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行情 » 股票圖價格數據怎麼畫
擴展閱讀
買股票時要不要手續費 2025-05-17 21:50:04
什麼品牌的洗發水好 2025-05-17 21:49:44
000590股票 2025-05-17 21:34:54

股票圖價格數據怎麼畫

發布時間: 2021-06-29 14:50:14

Ⅰ 股票K線圖怎麼畫

  • K線圖繪制:

首先確定開盤和收盤的價格,它們之間的部分畫成矩形實體。如果收盤價格高於開盤價格,則k線被稱為陽線,用空心的實體表示。反之稱為陰線用黑色實體或白色實體表示。很多軟體都可以用彩色實體來表示陰線和陽線,在國內股票和期貨市場 ,通常用紅色表示陽線,綠色表示陰線。(但涉及到歐美股票及外匯市場的投資者應該注意:在這些市場上通常用綠色代表陽線,紅色代表陰線,和國內習慣剛好相反。)用較細的線將最高價和最低價分別與實體連接。最高價和實體之間的線被稱為上影線,最低價和實體間的線稱為下影線。

  • K線圖優缺點

1、優點:能夠全面透徹地觀察到市場的真正變化。我們從K線圖中,既可看到股價(或大市)的趨勢,也同時可以了解到每日市況的波動情形。

2、缺點:

(1)繪制方法十分繁復,是眾多走勢圖中最難製作的一種。

(2)陰線與陽線的變化繁多。

  • K線圖形態運用

1、頭肩型

K線在經過一段時日聚集後,在某一價位區域內,會出現三個頂點或底點,但其中第二個頂點或底點較其他兩個頂點或底點更高或更低的現象。如圖10-3是一頂二肩的頭肩頂;或圖10-4,是一底二肩的頭肩底型。然而,有時也可能出現三個以上的頂點或底點;若出現一個或二個頭部(或底部),兩個左肩與右肩,稱為復合型肩型(或復合型頭肩底)。

2、雙重頂

雙重頂是當某一種股票急速漲升至某一價位時,由於短線獲利回吐的賣壓出現,成交量擴大,股價自峰頂滑落,然後成交量隨股價的下跌而逐漸萎縮,股價止跌回升後又開始往上盤升,漲升至與前一峰頂附近價位時,成交量再增加,但卻比前一峰頂所創造出的成交量少,上檔賣壓再現,股價再度下跌,且跌破頸線,形成一直往下走的弱勢。頸線即是在雙峰間的低點劃一平行線,由於雙重頂完成後突破頸線,從圖形上可看出,非常類似英文字母「M」,故雙重頂又可稱「M」頭。

3、雙重底

雙重頂的反轉型態,形成「W」型;也就是股價下跌至某一價位時出現反彈,但是買方力量仍未能集中,股價再度回軟,然後跌勢趨於緩和,在跌至前次低價附近獲得支撐,買方力量此時增強,股價開始呈現轉強走勢。 應該注意的是,雙重頂(或雙重底)出現時,不一定都會呈現反轉走勢,有時依然會呈現整理型態。雙重頂或雙重底完成後,突破頸線幅度超過該股市價3%以上時,才能算是有效突破,否則,仍有可能是盤旋整理甚至反轉走勢。

Ⅱ 想問一下怎樣用MATLAB畫10000條股票的價格走勢圖

xlsread 可以導入數據 比如data=xlsread('dd.xls','Sheet1','B1:G2')就是讀取dd.xls文件裡面b1到g2之間的數據!

Ⅲ 怎麼用Excel繪制股價圖

方法一:用成交量-開盤-盤高-盤低-收盤圖:
1、這種方法要求股價數據必須按「成交量-開盤-盤高-盤低-收盤」的次序排列,各類數據佔一列,不能前後顛倒,如圖所示。

2、選擇數據區域的某個單元格,在功能區中選擇「插入」選項卡,在「圖表」組中單擊「其他圖表→股價圖」,子圖表類型選第四種「成交量-開盤-盤高-盤低-收盤圖」。

3、要降低柱形高度,可調整主坐標軸的刻度最大值。另外,還可將圖例放置於圖表底部並改變水平軸的文字對齊方式,使圖表顯得更美觀。

方法二:利用垂直線
1、選擇前五列A1:E29區域,在功能區中選擇「插入」選項卡,在「圖表」組中單擊「其他圖表→股價圖」,子圖表類型選第二種「開盤-盤高-盤低-收盤圖」。

2、添加「成交量」系列:在「數據」選項卡中單擊「選擇數據」,彈出「選擇數據源」對話框,單擊「添加」。將「系列名稱」設置為「成交量」字樣所在的F1單元格,將「系列值」設置為「成交量」數據所在的F2:F29區域。

3、單擊兩次確定,圖表變為下圖所示:

4、選擇「圖表工具-布局」選項卡,在「當前所選內容」組中選擇「系列『成交量』」,然後單擊「設置所選內容格式」按鈕,在彈出的「設置數據系列格式」對話框中將「系列繪制在」選項設置為「次坐標軸」。

5、關閉對話框,此時圖表變為下圖所示:

6、在「圖表工具-布局」選項卡的「分析」組中單擊「折線→垂直線」,讓「成交量」系列顯示垂直線。單擊選擇圖表中的「垂直線」。

7、再次單擊「設置所選內容格式」,在「設置垂直線格式」對話框中,先選擇「線條顏色」選項,設置為「實線」,然後選擇「線型」,將「寬度」設置為一個適當的值,本例為「4磅」,如圖。

