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投資人物誌3】亞歷山大·埃爾德:以交易為生
埃爾德的經歷頗具傳奇色彩:他出生於蘇聯,後來到了美國,半路出家,從醫生轉型為成功的交易者。1988年,他在紐約開設了金融交易公司,志在幫助和教育投資者尋找交易中的快樂;1993年,他出版了第一本書——《 以交易為生 》。在這本書里,他寫道: 你可以自由自在,可以在世界任何地方工作和生活,遠離塵世間的俗務,並可以不理會任何人的紛擾,這是一個成功交易者的生活寫照,但成御坦頃功的交易需要付出巨大的勞動,以及具備良好的紀律,並非人人可得 。
埃爾德生長於蘇聯,16歲進入大學,22歲畢業於醫學院,經過實習後,到一艘輪船上擔任醫務工作,所以有了游歷世界不同地方的機會。
1974年2月,他經歷重重波折來到美國,背包內僅有夏天的衣物,口袋裡僅有25美元,他會說一點英文,但在美國沒有一個熟人,他完全不懂什麼是股票、債券、期貨或期權。
1976年夏天,他從紐約前往加州,隨身攜帶了幾本精神病與歷史的書籍,還有一本從律師朋友處借來的《如何購買股票》,這是恩格爾所寫的一本老書。彼時,埃爾德完全沒有想到,這本毫不起眼的書改變了他的一生。
在這趟旅程中,他如飢似渴地品讀著《 如何購買股票 》這本書,最後在太平洋彼端的拉荷雅將其消化完畢。在此之前,他完全不了解股票市場,但從看完這本書後,他開始有了賺錢的念頭。正是《如何購買股票》為埃爾德開啟了一個嶄新的領域。回到紐約,他買進人生第一支股票——KinderCare。從此以後,他積極研究市場,從事股票與期權的投資與交易,後來則以期貨為主。
對埃爾德來說,學習交易是一段漫長的過程:有著狂喜的高潮與沮喪的谷底。他持續前進過,也原地踏步過,賬戶不堪虧損時也有過不斷搥首頓足的時刻。他的本職工作是精神病醫院的醫生,每當虧損之後回到醫院工作重新籌措資金時,他會大量閱讀,反復思考,不斷測試,然後又開始進行交易。慢慢地,他的交易有了進展。他說:「當我明白勝負關鍵並不在電腦中,而是在自己腦袋裡,這才出現真正的突破,而出於精神病醫院醫生的專業訓練,讓我得以更好掌握了交易的三昧。」
埃爾德說,虧損是交易者最清楚的記憶,當然成功的交易也會記得一些,但虧損總讓人最難忘。他認為,市場是最好的老師,交易者虧錢時總會得到一些教訓。沒有人能通過什麼方法一下子獲得成功,能成功的人都是因為失敗過,並善於總結失敗的經驗。他說:「我從來沒想過建議別人從事交易,我總是告訴人們,如果想做交易,成功和失敗都是可能的。雖然我的交易過程很困難,但我從來沒有想過要放棄。」
埃爾德說,他喜歡自由,以前在醫院上班,希望能夠自主安排工作時間,不喜歡被老闆管著的感覺,所以他開始學習做交易。他說:「生活和交易從沒分開過,因為兩者是一體的。通過交易,體驗有很多,大多數時候,人們不了解為什麼會以交易為生。每天我還做日常的工作,周末做一些調鎮陸研,當然了,我做這些事情是因為我喜歡。」
「 保持有效的交易,控制倉位,這是我對新入市者的建議。如果交易者打算以交易為生,就必須更努力一些,做一些研究,看看別人是怎麼做的 。」埃爾德表示,新入市的交易者可以看看市場上成功的交易者每天在做什麼,同時思考如何從事交易,如何與自己的心靈打交道。他說,自己或許可以通過著作為交易者提供知識,但交易的動機需要交易者自己追尋。
市場永遠處於變化之中,舊的機會消失了,新的機會又不斷出現。「優秀的交易者必須保持謙卑的心態,繼續學習。交易是一項畢生的挑信行戰,更是一場艱難的游戲。交易者如果希望成功,必須嚴肅看待自己的所作所為,經不起草率行事,也不可以在一些潛在的心理情緒刺激下進場交易。」埃爾德說。
結合自己的交易經歷,埃爾德認為,最困難的是,市場總會誘惑你,你必須限制自己,專注於特定的東西,但不幸的是,一些不適合交易的人經常會被市場吸引。「如果你是為了追求刺激而交易,可能會接受一些勝率不大的交易,或承擔沒有必要的風險,因為市場絕對不會手軟,也不理會你耍脾氣,情緒性的交易僅有一種後果——虧損。」他告訴期貨日報記者,許多交易者都希望獲得成功,但卻不斷從事沖動性交易,享受短暫的「賭博」激情。
「賭徒」和專業的交易者有何不同?對此,埃爾德認為, 當交易順手時,「賭徒」會得意忘形;當發生損失時,則垂頭喪氣 。他們完全不同於成功的專業交易者,後者專注於長期計劃,不會因為短暫獲利而興奮,或因為損失而沮喪。他說:「交易者的感受會立即影響賬戶凈值,交易者可能擁有一套最棒的交易系統,但如果感覺害怕、傲慢或懊惱,一定會殃及賬戶。當察覺自己有『賭徒』的陶醉或恐懼心理時,立即停止交易,因為成敗取決於你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
