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行情 » 美年大健康股票行情629
擴展閱讀
開元旅業集團股票代碼 2025-07-02 03:34:58

美年大健康股票行情629

發布時間: 2021-07-20 00:50:51

㈠ 為什麼說中概股回歸可能是一場空歡喜

中概股回歸A股,剝去煽情的糖衣,主要就是美國中概股與A股之間估值相差巨大,除去成本外進入A股市場還能獲得厚利。

據《經濟參考報》報道,從2015年開始到2016年3月初,中概股私有化熱潮席捲資本市場。SEC公開信息顯示,已有36家中概股公司先後收到私有化要約,達到近幾年頂峰。

暴風科技、巨人網路、分眾傳媒、360、愛康國賓、聚美優品,這一個個放洋海外又迫切歸來的中概股近期密集進入了我們的視野。近日聚美優品的超低價私有化也引發了投資人對於中概股的大量詬病。

中概股不是活雷鋒,是為了賺取A股制度、估值差價,在如今的宏觀背景、金融背景、A股背景下,中概股回歸到底是否「經濟」?

時移勢易,中概回歸已出現幾重風險預期。

1 信用風險

以聚美優品為代表。2月17日,聚美優品宣布收到來自CEO陳歐、產品副總裁戴雨森以及紅杉資本等遞交的私有化要約,擬以每ADS(ADS,是指根據存托協議,發行企業在美國本土上市的股票)7美元的價格進行私有化。

這一價格與聚美優品2014年上市的22美元發行價相比,縮水達68.2%,上市初期投資人損失近七成。私有化方案一經宣布,引發大量投資者不滿,信用受損。2014年年末,聚美優品陷入「售假門」、「虛假信披」等危機,並被美國律所接連起訴,心靈雞湯無法挽救信用損失。中概股公司在國際上的信用將受到明顯打壓,中概股熱情已經過去,從做多到做空趨勢變化明顯。

類似於愛康國賓這樣的公司,不存在假貨等風險,有美年的收購反過來證明了愛康國賓是質地較好的中概股,但美年的狙擊抬高了收購價格也提高了時間風險,如果愛康國賓不認可更高的收購價,就需要給投資者一個信用方面的交待。

2 政策、法律、時間風險

當初在美上市的企業為了完成在美上市、在國內擁有運營牌照的目的,大多擁有VIE結構(可變利益實體),拆分VIE結構有兩重風險,拆分時有中美兩國法律風險,以及隨著時間而來的估值風險。

政策風險就在眼前。3月15日傳媒報道,「十三五」規劃最終文本要刪除草案中的關於「戰略新興板」。3月5日的《政府工作報告》對「注冊制」隻字未提。

經過2015年市場的大幅震盪,有關決策層對市場更加謹慎,去年出台196號文、繞過法律障礙盡快推出注冊制、戰略新興板等新政,讓中概股受到狂熱追捧。如果戰略新興板真的不提了,那麼中概股回歸的風險直線上升。

拆分VIE結構可快可慢,取決於政策冷暖。如果拆分VIE架構並進行私有化恰逢市場低迷期,成本很高且風險不可控。拆除VIE架構後,還要按中國資本市場監管規則重新架構,直接IPO上市或者借殼上市,所需時間不會太短。

愛康國賓從去年8月31日公告,已收到董事長張黎剛聯合私募基金「方源資本」提出的私有化要約,要約價格17.8美元/ADS,到現在私有化仍未完成,而私有化成本已大幅提升。1月7日,美年大健康代表的收購財團進一步提高了收購價格,新要約價格為25美元/ADS(1ADS代表0.5普通股),相當於每份普通股為50美元,此舉比愛康國賓內部買方集團去年提出的私有化買方價格提高了40.4%。即使使用毒丸計劃,此番抬高價格與政策、市場的變化也屬於不可控風險,這將使得愛康國賓的退市市盈率太高。並且,只要競爭戰沒結束,成本就有繼續抬升的風險,也就是說,在國內上市要想獲得相應的回報,市盈率要向當下美年健康(002044.SZ,原江蘇三友)的市盈率持平。

3 估值風險

回歸A股是沖著高溢價來的。

分眾傳媒於2015年12月28日成功完成借殼七喜控股,歷時兩年多後終於從美股回到A股,給其他的中概股回歸提供了重要借鑒。而被巨人網路借殼的世紀游輪憑借連續20個交易日漲停創「暴利神話」。按照重組方案重組後的公司總股本來計算,相比於在美股退市時的市值,回到A股的分眾傳媒和巨人網路市值都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上升,在中概股概念的巔峰時期,分眾傳媒市值增長近11倍,而巨人網路市值也增長了6倍左右,整個時間周期為2-4年,為背後投資者創造了不錯的回報。

