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香港人如何在支付寶進行股票交易
好像不能進行股票交易的,支付寶沒有這個功能
Ⅱ 股票允許私自直接買賣嗎
有這樣的私下交易,但不受法律保護,出現糾紛就難解決。
有的人不願持有股票,別人看好當然可以轉讓,但手續沒法辦,只能私下協議。
Ⅲ 在滬港通下,香港人只能買滬市股票嗎,深市的行不B股行不
滬港通不能購買深圳A股股票。初期試點,滬股通的股票范圍是上海證券交易所上證180指數、上證380指數的成分股,以及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的A+H股公司股票;港股通的股票范圍是香港聯合交易所恆生綜合大型股指數、恆生綜合中型股指數的成分股和同事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的A+H股公司股票。
滬港通可以直接買港股。
通過滬港通,內地投資者不用去香港開戶,就可以直接投資港股。已有滬市A股賬戶的投資者,無需另開立賬戶,只需要在購買港股前與券商簽訂港股通交易委託協議,並簽署風險揭示書等手續,就可以通過A股賬戶買賣港股。
具體操作上,在總額度以內,跟買賣A股一樣,在交易軟體上下單即可,結算交收由上交所代替完成。並且是以人民幣交易,中間換匯環節也由上交所代替,投資者不需自行換匯。
Ⅳ 個人買賣股票只能通過證券公司 不能直接去交易所買賣嗎
個人買賣股票只能通過證券公司 不能直接去交易所買賣.因為有規定,交易所只接受交易會員的報盤買賣,而交易會員必須是證券公司。所以個人是不能直接進交易所買賣股票的,必須用交易席位號去買賣,只有會員才有席位號。
Ⅳ 個人買賣股票只能通過證券公司 不能直接去交易所買賣嗎
當然不能直接去,這是一套成熟完整機制,如果每個人都去交易所還不亂套了,至少現在不可能
Ⅵ 香港人在國內開a股戶口買賣股票是否要交稅
港澳台目前不能再國內開立A股賬戶。
滬港通開啟後,香港可以購買上海部分A股股票。就是用港股賬戶。三年之內無需繳納印花稅。
Ⅶ 不能在證券交易所直接買賣股票嗎,必須通過證券公司嗎
不可以,中國制度是經紀人制,必須通過證券公司才行。因為在證交所交易股標必需要取得交易席位。個人是不能取得交易席位的。
證券交易所是買賣股票、公司債、公債等有價證券的市場。最早的證券交易所是1602年設立的荷蘭阿姆斯特丹交易所。在中國,最早的證券交易所是1905年外商組織的上海眾業公所,以及1918年設立的北平證券交易所。現代交易所中規模較大的,如紐約和倫敦的證券交易所,都經營各個國家的證券交易。
1)提供證券交易場所。由於這一市場的存在,證券買賣雙方有集中的交易場所,可以隨時把所持有的證券轉移變現,保證證券流通的持續不斷進行。
2)形成與公告價格。在交易所內完成的證券交易形成了各種證券的價格,由於證券的買賣是集中、公開進行的。採用雙邊競價的方式達成交易,其價格在理論水平上是近似公平與合理的,這種價格及時向社會公告,並被作為各種相關經濟活動的重要依據。
3)集中各類社會資金參與投資。隨著交易所上市股票的日趨增多,成交數量日益增大,可以將極為廣泛的資金吸引到股票投資上來,為企業發展提供所需資金。
4)引導投資的合理流向。交易所為資金的自由流動提供了方便,並通過每天公布的行情和上市公司信息,反映證券發行公司的獲利能力與發展情況。使社會資金向最需要和最有利的方向流動。
5)制定交易規則。有規矩才能成方圓,公平的交易規則才能達成公平的交易結果。交易規則主要包括上市退市規則、報價競價規則、信息披露規則以及交割結算規則等。不同交易所的主要區別關鍵在於交易規則的差異,同一交易所也可能採用多種交易規則,從而形成細分市場,如納斯達克按照不同的上市條件細分為全球精選市場、全球市場和資本市場。
6)維護交易秩序。任何交易規則都不可能十分完善,並且交易規則也不一定能得到有效執行,因此,交易所的一大核心功能便是監管各種違反公平原則及交易規則的行為,使交易公平有序地進行。
7)提供交易信息。證券交易依靠的是信息,包括上市公司的信息和證券交易信息。交易所對上市公司信息的提供負有督促和適當審查的責任,對交易行情負即時公布的義務。
8)降低交易成本,促進股票的流動性。如果不存在任何正式的經濟組織或者有組織的證券集中交易市場,投資者之間就必須相互接觸以確定交易價格和交易數量,以完成證券交易。這樣的交易方式由於需要尋找交易對象,並且由於存在信息不對稱、交易違約等因素會增加交易的成本,降低交易的速度。因此,集中交易市場的存在可以增加交易機會、提高交易速度、降低信息不對稱、增強交易信用,從而可以有效的降低交易成本。
Ⅷ 香港股票如何交易
大陸居民可以通過滬倫通和深港通來買。但這個有資金要求,要有50萬的資金。
也可以直接到香港證券公司去開戶,然後購買香港股票。
Ⅸ 香港人可以在深圳的證券公司開戶,買賣內地的股票嗎
香港人也就是非大陸身份證人士,不能用自己的戶開立A股賬戶,只能開B股賬戶或買基金,還有一種途徑就是用大陸親屬的戶頭來買賣A股,但前提條件是必須安全可靠的親屬!
Ⅹ 香港人用什麼app軟體交易股票期貨 就像國內同花順
雖然緊挨內地,不過由於歷史原因香港在文化、經濟等多方面和內地有著諸多差別。智能手機的出現讓全世界用戶之間的聯系更加緊密,同時也加速了移動互聯網在全球的緊密融合。當內地用戶在熱議余額寶、打車軟體時,香港的智能手機用戶又在干什麼呢?藉助本次的香港自由行,筆者趁機觀察了香港居民的手機使用習慣,雖然同在漢語體系之下,但兩地的手機使用差異依然很大。
香港內地找不同 港人手機都用哪些App?
智能手機依賴於網路,彈丸之地的香港遍布網路,3G網路極為發達,光移動運營商就有5家之多,再加上政府和商家開設的無線網路,因此深處香港,無論是在地鐵、大街還是商場都不用為手機網路發愁。
機場免費WiFi
香港3G網路普遍很快,也為手機用戶上網提供了便利,發達的網路也促使大家高度依賴手機軟體(香港稱為「程式」)。以地鐵為例,除了少數老年人還在看傳統紙質報紙之外,大部分人都在使用手機打發時間。和內地參差不齊普及程度相比,香港智能手機的普及率極高,下至四五歲小孩上至六七十老人都能輕松操控iPhone,看視頻、聊天毫無障礙。
地鐵上看報紙的人很少了
移動設備方面基本上被三星和iPhone全面掌控,索尼和LG這樣的國際品牌都成了小眾用戶的選擇。而最近紅米也在全港爆紅,和內地一樣出現了一機難求的搶購潮,在電信盈科營業廳中,紅米還被擺在了最明顯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