在埃爾德看來,盈利可以讓交易者感受權力的滋味,讓他們享有陶醉的激情,並嘗試再度捕捉這種感覺,於是他們進行草率交易,將獲利退給市場。大多數交易者無法忍受連續虧損,他們被捲入市場的洪流,陷入絕境之中,而少數殘存者得以發現,問題的關鍵並不在於操作方法,而是在於自己的想法。唯有認清這個事實,才有可能成長為成功的交易者。他分析說:「就成功的交易者而言,如果發生連續虧損,就能夠知道自己出了差錯,會立即停止交易,重新檢討交易或分析方法。然而,輸家則欲罷不能,繼續交易,因為他們已經沉迷在游戲的激情中,希望再度掌握勝利的滋味。」
每位交易者在邁向成功的歷程中,都必須驅除自己的心魔。埃爾德總結了自己成功道路上的一些法則,正是這些法則讓他由純粹的門外漢成為真正的專業交易者:必須決定自己將長期留在市場中;盡量學習、閱讀與傾聽專家的看法與見解,但要保持合理程度的懷疑;不可因為貪婪之心而急於交易;發展一套分析行情的方法,市場不斷變化,需要不同的交易工具應對行情,還需要某種方法判斷這些行情的差異;擬定一套資金管理計劃,第一個目標是長期的生存能力,第二個目標是資本的穩定成長,第三個目標是高水準的獲利;在任何交易系統中,交易者本身是最脆弱的一個環節,學習如何避開損失,或發展一套方法來降低沖動性的交易;必須內省,排除幻想,改變不當的思緒和行為。
在埃爾德看來,市場不知道也不在乎交易者的存在,交易者沒有辦法影響市場,能控制的只有自己的行為。他認為,交易者必須研究市場趨勢和反轉,當在市場中學習如何駕馭自己時,交易規模不宜太大,因為你永遠不可能控制市場,卻可以學習如何控制自己。
「學習交易需要花費很多工夫、時間、精力和資金。很少有人能夠提升到靠交易為生的專業水準,專業交易者對交易的態度非常認真,他們不允許自己在市場內滿足非理性的需求,業余者恰好相反。」埃爾德認為,交易就是一門生意,需要界定生意上的合理風險——任何單筆交易允許發生的最大風險,這在金額上沒有一定標准,可接受的合理風險主要取決於交易賬戶的規模,其次是交易方法以及交易者對痛苦的忍受程度。
「做交易時,交易者是在與心智做搏鬥。」埃爾德告訴期貨日報記者,搏鬥的競技場稍有傾斜,交易者就會處於不利地位,如果交易者允許情緒干擾交易,那麼這場搏鬥就已經結束了。他表示,對所進行的每一筆交易,交易者都必須自己承擔所有責任。交易起始於進場決策,結束於出場決策,一套理想的交易系統並不足夠,雖然擁有第一流的交易系統,但許多交易者還是被市場沖刷得體無完膚,因為他們在心理上沒有做好獲勝的准備。
在埃爾德看來,新的交易方法、高性能的分析軟體或某種交易秘訣等並不能幫助交易者,除非交易者先控制自己情緒,同時改變思考方式。他說:「交易的成敗取決於交易者的感覺和思考模式,即使是最頂尖的高手有時候也會發生虧損,所以交易者必須在合理的風險與不合理的損失之間劃一條界線。交易者必須承擔合理的風險,但絕不允許發生預定風險之外的損失。」
埃爾德認為,對大多數人來說,成功的關鍵在於知識的運用,而不是情緒的反應。如果由於獲勝而過度高興,由於損失而沮喪,交易者就不可能成功。如果讓市場操縱自己的心情,交易者一定會失敗,要想在市場中成為贏家,交易者必須了解自己,冷靜行動。
埃爾德認為,交易者從事交易的動機,一半來自於理性,一半來自於非理性。理性的部分包括提高資本的報酬率,非理性的部分包括「賭博」與尋求刺激。他說:「交易者大多不了解自己的非理性動機,而情緒性交易是輸家的創造者。很多交易者回顧自己的交易紀律,會發現真正的傷害來自於少數幾筆重大損失,或是試圖攤平越陷越深的連續虧損,但理想的資金管理辦法可以有效阻止交易者陷入困境。」
在埃爾德看來,交易是一種非常刺激的活動,經常讓業余者覺得興奮,但沒有人可以在享受興奮感覺的同時,又能賺錢。他認為,情緒是交易者的天敵,貪婪和恐懼一定會摧毀交易者,交易者需要運用自己的理智,不可以憑感受進行交易。他說:「在任何專業領域內,真正成功者的唯一目標就是將自己提升到最佳境界。你的任務是正確地進行交易,每筆交易都像是精密的外科手術,態度必須專注而認真,不可疏忽或取巧。」
對成功的交易者來說,埃爾德認為,應預先准備詳細的交易計劃,不要隨著價格跳動起舞。「交易計劃必須是簡單的,我每天都運用脈沖系統,系統不會告訴我該做什麼,但會告訴我不要做什麼。好的系統都是簡單的,交易法則就是別虧錢。」他認為,書面的交易計劃對交易者更有幫助,交易者必須明確知道在什麼條件下進場與出場,不要在交易時段擬定決策。唯有從個人角度思考,交易才有成功的機會。不論任何交易系統,其中最脆弱的一環都是交易者本身,沒有交易計劃或背離交易計劃都將註定失敗。交易者在交易中必須觀察自己的心態變化,寫下進場理由和出場准則。
