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為何深圳股市看不到最後三分鍾的成交明細
深圳市場在14:57——15:00是集合競價
2. 請問股票成交明細里最後三分鍾的明細單應該怎麼理解啊
滬市沒有最後三分鍾的限制,深市最後三分鍾是竟價成交。14:57到15:00分輸入委託價都是以收盤價為准成交。比如收盤價11元,只要委買高於11元都會成交,委賣價低於11元也是都會成交的。
3. 股票中交易明細的最後一位數字是什麼意思
是指這筆成交明細裡面是分幾筆成交的。
4. 股票成交明細中表示什麼意思,特別是最後那數字
哈哈,朋友剛入行吧,恭喜你,快等到大底了,股市可能要反彈了。
用第二行解釋一下:在10.02分時以14.6元的價格成交了股票42手,(每手是100股,共4200股)共成交了7筆單子,這裡面可能有不是以14.6元的價格成交的,但是最後成交的那筆單子一定是14.60元,希望你能看懂,股市水很深,多學習吧。祝你好運。
5. 請教股票行情分時成交明細欄最後一列數字的意思
後面數字是表示成交了多少手(一手=100股);
股票成交原則如下:
價格優先原則
價格優先原則是指較高買進申報優先滿足於較低買進申報,較低賣出申報優先滿足於較高賣出申報;同價位申報,先申報者優先滿足。計算機終端申報競價和板牌競價時,除上述的的優先原則外,市價買賣優先滿足於限價買賣。
成交時間優先順序原則
這一原則是指:在口頭唱報競價,按中介經紀人聽到的順序排列;在計算機終端申報競價時,按計算機主機接受的時間順序排列;在板牌競價時,按中介經紀人看到的順序排列。在無法區分先後時,由中介經紀人組織抽簽決定。
成交的決定原則
這一原則是指:在口頭唱報競價時,最高買進申報與最低賣出申報的價位相同,即為成交。在計算機終端申報競價時,除前項規定外,如買(賣)方的申報價格高(低)於賣(買)方的申報價格,採用雙方申報價格的平均中間價位;如買賣雙方只有市價申報而無限價申報,採用當日最近一次成交價或當時顯示價格的價位。
6. 為什麼股票要收盤時他的最後大單都不會顯示是買還是賣
有兩種可能:
1、可能是這種顯示資金流入也可能是主力資金為第二天出貨做准備。即當天收盤時強力拉高收盤,第二天,直接低開出貨
2、深市股票交易的最後三分鍾是集合競價階段,所以這三分鍾成交量都比其他時段相對來說大一些。如果是盤後數據顯示,資金是流入,那說明,該股票是被廣大市場投資者認可的投資標的;
收市價又稱收盤價,通常指某種證券在證券交易所每個交易日里的最後一筆買賣成交價格。如果某種證券當日沒有成交,則採用Recently一成交價作為收盤價。初次上市的證券,以其上市前公開銷售的平均價格作為收盤價。如果證券交易所每日開前、後兩市,則會出現前市收盤價和後市收盤價,一般來說,證券交易所後市收盤價為當日收盤價。在我國深圳證券交易所和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收市價的確定有所不同,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收市價是以每個交易日最後一分鍾內的所有成交加權平均計算得出的,而上海證券交易所則以最後一筆成交價格作為收盤價。
7. 深圳市場的股票交易明細里的現在手後面都有好多筆數的,而上海市場的筆數一欄都是1,這是為何
上海的是(10檔行情)可以看到一檔買賣的每筆委託數量。也可以看到每筆的交易情況,隨時刷新的。
深圳市場的是(5檔行情)只能看到5檔行情中沒一檔的總委託數量。你說的是系統每刷新一筆交易全面是 時間,交易價格,數量,筆數(表示這次的成交筆數)。
滬市,每一筆成交的顯示了出來。深市,每5秒刷新一次,那筆數也就是在這5秒時間裡面的成交筆數,和成交總量。
8. 股票交易明細裡面的現量後面的數字是什麼意思
法租界公董局批准了米拉的開業申請。之後,而是成為了一種和語言文字一樣的符號。此
9. 深圳股票交易最後幾分鍾為什麼不能交易
深訓交易所與上海交易所不同,最後幾分鍾採用競價交易,最後一筆出價只要高於你的賣出價,就成交。你在15點前掛單的價一定高於收盤價了。
10. 股票(時分成交明細表)最後的數字是什麼意思
股票(時分成交明細表)最後的數字是當前成交筆數。一般排列是成交價、成交數量、當前成交筆數。
時分成交明細列表中的買盤/賣盤:「買盤」表示以比市價低的價格進行委託買入,並正在排隊的量,代表外盤;「賣盤」表示以比市價高的價格進行委託賣出,並正在排隊的量,代表內盤; 「主動成交」:以賣一價向上成交為外盤;以買一價向下成交為內盤。即:場外資金進場接盤為「外」;場內資金外逃為「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