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交易平台 » 華爾街第一股票交易員
擴展閱讀
股市裡沒買股票的錢 2025-09-18 02:19:45
重慶藍黛傳動股票行情 2025-09-18 01:01:40
股票發行價格形成與方法 2025-09-18 01:00:41

華爾街第一股票交易員

發布時間: 2021-12-05 18:59:42

① 美國股市交易員必讀的三本書

看了一些其他回答,大多數推薦的都是一些宏觀上的經濟書籍,可以參考為作為一個經濟學家需要推薦的書籍的答案。只有寥寥幾個推薦的書籍我也深表贊同。

我不懂宏觀微觀經濟學經濟學,像什麼就業、通脹和利率的關系構架,各個經濟數據之間的關聯。當然這些對於交易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整體來說,交易說起來並沒有那麼復雜與高大上,沒有很多公式,沒有太多推理,僅是一項復雜的事情簡單化,簡單的事情重復做的一件死板又無趣的工作。

而對與一個交易者來說成長階段無非就以下四個階段,大概說下每個階段有所幫助的書籍;如果說炒美股必經的幾個階段的話那麼美國股市交易員必讀的話美股研究社還是推薦以下幾本系統化地美股交易員必讀書單

第一:基礎知識的學習(包括技術面和基本面)
技術面書籍推薦:
期貨市場技術分析》美&約翰·墨菲著
《日本蠟線圖技術》美&史蒂芬·尼森著

對於初學者來說,這兩本書是相當全面的概括了市場兩大主流技術分析的分析邏輯,以及交易技巧,也是初學交易者必讀書籍。當然還有一些技術分析的衍生版像《道氏理論》《波浪理論》以及一些指標等等相關書籍,也可以大體了解。
基本面其實推薦平時多看看財經日歷,網路搜搜各數據說明,了解一些市場焦點狀況,以及一些大型數據的影響和變化。像利率和議息會議,貨幣政策,通脹報告,非農,GDP,CPI,ADP,PPI,EIA等一些相對較重要的數據對於盤面的影響以及造成的盤面風險點,作為大致了解,不需要深入解析數據。

第二:心態的學習和培養(當學習很多交易技巧後,發現市場並不是靠技術就能生存的,很多時候面對真金白銀難免會產生心態上的漣漪)
推薦書籍:
《股票作手回憶錄》美&埃德溫·利非弗著
《十年一夢:一個操盤手的自白》青澤著
《走出幻覺走向成熟》金融帝國著
《社會心理學》美&戴維·邁爾斯著
《金融心理學》挪威&拉斯·特韋德著

頭三本書,是金融從業者必讀書籍,可以通過了解學習他人成長過程,構建自己的交易理念。每每交易中遇到問題和挫折時,翻來看看,經常會發現內容會有一些自己的縮影,每次翻閱都會有一定收獲。第四本以及第五本是心理學方面書籍,其實金融戰就是心理戰,不懂心理學是不行的。社會心理學這本書寫的非常好,淺顯易懂,不僅對金融交易有用,對日常生活也很有用。有興趣的朋友還可以看看行為金融學方面的書籍,個人認為,行為金融學是未來金融學研究的主流。

第三:交易系統的構成(其實第三點基本上和第二點同時構建,看過一些心態培養的書籍,了解到他人的交易理念,從而就需要開始構建自己的交易體系,而同樣來說,交易系統的構建也正是為了更好的控制交易心態問題,以客觀、規則化的制度使交易變得具體化、明確化從而不至於在交易過程中對不確定性產生畏懼與貪婪,相輔相成)
推薦書籍:
《海龜交易法則》美&柯蒂斯·費思著
《專業投機原理》美&維克多·斯波朗迪著
《外匯交易24堂精品課》魏強斌著
《走進我的交易室》美&亞力山大·艾爾德著

海龜交易法則對於如何建立、評估、改進自己的交易系統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同樣再建議廣大朋友看一些概率統計方面的書籍,因為金融交易沒有那一次是必勝的,所以提高概率也是金融交易的基礎。那麼如何客觀統計概率也是必要學習的。專業投機原理中的量化風險的理念非常值得學習。24堂課的這本書雖然是講外匯交易的,但是很多理念通用於任何交易,尤其是書中的關於隨機強化和一致強化的分析,以及對於勝率和盈虧比之間的矛盾的分析,非常精彩。走進我的交易室是一本綜合性很強的書,交易系統、風險管理和心態控制全面的介紹了,有利於形成全面的金融交易理念。