埃爾德列出了一系列交易者需要思考的問題:是否完成了一筆理想的交易?哪些指標有用,哪些指標無效?如何掌握進場點?為什麼最初的停損單設定得太緊或太松?損益兩平的停止點設定得太早或太遲?保護賬面獲利的停止點設定得太緊或太松?是否錯失出場信號?在交易的各階段中有何感受?他認為,交易者做好這些分析是處理情緒性交易的最佳良方。
埃爾德告訴期貨日報記者,交易者沒有必要預測未來。首先,交易者必須在市場中採集資訊,衡量多頭或空頭力量,判斷哪一方占據主導地位,評估當前的趨勢是否會持續發展;其次,需要採取保守的資金管理方法,目標是長期的生存和利潤的累積;最後,必須留意自己的心態變化,不可陷入貪婪或恐懼的情緒中。交易者如果能夠做到這些,成功的機會將大於任何預測。
埃爾德指出,成功的交易需要三個條件:分析多空之間的力量均衡程度;採取理想的資金管理法則;嚴格執行預定的交易計劃,避免被捲入市場的激情中。「 成功交易者的目標,是盡其所能將交易提升到最理想的境界,資金是居於次要的地位。交易者應該專注於尋找合理的交易機會,嚴格遵守資金的管理法則,尋找理想的進場點,避開『賭博』的心態 。」他認為,生存是交易中第一優先的考慮,而資金管理的第一目標是確保生存,需要避開輸光本金的風險;第二個目標是賺取穩定報酬;第三個目標才是賺取高額利潤。
不可讓所有資金承擔風險,這是埃爾德交易的第一法則。「虧損者總不能遵守這個法則,他們在單筆交易中投入太多資金,然後每輸一場就投入更多資金,大多數交易者都是因為急於扳平而越陷越深,但理想的資金管理方法卻可以讓交易者不踏上歧途。」埃爾德分析說,如果交易者損失10%,剩下的資金需要 11%的獲利才能扳平;如果損失20%,需要25%的獲利;如果損失40%,需要67%的獲利;如果損失50%,需要100%的獲利才能扳平。總之,虧損的百分率是一種算術級數,扳平的獲利率則呈幾何級數成長。
他認為,對於每一筆交易,交易者都必須預先知道自己可以承受多少損失,就是必須知道自己在什麼情況下認輸。專業交易者只要嗅到一點危險的味道,立即壯士斷腕,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當情況合適時,他們又進場。然而,業余的玩家則不是如此,他們割捨不得,抱住虧損部位默默地禱告。「 所有的交易者都應該很清楚,最多能損失多少,要有個底線,當然這得非常自律 。」埃爾德說。
❷ 甲公司以交易為目的,於2008年4月10日從二級市場上以105000元的價格購入10000股某上市公司的股票
交易性金融資產手續費不能計入成本,需計入投資收益。具體會計分錄如下:
2008年4月10日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 100000
應收股利 5000
投資收益 2000
貸:銀行存款 107000
4月20日
借:銀行存款 5000
貸:應收股利 5000
2008年12月30日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50000
貸: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50000
2009年3月20日
借:應收股利 5000
貸:投資收益 5000
收到現金時
借:銀行存款 5000
貸:應收股利 5000
4月20日
借:銀行存款 180000
貸:交易性金融資產 100000
投資收益 80000
借: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50000
貸:投資收益 50000
❸ 定向交易是什麼意思
定向交易指的是在股票市場中,投資者與特定對象進行一對一的交易。
以下是關於定向交易的詳細解釋:
一、定義
定向交易,也被稱為協議轉讓或定向協議轉讓,是股票市場中一種特殊的交易方式。在這種交易中,買賣雙方是特定的,通常是機構投資者和大戶之間的私下交易。它不像公開市場中的集中競價交易那樣公開透明,而是通過一對一的協商方式達成交易。這種交易方式主要適用於大額資金的交易。
二、特點
1. 交易針對性強:由於是特定的買賣雙方的交易,所以針對性強,能夠迅速完成交易。
2. 交易效率較高:由於是一對一的協商,避免了公開市場中的競價過程,因此交易效率較高。
