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朱慶華的人物經歷
1995年起先後任大連理工大學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導師 。
現今為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特聘教授、博導 多次到加拿大、日本、德國和香港做訪問研究。
(1)2001年9月-2002年8月,加拿大達爾胡西大學博士後,加拿大外事和國際貿易部資助;
(2)2003年3月-5月,加拿大滑鐵盧大學訪問學者,加拿大國際發展署資助;
(3)2003年6-8月,加拿大達爾胡西大學高級訪問學者;(4)2004年1月,日本廣島大學特邀報告和學術研討;(5)2004年8月,香港理工大學合作研究訪問學者;(6)2004年10月,德國萊比錫大學「工業園可持續發展德-中研討會」主題演講;(7)2005年7-8月,德國萊比錫大學訪問研究,PPP項目資助;(8)2005年9月,香港理工大學合作研究訪問學者;(9)2006年7-8月,德國萊比錫大學訪問研究,PPP項目資助;(10)2008年1-2月,日本東洋大學訪問研究;(11)2008年7-8月,日本國立環境研究所訪問研究;(12)2009年2月,香港理工大學合作研究訪問學者。 編委會成員:Operations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Journal of Humanitarian Logistics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專刊編輯:IEEE Transaction on Engineering Management Special Issue: Engineering Managmeent and Sustainability
研究機構成員:Director of Asia Pacific Business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國際期刊審稿人: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ction Research,Internal Journal of Operations and Proction Management,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Journal of Cleaner Proction, Journal of Instrial Ecology,Sustainable Development,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Reviews
國內期刊審稿人:《管理科學學報》、《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管理學報》、《東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等。
2. 朱慶華的公開發表的主要論文
朱慶華,晏爾伽,黃奇.2008.小世界理論研究進展——基於SCI-E資料庫的文獻計量分析[J].情報雜志.2008(11):28~31,27 Erjia Yan,Qinghua Zhu.2008.Hyperlink analysis for government websites of Chinese provincial capitals[J].Scientometrics.2008,76(2):315~326 魏建良,朱慶華.2008.服務科學理論研究及其面臨的挑戰[J].外國經濟與管理.2008(6):15~21 張銀犬,朱慶華.2008.國內外個人數字圖書館研究述評[J].圖書與情報.2008(3):18~21 張文秀,朱慶華.2008.泛在網路下的信息服務[J].新世紀圖書館.2008(3): 23~26 張文秀,朱慶華.2008.基於本體的信息分析研究——以軟體缺陷信息管理為例[J].情報雜志.2008(3):43~45 魏建良,朱慶華.2008.服務科學發展面臨的挑戰[J].中國科技論壇.2008(1):97~101 李亮,朱慶華.2008.社會網路分析方法在合著分析中的實證研究[J].情報科學.2008(4):549~555 徐媛媛,朱慶華.2008.社會網路分析法在引文分析中的實證研究[J].情報理論與實踐.2008,31(2):184~188 朱慶華,李亮.2008.社會網路分析法及其在情報學中的應用[J].情報理論與實踐.2008,31(2):179~183,174 朱慶華,等.2007.中文政府網站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與應用[J].圖書情報工作.2007,51(11):67~70 魏建良,朱慶華.2007.服務科學的研究范疇與方法[J].雲南科技出版社出版.2007.11,539~544 朱慶華,杜佳.2007.搜索引擎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與應用[J].情報學報.2007,26(5):684~690 李保珍,朱慶華,周獻中.2007.網格化信息主體的自組織競爭機制探討[J].計算機模擬.2007,24(7):125~129 朱慶華,杜佳.2007.國內外政府網站評價研究綜述[J].電子政務.2007(7):31~39 Baozhen Li,Qinghua Zhu.2007.The Community Structure of Information Content in Mobile Internet. Proceedings of 2007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ing and Mobile Computing,VolumeV: WiCOM Management Track: Service Management.Sept 21-25, 2007, Shanghai, China.3849~3851 Qinghua Zhu,Jia Du,Xiaojing Han.2007.The Establishment and Application of Evaluation Criteria Systems for Chinese e-Government Websites..Proceedings of 2007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ing and Mobile Computing,VolumeV: WiCOM Management Track: Service Management, Sept 21-25, 2007, Shanghai, China.3783~3787 Qinghua Zhu,Wenxiu Zhang,Yan Zhang..2007.The Establishment and Application of Evaluation Criteria Systems for Chinese e-Business Websites..Management Challenges in a Global World:The Sixth Wuh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Business, May 26-27,2007,Wuhan. Alfred University Press,2007,1261~1267 李保珍,朱慶華,周獻中.2007.