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銷售可供出售的證券的利得屬於什麼現金流
出售證券屬於投資活動(出售證券就是把債券賣出去,然後收取利息,屬於投資活動)。早期證券交易主要採取現貨交易方式,但隨著商品經濟及資本市場的發展,證券交易形式呈現出由低級向高級、由簡單向復雜、由單一向復合的發展趨勢。
各國證券交易方式的分類標准出現多元化趨勢,既可按單一標准分類,也可兼采多種標准分類,並形成了現貨交易、信用交易、期貨交易和期權交易等並存的交易形式。
(1)股票交易利得擴展閱讀
證券交易所為了確保證券交易所和證券公司有合理時間處理財務事宜(包括准備證券交付和款項往來),都會對證券成交和交割的時間間隔作出規定。但為防止該時間間隔過長而影響交割安全性,交割日期主要有當日交割、次日交割和例行交割。
當日交割,也稱「T+0」交割,為成交當日進行交割;次日交割則稱「T+1」交割,為成交完成後下一個營業日辦理交割;例行交割,則依照交易所規定確定,往往是成交後5個營業日內進行交割。
B. 交易性金融資產-股票的轉讓收入如何區分投資收益跟利得
投資收益也是要繳稅的。算作營業利潤。
股權投資分為交易型金融資產,可供出售金融資產,長期股權投資。
交易型金融資產的盈虧直接計入營業利潤。也就是說,你的股票市值會直接影響你的公司總利潤收入。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在會計處理時,收益和損失記在資本公積金里。只有在出售時,才將收益和損失記做利潤科目下。
所以你最好將這筆帳記在可供出售金融資產項目里。這樣只會在你出售時記做利潤,才會發生繳稅。
C. 股票交易盈利問題如何計算的
股票收益率是反映股票收益水平的指標。投資者購買股票或債券最關心的是能獲得多少收益,衡量一項證券投資收益大小以收益率來表示。反映股票收益率的高低,一般有三個指標:①本期股利收益率。是以現行價格購買股票的預期收益率。②持有期收益率。股票沒有到期,投資者持有股票的時間有長有短,股票在持有期間的收益率為持有期收益率。③折股後的持有期收益率。股份公司進行折股後,出現股份增加和股價下降的情況,因此,折股後股票的價格必須調整。
股票收益率(stock yield),是指投資於股票所獲得的收益總額與原始投資額的比率。股票得到了投資者的青睞,因為購買股票所帶來的收益。股票絕對收益率是股息,相對收益是股票收益率。
股票收益率=收益額/原始投資額
當股票未出賣時,收益額即為股利。
衡量股票投資收益水平指標主要有股利收益率、持有期收益率與拆股後持有期收益率等。
股票收益率指投資於股票所獲得的收益總額與原始投資額的比率。股票得到投資者的青睞,是因為購買股票所帶來的收益。股票的絕對收益率就是股息,相對收益就是股票收益率。
股票收益率=收益額/原始投資額
當股票未出賣時,收益額即為股利。
衡量股票投資收益的水平指標主要有股利收益率與持有期收益率和拆股後持有期收益率等。
1.股利收益率
股利收益率,又稱獲利率,是指股份公司以現金形式派發的股息或紅利與股票市場價格的比率其計算公式為:
該收益率可用計算已得的股利收益率,也能用於預測未來可能的股利收益率。
2.持有期收益率
持有期收益率指投資者持有股票期間的股息收入和買賣差價之和與股票買入價的比率。其計算公式為:
股票還沒有到期日的,投資者持有股票時間短則幾天、長則為數年,持有期收益率就是反映投資者在一定持有期中的全部股利收入以及資本利得占投資本金的比重。持有期收益率是投資者最關心的指標之一,但如果要將其與債券收益率、銀行利率等其他金融資產的收益率作一比較,須注意時間可比性,即要將持有期收益率轉化成年率。
3.持有期回收率
持有期回收率說的是投資者持有股票期間的現金股利收入和股票賣出價之和與股票買入價比率。本指標主要反映其投資回收情況,如果投資者買入股票後股價下跌或操作不當,均有可能出現股票賣出價低於其買入價,甚至出現了持有期收益率為負值的情況,此時,持有期回收率能作為持有期收益率的補充指標,計算投資本金的回收比率。其計算公式為:
4.拆股後的持有期收益率
投資者在買入股票後,在該股份公司發放股票股利或進行股票分割(即拆股)的情況下,股票的市場的市場價格及其投資者持股數量都會發生變化。因此,有必要在拆股後對股票價格及其股票數量作相應調整,以計算拆股後的持有期收益率。其計算公式為:(收盤價格-開盤價格)/開盤價格股票收益率的計算公式 股票收益率= 收益額 /原始投資額 其中:收益額=收回投資額+全部股利-(原始投資額+全部傭金+稅款)
當股票未出賣時,收益額即為股利。
衡量其股票投資收益水平指標主要有股利收益率及持有期收益率及其拆股後持有期收益率等。
股利收益率 股利收益率,又稱獲利率,是指股份公司以現金形式派發的股息或紅利與股票市場價格的比率。
股票持有期收益率 持有期收益率指投資者持有股票期間的股息收入與買賣差價之和與股票買入價的比率。
股票持有期回收率 持有期回收率是指投資者持有股票期間的現金股利收入與股票賣出價之和與股票買入價的比率。該指標主要反映投資回收情況,如果投資者買入股票後股價下跌或是操作不當,均有可能出現股票賣出價低於買入價,甚至出現持有期收益率為負值的情況,此時,持有期回收率可作為持有期收益率的補充指標,計算投資本金的回收比率。
拆股後的持有期收益率 投資者在買入股票後,在該股份公司發放股票股利或進行股票分割(即拆股)的情況下,股票的市場的市場價格和投資者持股數量都會發生變化。因此,有必要在拆股後對股票價格和股票數量作相應調整,以計算拆股後的持有期收益率。