第四:執行與升華(當交易系統形成,並且在歷史統計之中,處於正向發展,那麼所要做的就是執行,改進,以及升華)
推薦書籍:
《交易心理分析》美&馬克·道格拉斯著
《幽靈的禮物》美&阿瑟·L·辛普森著

以及一些提高思維高度的書籍。
作為金融交易者,無論在有多好的系統的前提下,也是需要面對心理上的影響,而完整明確的認識市場,有助於交易員更好的整體控制心理與穩定執行交易系統,交易心裡分析和幽靈的禮物相對比較完整的講解了整個市場,不管是從系統還是從心態上的解決都有良好的參考意義。還有一些可以提高高度跳出原始思維的書籍,比如《道德經》《反經》《了凡四訓》《傳習錄》《烏合之眾》《失控》《思考的技術》《當下的力量》等等,其實個人看得書籍也並不多,在此推薦一些,同樣如果有好的書籍也希望可以推薦給我。

以上是我從我讀過的近百本書里挑出來的覺得很好的書。

總的來說,我覺得金融交易是一個系統工程,基本的經濟學知識、金融學知識、概率統計知識、心理學知識是需要具備的,此外,還需要從哲學裡面吸取營養來形成自己良好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我記得亞歷山大在走進我的交易室一書中說沒有人會認為不經過努力學習就可以成為一個優秀的醫生,但是卻有很多人天真的認為不經過努力學習就可以成為一個交易高手。

② 華爾街股票交易員學習什麼指標

所有的交易員都懂得市場上常見的指標,但通常都不是作為交易的依據。對於交易者來說,他們只是執行分析師或者金融公司的決策而已。至於炒股的指標,沒有萬能的指標,只能根據自己的悟性和經驗找一到幾個指標來參考,不要迷信。

③ 招聘華爾街股市操盤手

這類公司的運作方式
1:注冊一個公司,名字一般以投資咨詢公司為後綴。不用想了,肯定是皮包公司。然後租用一些豪華寫字樓的辦公間。
2:到處打招聘廣告,招股票期貨外匯交易員,待遇底薪+提成之類的。
3:魚兒上鉤了,先培訓,一般不收費。
4:培訓過程無非是指導怎麼做股票期貨外匯,中間會灌輸賺錢很容易的觀念,有點象傳銷。
5:培訓結束後,告訴魚兒准備實習,需要魚兒去找客戶,帶到公司來做股票期貨外匯。
6:魚兒一般都是才入社會不久,哪裡去找客戶,一般自己拿錢投入。
7:投入後,手續費被公司收取,然後提取一部分給你當工資,簡單點來看,就是自己給自己工資。。。。。。。。。。
8:一般都是虧完出局,如果賺錢了,那公司還會讓你繼續做,直到你虧完為至。
9:魚兒發現上當,自己退出或者准備報案,公司人去樓空。
10:再注冊一個新公司,新的輪回開始。

④ 華爾街是什麼,為什麼很多股票大師都在那裡

華爾街(wall street)是紐約市曼哈頓區南部一條大街的名字,長不超過一英里,寬僅11米,是英文「牆街」的音譯。荷蘭統治時,在這里築過一道防衛牆。英國人趕走荷蘭人後,拆牆建街,因而得名。 這里是美國大壟斷組織和金融機構的所在地,集中了紐約證券交易所、美國證券交易所、投資銀行、政府和市辦的證券交易商、信託公司、聯邦儲備銀行、各公用事業和保險公司的總部以及美國洛克菲勒、摩根等大財團開設的銀行、保險、鐵路、航運、采礦、製造業等大公司的總管理處。壟斷資本從這里支配著美國的政治、經濟。華爾街成了美國壟斷資本,金融和投資高度集中的象徵。

我去過兩次華爾街,第一次是以遊客的身份。那是傍晚時分,天上下著瓢潑大雨,雨水不停地倒灌進華爾街地鐵站,連鐵道上都滿是積水。所幸大雨不久就停了,我就小心翼翼地繞過積水,慢慢走上百老匯與華爾街的交界處,抬頭就看到了著名的三位一體教堂(Trinity Church);早在華爾街還是一堵破爛不堪的城牆的時候,它就已經是這附近的標志性建築了。

