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股票買價一直低於賣價,那麼怎麼算成交價如果一直是這種情況僵持不下呢是不是就一直無法交易
股票買價一直低於賣價,那麼怎麼算成交價
-------------------------------------------------------------
沒有能成交的,當然就沒有什麼成交價一說了,
--------------------------------------------------------
實際有這種情況嗎
當然有,不要用"一直"這個詞, 說"是不是某一時刻就無法交易?",這樣准確些,因為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僵局就會打破,可能是由賣方主動打破,也有可能是由買方主動打破,
❷ 為什麼證券交易系統不按我訂的價買入股票
23.249是成本阿,23.08是買入價格。前者是在買入價格的基礎上按照印花稅、交易費計算的。
❸ 為什麼股票買賣盈虧成本不象早年按直觀的實際計算啦
股票沒有成本,買賣才有成本
投資股票,一定會用到成本這個概念,你買了20萬的A股票,你一定認為,這些股票的成本是20萬,但這只是「會計成本」,是為了財務分析方便。
經濟學上,真正有意義的成本是「機會成本」,是指你這一筆錢「備選的買入標的」中,收益最大的那一個。
比如說,你在A、B兩個股票中買了A,結果股票B漲了10萬,那麼你的機會成本就是10萬,如果你的A股票上也賺了10萬,那麼你真正的收益是0;如果B跌了5萬,那麼你的機會成本就是-5萬,如果你在A股票上同樣賺了10萬,那麼你的真正收益是15萬。
當然,如果你買A公司時,沒有比較,直接就買了,那麼你的成本就是持有現金的成本,即為0(不考慮通脹),你賺10萬就是賺10萬,跟會計成本計算的結果一樣。
為什麼經濟學一定要把成本定義為「機會成本」呢?因為整個經濟學有一個思考原點——資源是有限的,一筆錢,同一時間,你買了A公司,就不能買B公司,那麼B公司未來的漲幅自然是你為自己的選擇付出的「成本」。
看上去,機會成本只是一個學術上的概念,這對於提高投資能力的意義到底何在呢?
這個問題,我在學習經濟學時也沒有意識到,只到我看了保羅·海恩的《經濟學的思維方式》中的一句話:
「事物」根本沒有成本,只有行為才有成本。
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你以10元錢買入一筆股票後,你應該立刻忘掉這個價格,因為股票是沒有成本的,只有「買與不買、賣與不賣」這兩對交易行為才有成本,這個成本就是你做過的選擇——你放棄的選項都沒有真正的放棄,而是變成了「機會成本」,影響你賬戶的長期收益。
我想從買和賣這兩個交易動作來闡述這個重要經濟學思維方式。
3/5、買入的機會成本
我們平時買股票時,不一定是「二選一」,經常是「買還是不買」,那麼買入的機會成本就是「持有現金」的收益,即為0。
此時,用機會成本計算的收益跟會計成本計算的收益是相同的,所以我們平時很少計算機會成本。
但我在文章的開頭就說了,茅台是每一個股民都公認的,業績確定性又強,那麼理論上說,你每買一個股票,都要拿它跟茅台比,而不是跟持有現金比。
這么一比,機會成本就有意義了,你選擇的股票必須有比茅台更高的預期收益率,才能彌補它跟茅台的業績確定性之間的差距。
❹ 股市裡為何買賣股數不等,股市裡怎樣按成交價計算買和賣的股數的請哪位老師幫助給予解答。新手
股票至少買一手,一手是100股,每股價格不同需要的資金也不同,目前也有不到5塊一股的,也就是買股票最少資金500塊都不到
❺ 為什麼我買的股票委託價格和成交價不一樣
由於您買的股票的金額較少,有最低傭金5元,加上1元的過戶費,所以收了6元的手續費。不同的營業部的傭金比例不同,極個別的營業部還要每筆收1-5元委託(通訊)費。
交易傭金一般是買賣股票金額的0.1%-0.3%(網上交易少,營業部交易高,可以講價,一般網上交易0.18%,電話委託0.25%,營業部自助委託0.3%。),每筆最低傭金5元,印花稅是賣出股票金額的0.1%(基金,權證免稅),上海每千股股票要1元過戶手續費(基金、權證免過戶費),不足千股按千股算。
(5)股票交易為什麼不按成交價計算擴展閱讀:
股票交易時間
中國的股票開盤時間是周一到周五,早上從9:30--11:30,下午是:13:00--15:00,中國所有地方都一樣,以北京時間為准。
每天早晨從9:15分到9:25分是集合競價時間。所謂集合競價就是在當天還沒有成交價的時候,你可根據前一天的收盤價和對當日股市的預測來輸入股票價格,而在這段時間里輸入計算機主機的所有價格都是平等的,在結束時間統一交易,按最大成交量的原則來定出股票的價位,這個價位就被稱為集合競價的價位,而這個過程被稱為集合競價。
集合競價規則參看集合競價條目。匹配原則是買方價高優先,賣方價低優先,同樣價格則先參與競價的優先,但整個交易過程不是分布進行匹配,而是是競價結束集中匹配完成。集合競價時間為9:15-9:25,可以掛單,9:25之後就不能掛單了。要等到9:30才能自由交易。
❻ 股票到底是按成本價還是成交價格算
肯定是按成交價格算!!!只所以成本價會比成交價高是因為成本價包含了交易費用。
❼ 為什麼自己股票的買入價和成本價不一樣想差竟然一毛多
買入價格與成本價的計算方式不一樣,買入價格通常就是成交價。而成本價是軟體作為參考計算的一個價格。成本價要看成本價類型,比如廣發證券計算的攤薄持倉成本,會將實際已發生的買入和賣出的手續費考慮在內,但不會預估剩餘持倉賣出的手續費。另外如果股票盈利部分賣出的話,攤薄持倉成本會攤低,如果虧損賣出,成本會攤高。
❽ 為什麼股票買入成交價格和持倉成本價格不一樣
因為每一筆交易都有交易成本,包括政府徵收的千分之三印花稅、券商收的傭金和證券交易所收的手續費和委託費。成交價格里是不包括這部分成本的,而成本價格里包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