本收益率可用於計算已得的股利收益率,也可用預測將來可能的股利收益率。
股票沒有到期日,投資者持有股票的時間短則幾天,長則數年,持有期收益率就是反映投資者在一定的持有期內的全部股利收入和資本利得占投資本金的比重。持有期收益率是投資者最關心的指標,但如果要將它與債券收益率、銀行利率等其他金融資產的收益率作比較,須注意時間的可比性,即要將持有期收益率轉化為年率。
在投資決策時的股票收益率計算公式:
假設股票價格是公平的市場價格,證劵市場處於均衡狀態,在任一時點證劵的價格都能完全反映有關該公司的任何可獲得的公開信息,而且證劵價格對新信息能迅速做出反應。在這種假設條件下,股票的期望收益率等於其必要的收益率。
而股票的總收益率可以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D1/P0 這是股利收益率。解釋為預期(下一期)現金股利除以當前股價,那下一期股利如何算呢,D1=D0*(1+g).第二部分是固定增長率g,解釋為股利增長率,由於g與股價增長速度相同,故此g可以解釋為股價增長率或資本利得收益率。也可以用天字一號量化交易系統。
舉個例子來說明:股價20元,預計下一期股利1元,該股價將以10%速度持續增長
則:股票收益率=1/20+10%=15%
這個例子中的難點是10%,她就是g,g的數值可根據公司的可持續增長率估計,可持續增長率大家應該都知道了吧。g算出後,下一期股利1元也是由她算出的,公式上面已經列出。有了股票收益率15%,股東可作出決定期望公司賺取15%,則可購買。
D. 求高手指教,美國股票交易的資本利得稅是多少。
資本利得在稅收上是指資本商品,如股票、債券、房產、土地或土地使用權等,在出售或交易時發生收入大於支出而取得的收益,即資產增值。資本利得稅是對資本利得所征的稅。簡單而言就是對投資者證券買賣所獲取的價差收益(資本利得)征稅。
資本利得作為一種所得,仍然屬於所得稅的征稅范疇,是公司、個人所得稅應稅所得的組成部分。
在對資本利得是否征稅,以及如何征稅問題上也就形成了不同的處理方式,大致可概括為以下三種:
1 、視同普通所得征稅。
2 、徵收資本利得稅。
3 、對資本利得免稅。
(4)股票交易利得擴展閱讀:
被豁免資本利得稅的情況包括:
當出售一份房產時,如果該房產是出售者在出售前5年中的2年的主要居所,出售者可獲得250,000美元(對單身)或500,000美元(對夫婦)的資本利得稅豁免份額。
資本利得計算的是凈值,即投資收益減去投資損失。所以,當每年年終繳稅前,美國會出現這樣一個趨勢,很多投資者會將他們正處於虧損狀態的資產出售。對於個人來說,如果投資損失超過了投資收益,凈損失可以被利用在一般所得稅的減免中。
每年每個個人可以申報3,000美元的凈投資損失,用來減免一般所得稅。剩餘的投資損失還可以歸入下一年繼續用來計算下一年的資本利得凈值。企業還被允許將本年度的投資凈損失抵消上一年度投資收益,從而獲得一定的退稅。
E. 我國股票交易現行的利得稅
資本利得在稅收上是指資本商品,如股票、債券、房產、土地或土地使用權等,在出售或交易時發生收入大於支出而取得的收益,即資產增值。資本利得稅是對資本利得所征的稅。簡單而言就是對投資者證券買賣所獲取的價差收益(資本利得)征稅。
資本利得作為一種所得,仍然屬於所得稅的征稅范疇,是公司、個人所得稅應稅所得的組成部分。
在對資本利得是否征稅,以及如何征稅問題上也就形成了不同的處理方式,大致可概括為以下三種:1 、視同普通所得征稅。2 、徵收資本利得稅。 3 、對資本利得免稅。
資本利得行業就是指成長型行業,即有較大升值潛力的小公司和一些新興行業;鑒於資本利得往往是經過若干年才積累起來的,或偶爾才發生一次,因而對資本利得課征所得稅的國家一般都採用低稅率。
F. 資本利得與利得的關系
資本利得是指股票持有者持股票到市場上進行交易,當股票的市場價格高於買入價格時,賣出股票就可以賺取差價收益,這種差價收益稱為資本利得。
利得(profits)是指由企業非日常活動所形成的、導致所有者權益增加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無關的經濟利益的流入。如,可供出售的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超過賬面的價值、處置固定資產的凈收益、處置無形資產的凈收益和罰款收入等。利得不一定會影響利潤,但最終都會導致所有者權益的增加。
二者的關系:
一、相同處:
(1)都不是日常經營所得的收益;
(2)最終都會導致所有者權益的增加;
(3)同屬於資產流出而獲得的利益。
二、區別:
(1)利得不一定會影響利潤(所有者權益增加),但資本利得會影響當期利潤(投資收益);
(2)利得與所有者的投入資本無關,但資本利得卻是投入越多獲利越多;
(3)利得取得時要按規定納稅,如是自然人資產要繳納個稅,而資本利得無需交納個人所得稅。
G. 關於股票交易的資本利得稅
資本利得稅(英文 Capital Gains Tax,簡稱CGT),是對資本利得(低買高賣資產所獲收益)征稅。常見的資本利得如買賣股票、債券、貴金屬和房地產等所獲得的收益。並不是所有國家都徵收資本利得稅。
H. 利得都包括什麼
利得是指由企業非日常活動所形成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增加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無關的經濟利益的流入。利得是「非」日常活動,「凈流入」的概念。
主要通過以下科目核算:
