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為什麼股票成交價和成本價格相差這么大
1、因為股票的成交價格是買賣股票的價格,不包含稅費的。而計算成本價格時要包含印花稅、傭金、過戶費等的總和。所以成本價會比成交價會大。
2、股票的成交價格,可分為集合競價成交價格和連續競價成交價格兩種。集合競價是指在規定時間內接受的買賣申報一次性集中撮合的競價方式,集合競價時間:9:15—9:25,9:15—9:20可以申報也可以撤單,9:20—9:25隻能接受申報不接受撤單,9:25—9:30不接受任何委託,但是深圳只接受委託申報不做處理,(深圳14:57—15:00為收盤集合競價時間,申報不可撤單);連續競價是指對買賣申報逐筆連續撮合的競價方式,時間:9:30—11:30,13:00—15:00,深圳為13:00—14:57)。集合競價期間未成交的買賣申報,自動進入連續競價。
㈡ 股市裡大筆資金買入怎麼看出來
大筆買入是指單筆買入500手以上的成交買單,一般顯示為紫色,大買盤是指在買一、買二、買三、買四和買五處出現4位數以上的買單的股票。
一,股票大筆買入跟大買盤的區別:
大筆買入是指單筆買入500手以上的成交買單,一般顯示為紫色,
大買盤是指在買一、買二、買三、買四和買五處出現4位數以上的買單的股票。
其實區別不大 都是指股票有大資金買入,當然現在的真正主力很少這樣大手腳買入,都是切成小單批量買入,這樣才能不露痕跡的吸籌,、一般基金公司那些都是大資金買入。
㈢ 為什麼大筆資金買進股票,股票價格就會上升,大筆賣出股票,股票價格就會降低
你要記住股票的漲是真金白銀給堆上去的、就像氣球往裡吹氣就帳大放氣就縮小、你如果還不明白就去細統性學習一下股票知識、要不然你在這個市場生存不下去
㈣ 股票購買時,同一隻分散成多筆交易。是否與一筆買入相比價格相差很大
一次委託的,分多次成交,只收一次委託的手續費,會把多次成交的總金額加一起來算手續費
一支股票不同時間購買,不可否同時賣出同時間購買,可同時賣出
只要過了一個交易日就可以同時賣出。
1、今天是12日,假定在12日之前已經擁有某隻股票500股,那麼今天可以先賣出500股(高價格),再買進500股(低價格)。
2、假定在12日之前你已經擁有某隻股票500股,今天再買進500股(低價格),這樣擁有1000股,那麼只能賣出500股(高價格)。
3、目前滬、深兩市中的所有A股,實行的是T+1交易結算制度。只能當日賣出,當日買進。不能當日買進,當日賣出。但2的情況,可以理解成賣出的是以前買入的那500股。
㈤ 這只股票兩筆掛單價格和量相差這么大說明什麼呢,謝謝
這種情況的交易是這樣的:
我估計309手的單子當初是掛在5檔至7檔賣盤上。然後莊家直接以14.2元的價格委託賣出,也就是說是主動性拋盤 。
那麼莊家為什麼14.3元的價格不拋而要在更低的價位出貨呢?
我的判斷是:
莊家想減輕一些倉位,但是盤中掛單稀少,在下面掛單基本上都是小單,如果莊家不斷地把小單交易掉,那麼股價勢必下跌很快,盤中的散戶也會迅速跟出來拋盤,這種情況是莊家最不願意看到的,但貨又不能不出,怎麼辦呢?
