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股票收盤最後一分鍾幾萬手成交昱是好還是不好
不用在意,這些成交,只要自己股票總體趨勢沒變壞,就不用過於擔心
『貳』 個股買1至買5 和賣1至賣5都是萬手以上是什麼意思
在股票交易軟體中,顯示在右上角的委託買入和賣出都按委託價高低按序排列來定的。
通常情況下,在股票行情軟體上分別顯示買賣各五個價格。
即:買一、買二、買三、買四、買五;賣一、賣二、賣三、賣四、賣五;也 就是同一時間可以看到5個買盤價格和5個賣盤價格。未成交的最低賣價就是賣一,未成交的最高買價就是買一,其餘類推。價格右邊的藍黃條,代表該價格上的總委託數量,也有些軟體直接顯示委託數量(單位有的用手數,有的用萬股,不一而足)。
從公式中可以看出,委比的取值范圍從-100%至+100%。若委比為正值,說明場內買盤較強,且數值越大,買盤就越強勁。反之,若委比為負值,則說明市道較弱。為及時反映場內的即時買賣盤強弱情況,委買手數是指即時向下三檔的委託買入的總手數,委賣手數是指即時向上三檔的委託賣出總手數。
委買委賣的差值(即委差),是投資者意願的體現,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價格的發展方向。委差為正,價格上升的可能性就大,反之,下降的可能性大。之所以加上"某種程度上",是因為還有人為干擾的因素,比如主力製造的假象等。
量比是衡量相對成交量的指標。它是開市後每分鍾的平均成交量與過去5個交易日每分鍾平均成交量之比。 其計算公式為:量比=現成交總手/〖(過去5個交易日平均每分鍾成交量)×當日累計開市時間(分)〗 當量比大於1時,說明當日每分鍾的平均成交量大於過去5日的平均值,交易比過去5日火爆;當量比小於1時,說明當日成交量小於過去5日的平均水平。
『叄』 請問股票賣一和買一都有幾萬,為什麼一分鍾內還是一次交易幾十幾百手呢/一次交易完不是更好
賣一和買一是委託,是沒有成交的掛單,買一價低於賣一價,它們價格不一樣所以暫時不能達到交易.
成交是有人主動按賣一去買或者按買一的價去拋,這個成交多少就取決於主動買賣多少,各人資金和想法不一樣,有幾萬手沒這么多錢呢!
『肆』 股票一分鍾成交手不多,量也不大說明了什麼問題
交易少,說明前期不被看好,所處板塊不熱門,這樣的票比較穩,需要看中長期行情
『伍』 求高手編股票公式:選 出當天一分鍾成交量在一萬手以上個股。
很簡單啊!v>ref(v,1) and ref(v,1) >ref(v,2)自己起一個公式名稱就行了。如「連續三日量增」, 在「條件選股」里創建就可以了。
『陸』 股票幾萬手是什麼意思
股票最小交易單位為100股,即為一手。
『柒』 股票:多隻股票在同一時間出現萬手或幾萬手大單以撮合價成交是什麼意思
按照理解。因為報價是實時的,但同時出大手大單成交的話一分鍾內就有一個成交價。因此叫攝合價,換句話說計算方式和股票開盤中的集合競價計算方式一樣。下面是集合競價的方式。
集合定價由電腦交易處理系統對全部申報按照價格優先、時間優先的原則排序,並在此基礎上,找出一個基準價格,使它同時能滿足以下3個條件: 1.成交量最大。 2.高於基準價格的買入申報和低於基準價格的賣出申報全部滿足(成交)。 3.與基準價格相同的買賣雙方中有一方申報全部滿足(成交)。 該基準價格即被確定為成交價格,集合競價方式產生成交價格的全部過程,完全由電腦交易系統進行程序化處理,將處理後所產生的成交價格顯示出來。
『捌』 股票交易裡面通常說成交多少多少「手」,這一「手」是指多少股
A股股票;以手為交易單位,1手=100股,買入股票最低的1手即100股,超過1手則必須為1手的整數倍,即200股,800股,1000股等,250股,370股的買入委託,交易所視為數量錯誤,不予受理,配股買入時則不受此規定限制,可根據實際配股數進行申報,如買入251股配股。買出股票也不受該規定限制,可以以股股為單位進行賣出,比如某投資者擁有四川長虹1000股,可以分358股和642股兩次賣出。
『玖』 股票一次買1萬手和把一萬手分1手買一萬次費用一樣嗎
你好,A股一手是100股。A股主要指的滬A(上海交易所上市的股票)與深A(深圳交易所上市的股票)。A股買賣交易規則以100股的整數倍為單位,也說以手為單位,即一手是100股。每次買進都只能是100股的整數,或是說一手的整數倍。港股交易跟國內的股票交易不一樣,不同的股票它的每手股數是不同的。有400股為一手、1000股為一手、2000股為一手、4000股為一手等。港股交易的每手股數是不固定的,不同的股票規定數是不同的。
『拾』 股票中如果成交量突然放大,一下子幾萬手的買單,為什麼又會有幾萬手的賣單
盤中經常會出現大單成交,我們很容易就把這些單子認作是主力的單子,特別是當這些大單是買單的時候。由於現在主力已經不太可能大規模建倉,因此一般都會認為主力護盤或即將拉升股價。其實市場本身也會產生許多大單子,因此對於任何一張大單子的出現都不能簡單地認定為主力的單子,更何況有許多個股本身也許並沒有主力。
雖然並沒有確切的方法來鑒別大單屬於市場還是主力,但我們能根據交易時的一些細節進行研判,比如以下案例:
某股成交比較清淡,均僅幾十萬股,盤中掛單以兩位數為主,成交也以幾百幾千股的居多。現在第一賣出價位出現500手掛單,接著出現150手成交,又是240手成交。這幾筆單子如何研判?
500手賣單對於該股的交易現狀來說確實是一張大單,但僅以大單為由認定是主力的掛單顯然缺乏底氣。再看買單,兩筆買單也可算大單,但也沒有明顯的跡象可以說明是市場的單子還是主力的單子。我們之所以有可能把這幾筆大單子看作是主力的單子只是因為主力為了吸引市場的注意力有時候會進行一些大單對倒之類的交易罷了,所以這兩筆成交只是有可能來自主力。不過我們同樣知道,在成交清淡的時候簡單的幾筆大單成交並不會馬上吸引市場的跟風盤,而要讓市場參與進來最主要的方法是讓股價上漲,尤其是放量上漲,因此如果確實是主力所為的話接下來股價一定會被拉高。所以研判的關鍵在於後面的股價變化。
如果接下來成交恢復平靜,股價波動不大,那麼可以認定至少大買單是市場所為。如果大壓單被打掉,股價上沖並伴有新的大買單掛出,毫無疑問,前面的大單是主力乾的。研判的關鍵在於後面股價是否上漲。
對於這一交易細節來說,當我們確認是主力時股價已經上漲,似乎放棄了一次乘船的機會。不過這種拉升只是短暫的,如果主力確實有啟動一波行情的打算也不會將股價一路直接拉高,還會有回調。關鍵是僅靠這一細節我們還難以把握主力真正的意圖,主力有時只不過是為了維持股價整理的態勢。
如果盤中確實有主力,那麼通過更多的細節觀察我們是有可能揣摩出主力的意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