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關於最近的一個股票內部交易案
方正?這樣的消息可能只有財經內參有吧,你問錯地方了喲
Ⅱ 私自轉讓公司內部股票有效嗎
某市鄉鎮企業立達股份有限公司向內部職工發行內部股票3000萬股,每股面值一元,以每股1.3元的價格發行。立達公司發行內部股票的消息傳開以後,一些人通過各種渠道設法購買立達的內部股票。當時傳言,如果股票上市至少漲8倍。個體戶李先富一心想購進股票,苦於沒有渠道。後來,經朋友王某介紹以每股5.2元的價格買進了2000股立達內部股票。事後,李先富發現立達公司內部股票只是向立達公司內部職工發行的記名股票,並且該類股票嚴禁私下交易和轉讓。於是,訴至法院,要求確認該股票買賣無效和歸還全部款。
問題:李先富能否要求退還內部股票並要回全部款項?
答:所謂內部股票,是指定向募集方式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向公司內部職工發行的股票,定向募集方式設立,是指公司發行的股份除由發起人認購之外,其餘股份不向社會公眾公開發行,但可以向其他法人發行部分股份。經批准也可以向公司內部職工發行部分股份。內部股票是內部職工股份的表現形式。內部職工股屬於個人股的一種,與國外採取的「雇員股」相似。在我國,內部職工股的股東即職工不僅有股利的待遇,而且也能夠以股東身份直接參與公司重大問題的決策。內部職工股一般可以分為基本股和自願股。基本股要求職工必須認購,必要時作為公司職工資格的條件;自願股則由公司職工自願購買,但規定最高限額。自願股可以在公司內部自由轉讓,基本股不得轉讓,但可以繼承。
內部股票在發行公司以外進行轉讓是無效民事行為。我國有關規定:公司發行的內部股票既不得上市交易,也不能向公司以外的個人或機構進行轉讓。公司內部股票之所以嚴禁在公司以外進行交易和轉讓,是由定向募集的股份有限公司的性質、特點及其管理方式所決定的。如果超范圍發行內部職工股,無非出現兩種情況,一是公司外部人員通過內部職工代買,二是公司主動超范圍發放給關系單位、上級有關部門或法人股單位的職工。無論哪一種情況,超范圍持取的投資者都不能進入公司內部職工持股的股東名冊。這樣,該類人員由於不是公司正式的內部職工股東,就不能名正言順地參加公司的股東大會,進而也就不能參與公司的管理,行使股東權利。而且內部股票是記名股票,股息紅利一般是按持股的職工姓名和持卡證發放的,因而投資者難以名正言順地取得股息紅利。此外,公司內部職工股東所享受的公益金的福利待遇、接受公積金轉增的股本,以及原有股本的自然增資部分等權益,「編外股東」也是不能享受或完全享受的。所以,為保護投資者利益,國家禁止內部股票在公司以外交易和轉讓。
本案中股票和購股款雙方應當互負返還義務。按民法通則規定:「民事行為被確認無效後,當事人因該行為取得的財產,應當返還受損失的一方。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所受的損失,雙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本案中,轉讓內部股票的雙方當事人主觀上都是有過錯的,所以應當恢復原狀。
Ⅲ 股票內部交易是怎麼回事
股票內部交易就是:公司內部人員利用自己的職務之便,把可能造成本公司股票大幅波動的消息,透露給自己的親朋好友叫他們提前操作本公司的股票,或者自己提前操作本公司股票的叫做內幕交易
Ⅳ 關於某公司內部股票
公司內部股票就是公司職工股,是本公司職工在公司公開向社會發行股票時按發行價格所認購的股份。按照《股票發行和交易管理暫行條例》規定。公司職工股的股本數額不得超過擬向社會公眾發行股本總額的10%。公司職工股在本公司股票上市6個月後、即可安排上市流通。
所謂內部職工股,是國內上市公司股本結構中又一頗具中國特色的「遺留問題」。目前關於股權分置改革的總體安排中,對內部職工股應屬何種性質、具有何種權利與義務(是作出補償的主體還是接受補償的對象),並沒有明確的說明。
Ⅳ 公司要上市,聽很多人說可以買內部股票!不知道怎麼買求高人指教!
我們知道,公司的凈資產是歸全體股東所有(債務歸債權人所有),而股份是公司財產的證券化,是財產的證明。
試想一下,一家優秀的公司,要經過了多少年的努力打拚,才能創下今天的成就!它的資產怎麼可能隨便賣掉呢?除非下面兩種可能:
一是,公司的經營出現了問題,缺乏發展資金;
二是,優秀的公司股票,至少不會便宜賣吧!除非我們的加入能夠給它帶來更多的優勢資源。比如:券商的直投業務就是這樣。因為券商可以為准備上市的公司提供承銷保薦、財務咨詢和公司治理等多方面的服務,所以,得到了以較低的價格買入數量不等的優秀公司股份的機會。這是很容易得到的機會嗎?顯然不是。
當然,在證券市場的一級和二級市場上,也存在著很多以便宜的價格買入優秀公司股票的機會。
Ⅵ 請問 關於內部股票
在公司上市前發行價發行的股票是社會公眾股,上市後會在二級市場上交易的。但公司早期發行的可能是內部職工股,這批股票在上市後可能不能交易,要等一個時期再開禁,開禁後則可以交易。
Ⅶ 內部交易對股市有什麼影響
內部交易肯定要賺錢,只能賺散戶的錢。\只會影響個股,不會影響股市。
Ⅷ 中國股票 內部交易
中國的內幕交易極多,這些內幕交易理論上是可以通過事後的賬戶異動篩出來的,交易所有軟體可以對不同賬號的交易進行對比,如果發現有某兩賬號經常同時買入或者賣出同一股票且交易金額較大,這兩個賬號就可能被進一步分析,如果賬號間存在聯系,可能被調查。
但一方面某些交易界定比較困難,第二個這個涉及面太廣,估計一下子全部查處就全國金融地震了,只能一步步來。所以實際上大多數內幕交易還是得不到查處的。
但也應該看到,這兩年的內幕交易監管比以前還是進步很大的。股票異動之後的重組增發申報會被否決,異動之後經常被要求說明有無原因,中小板的實地調研都需要登記和填寫表格,機構的大規模短期買賣經常被要求出具說明函,也查處了一批內幕交易,如中山公用、基金公司等。深交所力度尤其大。但要達到西方國家的監管水平,估計還得假以時日。
Ⅸ 什麼叫內部股
是指在九十年代我國進行經濟體制改革的初期,股份公司嚴格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經國家有關部門批准後,以定向募集方式設立,面向本公司職工發行的股票。在1992年前後的股份制改造熱潮中,全國出現了近千家的定向募集股份有限公司,由於當時法規建設滯後,這些公司發行了大量的內部職工股。內部職工股採用記名股權證形式,不印製股票,嚴格限定在本公司內部,不得向公司以外的任何個人發行和轉讓。
內部職工股是屬於「中國特色」的東西,同樣也是經濟體制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的過程中出現的產物。內部職工股在當時引發了一些投機行為,在全國范圍內很多地方都出現了內部職工股非法交易的情況,結果造成「內部股公眾化,法人股個人化」等問題,給證券市場的發展和股份制改革的推進造成很大的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