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泡泡瑪特股價腰斬,盲盒第一股,玩壞了還是泡沫爆了
泡泡瑪特股價腰斬,盲盒第一股,我認為玩壞了和泡沫都有。
1.盲盒畢竟是小眾市場,普及性不是很廣;
2.之前炒作盲盒已經有了泡沫,股價下跌是價值回歸的表現;
3.純題材炒作的股票基本上持續性都不強。
泡泡瑪特股價腰斬,盲盒第一股上市受到了很多人關注,結果幾個月之後股價出現了這樣的走勢,這讓當初瘋狂看好泡泡瑪特的人造成了重大的損失。泡泡瑪特股價腰斬,盲盒第一股,我認為這被玩壞的同時也有了泡沫,因為泡泡瑪特畢竟是小眾市場,喜歡玩這個的人不是很多,至少我身邊的朋友沒有看見有幾個人買了他們的產品,當時企業的吹噓可能誇大了市場,這導致泡沫產生,玩久了就沒有新鮮感,而且泡泡瑪特吸引力還是不夠強,當初靠著盲盒這純題材炒作,結果沒有了業績的支撐,這種炒作都沒有持續性,這也是股價腰斬的最直接原因。
股票投資有風險,任何時候都要保持冷靜,業績才是推動股票上漲最核心的原因,泡泡瑪特因為題材炒作而出現腰斬這其實是很正常的現象,這也說明投資要理性,否則可能造成災難性後果。
Ⅱ 150億市值蒸發,「盲盒第一股」的股價為何如此波動
剛剛上市的泡泡瑪特遭遇煩惱。
12月28日,泡泡瑪特(09992,HK)開盤突然閃崩,一度暴跌逾16%。此前,新華社刊文表示,監管部門應進一步規范盲盒經營模式,避免畸形發展。此外,泡泡瑪特被曝二次銷售。截至收盤,泡泡瑪特跌幅收窄至9.19%,報77.65港元,成交13.84億港元,市值蒸發150億港元左右。
據了解,一套盲盒一般由12個「普通款」和1個「隱藏款」組成,獲得後者的概率很低。在閑魚等二手交易平台上,「隱藏款」和「熱賣款」的價格甚至高於原價十倍,這也就導致了店員們徇私舞弊的牟利行為。
需要強調的是,在此之前,泡泡瑪特的港股上市可謂公司高光時刻。12月11日,泡泡瑪特在港股掛牌上市,開盤後迅速拉升到每股77港元,較每股38.5港元的認購價上漲100%,公司市值破1000億港元。截至12月28日暴跌前一個交易日泡泡瑪特總市值依然超1200億港元。33歲的創始人王寧及妻子持近49.8%股權,夫妻身家突破500億港元。
事實上,泡泡瑪特此次港股上市乃二次上市,早在2017年2月,其曾登陸新三板,掛牌2年後,於2019年4月終止掛牌,後重啟上市。
公司招股說明書顯示,泡泡瑪特成立於2010年,主要專注於集潮流商品零售、藝術家經紀、新媒體娛樂化平台和大型展會舉辦於一體的IP綜合運營服務領域。2017年-2019年,泡泡瑪特的營收從1.58億元增長至16.83億元,最近兩年營收增幅分別高達225%、227%。此外,其凈利潤分別為156萬元、9952萬元、4.51億元,凈利潤翻了289倍,毛利率高達64%。
新華社評「盲盒熱」:上癮和賭博心理也在滋生畸形消費
據新華社12月25日消息,新華社發文評價盲盒經濟,文中稱,盲盒就是在盒子中放置不同樣式的玩偶,消費者憑借運氣抽取,有時抽到重復的固定款,有時則抽到心儀款或者隱藏款。這種隨機化的體驗讓不少年輕人感到新鮮刺激,選擇「入坑」。
天貓2019年發布的《95後玩家剁手力榜單》顯示,手辦超過潮鞋和電競成為「95後」熱度最高的愛好之一,過去一年在國內知名電商平台上,大約20萬消費者在盲盒上的花費超過2萬元人民幣。跟蹤玩具市場動向的頭豹研究院數據顯示,國內盲盒市場市值已超過25億元人民幣,2014年至2018年的年均復合增長率達15.6%。
盲盒不僅成為一個經濟現象,也反映了當下中國年輕人,特別是「95後」一代的心理和生活狀態。
華南師范大學心理學院副教授韋文琦對記者表示,對學生和上班族來說,寫一篇論文做一個項目往往需要較長時間才能完成,盲盒的即時性能讓消費者在當下就得到滿足,「在物質豐富的時代,比起實用價值,年輕人更注重物品帶給自己的情緒價值。」