8、關閉對話框,「成交量」系列即顯示為柱狀。

Ⅳ 如何畫股票K線圖 詳細03

根據每支股票當日的開盤價,收盤價,最高價,最低價四項數據,可以將股價走勢圖畫成
如下K線圖:
常以紅色、白色實體柱或黑框空心柱表示常以綠色、黑色或藍色實體柱表示
股價強勢 股價弱勢 多空不明
收盤價高於開盤價 收盤價低於開盤價 收盤價等於開盤價
最高價等於收盤價時,無上影線。
最低價等於開盤價時,無下影線
最高價等於開盤價時,無上影線。
最低價等於收盤價時,無下影線最高價等於開盤價時,無上影線。最低價等於開盤價時,無下影線

Ⅳ 如何畫股票K線圖 詳細

根據每支股票當日的開盤價,收盤價,最高價,最低價四項數據,可以將股價走勢圖畫成
如下K線圖:
常以紅色、白色實體柱或黑框空心柱表示常以綠色、黑色或藍色實體柱表示
股價強勢 股價弱勢 多空不明
收盤價高於開盤價 收盤價低於開盤價 收盤價等於開盤價
最高價等於收盤價時,無上影線。
最低價等於開盤價時,無下影線
最高價等於開盤價時,無上影線。
最低價等於收盤價時,無下影線最高價等於開盤價時,無上影線。
最低價等於開盤價時,無下影線

Ⅵ 股票K線圖的畫法:K線圖怎麼畫

你說的是這樣的分析圖嗎?

如果是分析圖的話,建議你度娘一下,不懂的我可以帶帶你

Ⅶ 如何畫一幅 股票開盤-收盤折線 圖

K線的製作:包含開盤、收盤、最高、最低等四種價格
做出一條線,稱為K線!而這一條線畫分為:純陰、純
陽、十字線、紡錘線、蜻蜓線、墓碑線、與打樁線等!

K線的運用:一條K線的分析解讀,比起多條K線的解讀
分析較不準確!因此;俗話說:一日判轉折、三日定多
空、五日斷趨勢!就是說,愈多條K線的解讀分析,愈
精準!

K線僅能用於大盤和期貨的研判分析!如用於個別股,較
為不精準!因為;個別股都有法人、業內在主控!人為
因素干擾價大!

K線的運用,若能加上價量關系,則成為量、價、線三法!
用於解讀分析更為精準!網友若對K線有興趣,可以私信
來互相研究!個人願意分享40年的投資心得!

Ⅷ 股票走勢圖標示怎麼畫

黃色是5日均線
紫色是10日均線
綠色是20日均線
白色是30日均線
藍律色是120日均線(因為半年內交易時間可能也就120天左右)所以也可叫半年線
紅色是250天線同半年線道理也叫年線
以上大部分股票軟體都是這樣規定的具體你可以看看界面上方的字:比如用黃色字體標MA5 6.08這就表示5日均線的價格位置為6.08還有MA10就是10日均線了如此類推.
分時線.圖:
分時圖是指大盤和個股的動態實時(即時)分時走勢圖,其在實戰研判中的地位極其重要,是即時把握多空力量轉化即市場變化直接根本。
大盤指數:即時分時走勢圖:
(1)白色曲線:表示大盤加權指數,即證交所每日公布媒體常說的大盤實際指數。
(2)黃色曲線:大盤不含加權的指標,即不考慮股票盤子的大小,而將所有股票對指數影響看作相同而計算出來的大盤指數。
參考白黃二曲線的相互位置可知.
(A)當大盤指數上漲時,黃線在白線之上,表示流通盤較小的股票漲幅較大;反之,黃線在白線之下,說明盤小的股票漲幅落後大盤股.
(B)當大盤指數下跌時,黃線在白線之上,表示流通盤較小的股票跌幅小於盤大的股票;反之,盤小的股票跌幅大於盤大的股票。
(3)紅綠柱線:在紅白兩條曲線附近有紅綠柱狀線,是反映大盤即時所有股票的買盤與賣盤在數量上的比率。紅柱線的增長減短表示上漲買盤力量的增減;綠柱線的增長縮短表示下跌賣盤力度的強弱。
(4) 黃色柱線:在紅白曲線圖下方,用來表示每一分鍾的成交量,單位是手(每手等於100股)。
(5) 委買委賣手數:代表即時所有股票買入委託下三檔和賣出上三檔手數相加的總和。
(6) 委比數值:是委買委賣手數之差與之和的比值。當委比數值為正值大的時候,表示買方力量較強股指上漲的機率大;當委比數值為負值的時候,表示賣方的力量較強股指下跌的機率大。
個股即時分時走勢圖:(1) 白色曲線:表示該種股票即時實時成交的價格。
(2) 黃色曲線:表示該種股票即時成交的平均價格,即當天成交總金額除以成交總股數。
(3) 黃色柱線:在紅白曲線圖下方,用來表示每一分鍾的成交量。
(4) 成交明細:在盤面的右下方為成交明細顯示,顯示動態每筆成交的價格和手數。
(5) 外盤內盤:外盤又稱主動性買盤,即成交價在賣出掛單價的累積成交量;內盤主動性賣盤,即成交價在買入掛單價的累積成交量。外盤反映買方的意願,內盤反映賣方的意願。
(6) 量比:是指當天成交總手數與近期成交手數平均的比值,具體公式為:現在總手/((5日平均總手/240)*開盤多少分鍾)。量比數值的大小表示近期此時成交量的增減,大於1表示此時刻成交總手數已經放大,小於1表示表示此時刻成交總手數萎縮。

Ⅸ 如何將股票價格與上證綜指畫在一份圖里,就是那個走勢圖

直接在你交易軟體設置多股並列就可以了,達到這個效果

Ⅹ 請問這個excel的股價圖怎麼畫

把兩個表的數據,按系列1、系列1、系列2、系列2…………排列,再建圖表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