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交易平台 » 股票什麼時候開始電腦交易的
擴展閱讀
全中國有多少股票行情 2025-07-27 16:31:14
現在股票交易稅 2025-07-27 16:30:37
搜題網站 2025-07-27 16:13:00

股票什麼時候開始電腦交易的

發布時間: 2021-09-27 11:59:07

『壹』 以前沒有電腦的時候,人們是怎麼買賣股票的

我是97年開戶的,再早就不懂了。那時候都在營業部交易
營業部有大屏幕和小的交易終端(也就是電腦啦)可以查看、分析行情,那時候懂電腦的人不多(我那時剛畢業,上學的時候才學計算機,還學的DOS系統,進電腦室要換鞋,呵呵。)。
懂的可以自己在交易終端上輸入自己的帳號密碼進行交易。
不懂的,可以到櫃台,索要買賣單,手工填寫,交給工作人員幫你交易,成交後會打出一份交割單。那張紙我印象還是收費的,一張多少錢好像……
也可以電話交易,那時通訊很差啊,都用公用電話,BP機,電話委託也少,而且電話委託很麻煩。
再後來電腦普及了,網路也從原來的用貓撥號上網換到寬頻了,炒股就很方便了!

一開始股票這東西是歐美發明的,本身是股權的書面證明而已,一張代表多少份額,要轉讓呢就找到想買的人,當面交易。
上交所剛開始的時候,就有了投機者,他們借了或者租別人的身份證去買股票(就和現在用很多熟人的賬戶交易一樣),達到控制大部分股票的目的。炒股炒股,就是那時候來的,囤積讓市場缺少流動性,抬高價錢再逐步賣出。後來的炒作的意思要比這個來得晚多了。

『貳』 電腦交易股票是什麼時候成立的

要看你開通網上交易業務沒有,開通了的話,只要在網上下載一個他們證券公司的網上交易軟體並安裝到你的電腦裡面,輸入賬號密碼就可以交易了

『叄』 在很久以前沒電腦的時候股票是怎麼交易的

兩種交易辦法:
1、打電話交易
2、到櫃台遞紙條兒

漲跌從大概96年開始就和現在一樣的,10%

『肆』 滬深股市從什麼時候開始散戶可以網上交易

1、前一天晚上就可以先掛單,9:15-9:25這段時間看到的都是集合競價。上交所、深交所定在上午9:15到9:25,大量買或賣某種股票的信息都輸入到電腦內,但此時電腦只接受信息,不撮合信息。在正式開市前的一瞬間(9:30)電腦開始工作,十幾秒後,電腦撮合定價,按成交量最大的首先確定的價格產生了這種股票當日的開盤價,並及時反映到屏幕上,這種方式就叫集合競價(下午開市沒有集合競價)。
2、通過集合競價,可以反映出該股票是否活躍,如果是活躍的股票,集合競價所產生的價格一般較前一日為高,表明賣盤踴躍,股票有上漲趨勢。如果是非活躍股或冷門股,通過集合競價所產生的價格一般較前一日為低,賣盤較少,股票有下跌趨勢。

『伍』 香港股市什麼時候引入電腦交易系統的

10月 27號

『陸』 家庭用電腦炒股是什麼時候開始和普及的

當年剛開始有股市的時候,知道的人比較少.一般都是用電話和在證券公司操作.
92年至93年間股市出現了兩次很大的波動.後來被人們稱為股災.
在這股災來的時候,人們發現在操作非常不便,所有人爭搶的電話和股票機操作.
電話也打爆了,鍵也按錯了,話音也聽不見了,一夜之間天堂變地獄了.
死的死.哭的哭.鬧的鬧,呆的呆.之後股市就這樣沉靜了...好多年
2003年銀證通出現了,網上交易系統也在不斷的完善,從那以後,所有新開戶
的民眾也都用上了新系統.每天都總是會有人開戶,但量很少.
直到2006年初股票的開戶數量不斷放大,後來是擠破了證券公司的大門.
現在是冷冷清清啊!