一個盲盒的售價在49元到79元人民幣不等,也有上百元的。不少玩家表示,花幾十元獲取一個小快樂挺值得的。
盲盒不僅是一個玩具,還是一種能夠滿足歸屬與愛等需求的媒介。特別是對於面臨社交恐懼症等問題的年輕群體而言,盲盒不僅給予他們精神寄託,更帶給他們認識朋友的機會。
驚喜和期待的背後,「盲盒熱」所帶來的上癮和賭博心理也在滋生畸形消費,不少盲盒愛好者每月花費不菲,正所謂「一入盲盒深似海,從此錢包是路人」。
對此專家建議,家長和老師應引導未成年人形成良好消費觀,避免誤入消費圈套。同時,監管部門應進一步規范盲盒經營模式,避免其畸形發展,給社會和青少年成長帶來負面影響。
Ⅲ 泡泡瑪特股價大跌,與二次銷售的消息有關系嗎
狂奔上市後的泡泡瑪特,遭遇了上市以來第一個波折。
12月28日,泡泡瑪特股價最低下跌至72.05港元/股,跌幅一度達到16.4%。截至收盤,泡泡瑪特股價報77.65港元/股。連跌2個交易日後,其市值蒸發近150億。
店員違規操作、私自拆開盲盒,很有可能就是在尋找稀缺款。
而如果一個盲盒是被拆開過的,就意味著破壞了消費者購買盲盒的核心體驗,最終可能導致消費者對品牌的信任危機。
12月26日,新華社在一篇文章中評論稱,「驚喜和期待的背後,『盲盒熱』所帶來的上癮和賭博心理也在滋生畸形消費,不少盲盒愛好者每月花費不菲,正所謂『一入盲盒深似海,從此錢包是路人』。並引用專家建議稱,「家長和老師應引導未成年人形成良好消費觀,避免誤入消費圈套。同時,監管部門應進一步規范盲盒經營模式,避免其畸形發展,給社會和青少年成長帶來負面影響。」
店員私拆盲盒再二次售賣時間的曝光,對泡泡瑪特今後的規范管理、加強品牌價值和運營敲響了警鍾。
Ⅳ 泡泡瑪特一度暴跌15%,市值狂跌的原因是什麼
相信很多人對於盲盒這個詞並不陌生吧。而有消息顯示,泡泡瑪特也就是盲盒的一個突出的生產商,被曝出他的股票跌了15%。而它是這狂跌的主要原因是在於央視對於盲盒的這種打擊。
對於這種行為,人們應該實施打擊,而它暴跌的原因也正是人們所能理解的,因此央視對它進行了嚴重的打擊。他們認為這種行為已經是屬於一種欺詐的行為,因為大家不知道這個盲盒裡面究竟是什麼東西,如果說買到了自己不喜歡的東西,同時也不能夠進行退款,這相當於對於購物者是一種欺詐的行為了。所以對待這樣的行為我們應該進行嚴厲的打擊之後進行嚴厲的打擊,那些盲盒之類的生產商才知道自己真正錯誤在哪裡進行及時的糾正,只有進行及時的糾正,人們才能夠真正銷售到盲盒帶給他們的快樂,而不是像賭博一樣的去瘋狂的購買。
Ⅳ 泡泡瑪特開盤股價翻倍,市值超1千億港元,你認為泡泡瑪特還是泡沫瑪特
泡泡瑪特的創始人是一於1987年出生的人,他的名字叫王寧。泡泡瑪特是專門經營成人們使用的玩具的一個企業,比如盲盒之類的東西。而且有很多的創作者在幫助泡泡瑪特來做這件事情,並且泡泡瑪特的目標是成為世界潮流玩具的最前線。泡泡瑪特的創始人王寧也被選入了2020年40歲以下最優秀的創業者名單。泡泡瑪特開盤股價翻倍,市值超1千億港元,我認為泡泡瑪特還是泡泡瑪特,並不是泡沫瑪特,因為泡泡瑪特上市的時候,都是一些對公司有利的消息,所以股價上升也是理所當然的。接下來我們就來分析一下。
泡泡瑪特是2010年開始進入玩具行業的,在10年的發展中泡泡瑪特有著堅定的信念和明確的目標,這也支撐著他們一路走來,成為了中國玩具行業中的知名企業。所以泡泡瑪特的市值並不是很虛。
Ⅵ 泡泡瑪特股價大跌
是的,「盲盒第一股」泡泡瑪特12月28日開啟暴跌模式,開盤價77.15港元,低開逾10%,股價一路下跌,最低下探至72.05港元/股,跌幅近16%。
12月11日,泡泡瑪特才在香港掛牌上市,開盤後迅速拉升到每股77港元,較每股38.5港元的認購價上漲100%,公司市值破1000億港元。對於不玩盲盒的股民來說,千億市值的泡泡瑪特實在是無法理解,甚至一度理解為智商稅。
