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還用兩個交易所啊,
兩個都開了,總的來說深市的好點,但是滬市也有很多好的股票
Ⅱ 為什麼深圳證券交易所比上海證券交易所規模小
因為最早炒股的是上海人,也就是中國股市的發源地,當然大點啦.
Ⅲ 上交所,深交所的股票指數分別有哪些中證指數有哪些
1、上證指數列表
指數名稱 基準日期 基準點數 成份股數量 相關全收益指數
成分指數
上證180 2002-06-28 3299.06 180 上證180全收益
上證50 2003-12-31 1000 50 上證50全收益
上證中盤 2003-12-31 1000 130 上證中盤全收益
上證小盤 2003-12-31 1000 320 上證小盤全收益
上證中小 2003-12-31 1000 450 上證中小全收益
上證全指 2003-12-31 1000 500 上證全指全收益
綜合指數
上證指數 1990-12-19 100 上交所全部上市股票
新綜指 2005-12-30 1000 上交所完成股權分置改革的全部股票(G股)
A股指數 1990-12-19 100 上交所全部上市A股
B股指數 1992-02-21 100 上交所全部上市B股
工業指數 1993-04-30 1358.78 上交所全部工業類股票
商業指數 1993-04-30 1358.78 上交所全部商業類股票
地產指數 1993-04-30 1358.78 上交所全部地產業類股票
公用指數 1993-04-30 1358.78 上交所全部公用事業類股票
綜合指數 1993-04-30 1358.78 上交所全部綜合業類股票
行業指數
上證能源 2003-12-31 1000 上證能源全收益
上證材料 2003-12-31 1000 上證材料全收益
上證工業 2003-12-31 1000 上證工業全收益
上證可選 2003-12-31 1000 上證可選全收益
上證消費 2003-12-31 1000 上證消費全收益
上證醫葯 2003-12-31 1000 上證醫葯全收益
上證金融 2003-12-31 1000 上證金融全收益
上證信息 2003-12-31 1000 上證信息全收益
上證電信 2003-12-31 1000 上證電信全收益
上證公用 2003-12-31 1000 上證公用全收益
風格指數
180成長 2002-06-28 1000 60 180成長全收益
180價值 2002-06-28 1000 60 180價值全收益
180R成長 2002-06-28 1000 60 180R成長全收益
180R價值 2002-06-28 1000 60 180R價值全收益
主題指數
紅利指數 2004-12-31 1000 50 上證紅利全收益
180金融 2002-06-28 1000 180金融全收益
治理指數 2007-06-29 1000 治理指數全收益
180治理 2007-06-29 1000 100 180治理全收益
180基建 2002-06-28 1000 180基建全收益
180資源 2002-06-28 1000 180資源全收益
180運輸 2002-06-28 1000 180交通運輸全收益
上證央企 2008-12-31 1000 50 上證央企全收益
責任指數 2009-06-30 1000 100 責任指數全收益
上證民企 2009-06-30 1000 50 上證民企全收益
基金指數
基金指數 2000-05-08 1000 上交所全部證券投資基金
債券指數
國債指數 2002-12-31 100 上交所上市的所有固定利率國債
企債指數 2002-12-31 100 從國內交易所上市企業債中挑選了滿足一定條件的具有代表性的債券組成樣本
滬公司債 2007-12-31 100 由在滬市交易的公司債券組成
滬分離債 2007-12-31 100 由在滬市交易的分離交易可轉換債券組成
其他指數
超大盤 2003-12-31 1000 20 上證超級大盤全收益
中型綜指 2007-12-28 1000 中型綜指全收益
2、指數代碼 指數簡稱 基日 基日指數 起始計算日
399001 深證成份指數 1994-07-20 1000 1995-01-23
399002 成份A股指數 1994-07-20 1000 1995-01-23
399003 成份B股指數 1994-07-20 1000 1995-01-23
399004 深證 100指數 2002-12-31 1000 2003-01-02
399005 中小板指數P 2005-06-07 1000 2006-01-24
