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交易平台 » 自動駕駛平台股票
擴展閱讀
雙環科技今天股票價格 2025-07-29 23:25:52
怎麼看股票的市場份額 2025-07-29 22:21:03
超華科技的股票價格 2025-07-29 22:20:56

自動駕駛平台股票

發布時間: 2021-09-10 00:09:50

『壹』 自動駕駛概念股龍頭是什麼

1、華陽集團

華陽現擁有全資、控股、參股企業10餘家,在香港等地區建立了分支機構。是中國大型汽車電裝企業之一,全球最大的激光頭和各類機芯生產製造基地之一;

是中國最大的汽車影音產品製造商之一。公司建立了自己的科研開發中心——華陽工業研究院,並與國內著名的高等學府及國際知名公司建立了密切的技術合作關系。

『貳』 英偉達發布史上最強計算平台,黃教主:自動駕駛不再擔心算力問題

原本應該在今年 3 月份於加州聖何塞舉辦的英偉達 GTC 2020 大會,因為全球性新冠病毒肺炎的爆發而不得不推遲舉行。
比原計劃晚了將近 2 個月,英偉達 GTC 2020 終於在 5 月 14 日回歸。
不過這一次開發者們沒辦法在線下集會,只能通過線上直播觀看「皮衣教主」黃仁勛的主題演講。老黃此次是在他矽谷的家中完成了這場別開生面的「Kitchen Keynote」。
雖然是廚房舉行,英偉達依然爆出「核彈」,發布了全新一代的 GPU 架構 Ampere(安培)。
在自動駕駛方向上,英偉達通過兩塊 Orin SoC 和兩塊基於安培架構的 GPU 組合,實現了前所未有的?2000 TOPS?算力的 Robotaxi 計算平台,整體功耗為?800W。
有業界觀點認為,實現 L2 自動駕駛需要的計算力小於 10 TOPS,L3 需要的計算力為 30 - 60 TOPS,L4 需要的計算力大於 100 TOPS,L5 需要的計算力至少為 1000 TOPS。
現在的英偉達自動駕駛計算平台已經建立起了從?10TOPS/5W,200TOPS/45W?到?2000 TOPS/800W?的完整產品線,分別對應前視模塊、L2+ADAS?以及?Robotaxi?的各級應用。
從產品線看,英偉達?Drive AGX?將全面對標 Mobileye?EyeQ?系列,希望成為量產供應鏈中的關鍵廠商。
1、全新 GPU 架構:Ampere(安培)
2 個月的等待是值得的,本次 GTC 上,黃仁勛重磅發布了英偉達全新一代 GPU 架構 Ampere(安培)以及基於這一架構的首款 GPU NVIDIA A100。
A100 在整體性能上相比於前代基於 Volta 架構的產品有 20 倍的提升,這顆 GPU 將主要用於數據分析、專業計算以及圖形處理。
在安培架構之前,英偉達已經研發了多代 GPU 架構,它們都是以科學發展史上的偉人來命名的。
比如 Tesla(特斯拉)、Fermi(費米)、Kepler(開普勒)、Maxwell(麥克斯維爾)、Pascal(帕斯卡)、Volta(伏特)以及 Turing(圖靈)。
這些核心架構的升級正是推動英偉達各類 GPU 產品整體性能提升的關鍵。
針對基於安培架構的首款 GPU A100,黃仁勛細數了它的五大核心特點:
集成了超過 540 億個晶體管,是全球規模最大的 7nm 處理器;引入第三代張量運算指令 Tensor Core 核心,這一代 Tensor Core 更加靈活、速度更快,同時更易於使用;採用了結構化稀疏加速技術,性能得以大幅提升;支持單一 A100 GPU 被分割為多達 7 塊獨立的 GPU,而且每一塊 GPU 都有自己的資源,為不同規模的工作提供不同的計算力;集成了第三代 NVLink 技術,使 GPU 之間高速連接速度翻倍,多顆 A100 可組成一個巨型 GPU,性能可擴展。
這些優勢累加起來,最終讓 A100 相較於前代基於 Volta 架構的 GPU 在訓練性能上提升了?6 倍,在推理性能上提升了?7 倍。
最重要的是,A100 現在就可以向用戶供貨,採用的是台積電的 7nm 工藝製程生產。
阿里雲、網路雲、騰訊雲這些國內企業正在計劃提供基於 A100 GPU 的服務。
2、Orin+安培架構 GPU:實現 2000TOPS 算力
隨著英偉達全新 GPU 架構安培的推出,英偉達的自動駕駛平台(NVIDIA Drive)也迎來了一次性能的飛躍。
大家知道,英偉達此前已經推出了多代 Drive AGX 自動駕駛平台以及 SoC,包括?Drive AGX Xavier、Drive AGX Pegasus?以及?Drive AGX Orin。
