報證監會審核,整個資產置換有望於10月前後完成,屆時公司將正式變身為西南水務龍頭。成都市目前的水價無論是從絕對價格還是占可支配收入比重來看在中西部地區都處於較低水平,因此我們判斷其水價在下半年做出上調應該是大概率事件,興蓉公司下屬自來水廠的受益以及注入後對於公司業績的增厚幅度都將十分明顯!
[12]、南京化纖(600889):南京
公司主營業務為粘膠長絲的生產和銷售以及自來水的生產和供應。公司粘膠長絲生產成本已接近同行水平,粘膠短纖生產成本具備了一定的競爭優勢,二季度本公司及參股子公司蘭精(南京)纖維有限公司主營業務均實現盈利;公司還積極擴展外供水用戶,加強對外供水的收費管理工作,實現外供水收入 1355.35 萬元。
[13]、ST國中(600187):黑龍江
公司經營范圍為投資、建設、經營城市市政供排水項目及工程、生態環境治理工程,相關供排水技術和設備的開發、生產與銷售。2009 年上半年,公司供水項目實現供水量:1472 萬 m3,水費回收率 99.6%,全年供水水質合格率100%;污水處理項目今年上半年完成污水處理量:675 萬m3,污水處理廠出水水質合格率 100%。
[14]、合加資源(000826):華中、江浙、北京
公司主營業務涵蓋市政給水、污水處理項目投資與運營;城市垃圾、工業固體廢棄物及危險廢棄物處理處置及回收利用相關設施設計和技術咨詢、工程承建、相關設備的生產與銷售、運營管理及配套服務等各項業務。在城市水務領域,加大了對已運營和新投產項目的精細化管理,水務項目收入和盈利能力有了較大幅度的提升,根據市場狀況利用收購等方式拓展水務項目,進一步提升了公司在水務領域的規模優勢和競爭力。
[15]、漳州發展(000753):漳州市、福州市、廈門市
經營范圍為:對道路公路的投資與開發;城市基礎設施開發與建設;市政工程的投資與管理;房地產開發及管理;城市供水(制水)。雖受金融危機影響,工業供水量略有下降,但市區售水相對穩定,生活用水仍保持一定的增長;隨著國家、地方政府對環保事業的日益重視,污水處理行業面臨較為寬松的外部環境,污水日處理量穩定提升。上半年水務業務實現營業收入2,183萬元,與上年同期相比略有下降,污水處理業務實現營業收入1,138 萬元,同比增長45.69%。
[16]、錦龍股份(000712):華南地區
公司主要經營業務為投資參股證券公司業務、自來水的生產銷售和房地產開發。公司的自來水業務具有區域壟斷經營的優勢,營業收入穩定。但目前由於供水規模偏小和水價偏低,自來水業務對公司的利潤貢獻比較有限。目前公司正積極爭取自來水水價調整,已向當地政府相關部門上報了自來水水價調整方案。隨著清遠市當地經濟的快速發展,供水需求不斷增長,公司將在未來三到五年內,立足清遠市區及市區周邊區域,繼續通過兼並收購和管網延伸等方式擴大公司自來水業務在清遠市當地的供水區域和供水規模。
[17]、中山公用(000685):廣東省
公司主營業務范圍是:環保水務為龍頭、商業地產和股權投資為兩翼。公司吸收合並公司原控股股東中山公用事業集團有限公司後,目前主要從事是生產供應自來水、污水處理和商業地產等三大主營業務,按新企業會計准則關於企業合並的相關規定,2008 全年實現營業收入64,224.38 萬元,較2007 年同期增長21.91%;全年實現凈利潤54,667.83 萬元,較 2007 年減少 60,214.57 萬,主要是同比廣發證券投資收益減少;2008 年凈資產收益率達到 16.17%。
6. 有關原水股份的問題
持有500份原水股份,額變為610份,是每10股獲付2.2股的結果。即500+50*2.2=610。
獲派的歐式認沽權證不需要交錢!那是免費配發給你的,如果你還沒有簽署《權證交易風險揭示書》的話,那你就趕快到你的營業部去簽署,要不然不能進行權證交易。
「獲派5份存續期為300個自然日的歐式認沽權證,該權證的初始行權價為5元,初始行權比例為1:1,行權期間為權證存續期滿前5個交易日」
先說說歐式權證,歐式權證是權證(一般依行權時間分歐式--權證行權期間為權證存續期的最後一個交易日,美式--行權期間為權證存續期內的任何交易日,百慕大式--行權期間為權證存續期滿前5個交易日)的一種,即行權日為權證存續期的最後日。註:你上面所說的行權期間為權證存續期滿前5個交易日,那是百慕大式權證。
然後再說說認沽權證,權證按行權方式分認沽和認購兩種,沽即賣的意思,也就是說如果到行權日時你手裡的原水股份股價跌到為2元,而你有手裡有認沽權證(比如價格為1元),那麼你就可以憑一份認沽權證和一股股票(行權比例為1:1)以每股5元的價格賣給權證發行人,你可以賺2元(5-1-2=2)
存續期為300個自然日,是說權證的有效期限為從上市交易日起的300個自然日。
不過現在的權證都溢價沒有什麼行權的可能(行權要虧損),到行權日可能是廢紙一張。所以建議你到時逢高拋出。
這樣簡要的說明不知你明白否?
