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交易平台 » 股票交易量怎麼剔除對倒
擴展閱讀
老公買股票欠債想離婚 2025-08-26 17:57:36

股票交易量怎麼剔除對倒

發布時間: 2021-07-26 04:39:57

A. 股市裡的主力對倒是什麼意思謝謝

主力炒股一般分(一般也會變招)吸籌、洗盤、拉抬、整理、拔高、出貨、打壓股價幾個階段。對倒是主力拉抬股價的一種方法,就是主力用內部的關聯交易抬高股價,這主要是因為散戶們根據早期的量價理論,認為量價齊升才有活力,主力為了製造高成交量和高換手率,就用對倒的方式拉抬股票,但主力也會選擇時機,一般來說,主力先知道了一個利好消息,他會選擇在這個消息被公布前一個月對倒,對倒不能持續太久,在一個月之後就只能讓股價順勢上升了,因為買賣股票需要繳稅,這種虛假交易也不例外,大量的對倒會造成大量的成本。對倒可以從這幾個方面發現出來:1。換手率很高,20%以上;2。成交量巨大,較附近幾日;3。成本均線密集分布;4。主力籌碼短時間內迅速從低為移至高位。
好了,我知道的就這些,看其他大家再補充吧。

B. 股票中的對倒出局

對倒也叫對敲

盤面手法-對敲

莊家對敲主要是利用成交量製造有利於莊家的股票價位,吸引散戶跟進或賣出。庄
家經常在建倉、震倉、拉高、出貨、反彈行情中運用對敲。本人認為莊家對敲的方
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第一:建倉棗通過對敲的手法來打壓股票價格,以便在低價位買到更多更便宜的籌
碼。在個股的K線圖上表現為股票處於低位時,股價往往以小陰小陽沿10日線持續
上揚。這說明有莊家在拉高建倉,然後出現成交量放大並且股價連續的陰線下跌,
而股價下跌就是莊家利用大手筆對敲來打壓股價。這期間K線圖的主要特徵是:股票
價格基本是處於低位橫盤(也有拉漲停的),但成交量卻明顯增加,從盤口看股票
跌時的每筆成交量明顯大於上漲或者橫盤時的每筆成交量。這時的「每筆成交」會
維持在相對較高的水平(因為在低位進行對敲散戶尚未大舉跟進)。另外,在低位時
莊家更多的運用「夾板」的手法,既上下都有大的買賣單,中間相差幾分錢,同時
不斷有小買單吃貨,其目的就是讓股民覺得該股拋壓沉重上漲乏力,而拋出手中股
票;

第二:拉升棗利用對敲的手法來大幅度拉抬股價。莊家利用較大的手筆大量對敲,
製造該股票被市場看好的假象,提升股民的期望值,減少日後該股票在高位盤整時
的拋盤壓力(散戶跟他搶著出貨)。這個時期散戶投資者往往有買不到的感覺,需要
高報許多價位才能成交,從盤口看小手筆的買單往往不容易成交,而每筆成交量明
顯有節奏放大。強勢股的買賣盤均有3位數以上,股價上漲很輕快,不會有向下掉的
感覺,下邊的買盤跟進很快,這時的「每筆成交」會有所減少(因為對敲拉抬股價,
不可能象吸籌時再投入更多資金,加上散戶跟風者眾多,所以雖出現「價量齊
升」,但「每筆成交」會有所減少);

第三:震倉洗盤棗因為跟風盤獲利比較豐厚,莊家一般會採用大幅度對敲震倉的手
法使一些不夠堅定的投資者出局。從盤口看在盤中震盪時,高點和低點的成交量明
顯放大,這是莊家為了控制股價漲跌幅度而用相當大的對敲手筆控制股票價格造成
的;

第四:對敲拉高棗當經過高位的對敲震倉之後,股評家也都長線看好,股價再次以
巨量上攻。這時莊家開始出貨,從盤口看往往是盤面上出現的賣二、賣三上成交的
較大手筆,而我們並沒有看到賣二、賣三上有非常大的賣單,而成交之後,原來買
一或者是買二甚至是買三上的買單已經不見了,或者減小了,這往往是莊家運用比
較微妙的時間差報單的方法對一些經驗不足的投資者布下的陷阱,散戶吃進的往往
是莊家事先掛好的賣單,而接莊家賣出的往往是跟風的散戶;