其中,Drive AGX Xavier 平台包含了兩顆 Xavier SoC,算力可以達到 30TOPS,功耗為 30W。
最近上市的小鵬 P7 上就量產搭載了這一計算平台,用於實現一系列 L2 級自動輔助駕駛功能。
Drive AGX Pegasus 平台則包括了兩顆 Xavier SoC 和兩顆基於圖靈架構的 GPU,算力能做到 320TOPS,功耗為 500W。
目前有文遠知行這樣的自動駕駛公司在使用這一計算平台。
在 2019 年 12 月的 GTC 中國大會上,英偉達又發布了最新一代的自動駕駛計算 SoC Orin。
這顆晶元由 170 億個晶體管組成,集成了英偉達新一代 GPU 架構和 Arm Hercules CPU 內核以及全新深度學習和計算機視覺加速器,最高每秒可運行 200 萬億次計算。
相較於上一代 Xavier 的性能,提升了 7 倍。
如今,英偉達進一步將自動駕駛計算平台的算力往前推進,通過將兩顆 Orin SoC 和兩塊基於安培架構的 GPU 集成起來,達到驚人的 2000TOPS 算力。
相較於 Drive AGX Pegasus 的性能又提升了 6 倍多,相應地,其功耗為 800W。
按一顆 Orin SoC 200TOPS 算力來計算,一塊基於安培架構的 GPU 的算力達到了 800TOPS。
正因為高算力,這個平台能夠處理全自動駕駛計程車運行所需的更高解析度感測器輸入和更先進的自動駕駛深度神經網路。
對於高階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而言,英偉達正在依靠 Orin SoC 和安培 GPU 架構在計算平台方面引領整個行業。
當然,作為一個軟體定義的平台,英偉達 Drive AGX 具備很好的可擴展性。
特別是隨著安培 GPU 架構的推出,該平台已經可以實現從入門級 ADAS 解決方案到 L5 級自動駕駛計程車系統的全方位覆蓋。
比如英偉達的 Orin 處理器系列中,有一款低成本的產品可以提供 10TOPS 的算力,功耗僅為 5W,可用作車輛前視 ADAS 的計算平台。
換句話說,採用英偉達 Drive AGX 平台的開發者在單一平台上僅基於一種架構便能開發出適應不同細分市場的自動駕駛系統,省去了單獨開發多個子系統(ADAS、L2+ 等系統)的高昂成本。
不過,想採用 Orin 處理器的廠商還得等一段時間,因為這款晶元會從 2021 年開始提供樣品,到?2022 年下半年才會投入生產並開始供貨。
3、英偉達自動駕駛「朋友圈」再擴大
本屆 GTC 上,英偉達的自動駕駛「朋友圈」繼續擴大。
中國自動駕駛公司小馬智行(Pony.ai)、美國電動車創業公司?Canoo?和法拉第未來(Faraday Future)加入到英偉達的自動駕駛生態圈,將採用英偉達的 Drive AGX 計算平台以及相應的配套軟體。
小馬智行將會基於 Drive AGX Pegasus 計算平台打造全新一代 Robotaxi 車型。
此前,小馬智行已經拿到了豐田的 4 億美金投資,不知道其全新一代 Robotaxi 會不會基於豐田旗下車型打造。
美國的電動汽車初創公司 Canoo 推出了一款專門用於共享出行服務的電動迷你巴士,計劃在 2021 年下半年投入生產。
為了實現輔助駕駛的系列功能,這款車型會搭載英偉達 Drive AGX Xavier 計算平台。前不久,Canoo 還和現代汽車達成合作,要攜手開發電動汽車平台。
作為全球新造車圈內比較特殊存在的法拉第未來,這一次也加入到了英偉達的自動駕駛生態圈。
FF 首款量產車 FF91 上的自動駕駛系統將基於 Drive AGX Xavier 計算平台打造,全車搭載了多達 36 顆各類感測器。
法拉第未來官方稱 FF91 有望在今年年底開始交付,不知道屆時會不會再一次跳票。
作為 GPU 領域絕對霸主的英偉達,在高算力的數據中心 GPU 以及高性能、可擴展的自動駕駛計算平台的加持下,已經建起了一個完整的集數據收集、模型訓練、模擬測試、遠程式控制制和實車應用的軟體定義的自動駕駛平台,實現了端到端的完整閉環。
同時,其自動駕駛生態圈也在不斷擴大,包括汽車製造商、一級供應商、感測器供應商、Robotaxi 研發公司和軟體初創公司在內的數百家自動駕駛產業鏈上的企業已經在基於英偉達的計算硬體和配套軟體開發、測試和應用自動駕駛車輛。
未來,在整個自動駕駛產業里,以計算晶元為核心優勢,英偉達的觸角將更加深入,有機會成為產業鏈條上不可或缺的供應商。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叄』 自動駕駛有哪些股票