399007 深證300價格 2004-12-31 1000 2009-11-04
399100 深證新指數 2005-12-30 1107 2006-02-16
399101 中小板綜指 2005-06-07 1000 2005-12-01
399106 深證綜合指數 1991-04-03 100 1991-04-04
399107 深證A股指數 1991-04-03 100 1992-10-04
Ⅳ 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交易所有什麼不一樣,我看到深交所比上交所市值還高啊
依託以前上市的一些大型央企,上交所的市值遠遠高過深交所。不過隨著國家政策的變化,以及上交所不思進取的表現,終有一天會如你所述。
Ⅳ 為什麼上交所比深交所交易量大
上交所側重於國有大中型企業,而深交所則側重於創投和中小企業。所以上交所市值比深交所大的多。
為什麼深交所的股指比上交所大幾倍是因為編制方法不一樣,我們長使用的是深成指,深交所的深綜指只有1156。
深綜指與深成指的區別
股價指數是運用統計學中的指數方法編制而成的,反映股市總體價格或某類股價變動和走勢的指標。根據股價指數反映的價格走勢所涵蓋的范圍,可以將股價指數劃分為反映整個市場走勢的綜合性指數和反映某一行業或某一類股票價格走勢的分類指數。
深證綜合指數,是深圳證券交易所編制的,以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的全部股票為計算范圍,以發行量為權數的加權綜合股價指數。該指數以1991年4月3日為基日,基日指數定為100點。深證綜合指數綜合反映深交所全部A股和B股上市股票的股價走勢。此外還編制了分別反映全部A股和全部B股股價走勢的深證A股指數和深證B股指數。深證A股指數以1991年4月3日為基日,1992年10月4日開始發布,基日指數定為100點。深證B股指數以1992年2月28日為基日,1992年10月6日開始發布,基日指數定為100點。
深證成份股指數,是從上市的所有股票中抽取具有市場代表性的40家上市公司的股票作為計算對象,並以流通股為權數計算得出的加權股價指數,綜合反映深交所上市A、B股的股價走勢。該指數取1994年7月20日為基日,基日指數定為1000點。成份股指數於1995年1月23日開始試發布,1995年5月5日正式啟用。40家上市公司的A股用於計算成份A股指數及行業分類指數,40家上市公司中有B股的公司,其B股用於計算成份B股指數。深證成份股指數,還就A股編制分類指數,包括工業分類指數、商業分類指數、金融分類指數、地產分類指數、公用事業分類指數、綜合企業分類指數。深證成份股指數選取樣本時考慮的因素有:1.上市交易日期的長短;2.上市規模,按每家公司一段時期內的平均總市值和平均可流通股市值計;3.交易活躍程度,按每家公司一段時期總成交金額計。確定初步名單後,再結合以下各因素評選出40家上市公司作為成份股:1.公司股票在一段時期內的平均市盈率;2.公司的行業代表性及所屬行業的發展前景;3.公司近年的財務狀況、盈利記錄、發展前景及管理素質等;4.公司的地區、板塊代表性等。為保證指數的代表性,必須視上市公司的變動更換成份股,深圳證券交易所定於每年1、5、9月對成份股的代表性進行考察,討論是否需要更換。
Ⅵ 上交所和深交所交易的股票產生開盤價和收盤價的原則是什麼
開盤價又稱開市價,是指證券交易所每個交易日開市後的第一筆每股買賣成交價格。如果開市後一段時間內(通常為半小時)沒有買賣或沒有成交,則取前一日的收盤價作為當日證券的開盤價。如果某證券連續數日未成交,則由證券交易所的場內中介經紀人根據客戶對該證券買賣委託的價格走勢提出指導價,促使成交後作為該證券的開盤價。在無形化交易市場中,如果某種證券連續數日未成交,以前一日的收盤價作為它的開盤價。
收盤價:滬市收盤價為當日該證券最後一筆交易前一分鍾所有交易的成交量加權平均價(含最後一筆交易)。當日無成交的,以前收盤價為當日收盤價。深市的收盤價通過集合競價的方式產生。收盤集合競價不能產生收盤價的,以當日該證券最後一筆交易前一分鍾所有交易的成交量加權平均價(含最後一筆交易)為收盤價。當日無成交的,以前收盤價為當日收盤價。
Ⅶ 股票每日交易量排名在哪裡可以看到
上交所和深交所都可查
只能查到全天換手最高的三隻票。要求必須公布交易所
Ⅷ 股票可以在上交所 和深交所同時交易么若有,請舉例,謝謝
同時在這兩個交易所上市是不可能的.二者只能選其一.但是在大陸上市的公司可以同時在香港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