第五:反彈對敲棗莊稼出貨之後,股票價格下跌,許多跟風買進的中小散戶已經套
牢,成交量明顯萎縮,莊家會找機會用較大的手筆連續對敲拉抬股價(這時莊家不會
向以前那樣賣力了),較大的買賣盤總是突然出現又突然消失,因為莊家此時對敲拉
抬的目的只是適當的拉高股價,以便能夠把手中最後的籌碼也賣個好價錢.(如果前
期出貨已經收回本金.那另當別論.5.19行情的600637在600602的掩護下,在平台
回建倉和拉抬資金後,大幅跳水出貨。)。

注:「每筆成交」即每日成交量除以成交筆數

以上所述就是你說真假成交量~ 說白了就是莊家自買自賣,使盤面的成交量急劇放大,但價格的波動很小,是一種欺騙手段,使散戶誤以為主力有大動作,而匆忙買入或賣出,一般此後莊家會採取相反的操作以贏利.~~~ 大致上,量跟價位相符為真量,量動價位不動或小動為假量,這時就要注意了,判准主力意圖會獲利或避免損失

C. 一個關於股票莊家對倒成交的問題

是在盤面上「移交」,也有可能通過盤後的大宗交易。

D. 股票中的對倒造量手法是什麼意思

是莊家吸引散戶眼球的手法,一種是吸引散戶跟風拉動股價上漲。一種是製造上漲假然後再虛高位置象套牢跟風盤 。所以不能只根據量能放大就判定股票要上漲。

E. 怎樣才是巨量對倒

比如原來的接拋盤基本上都是二位數,也就是幾千股,但突然間二位數全部或者是幾乎全部都變成了三位數,這就是典型的掛單突增。 多空雙方幾乎是絕對不可能在同一個時刻進入操作狀態的,所以掛單突增是一種典型的非自然交易狀態,它值得我們關注。 從概念上說,接拋盤多是說明交易比較活躍,買賣雙方參與意願很強。但現在這些接拋盤是突然出現的,所以這只能是主力的單方面所為。 市場顯然不可能因為掛單突然增加而突然沖進來很多買單或者賣單,所以主力一直將掛單放在那裡是毫無意義的。單子是用來進行交易的,因此主力的後續動作就一定是自己交易這些單子,起碼是其中的相當一部分。 主力自己交易就是對倒,對倒的目的往往是拉升股價。如果我們繼續觀察就會發現隨後交易開始活躍,成交量比前面明顯放大,股價出現上漲。 當然這只是一次盤中的預備上漲時段,是一個很小的環節,對判斷股價未來的走勢所起的作用有限,但如果正在考慮買入這家股票的話,這是一個比較好的買點。 掛單突增一般出現在指數盤中下跌以後的回穩階段。如果指數接著出現一波更猛烈的下跌,那麼主力即使不逆勢拉升,起碼也會維護原來的價位,等到指數回穩後再拉升。 由於接拋盤一起掛有明顯的造市假象,而且主力會進行對倒交易 1、底部放巨量(不包括除權後的假底部) 每筆手數較大,說明是老莊所為,上升空間由老莊自由發揮,大小不定。 每筆手數較小,說明有新資金進場搶籌,但新資金是長線資金還是短線資金不明,後期空間還是未知,碰到有些長線資金還會遭到殘酷的洗盤或者遙遙無期的盤整。 2、高位放巨量(包括除權後的假底部) 每筆手數仍然較大,說明是莊家對倒,巨量殺跌的背後隱藏了莊家縮量洗盤的意圖,如果這次洗盤較為成功的話,後期必定是無量上漲。 每筆手數從較高水平迅速降低,出現極為明顯的向下拐點,出貨成分較大,莊家一旦控籌,上漲時為了維持一定的成交量,活躍股性,會進行一些對倒,造成每筆手數始終維持在一個較高水平,一旦出貨,散戶的散單蜂擁而至,每筆手數必然迅速降低。 每筆手數的研究屬於跟庄術的研究范疇,但對於跟庄術我始終有一個困惑:莊家也是人,也會有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盤面上的表現就是:毫無徵兆的自殺式下跌或者幅度過大的洗盤,說白了就是沒有散戶參與,莊家自己套自己,這時究竟是跟定莊家還是順勢而為。跟庄買的是莊家,在莊家沒有出貨之前,你沒有充分的理由去止損,更講究的是一個心態,順勢不屬於嚴格意義上的跟庄術研究范疇。他研究的是趨勢,講究一個紀律。 莊家的無理由操作是跟庄者最大的心魔。面對莊家的這句話,「分析」是那麼的蒼白無力。