現在,三位一體教堂的正前方是紐約證券交易所(NYSE),背後是美國證券交易所(AMEX),左右兩側都是高聳的寫字樓,只有周圍的一小塊地方還保存著17世紀的花園和墓地。從教堂門前穿越百老匯,就算正式進入了華爾街——這條街又短又窄,街口設下了重重路障,街心正在進行翻修,到處都是坑坑窪窪的積水。幾個荷槍實彈的警察如臨大敵地站在紐約證券交易所門前,他們的頭頂是一幅巨大的美國國旗。除此之外,這條街上的人似乎都是遊客,從他們的著裝和神態就看的出來。路邊的櫥窗並沒有寫著高盛、摩根士丹利或美林等如雷貫耳的名字,反而貼著咖啡館和健身俱樂部的廣告。除了德意志銀行,我在這里沒有發現任何一家投資銀行的名字,更不用說共同基金或對沖基金了。

總而言之,現在的華爾街只是一個旅遊勝地,經常有成群結隊的外國人帶著敬畏的表情到此一游,希望看看「全世界的金融中心」是什麼樣子;然而他們看到的只是一個荒廢的商業區,幾棟陳舊的摩天大樓,以及許多露天茶座或咖啡館。紐約證券交易所現在已經不允許遊客進入了,所以華爾街的旅遊價值也殘存無幾了。

後來我又去了一次華爾街,這次不是去觀光,而是到三位一體教堂聽牧師講道。這個教堂的建築非常獨特,一磚一石都值得仔細觀賞,外面的花園里還有著名的美國第一任財政部長漢密爾頓的墓。幾步之外就是喧鬧的街道,各種車輛日夜不息的經過,反而更加襯托出教堂本身的神聖與靜謐。據說,在華爾街還沒有淪落為旅遊勝地的時候,銀行家和基金經理們經常利用中午休息時間來這里做禱告,然後再回到證券市場的血腥絞殺中去。

早在二十年前,許多金融機構就已經離開地理意義上的華爾街,搬遷到交通方便、視野開闊的曼哈頓中城區去了。華爾街附近擠滿了古舊建築和歷史文化街區,道路也像蜘蛛網一樣難以辨認,實在不太符合金融機構擴張業務的需求。「911」事件更是從根本上改變了華爾街周圍的格局,有些機構乾脆離開了紐約這座危險的城市,搬到了清靜安全的新澤西。現在,除了紐約聯邦儲備銀行之外,沒有任何一家銀行或基金把總部設在華爾街。在著名的「華爾街巨人」中,只有高盛和美林還堅守在離華爾街不遠的地方,其他巨人都已經搬遷到洛克菲勒中心、時代廣場或大中央火車站周圍的繁華商業區;即使是高盛和美林,也已經在曼哈頓中城區購置了新的豪華辦公室,不久就要徹底離開舊「華爾街」了。

但是,人們寧願把這一切稱為「華爾街」。在洛克菲勒中心的辦公室里,人們閱讀的仍然是「華爾街日報」;在國會聽證會上,美聯儲主席仍然關心著「華爾街的態度」;在大洋的另一側,企業家們的最高夢想仍然是「在華爾街融資」。無論地理位置相隔多遠,人們在精神上仍然屬於同一條街道——在這條街道上,所羅門兄弟曾經提著籃子向證券經紀人推銷債券,摩根曾經召開拯救美國金融危機的秘密會議,年輕的文伯格曾經戰戰兢兢地敲響高盛公司的大門(日後他成為高盛歷史上的傳奇總裁),米爾肯曾經向整個世界散發他的垃圾債券;在這些神話人物死去幾十年之後,他們的靈魂仍然君臨紐約上空,附身在任何一個年輕的銀行家、分析師、交易員、經紀人或基金經理的身上,隨時製造出最新的金融神話。這就是華爾街。