3. 交易較為隱蔽:由於是私下交易,信息公開程度較低,因此交易較為隱蔽。這對於某些需要保密的交易是非常有利的。
三、應用場景
定向交易主要適用於大額資金的交易,特別是在股市中的大宗交易。機構投資者為了進行戰略投資或者資產配置,通常會選擇這種方式進行買賣。此外,一些需要保密的交易或者特殊行業的股票交易也會選擇這種方式進行。通過定向交易,買賣雙方可以避開市場中的噪音和干擾,直接達成協議,實現交易目的。同時,監管機構也會對定向交易進行嚴格的監管,以確保市場的公平和透明。
總之,定向交易是股票市場中一種特殊的交易方式,適用於大額資金的交易和需要保密的交易場景。通過一對一的協商方式達成交易,具有針對性強、效率高和隱蔽性強的特點。
❹ 交易性金融資產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這兩種金融工具投資里的股票投資有什麼不同嗎
交易性金融資產是指企業為交易目的而持有的債券投資、股票投資和基金投資。
交易性金融資產是指企業為了近期內出售而持有的金融資產,如以賺取差價為目的從二級市場購買的股票、債券、基金等。
交易性金融資產是07年新增加的科目,主要為了適應現在的股票、債券、基金等出現的市場交易,取代了原來的短期投資,與之類似,又有不同。
滿足以下條件之一的金融資產應當劃分為交易性金融資產:⑴ 取得金融資產的目的主要是為了近期內出售或回購或贖回。⑵ 屬於進行集中管理的可辨認金融工具組合的一部分,具有客觀證據表明企業近期採用短期獲利方式對該組合進行管理。⑶ 屬於金融衍生工具。但被企業指定為有效套期工具的衍生工具屬於財務擔保合同的衍生工具、與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且其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的權益工具投資掛鉤並須通過交付該權益工具結算的衍生工具除外。
特點:
1、企業持有的目的是短期性的,即在初次確認時即確定其持有目的是為了短期獲利。一般此處的短期也應該是不超過一年(包括一年);
2、該資產具有活躍市場,公允價值能夠通過活躍市場獲取。
3、交易性金融資產持有期間不計提資產減值損失
賬戶設置
⒈「交易性金融資產」科目核算企業為交易目的所持有的債券投資、股票投資、基金投資等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
⑴企業持有的直接指定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也在「交易性金融資產」科目核算。「交易性金融資產」科目
借方——登記交易性金融資產取得成本、資產負債表日其公允價值高於賬面余額的差額
貸方——登記資產負債表日其公允價值低於賬面余額的差額 、企業出售交易性金融資產時結轉的成本
⑵關於該賬戶的明細科目——企業應當按照交易性金融資產的類別和品種,分別設置「成本」、「公允價值變動」等明細科目進行核算。
⒉「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科目核算企業交易性金融資產等公允價值變動而形成的應計入當期損益的利得或損失。
⒊「投資收益」科目核算企業持有交易性金融資產等期間取得的投資收益以及處置交易性金融資產等實現的投資收益或投資損失。
會計處理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持有的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包括為交易目的所持有的債券投資、股票投資、基金投資、權證投資等和直接指定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
衍生金融資產不在本科目核算。
企業(證券)的代理承銷證券,在本科目核算,也可以單獨設置「1331 代理承銷證券」科目核算。
二、本科目應當按照交易性金融資產的類別和品種,分別「成本」、「公允價值變動」進行明細核算。
三、交易性金融資產的主要賬務處理
(一)企業取得交易性金融資產時,按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借記本科目(成本),按發生的交易費用,借記「投資收益」科目,對於價款中包含已宣告但尚未發放的現金股利或利息,借記「應收股利或應收利息」按實際支付的金額,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