打開軟體,找板塊監測,找無人駕駛,裡面全是

『肆』 高通發布全新自動駕駛計算平台 最高算力700TOPS,2023年量產

▲高通公司總裁CristianoAmon新聞發布會上向展示了SnapdragonRide(圖源CNET/James?Martin)

SnapdragonRide通過獨特的SoC、加速器和自動駕駛軟體棧的結合,為汽車製造商提供了一種可擴展的解決方案,可在三個細分領域對自動駕駛汽車提供支持,分別是:

1、L1/L2級主動安全ADAS——面向具備自動緊急制動、交通標志識別和車道保持輔助功能的汽車。

2、L2+級ADAS——面向在高速公路上進行自動駕駛、支持自助泊車,以及可在頻繁停車的城市交通中進行駕駛的汽車。

3、L4/L5級完全自動駕駛——面向在城市交通環境中的自動駕駛、無人計程車和機器人物流。

SnapdragonRide平台基於一系列不同的驍龍汽車SoC和加速器建立,採用可擴展且模塊化的高性能異構多核CPU、高能效的AI及計算機視覺引擎,以及GPU。

其中,ADASSoC系列和加速器系列採用異構計算,與此同時利用高通的新一代人工智慧引擎,ADAS和SoC能夠高效管理車載系統的大量數據。

得益於這些不同的SoC和加速器的組合,SnapdragonRide平台可以根據自動駕駛的不同細分市場的需求進行配備,同時提供良好的散熱效率,包括從面向L1/L2級別應用的30TOPS等級的設備,到面向L4/L5級別駕駛、超過700TOPS的功耗130瓦的設備。

此外,高通全新推出的SnapdragonRide自動駕駛軟體棧是集成在SnapdragonRide平台中的模塊化可擴展解決方案。

據介紹,SnapdragonRide平台的軟體框架可同時託管客戶特定的軟體棧組件和SnapdragonRide自動駕駛軟體棧組件。

SnapdragonRide平台也支持被動或風冷的散熱設計,因而能夠在成本降低的同時進一步優化汽車設計,提升可靠性。

現在,Arm、黑莓QNX、英飛凌、新思科技、Elektrobit、安森美半導體均已加入高通的自動駕駛朋友圈,成為SnapdragonRide自動駕駛平台的軟/硬體供應商。

Arm的功能安全解決方案,新思科技的汽車級DesignWare介面IP、ARC處理器IP和STARMemorySystemTM,黑莓QNX的汽車基礎軟體OS安全版及Hypervisor安全版,英飛凌的AURIXTM微控制器,以及安森美半導體的ADAS系列感測器都會集成到高通的自動駕駛平台上。

Elektrobit還計劃與高通合作,共同開發可規模化生產的新一代AUTOSAR架構,EBcorbos軟體和SnapdragonRide自動駕駛平台都將集成在這個架構上面。

據了解SnapdragonRide將在2020年上半年交付汽車製造商和一級供應商進行前期開發,而根據QualcommTechnologies估計,搭載SnapdragonRide的汽車將於2023年投入生產。

二、深耕汽車業務多年高通賦能超百萬台汽車

在發布SnapdragonRide自動駕駛平台之前,高通已在智能汽車領域深耕多年。

十多年來,高通子公司QualcommTechnologies一直在為通用汽車的網聯汽車應用提供先進的無線通信解決方案,包括通用汽車上安吉星設備所支持的安全應用。

在車載信息處理、信息影音和車內互聯等領域,QualcommTechnologies的訂單總價值目前已超過7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87億元)。

而根據高通在CES2020發布會現場公布的信息,迄今為止已經有超百萬輛汽車使用了高通提供的汽車解決方案。

很顯然,如今高通在汽車領域的布局又向前邁進了一步。

CES2020期間,除發布SnapdragonRide自動駕駛平台外,高通還推出了全新的車對雲服務(Car-to-CloudService),該服務預計在2020年下半年開始提供。