但對於熱衷於收集以及抽取盲盒上癮的資深玩家來說,他們和炒鞋等圈子一樣,也是忠實度極高的一群人。對於盲盒的變現價值,如果抽到概率極低的特定隱藏款,在不少二手交易平台上,可以賣到高於原價幾倍甚至幾十倍的價格。
(6)泡泡瑪特股票盤前交易價格擴展閱讀
新華社發文評價盲盒經濟:
近日,新華社發文評價盲盒經濟,文中稱,盲盒不僅成為一個經濟現象,也反映了當下中國年輕人,特別是「95後」一代的心理和生活狀態。驚喜和期待的背後,「盲盒熱」所帶來的上癮和賭博心理也在滋生畸形消費,不少盲盒愛好者每月花費不菲,正所謂「一入盲盒深似海,從此錢包是路人」。
對此專家建議,家長和老師應引導未成年人形成良好消費觀,避免誤入消費圈套。同時,監管部門應進一步規范盲盒經營模式,避免其畸形發展,給社會和青少年成長帶來負面影響。
華南師范大學心理學院副教授韋文琦說,「對待燒錢的愛好,還是應當保持正確的消費觀念。我們可以為快樂買單,但不該為沖動買單。」
Ⅶ 泡泡瑪特二手娃娃竟被炒到十幾萬,泡泡瑪特為何能被炒到這個價
泡泡瑪特又上了熱搜,原因還是天價娃娃,這次泡泡瑪特的二手娃娃竟然被炒到了十幾萬,很多人對此表示不解,為什麼成本只有幾十塊錢,甚至幾塊錢的娃娃能被炒到如此天價呢?
對於那些隱藏版,經過炒貨黨一頓炒作,通常價格會翻4~5倍都是沒有問題的,更好看,更稀有的隱藏版能炒到5倍以上,更加誇張,有炒到過84倍144倍的都有,有朋友說泡泡瑪特就是90後的茅台。
那麼炒盲盒和炒鞋一樣嗎?我覺得不一樣,鞋和包不收藏你還能用,而且耐克、阿迪都做了多少年了,每雙鞋都能給你講出個故事啊,已經超出了貨物本身的價值了,就像愛馬仕,完全是一個身份的符號,這些附加值可不是新款娃娃就能帶來的。
那泡泡瑪特是不是個大泡沫呢?有這么多黃牛就說明這個產品,是有流通價值,有溢價的空間的,產品市場是有生命力的,另外,產業鏈下游也有很多周邊公司在進場,比如說專門做盲盒二手交易的創業公司,專門做改款的商家等等。一個盲盒盤火整個產業鏈,資本方能不進場嗎?二手市場的活躍、周邊產業者的加入也會帶動大家去賣一泡泡瑪特的股票,所以他現在的千億市值是有一定道理的,那至於是不是個大泡沫,還得看未來泡泡瑪特會通過什麼方法把自己的價值做實、做穩、做長久。
Ⅷ 泡泡瑪特上市第一天股價翻倍,是不是過高了
泡泡瑪特,是1987年出生的小夥子開的一個玩具店,成立於2010年。一直是圍繞藝術家挖掘、IP孵化運營、消費者觸達以及潮玩文化推廣與培育四個領域來發展的。泡泡瑪特的企業文化是“創造潮流,傳遞美好”的品牌文化,這種品牌文化構建了覆蓋潮流玩具全產業鏈的綜合運營平台。泡泡瑪特的創始人也登上《財富》2020年"中國40位40歲以下的商界精英"榜單。泡泡瑪特上市第一天股價翻倍的確是過高了,但是由於資本市場的規則就是這樣子,所以也是很正常的現象。接下來我來分析一下,這件事情。
泡泡瑪特上市第一天股價翻倍也是正常的現象,畢竟在上市之前,泡泡瑪特都是沒有負面新聞,都是利好的信息,所以在上市之後可以迅速的增長自己的股價也是意料之中的。
Ⅸ 泡泡瑪特漲價引爭議,收益及毛利增長放緩,是疫情影響還是遭遇瓶頸
主要還是因為自身瓶頸的問題。這段時間,盲盒圈都在討論知名盲盒廠商泡泡瑪特漲價事,基本上新品價格都上調了10元以上,不少盲盒愛好者表示,這段時間泡泡瑪特的盲盒價格上漲明顯,很多老的盲盒價格也出現了上漲。而泡泡瑪特官方的回應是,原材料成本上漲,再加上部分新品製作工藝較為復雜,所以價格才出現上調。而有投資人指出,泡泡瑪特價格上調,可能與其去年財報透露出來的,毛利率下降有關系,從其發布的財報來看,其主要產品的毛利下滑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