『柒』 股票市場以前沒有電腦的時候怎麼交易

電話委託 書面委託 櫃台口頭委託等等

『捌』 從哪年可以在家裡用電腦交易a股

A股的交易一開始是在櫃台上進行的,後來呢,有了自助的電腦設備,然後很快就開通了互聯網和A股交易。

最早的A股在家用電腦上網路交易應該是1997年。我自己最早使用網上交易A股是在1999年。

A股的互聯網交易方便了廣大的股民,但實際上對於很多散戶來說,未必是好事,因為他助長了快進快出的短線操作。有句話說得很好,長線是金啊。

『玖』 老股民,股市什麼時候開始電腦交易的

95年以前,大戶室貴賓室可以電腦交易
96年開始,散戶大廳有了自助委託機
在營業部之外可以網上交易,也是從96年下半年開始的,一開始是通過電視閉路線、專用卡在電腦上收看行情(年費一千多),通過電話委託交易
97年之後,互聯網逐步普及,電腦交易和現在完全一致,只是沒有現在這么多的交易軟體
最早的櫃台交易,每一次委託收費10元,後降至5元,直至免費;最早開通電話委託,要100元的開通費;開通網路交易,要200元的開通費。都和搶錢差不多

『拾』 股票最早是在什麼時候出現的

在17世紀初,隨著資本主義大工業的發展,企業生產經營規模不斷擴大,由此而產生的資本短缺,資本不足便成為制約著資本主義企業經營和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世界上最早的股份有限公司制度誕生於1602年,即在荷蘭成立的東印度公司。股份有限公司這種企業組織形態出現以後,很快為資本主義國家廣泛利用,成為資本主義國家企業組織的重要形式之一。

中國歷史上最早出現的股票是洋人發行的。1840年鴉片戰爭後,外商開始在中國興辦工商企業並開始發行股票。最早在中國設立股份銀行的是英國匯豐銀行,1865年3月3日在香港設立總行,4月在上海設立分行,1870年前後中國出現了買賣外商股票的的經紀人。

與此同時,在清朝洋務運動的推動下也出現了中國人自己開辦的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國人自己發行的股票。1872年李鴻章、盛宣懷在上海開辦的輪船招商局發行了股票。1882年上海初步形成了證券市場,華商組織了上海「平準股票公司」,外商組織了「股票掮客公會」,這是中國出現的最早的專門從事股股票交易的機構。1891年洋商開辦上海股份公所。1902年清政府建立了上海眾業公所。1908年發生了我國歷史上股票交易的第一次嚴重的投機倒把事件。

1914年上海股票商業公會成立,同年12月北洋政府頒布了我國第一部證券交易條例,證券交易有了初步的法規。當時的上海股票商業公會設在上海二馬路一帶(今九江路)。最初有會員12家,後增至15家,會員繳納12兩白銀作為公會資本,每月還要交會費2兩。交易品種包括政府公債、鐵路債券、公司股票及外匯等等。交易方式是現貨交易,交易時間為上午9——11時,手續費按1%—5%收取。這標志著中國人自己經營的第一家現代證券交易所誕生了。

1921年秋,風雲突變,當時上海先後興起的150家交易所,有的發行股票成立了信託公司,因股票價格大幅下跌而倒閉,引起了連鎖反應,上海有近百家證券物品交易所倒閉,只剩下包括上海貨商交易所在內的十幾家。天津的證券物品交易所也因上海股價暴跌、交易所倒閉之風的影響,於1922年停止了營業。後來人們把1921年的交易所和信託公司的倒閉風潮稱為信交風潮,這是中國證券市場的第一次暴跌。

1949年6月華東軍事管制委員會為了穩定上海金融秩序封閉了上海證券交易所。1949年1月天津解放,天津軍管會接收和清理了原國民黨時期的證券交易所,並在此基礎上成立了天津證券交易所,該所於1949年6月正式營業,成為新中國的第一個證券交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