昨天晚上,我和一位共同基金主管共進晚餐。他已經在華爾街工作近三十年,兩鬢卻沒有一根白頭發,話語里還透著年輕人一樣的熱情與自信。他一邊喝著白葡萄酒,一邊興致勃勃地回憶自己在中國的經歷——「當我第一次到上海的時候,浦東還沒有一座高樓,現在它已經變成這個樣子了!」接著,他提到自己曾在台北出差的時候與紐約的證券分析師召開電話會議,當時台灣時間還是凌晨4點,窗外台風大作,整個酒店似乎都要倒塌下來,「那滋味可真令人永遠難忘!」他大笑著總結道。

在談到許多工作話題和政治話題之後,我問他:「你是一個華爾街癮君子(The Street Addicted)嗎?」我這樣問是有所指,CNBC有一個著名的證券分析節目,主持人是一位非常成功的對沖基金經理,他寫了一本非常自大的書,名字就叫「華爾街癮君子」,也就是對華爾街上癮的人。每次我看到他的電視節目,就覺得他像個野人,拿著一隻香蕉跳上跳下地怒吼著,用尖銳甚至粗俗的語言喊出他對證券市場的看法,那種表情簡直可以讓好萊塢的所有喜劇明星黯然失色。許多人告訴我,這傢伙是個徹底的瘋子——不過大家還是喜歡看他的節目,分析師尤其愛看,他們覺得這個華爾街癮君子真是個了不起的超級智者。在這里,癮君子究竟是褒義詞還是貶義詞?我不知道。

出人意料的是,我面前的這位基金主管非常愉快地說:「是的,我就是一個華爾街癮君子。華爾街真夠勁。你知道,在這里,這么多富有才華的人在處理這樣巨大的財富,他們創造著效率,也賺取著金錢;但是最重要的是,我感到這一切都很有樂趣。」他喝完杯中酒,用激動的語氣繼續說道:「每天早晨,是什麼在支撐人們起床投入工作,去管理那些無窮無盡的資產,去為那些企業融資呢?如果你不熱愛華爾街,你根本不可能堅持下來!所以唯一能夠做出偉大事業的是對華爾街上癮的人,華爾街從事的一切工作,對這種人來講都如此有趣,以至於無論多麼繁重的工作,都不覺得累了。我不知道別人怎麼看,反正我願意做華爾街癮君子。我以此為榮。」

這是我聽過的對華爾街最崇高的贊頌。從前,我曾經聽許多人講過他們對華爾街的態度:贊許的態度,憧憬的態度,不屑的態度,乃至仇恨的態度。我曾經聽一個長輩這樣描述他心目中的華爾街:「在華爾街,即使資歷最淺的金融專業人員,都可以拿到6萬美元以上的年薪,這就是它令人仰慕之所在。」噢,或許是這樣的,在許多人看來,薪水是唯一令人仰慕的因素。我還記得在回答某家投資銀行的招聘試題的時候,一個朋友毫不猶豫地寫下:「我願意加入貴銀行,主要原因是我想賺一大筆錢。」她當然不是在開玩笑!那時,誰聽說過「華爾街癮君子」這個褒義詞呢?誰能想像有人竟然會如此發自內心地熱愛華爾街?

在華爾街,我看到年過六旬的投資經理仍然懷著飽滿的精神研究新的行業、新的市場;我看到資深分析師一邊吃著簡單的午餐,一邊讀著像磚頭一樣厚的報告,甚至忘記了吞咽;我看到年輕的交易員在下班之後的Party上仍然在熱烈地討論交易策略,他們的臉上的笑容如此自然。國內的金融界並不是這樣的。整個亞洲的金融界都不是這樣的。我最好的朋友曾告訴我說,他最大的願望是在金融界苦熬幾年,賺到足夠的錢,然後「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難道金融不是你喜歡的事情嗎?」我困惑不解地問他。「當然不是!」他毫不猶豫地回答,「和所有人一樣,我學習金融,並且希望從事金融,只是為了賺許多許多的錢。難道你不是這樣嗎?」

難怪華爾街能夠一直統治著世界的金融界。難怪華爾街的銀行家、分析師、交易員和基金經理們一直代表著金融創新的最高水平。因為在這里,銀行家每天工作14個小時不僅是因為完成任務的壓力,也是因為熱情;分析師每天閱讀幾百頁研究報告不僅是為了拿到自己的薪水,也是因為興趣;交易員每天打幾十個電話、輸入上百個交易指令不僅是為了應付老闆,也是因為他們喜歡交易。總之,這里的人們對華爾街上了癮。我還記得自己的老師,一位曾經擔任某家著名投資銀行董事總經理的紐約人的話:「當我剛開始做債券交易員的時候,每天12個小時盯著屏幕,追隨著債券利率變動的軌跡。我知道對於一個不喜歡債券的人來說,這份工作有多麼枯燥;但是我喜歡。所以我根本不覺得這是一種折磨!」毫無疑問,他也是一個華爾街的癮君子。