據介紹,由QualcommTechnologies打造的車對雲服務支持SoftSKU晶元規格軟升級能力,不僅可以幫助汽車客戶滿足消費者不斷變化的需求,還可根據新增性能需求或新特性,讓晶元組在外場實現升級、以支持全新功能。

與此同時SoftSKU也支持客戶開發通用硬體,從而節省他們面向不同開發項目的專項投入。利用高通車對雲SoftSKU,汽車製造商不僅能夠為消費者提供各種定製化服務,還可以通過個性化特性打造豐富且具沉浸感的車內體驗。

另外高通的車對雲服務也支持實現全球蜂窩連接功能,既可用於引導初始化服務,也可以在整個汽車生命周期中提供無線通信連接。

QualcommTechnologies產品管理高級副總裁NakulDuggal表示,結合驍龍汽車4G和5G平台、驍龍數字座艙平台,高通的車對雲服務能夠幫助汽車製造商和一級供應商滿足當代車主的新期待,包括靈活、持續地進行技術升級,以及在整個汽車生命周期中不斷探索新功能。

此外,QualcommTechnologies也在CES2020上宣布,表示將繼續深化和通用汽車的合作。作為長期合作夥伴,通用汽車將通過與QualcommTechnologies的持續合作來支持數字座艙、車載信息處理和ADAS(先進駕駛輔助系統)。

結語:巨頭紛紛入局自動駕駛領域風起雲涌

前有華為表示要造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等智能汽車核心感測器,後有Arm牽頭成立自動駕駛汽車計算聯盟,如今移動晶元巨頭高通也發布了全新的自動駕駛平台,在汽車和自動駕駛領域上又邁進一步。

巨頭入局有利於自動駕駛汽車更快更好地落地,然而另一方面隨著更多硬核玩家拓展業務邊界,此次市場上的競爭也必然會變得更加激烈。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伍』 自動駕駛公司有哪些

自動駕駛公司有:
阿波羅-平台 地平線
馭勢科技 四維圖新 Pony.ai Momenta
文遠知行 主線科技
路暢科技 TuSimple-卡車
飛步科技-卡車 智加科技 禾多科技 易航智能
環宇智行 領駿科技
牧月科技 中創博遠-農機
踏歌智行-礦車
DeepMotion-高精地圖

『陸』 華為自動駕駛技術全球首次公開試乘,受此消息影響股價有何變化

華為自動駕駛技術全球首次公開試乘,受此影響,4月16日無人駕駛概念早盤看盤大漲,北汽藍谷、華陽集團拉升漲逾7%,浙江世寶、亞太股份、民德電子、啟明信息、得潤電子等紛紛沖高。

4月16日午後,汽車板塊持續走強。滬深汽車指數上漲2.90%,板塊內,亞太股份、北汽藍谷、長安汽車、通達電氣等多股漲停。

隨著華為助力智能汽車融入萬物互聯,智能駕駛時代逐漸到來。汽車行業有望迎來新變革,產業鏈個股也連續受到資金青睞。

(6)自動駕駛平台股票擴展閱讀

智能駕駛已經成為科技巨頭的必爭之地:

在4月12日的華為全球分析師大會上,華為副董事長、輪值董事長徐直軍透露華為將強力投資自動駕駛軟體,推動汽車行業與ICT行業(信息與通信技術)的融合,為華為帶來長期戰略的發展機會。

2020年以來自動駕駛商業化加速,智能汽車時代來臨:Robo-taxi、自動駕駛卡車等L4級別無人駕駛公司開始推廣試點,估值亦有提升。

ArgoAI、小馬智行估值分別由上一輪的40億美元、30億美元增長至75億美元、60億美元;聚焦無人駕駛配送的NuroAI估值由上一輪的27億美元增長至50億美元;聚焦於L4級別量產車的通用Cruise估值由上一輪的190億美元增長至300億美元。

除此之外,小米、華為、滴滴等科技公司紛紛入局,足以證明智能駕駛已經成為科技巨頭的必爭之地。

『柒』 盤點知名自動駕駛模擬平台,Waymo、騰訊榜上有名

無人駕駛離我們還有多遠?

