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股票交易買賣印花稅怎麼算
股票印花稅一般按股票成交額的0.1%收取,也就是說稅率為0.1%。印花稅是一種單向收取的稅費,一般只有賣股票時才會收取。例如,你賣出的股票單手價為10塊錢,那麼當你賣出100手時,你的交易額為1000塊,這樣根據印花稅公式,所需繳納的稅費為10*100*0.1%=1元。
『貳』 96年股市的印花稅是多少
96年股市的印花稅是千分之三,買進賣出雙邊都要徵收.
為你找了些歷次印花稅調整的資料:
證券交易印花稅自1990年首先在深圳開征,當時主要是為了穩定初創的股市及適度調節炒股收益,由賣出股票者按成交金額的6‰交納。同年11月份,深圳市對股票買方也開征6‰的印花稅,內地雙邊徵收印花稅的歷史開始。
1991年10月,深圳市將印花稅稅率調整到3‰,上海也開始對股票買賣實行雙向徵收,稅率為3‰。
1992年6月,國家稅務總局和國家體改委聯合發文,明確規定股票交易雙方按3‰繳納印花稅。
1997年5月,證券交易印花稅稅率從3‰提高到5‰。
1998年6月,證券交易印花稅稅率從5‰下調至4‰。
1999年6月,B股交易印花稅稅率降低為3‰。
2001年11月,財政部決定將A、B股交易印花稅稅率統一降至2‰。
2005年1月,財政部又將證券交易印花稅稅率由2‰下調為1‰。
2007年5月30日起,財政部將證券交易印花稅稅率由1‰調整為3‰。
『叄』 股票交易印花稅稅率是多少
目前股票的印花稅是成交金額的0.1%,千分之一,滬深兩市稅率一致,僅在賣出時收取。股票交易的費用主要由三部分組成,印花稅、過戶費和傭金。1、印花稅,由國家制定固定的,投資者在買賣證券成交後支付給財稅部門的稅收,由券商代扣後由交易所統一代繳,目前只在證券賣出時收取;2、過戶費,由國家制定固定的,是指股票成交後,更換戶名所需支付的費用,交易過戶費為中國結算收費,證券經營機構不予留存,買入股票和賣出股票均需收取過戶費。3、傭金,傭金是由投資者和證券公司共同協商決定,每個人的傭金可能不一樣。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印花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
第二條條例第一條所說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書立、領受本條例所列舉憑證,是指在中國境內具有法律效力,受中國法律保護的憑證。上述憑證無論中國境內或者境外書立、均應依照條例規定貼花。條例第一條所說的單位和個人,是指國內各類企業、事業、機關、團體、部隊以及中外合資企業、合作企業、外資企業、外國公司企業和其他經濟組織及其在華機構等單位和個人。凡是繳納工商統一稅的中外合資企業、合格企業、外資企業、外國公司企業和其他經濟組織,其繳納的印花稅,可以從所繳納的工商統一稅中如數抵扣。
『肆』 股票交易印花稅怎麼算
股票印花稅的稅率為0.1%,當成交後一次性由國家進行收取,印花稅由賣方承擔,股票印花稅=成交金額*0.1%。若賣出的股票單價為20元,賣出1000股,即20000萬元,根據股票印花稅收取原則和計算公式,需繳納的股票印花稅為20000*0.1%=20元。
『伍』 歷年印花稅調整的日期,調整多少
證券交易印花稅1990年首先在深圳開征,當時主要是為了穩定初創的股市及適度調節炒股收益,由賣出股票者按成交金額的6‰交納。同年11月,深圳市對股票買方也開征6‰的印花稅,內地雙邊徵收印花稅的歷史開始。
1991年10月,深市將印花稅率從6‰調整到3‰,牛市行情啟動,後上證指數從180點升至1992年5月的1429點,升幅達694%。
1992年6月12日,國家稅務總局和原國家體改委聯合發文明確按3‰的稅率繳納印花稅,指數在盤整一個月後掉頭向下,一路從1100多點跌到300多點,跌幅超過70%。深市盤整4個月後,從2517點下調到1538點,2002年11月23日到2003年2月22日,深市從1538點回升的3422點,升幅超過220%。
1996年初至1997年5月,印花稅依然為3‰,深市呈現大牛市行情,指數上漲660%多。
1997年5月12日,證券交易印花稅率由3‰提高到5‰,滬指半年內下跌近500點,跌幅達到30%多。
1998年6月,證券交易印花稅率從5‰下調至4‰,股指不升反降,兩個月內震盪走低400點。
1999年6月1日為了活躍B股市場,國家稅務總局再次將B股交易稅率降低為3‰,上證B指一個月內從38點拉升至62.5點,漲幅高達50%多。
2001年11月16日印花稅率再度調低至2‰,股市又產生一波100多點的下行波段行情。
2005年1月23日,財政部又將證券交易印花稅稅率由2‰下調整為1‰,股市輕微拉升後隨即呈震盪下行趨勢。2001年4月至2005年末,股市基本表現為熊市。
2007年5月30日,財政部將證券交易印花稅稅率由1‰調整為3‰,股市出現急挫,後又創出新高。
『陸』 每年我國股票交易印花稅收入是多少
印花稅根據不同征稅項目,分別實行從價計征和從量計征兩種徵收方式。
從價計稅情況下計稅依據的確定;
從量計稅情況下計稅依據的確定,實行從量計稅的其他營業賬簿和權利、許可證照,以計稅數量為計稅依據。
印花稅以應納稅憑證所記載的金額、費用、收入額和憑證的件數為計稅依據,按照適用稅率或者稅額標准計算應納稅額。
印花稅應納稅額計算公式:
應納數額=應納稅憑證記載的金額(費用、收入額)×適用稅率;
應納稅額=應納稅憑證的件數×適用稅額標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