隱性知識形成的主體相對性模式識別[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07(4):92~96 侯立宏,朱慶華.2006.網路信息資源評價方法研究綜述[J].情報學報.2006,25(5):523~530 朱慶華,李亮.2006.生物信息學——我們能做什麼[J].情報理論與實踐.2006,29(2):150~152,226 覃小旅,朱慶華.2005.危機信息管理系統的構建[J].中國信息導報.2005(5):46~49 朱慶華.2005.元數據在教育資源發現中的應用[J].中國圖書館學報.2005,31(2):71~74,100 朱慶華,杜佳.2004.信息構建在網站評價中的應用[J].情報資料工作.2004(6):13~16 朱慶華,陳剛.2003.我國高校專利信息分析研究——時序分析[J].情報科學.2003(9):903~908,921 朱慶華,劉偉.2003.我國高校專利信息分析研究——空間分析[J].情報科學.2003(6):600~604 朱慶華,顏祥林.2001.美國信息公開制度的建立與發展[J].圖書情報工作.2001,45(10):31~33 朱慶華,顏祥林.2001.信息公開制度探析[J].情報理論與實踐.2001,24(5):324~327 朱慶華.2001.日本地理信息系統的建設政策及其啟示[J].情報雜志.2001(7):91~92 顏祥林,朱慶華.2001.《證券法》與信息公開制度[J].情報科學.2001(1):4~8 朱慶華.2000.90年代的日本資料庫產業[J].中國圖書館學報.2000,26(6):69 ~72 Jianliang Wei,Jianhua Chen,Qinghua Zhu.Towards the Success of SSME Ecation[J].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15, (1):343~347
3. 快克光伏朱慶華簡介
您好,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朱慶華先生:1962年出生,中中國國籍,碩士學歷,高級經濟師,通過人民大學MBA課程培訓、國家教育部備案的雙創導師。曾獲許昌市職工合理化建議一等獎。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你。【回答】
4. 南京大學朱慶華2010-2017年發表的論文
論文不發就會臭所以寫好了,覺得還有點質量,就發唄。另外南大學報的審核制度是雙向保密,即審稿人不知道投稿人的姓名,投稿人也不知道審稿人的姓名。你發過去的文章,人家編輯最多就給你收下,如果太專業了他們就發給相關的專業老師審核。所以你不要想著去認識哪個南大的老師,順便說一點,南大學報的專業審核老師很可能不是南大的哦!而是在這個研究領域有建樹的其他學校的學者,搞不好你的那篇文章就反而是你們學校搞房產搞得很好的老師審核的。所以發論文你要先這樣認識清楚才可以發,學術是自由的。你不可能走得起彎路。不過你要是在一些不是很出名的學報上,倒是很有可能發得出去。繳納個三五千的版面費和審核費,人家編輯就可以直接給你發。你真正有實力,文章是會被採納的。但不一定是南大的,因為南大學報肯定有很多人投,人家不一定要錄用你的,如果你那篇的實時性很強,最好多投若幹家,免得過期。衣服洗干凈了,就要曬出來,不然就會發臭。文章也是一樣,寫了不曬給大家看,也會發臭,而且是你一個人聞。
5. 康美時代總經理朱慶華的簡歷
6. 朱慶華的研究成果
作為項目負責人承擔的基金項目包括:
國家級基金5項,包括: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7102500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70772085);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70202006,2007年後評估為「特優,成果簡介收錄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007年度報告》基金巡禮中);2009年度NSFC-JSPS協議項目;2003-2005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教育部人才計劃項目2項,分別為2008年度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和霍英東教育基金第九屆高等院校青年教師基金。其他省部級項目6項,包括遼寧省社會發展攻關重大項目、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後期資助項目、教育部留學回國人員科研啟動基金、遼寧省自然科學基金、遼寧省博士啟動基金和遼寧省社會科學規劃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際合作項目4項,分別用於邀請美國、加拿大專家來華合作研究和到德國學術交流。
(1)基於外部動力和內部資源系統觀的綠色供應鏈管理模型研究(2008年1月-2010年12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NSFC70772085);(2)基於綠色供應鏈管理的企業生態設計模型與方法研究(2003年1月-2005年12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NSFC70202006),後評估為「特優」(2007年7月20日),收錄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007年度報告》基金巡禮中;(3)中日製造企業綠色供應鏈管理擴散模型實證研究(2009年4月1日-2011年12月31日),2009年度NSFC-JSPS協議項目;(4)綠色供應鏈管理動力機制與績效提升實現機理研究(2009年1月-2011年12月),2008年度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NCET-08-0082)(5)基於綠色供應鏈管理的企業國際競爭力提升戰略規劃與對策研究(2003年7月-2005年6月),國家社會科學基金(03CJY001);(6)基於博弈論的綠色供應鏈管理模型與方法研究(2004年3月4日-2007年3月3日),霍英東教育基金第九屆高等院校青年教師基金(91082);(7)供應鏈中的環境保護問題研究(2007年1-2008年12月),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後期資助項目(06JHQYB0025);(8)城市生活垃圾資源化綜合研究(2006年1月-2008年12月),遼寧省自然科學基金(20052180);(9)資源環境與遼寧經濟協調發展研究(2008年1月-2009年6月),遼寧省社會科學規劃基金(L07CJL026);(10)