7. 清朝的股市最後是如何崩潰的
在中國,股票市場出現在現代銀行之前,早在1860年代,洋行股票開始在上海問世。之後,在中國洋務運動的驅動下,第一隻華商股票——輪船招商局——於1872年底開始交易。接下來,江南製造局、開平煤礦等現代工業企業、礦業企業相繼發行股票。1881年,外國商人創辦了上海自來水公司,其股票供不應求。同年,原本乏人問津的輪船招商局股票價格也開始上漲,100萬兩的額定資本全部招足,而原本的100兩一股也在1882年時達到了260兩的高位。
正如1882年9月2日的《申報》所評論的:「今華人之購股票者,則不問該公司之美惡,及可以獲利與否,但有一公司新創、糾集股份,則無論如何,競往附股。」就是說根本也不管你公司是干什麼的,是蒸蒸日上還是面臨倒閉,總之你敢發我就敢買,還不如今日去歐美掃貨的中國土豪,起碼認認驢包。
於是大起大落的刺激來了。1883年10月,對礦業股票的過分投機導致中國迎來了歷史上第一次現代意義上的金融危機。當時,礦業股票暴跌,形同廢紙,其他原本信譽良好的招商局、開平礦務局股票也是一落千丈。於是股市崩盤,股民血本無歸,紛紛上天台思考人生。介入股票投機和承做股票抵押的錢庄也紛紛倒閉,一度空前繁榮的股票市場變成了夜晚的菜市場——熱鬧過後一片狼藉。
8. 水利板塊股票有哪些
水利概念股一覽及簡介
600649原水股份
上海市原水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於1992年7月21日經上海市建設委員會「滬建經(92)第6 5 7號」文批准,由上海市自來水公司水源廠和月浦水廠長江引水部分組成並改制為股份制企業,1992年10月29日發行6 6 2 4.3 0 1萬股普通股股票,1993年5月18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碼6 0 0 6 4 9),屬公用事業行業,主要負責向上海市自來水市南、市北、浦東威立雅公司供應原水。原水供應能力為630萬立方米/日。600168武漢控股
600323南海發展
南海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從事城鎮供水、污水處理、固廢處理及市政基礎設施建設運營為主業的股份制企業,是佛山市南海區首家A股上市公司(股票簡稱:南海發展,股票代碼:600323)。
600461洪城水業
江西洪城水業股份有限公司是根據國家建設部建法[1999]317 號文《關於進一步推進建設系統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的指導意見》中「供水、供氣、供熱企業除管網部份要保持統一規劃和國有控股經營外,其餘可通過吸收各種經濟成分改制為多元投資主體的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對於供水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以及其他相關政策進行改制重組,經江西省股份制改革和股票發行聯審小組贛股[2001]4 號文《關於同意發起設立江西洪城水業股份有限公司的批復》批准,以南昌水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作為主發起人,聯合北京市自來水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江西清華泰豪信息技術有限公司(2004 年2 月6 日更名為泰豪軟體股份有限公司)、南昌市煤氣公司、南昌市公用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等四家公司,以發起方式設立的股份公司。公司於2001年1月22日在江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冊登記,注冊資本:9,000萬元;注冊號:3600001132229。
600874創業環保
天津創業環保股份有限公司是於1993 年6 月8 日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從事污水處理設施的建設、設計、管理、經營、技術咨詢及配套服務,環保科技及環保產品的開發經營。1995年6月30日在上海證卷交易所上市。600008首創股份
000826合加資源
合加資源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原名"國投原宜磷化股份有限公司",是經湖北省體改委鄂改[1993]30號文批准,由原湖北原宜經濟發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定向募集方式改組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1月15日,經中國證監會證監發字[1997]497號和證監發字[1997]498號文批准,合加資源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網發行3500萬股普通股,並於同年2月25日掛牌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