(二)在持有交易性金融資產期間被投資單位宣告發放的現金股利或債券利息,借記「應收股利(或應收利息)」科目,貸記投資收益。(收到現金股利或利息時,借記「銀行存款」,貸記「應收股利或應收利息」)
(三)資產負債表日,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高於其賬面余額的差額,借記本科目(公允價值變動),貸記「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科目;公允價值低於其賬面余額的差額,做相反的會計分錄。
(四)出售交易性金融資產時,應按實際收到的金額,借記「銀行存款」等科目,按該項交易性金融資產的成本,貸記本科目(成本),按該項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變動,貸記或借記本科目(公允價值變動),按其差額,貸記或借記「投資收益」 科目。同時,按該項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變動,借記或貸記「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科目,貸記或借記「投資收益」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額,反映企業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通常是指企業初始確認時即被指定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資產,以及沒有劃分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持有至到期投資、貸款和應收款項的金融資產。比如,企業購入的在活躍市場上有報價的股票、債券和基金等,沒有劃分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或持有至到期投資等金融資產的,可歸為此類。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用法如下:
核算企業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價值:
本科目核算企業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價值,包括劃分為可供出售的股票投資、債券投資等金融資產。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發生減值的,應在本科目設置「減值准備」明細科目進行核算,也可以單獨設置「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減值准備」科目進行核算。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會計處理,與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的會計處理有類似之處,但也有不同。具體而言:⑴初始確認時,都應按公允價值計量,但對於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相關交易費用應計入初始入賬金額;⑵資產負債表日,都應按公允價值計量,但對於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不是計入當期損益,而通常應計入所有者權益。
企業在對可供出售金融資產進行會計處理時,還應注意以下方面:
⒈企業取得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支付的價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領取的債券利息或已宣告但尚未發放的現金股利,應單獨確認為應收項目。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持有期間取得的利息或現金股利,應當計入投資收益。資產負債表日,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應當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公允價值變動計入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2.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發生的減值損失,應計入當期損益;如果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是外幣貨幣性金融資產,則其形成的匯兌差額也應計入當期損益。採用實際利率法計算的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利息,應當計入當期損益;可出售權益工具投資的現金股利,應當在被投資單位宣告發放股利時計入當期損益。
3,處置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時,應將取得的價款與該金融資產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計入投資損益;同時,將原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公允價值變動累計額對應處置部分的金額轉出,計入投資損益。
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額,反映企業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
❺ 以交易股票為生,需要什麼能力(請系統 有經驗的 已經以交易為生的高手回答)謝謝
有基礎生活保障和一定數額的閑散資金。
首先需要幾年時間的學習與練習,形成自己的交易模式,並培養出嚴格的紀律執行能力和良好的隨盤心態。所以,在此期間需要基礎生活保障。形成交易模式是艱難的一步,但紀律執行能力和心態更需要盤中的磨練。投機交易是極其嚴謹並充滿邏輯的事情,絕不是簡單的買入賣出。
股票的行情並不是一直都有,大約幾年才有一波大的行情,很多時間是空倉無收益,當有行情時,需要資金支持,以獲取好的收益。所以不是想像中的隨時都可以獲利,當然交易方式成熟後可以通過雙向交易的期貨贏利。不要輕易相信很多傳言,沒有光怎麼會有飛蛾撲火。
如果沒有一定物質基礎,最好不要以交易股票為生,看看很多這行的名人,大多賣軟體、辦培訓班,想想其中隱藏的含義,如果股票容易賺錢,或形成完善的交易模式能隨時通過期貨贏利,何必還去做些更費力氣的事情。
股票或期貨投機是這世上最難的事情之一,不是簡單的理論與實踐,其中的辛苦只有自己知道。
❻ 購買以交易為目的的股票會計分錄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
貸,銀行存款
或其他貨幣資金
❼ 交易性金融資產包括哪些
交易性金融資產是指企業為交易目的而持有的債券投資、股票投資和基金投資。
交易性金融資產是指:企業為了近期內出售而持有的金融資產。通常情況下,以賺取差價為目的從二級市場購入的股票、債券和基金等,應分類為交易性金融資產,故長期股權投資不會被分類轉入交易性金融資產及其直接指定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進行核算。並且一旦確認為交易性金融資產及其直接指定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後,不得轉為其他類別的金融資產進行核算。
交易性金融資產是07年新增加的科目,主要為了適應現在的股票、債券、基金等出現的市場交易,取代了原來的短期投資,與之類似,又有不同。
條件
(1) 取得金融資產的目的是為了近期內出售或回購。
(2) 屬於進行集中管理的可辨認金融工具組合的一部分,具有客觀證據表明企業近期採用短期獲利方式對該組合進行管理。
(3) 屬於金融衍生工具,但是,如果衍生工具被企業指定為有效套期工具,則不應確認為交易性金融資產。
特點
1企業持有的目的是短期性的,即在初次確認時即確定其持有目的是為了短期獲利。一般此處的短期也應該是不超過一年(包括一年);
2該資產具有活躍市場,公允價值能夠通過活躍市場獲取。
3,交易性金融資產持有期間不計提資產減值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