從上述估值看,要麼美國市場出現了定價錯誤,要麼境內市場出現了可怕的定價錯誤,要麼雙方都不太准確。國內市場如同趕潮,最快拆VIE、借殼上市的能夠吃到蛋糕上的奶油,速度愈慢風險愈大。

2014年4月9日,愛康國賓在納斯達克上市,成為海內外第一家上市的中國健康體檢企業。而其競爭對手先在國內布局,美年大健康7月借殼江蘇三友。愛康國賓目前市盈率45倍左右,而同屬大健康的美年大健康,根據2015年的財報,目前的市盈率為140倍。

如此巨大的差距,對任何投資者都是強刺激,但對於市場而言,常常實行先到者先得。美年大健康(江蘇三友)公告稱將要「發行股份並支付現金購買慈銘體檢72.22%股份」,由於挾估值優勢,美年大健康銜枚疾進。資本市場非常殘酷,美年的收購要約價格不斷提升,意味著私有化成本的上升——就在1月6日、張黎剛新財團組建後的次日,美年大健康迅速反應,又一次提高了報價,以每份美國存托股份25美元的價格,全現金購買愛康國賓發行的全部股份——時間與注冊制等的不確定性,意味著風險的上升;對於普通的中概股投資者,掀起了行業整合大戲的美年大健康,攜整合的協同效應,開出了愛康國賓難以對抗的價格,較高的出價意味著較高的收益,自然對投資人更有利。

Wind資訊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上半年,在境外市場上市交易的中國概念股(指主要業務在中國大陸,但在境外交易所上市的公司股票)共有380家,總市值約為19744億美元。如果大部分中概股回歸都沖著百倍以上的市盈率,都沖著變成妖股,而國內妖股已經很多,還有源源不斷的上市資源,可能這些中概股就有2.5萬億美元以上的總市值。

A股市場能承受得了嗎?目前A股市場已經無法承受,想趕上中概股回歸熱潮狠狠吃上一口蛋糕的公司未必能夠如願。

應當指出,在類似於愛康國賓的私有化案例中,信用風險,法律和時間風險以及估值風險都存在,中概股動作越慢,拖得時間越長,狙擊者越多,風險越高。如果「戰略新興板」真的流產,中概股回歸必然變得更加艱難,「整合」作為一條出路變得更加重要。

在中概股概念的巔峰時期,更大的風險在於,隨著股市的下滑、中概股概念的消退,分眾傳媒和巨人網路巔峰時期的市值在今天已經腰斬,目前復權後股價只有最高峰時候的一半,甚至會更低——今天中概股回歸的超高預期其實是基礎非常薄弱的。隨著形勢的變化和宏觀環境的變化,未來回歸的中概股出現虧損的概率也未必不存在。

回歸A股復制暴風科技等,對試圖回歸的中概股有利,但對A股市場是否有利,不斷漲停的妖股太多是否對投資者有利?未必。市場理性的必然結果是,回歸路上成本超高,狙擊者出現,回歸變囧途。

㈡ 美年大健康體檢靠譜嗎

不靠譜的,我年前在他家體檢,腦子里長了個瘤都做出來了,但是都沒看出來,我今年摔了一跤去醫院檢查,醫生說長了個瘤,我說不可能的,去年查體都沒有,怎麼會這么塊,而且長這么大。醫生說去體檢中心調片子看看,一看體檢的片子那麼大,愣是沒看出來呢

㈢ 美年大健康體檢可靠嗎

美年大健康體檢可靠。美年大健康提供健康體檢、健康管理、健康咨詢等服務,在醫療和大健康板塊中擁有傑出影響力,曾獲「中國最佳企業公民最佳社會回饋獎」「2018年度企業社會責任貢獻獎」等榮譽。

美年大健康體檢和醫院體檢的三個不同之處:

一、醫檢人群不同

1、醫院:病人聚集之地,其主要負責對病人和懷疑有疾病的人群進行檢查和診療,到醫院體檢,很難做到檢查的儀器、設備不與病人共用,難免會有因疾病聚集而交叉感染的潛在威脅。

2、美年:作為健康體檢機構,體檢人群以健康/亞健康為主,與醫院相比,健康體檢的設備幾乎不與病人共用,杜絕了醫源性感染。

二、環境氛圍不同

1、醫院:為了病人、患者而建,根據門診、科室、功能進行劃分,體檢時要樓上樓下、甚至要從這棟樓跑到那棟樓去檢查,護士都很忙,也沒有時間進行指引,一次體檢下來太耗費時間。

2、美年:為了方便體檢顧客而建,科學劃分體檢區域,實行男女分檢,推行高效的一站式服務流程,人性化走廊的設計,保證了通道的暢通,且每個科室、通道均有導檢護士引導、分流,極大地節約了時間,方便顧客體檢。