1.營業外收入,主要包括:非流動資產處置利得、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利得、債務重組利得、政府補助、盤盈利得、捐贈利得等。
2.公允價值變動損益,核算企業交易性金融資產、交易性金融負債、採用公允價值模式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衍生工具、套期保值業務,以及指定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等公允價值變動形成的應計入當期損益的利得或損失。
3.以公允價值模式進行後續計量的存貨/自用房地產轉換為投資性房地產
房地產開發企業將作為存貨的房地產轉換為採用公允價值模式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其公允價值大於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資本公積。
借:投資性房地產--成本 (轉換日的公允價值)
存貨跌價准備 (原已計提的跌價准備)
貸:開發產品 (賬面余額)
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差額)
若產生的是借方差額,則計入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科目。
企業將自用的建築物轉為採用公允價值模式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其公允價值大於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資本公積。
借:投資性房地產--成本 (轉換日的公允價值)
固定資產減值准備 (原已計提的減值准備)
累計折舊/累計攤銷 (已計提的累計折舊)
貸:固定資產/無形資產(賬面余額)
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差額)
若產生的是借方差額,則計入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科目。
處置投資性房地產時,將計入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的金額轉入其他業務成本科目.
4.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的利得或損失,除減值損失和外幣貨幣性資金融資產形成的匯兌差額外: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或相反分錄。
5.可供出售外幣非貨幣性項目的匯兌差額
對於以公允價值計量的可供出售非貨幣性項目,如果期末的公允價值以外幣反映,則應當先將該外幣按照公允價值確定當日的即期匯率折算為記賬本位幣金額,再與原記賬本位幣金額進行比較,其差額計入資本公積。
對於發生的匯兌損失:
借:資產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貸: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對於發生的匯兌收益: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6.金融資產重分類
將持有至到期投資重分類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並以公允價值進行後續計量: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
貸:持有至到期投資 (賬面余額)
貸或借: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差額)
7.可轉換公司債券的分拆
企業發行的可轉換公司債券,應當在初始確認時將其包含的負債成份和權益成份進行分拆——將負債成份確認為應付債券,將權益成份確認為「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8.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所得稅處理
由於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採用公允價值進行後續計量,而稅法規定,以公允價值計量的金融資產在持有期間市價的波動在計稅時不予考慮,有關金融資產在某一會計期末的計稅基礎為其取得成本。
因此,當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上升時,賬面價值大於其初始取得成本,即賬面價值大於計稅基礎,形成應納稅暫時性差異,要確認遞延所得稅負債:
借: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貸:遞延所得稅負債
當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下降時,賬面價值小於其初始取得成本,即賬面價值小於計稅基礎,形成可抵扣暫時性差異,要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