從早晨7點到晚上12點,在華爾街(當然,這是一個廣義稱謂)的每一個金融機構辦公樓里,燈光都不會熄滅,電腦都不會關閉。在所有人都已安然入睡的時候,外匯交易員在聚精會神地做著某個遙遠市場的大宗交易;在所有人還沒有起床的時候,分析師已經喝著濃濃的咖啡,開始舉行例行晨會;在所有人都在與家人歡度周末的時候,投資銀行家正在三萬英尺高空的機艙里奔赴某一個新興國家,准備星期一和他們洽談IPO問題——對他們來說,這不僅是工作,也是生活和愛好。華爾街的王牌對沖基金經理會對著CNBC的鏡頭大叫:「我對這一切都上了癮!」

附帶說一句,當我喝完最後一杯酒,准備回家睡覺的時候,那位基金主管告訴了我一個他最喜歡的告別的方式(同時也可以用在見面的時候):兩個人的右手各自握成拳頭,堅定不移地互相撞擊,如此反復幾次,再揮手離去。「早先,這個動作代表『成交』;現在,它的含義是『我同意你的看法,我們堅定不移』!」在臨別之前,他微笑著說。

我同意他對華爾街的看法,也希望在若干年之後,我們的看法一樣堅定不移。無數對華爾街上癮的人組成了金融界——無數的財富在這里融合溝通,無數的資產在這里配置交易,無數人在這里辛勤勞動,從事他們為之上癮的世界。無論如何,願華爾街能夠使這個世界變得更加美好,而不是恰恰相反。

⑤ 美股公司交易員,是干什麼的

美股交易員的工作內容:外國在線交易公司提供資金,交易員在日內進行獨立的股票買賣(不得持倉過夜),賺取利潤後從公司那裡獲取分成。
美股公司交易員也叫daytrader,意思是日內交易員,要求所有倉位必須日內平倉。美股是T+0機制,可以做空,無漲跌停版限制,當日可以做上千筆交易。
做美股交易員不需要投資一分錢,完全是公司出資給操盤機會,而國內的公司招聘的操盤手一般是要自己投資或者找到客戶才有機會操盤。學員初期的默認關倉額為50美元,就是說一天最多隻能虧損這么多,有些公司會人為的降到15–25美元,當月盈利2000美金成為畢業交易員,畢業後的關倉額250美元,可以上更大倉位賺更多錢。

⑥ 熟悉美股交易員的朋友請進

我可以明確的告訴你這是真的,不過這一行的機會成本很大,你要慎重選擇!
而且培訓期間你是賺不到錢的,可以說一點收入都可能沒有,要准備好幾個月的生活費,當然培訓期間你賠的錢也不會要你付,不過也不會讓你賠的太多的,只是鍛煉一下,只有轉正以後才會簽合同的,而且淘汰率很高,上夜班,很辛苦的,要有心理准備啊!如果真的喜歡,可以嘗試一下,這行做的好收入很不錯,做的不好就很差強人意了!

⑦ 今天看到一資料說華爾街頂級交易員近十年的平均交易勝率為35%-50%,感覺很驚訝,是真的嗎

有可能吧!

⑧ 華爾街股市交易員是干什麼的

按照老闆發出交易指令,執行操作

⑨ 華爾街百強交易員

有這個排名么?

⑩ 美國股票交易員如何入手

書沒什麼可看的。想做trader只要多學多看早晚都能練出來的。。多看看老交易員是怎麼做的,手法是經常變化的,現在小票沒法刷了。剛入門做做幾塊錢的票刷價差或者搶搶突破。先把手練熟再說吧。。沒有一年時間是不行的。 至於論壇網站目前最大的就是洋財168了。貌似真正的高手一般不說話,都是菜鳥。不過還是有很多東西你可以學的,其它論壇都不算很大,還有個美股交易員論壇,可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