三、服務體驗不同

1、醫院:到醫院體檢,聞著消毒水的味道,看著來往的病人、家屬面露焦急之色,即使沒有生病但看到那些傷病的人,心情都會低落幾天。

2、美年:去體檢不是因為生病,而是為了防病,將疾病扼殺在萌芽中,節約治療成本。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去醫院只是做個胃鏡檢查就花了2000+,而美年大健康推出的多款套餐,性價比都很高,絕對是上了年紀的叔叔阿姨們的健康首選。

㈣ 美年健康與美年大健康是什麼關系

美年大健康和美年健康是一家公司。美年大健康在深交所A股上市,因為股票市場名稱只能有四個字所以簡稱美年健康,其實就是同一家公司

㈤ 美年大健康體檢機構靠譜嗎

美年大健康體檢機構不靠譜,體檢不準。檢驗樣本,檢驗有效期內,不檢驗。不具備醫護資格的,做體檢工作。內科醫生不讓查內科,非讓查外科、查婦科。已付費的項目糊弄,積極加項。消費者和員工,沒有通過投訴、舉報,解決問題,捍衛自身正當合法權益的途徑。這些都是常態。早已被媒體多次曝光,假醫生導致股票蒸發至少70億,但還這樣,從未見對自身問題有任何認識和悔改。參加體檢的醫護人員的工資,包括院長、護士長等在內,月薪2000左右,經常拖欠工資幾天到半年,當地別的地方的普通服務員,月薪3000多,如此低廉的工資水平,能雇來人,能勉強維持,就已經「不錯了」,更不要說是請有醫護從業資格的人,從事體檢工作了。即使有具備從業資格的醫護人員,根本不珍惜、任用人才,用陰招把人才逼走,內科醫生不讓去查內科,非讓內科醫生去查外科。營銷人員,月薪2000左右,給消費者打電話,推銷體檢項目,常遇到對方一聽說是美年大健康的,就慌忙掛斷電話,根本不繼續聽說什麼,態度等同於,接到詐騙電話。即使美年大健康是上市公司,也不能說明它就靠譜,上市公司也有倒閉的,之後股票不存在,投資請謹慎!網上說美年大健康上市前,就虧損,靠收購別的效益好的公司,借別的公司的盈利,借殼上市。阿里已減持。不知這些美年大健康的托們,你們的收入水平,是如何讓人「羨慕」?介紹介紹唄。鄙視美年大健康的托們,向敢於揭穿真相的勇士們致敬!強烈呼籲有關部門,盡快介入,把假體檢,真騙錢,徹底鏟除。

㈥ 美年大健康增發股票價格

美年健康(002044)1年內共增發了兩次;1.發行實施日:2017-10-18;實際增發價格:15.56元;2.發行實施日:2017-11-13;實際增發價格:17.61元

㈦ 大家覺得美年大健康體檢怎麼樣

只要符合國家規定、有行業資質、醫護人員有專業的資質都是可以的。

美年大健康產業(集團)有限公司始創於2004年,是中國知名的專業健康體檢和醫療服務集團,總部位於上海,深耕布局北京、深圳、沈陽、廣州、成都、武漢、西安、天津、重慶、杭州等200餘個核心城市。

布局400餘家醫療及體檢中心,專業服務團隊擁有全職專家、醫護及管理團隊40000餘人。2017年已為2000萬人次提供了專業健康服務,2018年體檢人次預計將突破3000萬大關,是醫療和大健康板塊中市值和影響力卓著的上市公司。

(7)美年大健康股票行情629擴展閱讀:

美年大健康依託龐大的客戶人群、海量精準的健康大數據平台,以及遍布全國的標准化醫療服務體系,形成包含專業檢查、風險評估、健康管理、醫療保障的PDCA服務閉環。

無論是率先實施三級質控和36小時報告體系、提供專科診療、基因檢測、慢病管理、遠程醫療、女性健康、中醫治未病等全方位的增值服務,還是創造性地提出涵蓋低劑量螺旋CT、機器人膠囊胃鏡、超導核磁共振的3650精準體檢。

每一步都承載著對社會、家庭的愛與責任,為打造中國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健康產業生態圈,持續引領國內醫療服務產業的健康有序發展傾盡全力。

參考資料來源:鳳凰網-美年大健康:用大數據「把脈」我眼中的專業體檢

㈧ 美年大健康今日股票多少錢

朋友,由於今天周六不開盤,因此昨天的收盤價為最新的價格,目前是12.6元一股,順祝投資順利!

㈨ 國信證券回應被愛康國賓舉報,欲蓋彌彰還是真有誤會

我認為這是國信證券在欲蓋彌彰,從前期他們分析師所發布的調研報告上來看,幾乎就是在暗示廣大投資者們愛康國賓與美年大健康之間有重組或者是合並的可能性。而愛康國賓在舉報中僅僅只是描述國信證券相關分析師“暗指”相關重組合並事宜其實是非常委婉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