莊家的操作方法是這樣:一方面用對倒等方式把股價維持住,等盤中掛單出現大單時就迅速「喂掉」,然後再以最快的速度用小單在賣一上成交一筆。通過這樣「一去一來」的操作,莊家既出了貨,但價格一分也沒跌。(這種交易俗稱「深水炸彈」)就是用大單砸下,小單拉起。
舉例:(以你的圖為例)
莊家在9點55分30秒以14.21元,向下成交309手。
然後在9點55分50秒以14.30元,向上成交42手。
這樣,在一分鍾內莊家出了三百多萬的貨,但股價沒跌。
由於分時圖是以60秒為一個計算單位的,也就是一分鍾。 所以這類操作手法被很多莊家所利用,也較有普遍性。
特別需要說明的是:
由於你提供的圖是分筆成交圖,而不是逐筆成交 所以就憑一張小圖是很難作出判斷的。
如果你有時間盯盤,如果在盤中這類情況在一天的交易中經常性出現,那麼就應該引起注意了。
㈥ 股票中為何在同一價位有大筆買進賣出
這是莊家試盤的結果,上午出現賣單是看一下下面接單力度的大小並且清洗一下籌碼,下午大單買進既是既是看盤上的壓力也是為了吸引更多的場外觀眾,若是拋壓不大,莊家很可能就會大力拉升!~當然要想看出後市走勢還必須結合其他的指標!~這就不是我能告訴你的了,只能靠你自己了!~
㈦ 股票價格下跌前期底部出現大筆紫色交易是什麼情況
在股市中紫色交易用來表示大單的成交量,一般來說大單都是莊家、機構或是主力所為,所以在操作時一定要摸清他們的意圖,才能作出准確的判斷。
盤中怎樣識別主力動作,我們可以通過以下幾個特徵來判斷:
特徵①:成交量。主力拉升股價一般都是希望帶出市場跟單,所以為了引起市場的關注,主力會為了迎合市場的口味而在拉升的過程中進行堆量。不過市場散單不可能堆量,所以是否放量是一個很重要的特徵。
特徵②:掛單的變化。一般來說如果只是市場的交易行為,那麼在股價上漲的過程中上的掛單不會有明顯的變化。不過主力的拉升因為涉及到與市場的對話,所以掛單會有很大的變化。
特徵③:股價回落中的支撐。主力拉升股價是一種階段性的行為,而盤中指數的上漲不過是幾分鍾的熱度。現在市場相當低迷,所以在股價回落時主力會給予支撐,而自然上沖後的回落將失去買單的支撐。
特徵④:上漲前的走勢。主力在拉升前已經維護股價一段時間,所以股價走勢應該強於大盤,而如果之前股價的走勢基本與指數一致,那麼主力參與的可能性就比較小。
特徵⑤:漲跌幅度。計算盤中的漲跌幅度,如果個股的上漲幅度遠大於指數那麼主力運作的可能性較大。
當天盤中的一些異動只是提供給我們的分析要素,只有在充分了解對手的情況下我們才考慮出手。在經驗不夠時切不可盲目的去操作,平時多去借鑒他人的成功經驗,這樣少走彎路、最大限度地減少經濟損失;你可以像我一樣找個好的軟體,(比如牛股寶)去追蹤裡面的高手操作,這樣也要靠譜得多。願可幫助到你,祝投資成功!
㈧ 股票交易中600892買1和賣1,差價很大,說明什麼問題
買一和賣一的價格相差很大,如果不是瞬間造成的,至少說明一點,那就是散戶參與意願極低,已經沒有人理會該股了,一般不看盤了,既沒有人願意拋售,也沒有人想買了,常常發生在該股成交量極低時,只有機構自己在掛單觀望。
另一種就是前一筆大單深度砸盤或大幅拉升,散戶瞬間沒有反應過來該掛什麼價,要觀望一下。
㈨ 股票買入價與賣出價差距很大說明什麼
股市常見現象,答案不唯一
1、出現在大跌末期人氣低迷時,這是正常情況,說明賣者惜售,買氣又不足,成交量極度萎靡。
2、出現在尾市,乃主力刻意所制,根據具體情況而定。
3、交易中偶爾出現一下,隨即一閃而過恢復正常,這在高價股中經常出現。
這個問題沒有固定的答案,要根據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比如股票軟體上的買入價、賣出價只是一種「喊價」,是買賣意向,股票軟體上的買入價、賣出價俗稱「掛單」,即掛在那裡等待別人來買或來賣。例如,「買入價是7.69」是指有人願意出7.69的價格向市場上的其他人買股票,「賣出價是7.72」是指有人願意出7.72的價格向市場上的其他人賣股票,如果有人願意在他們限定的價格賣出或買進,就產生了「成交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