在發出這個問題前,首先要知道,自動駕駛汽車想要真正上路,必須經歷多重安全考驗,而路測則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

據美國蘭德智庫的估算,一套自動駕駛的系統至少需要經過110英里(約170-180億公里)的驗證才能達到量產條件。這就意味著,即便是一支擁有100輛測試車的自動駕駛車隊,以25英里(40公里)每小時的平均時速全天24小時一刻不停歇地測試,也需要花費大約500年的時間。

當前,國內的自動駕駛模擬系統還處於起步階段。即使是國際上模擬模擬技術比較成熟的公司,在中國道路場景的開發與中國駕駛員行為模擬方面仍不夠成熟。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其實給中國本土研發自動駕駛模擬模擬技術的公司釋放了良好的機會。期待越來越多的像騰訊這樣的本土科技企業加入自動駕駛模擬系統的建設中來,搭建具有中國特色的模擬測試環境,助力成熟的無人駕駛技術早日實現。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捌』 殺入自動駕駛領域,高通的野心比英偉達還大

此外,高通還布局了HPGNSS技術(高精度,多頻全球導航衛星系統)、RF前端(RFFE)功能、Wi-Fi和藍牙連接以及精確定位和計算技術的全面產品組合。用高通的話說:「高通一直致力於推動汽車行業的創新發展,伴隨公司在車載信息處理、信息影音和車內互聯領域的領導力,以及與汽車行業領軍企業的緊密協作,高通正在定義未來的智能駕乘體驗,帶來面向汽車領域的一系列最新進展。」

可以看出,高通在未來智能汽車領域的野心非常大。但汽車行業的變革與發展需要時間,再加上它的競爭對手也異常的多,包括老對手英特爾、英偉達、英飛凌等,以及行業新貴特斯拉、三星、華為等。未來能否在自動駕駛技術競技中獲得先機,還未可知。

不過相比其他企業,高通也有一個明顯的優勢——基帶晶元,因為基帶晶元的性能直接決定了移動終端產品與外界進行信息交互的質量高低,而目前汽車上能用的基帶只有高通和華為海思。

圖|來源於網路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玖』 世界人工智慧大會|芯馳科技發布全開放UniDrive自動駕駛平台

作為支撐汽車行業智能化轉型的核心硬體支撐,自動駕駛晶元的發展為行業發展注入了巨大動能。芯馳科技作為一家汽車晶元供應商, 未來將繼續以開放的態度,與更多行業參與者一起提供更高水平的自動駕駛解決方案,助推產業向上發展。

『拾』 加速自動駕駛布局,豐田領投兩家中國公司,發布自動駕駛模擬平台

在以往的印象里,豐田一向都是比較保守的品牌,擁抱科技更像是奧迪、寶馬這類德國車企願意做的事。然而,豐田最新卻在自動駕駛領域動作頻出,不但在國內領投小馬智行和Momenta兩家自動駕駛初創公司,與麻省理工學院計算機科學和人工智慧實驗室的合作還再次取得進展,發布了全新自動駕駛模擬平台「VISTA」。

此外,豐田還在與麻省理工學院計算機科學和人工智慧實驗室(MITCSAIL)的合作中取得最新進展,開發出全新的自動駕駛模擬平台「VISTA」。該平台採用了汽車在真實世界中行駛的數據集,無需人工手動標記路標、車道線、物理建築物等信息,大幅優化了自動駕駛汽車測試和部署時間。

在自動駕駛技術的開發過程中,路試雖然難度較低,但卻是最費時費力的過程,將測試搬到計算機中「加速」進行無疑是條捷徑。特斯拉CEO馬斯克曾言,自動駕駛汽車安全上路前至少要測試60億英里(約96.5億公里)。如果想要真實完成這些測試,耗費的時長恐怕不可估量。

事實上,模擬平台一直都是汽車開發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讓零部件或汽車在計算機中建立起的模擬環境中「加速運行」,可以快速的發現缺陷並加以調整,之後通過進行路試補充。而且,自動駕駛模擬平台VISTA為了保證模擬環境與真實世界一樣,所用的數據均由實際駕駛時採集的視頻數據逐幀地提取分析,與真實的路況、駕駛情境內所涉及的目標物都保持一致。

結語

在此之前,豐田在自動駕駛領域的動作雖說不大,但旗下風投公司AIVentures,實際已經悄然投資了近20家與自動駕駛相關的初創公司,覆蓋了眾多相關領域。不過,豐田在去年一改此前低調風格,公開推出了基於雷克薩斯LS500h打造的自動駕駛測試車,近期又接連投資小馬智行、Momenta兩家中國公司,並發布自動駕駛模擬平台「VISTA」,顯然是將自動駕駛這件事拿到明面上來,加速自動駕駛領域布局,而中國市場可能將成為其主要發力點。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