F. 「對倒」為什麼能在大量拉升成交量的同時,還能控制股價維持不變

對倒的手法:
莊家完成主拉抬階段後,就要執行派發操作。為了得到好的操作結果,媒體和股評的外力決不可少。當渲染到爐火純青的階段後,在莊主(老總)的控制下,拋多,拉少直到賣壓沉重後,再用大買單買入少許,拉出新高價,吸引追風盤介入,好像股價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似的。為了維持成交量的不斷增大,為不使砸下去的低價籌碼落入他人手中,則是上下配合,主庄打出的低價籌碼由分戶頭承接,然後分戶頭再拉抬或者反向逆轉操作若干個來回,既維持了成交量的放大,又派發出了高價籌碼,收回了低價籌碼。一旦莊家的派發接近尾聲,也就不太計較成本,股價的下跌也就失控了,接下來的行情就交給其他的投資者之間去操作了,不知有多少人被套入其中。

對倒:是證券市場主力或莊家在不同的證券經紀商處開設多個戶頭,然後利用對應帳戶同時買賣某個相同的證券品種,以達到人為地拉抬價格以便拋壓或刻意打壓後以便低價吸籌。

G. 股票成交量對倒是什麼意思

所謂的股票對倒,就是莊家想把股票價格抬高上去,自己不停地買賣,產生大量的成交量,以吸引散戶們的注意力。
股市成交量為股票買賣雙方達成交易的數量,是單邊的,例如,某隻股票成交量為十萬股,這是表示以買賣雙方意願達成的,在計算時成交量是十萬股,即:買方買進了十萬股,同時賣方賣出十萬股。而計算交易量則雙邊計算,例如買方十萬股加賣方十萬股,計為二十萬股。股市成交量反映成交的數量多少。一般可用成交股數和成交金額兩項指標來衡量。目前深滬股市兩項指標均能顯示出來。

H. 對倒和成交量的問題

不知道你是聽誰說的有很多對倒。對倒是違法行為,交易所監控系統天天就盯著查呢,就算有漏網的,也不可能有很多對倒的。

I. 股市中用「對倒」手段做大成交量——應該怎麼去理解,能解釋一下嗎

簡單來說就是莊家左手賣出右手買進,籌碼始終掌握在自己手中,這樣持倉量不變,但是交易量卻拉了上去,造成成交活躍的假象。

J. 股市成交量增加,有人說是對倒引起的,請問什麼是對倒,能否用通俗的語言解釋一下這其中的原理呢

對倒不容易被人一般人識別出來,若被識別出來豈不要倒庄了。盤中對大量的籌碼自買自賣,或掛單撤單算違規,但若是換種方式則不好定論。舉例說:你、老婆、孩子一家三口,有足夠資金,分別開了三個證券帳戶,一個人拚命打壓股價,另兩個人在低位埋頭吸籌,或者為了維持股價,不斷地進行買賣,資產總體而言歸屬於同一個家庭。把這樣的關系展開來思考什麼時候叫對倒就容易理解。
前面說一般人識別不出來,但是,中央登記結算公司,交易所,上市公司(開股東大會,向中登公司申請本公司的股東信息)就會看得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