綠色采購提高企業績效的方法與應用研究(2002年1月-2004年12月),省博士啟動基金(2002102090);(11)面向國際競爭的企業綠色供應鏈管理模型及應用研究(2004年1月-12月),教育部留學回國人員科研啟動基金(教外司留[2003]406號);(12)綠色供應鏈管理動力模型研究(2008年5月15日-6月15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際合作項目(70810107002);(13)綠色供應鏈管理與循環經濟發展(2006年10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際合作項目(70610107033);(14)綠色供應鏈管理與產品生態設計(2005年9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際合作項目(70510107030);(15)工業園可持續管理研討會(2004年10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際合作項目(7007028);承擔的其他項目:(1)遼寧(本溪)生物醫葯產業基地生態規劃(2008年5-12月),本溪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2)高速公路建設生態成本核算研究(2008年5-12月),山東省交通廳公路局;(3)中-日環境管理比較研究(2008年1-6月),日本國立環境研究所;(4)大連市循環經濟試點工作實施方案(2006年9-12月),大連市縱向課題(大發改投字[2006]588號,大財指建[2006]784號);(5)中國製造企業環境管理效率研究(2004年1-12月),日本績優中心計劃——環境管理和國際合作社會能力,日方負責單位為廣島大學國際開發與合作研究學院;(6)綠色供應鏈管理教材和教科書開發(2003年3-8月),CIDA Tier 1(加拿大國際發展署重大項目資助,S-61562)子課題;(7)大連高新技術園區七賢嶺生態規劃(2006年4-12月),副組長;(8)浙江省台州市路橋區「十一五」科技發展規劃(2005年3-12月),執行負責人;(9)大連市循環經濟發展規劃(2005年5月-2006年5月),執行負責人;(10)大連雙D港生態工業園規劃(2004年4月-2004年8月),副組長,主要負責一體化固體廢物資源管理規劃和生態產業鏈規劃;(11)天津開發區生態工業園規劃(2002年5月-2003年4月),副組長,主要負責一體化固體廢物資源管理規劃、企業生態設計指南和政策規劃;(12)煙台開發區生態規劃(2002年1月-6月),副組長,主要負責企業綠色供應鏈規劃與設計;(13)綠色供應鏈評估方法研究(2000年10月-2001年4月),香港理工大學資助;(14)綠色供應鏈的建立、評估與管理(2000年9月-2001年8月),本校小額資助;(15)基於綠色供應鏈的產品生態設計評估方法研究(2001年9月-2002年8月),管理學院小額資助;(16)大連-香港環保人員環保意識比較研究(2000年6月-12月),香港理工大學資助;(17)大連-香港企業領導環保意識比較研究(2000年4月-9月),香港理工大學資助,第二負責人,主要負責大連市企業經理環境意識研究;(18)生態工業園運營管理模式研究(2000年7月-2001年6月),大連市科委項目,第二負責人。作為主要參加者參加的項目主要有:(1)基於GIS的大連市循環經濟發展模式研究(2005年7月-2007年6月),大連市留學回國啟動基金(2005J22JH015),第二參與人;(2)碧流河流域GIS數字化管理中心示範工程(2005年7月-2007年6月),大連市科技計劃項目,第三參與人;(3)中國沿海社區生態規劃與環境管理,CIDA Tier1(加拿大國際發展署重大項目,S-61562)(2002-2007),申請者為主要參加者,研究綠色供應鏈管理、中國企業競爭力提升等,總經費400萬加元(約合人民幣2600萬元);(4)大連保稅區生態規劃(2005年6-12月);(5)黑龍江省甘南縣富華國際生態產業園規劃(2005年3-12月);(6)營口港A港池生態規劃(2005年3-12月);(7)營口港仙人島港區生態規劃(2005年6月-2006年12月),排名第三;(8)大連開發區生態工業園規劃(2002年3月-2003年1月),副組長,主要負責案例搜集、翻譯和加入WTO中國企業競爭力提升規劃。指導碩、博士生研究方向:(1)供應鏈管理與物流管理(2)企業環境管理(3)統計分析與實證研究(4)博弈論應用研究
作為第一參加人(合作單位負責人)參與國家自然科學重點項目(71033004)。
作為項目負責人或者副組長承擔完成國際合作、政府委託和橫向咨詢課題18項;作為主要參與人完成各類課題8項。 國外學術期刊:
(1)朱慶華,柳卿,『Eco-design planning in a Chinese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company: Benchmarking its parent company』, Benchmarking: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錄用);(2)朱慶華,耿涌,Fujita Tsuyoshi,Shizuka Hashimoto (2010),『Gree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in leading manufacturers: Case studies in Japanese large companies』,Management Research News,33(4),April 2010;(3)耿涌,朱慶華, Brent Doberstein,and Tsuyoshi Fujita (2009), 『Implementing China』s Circular Economy Concept at the Regional Level: a review of progress in Dalian』, China, Waste Management,29,996-1002,SCI檢索(影響因子2005年1.123,2006年1.223,2007年1.338)、EI檢索,Available online 19 September 2008;(4)朱慶華, Jo Crotty and Joseph Sarkis(2008),『A Cross-Country Empirical Comparison of Environmental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Practices in the Automotive Instry』, Asian Business & Management journal,7(4):467-488,SSCI檢索;(5)朱慶華, Joseph Sarkis and Kee-hung Lai (2008), 『The role of organizational size in the adoption of GSCM practices in China』,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15(6):322-337,Published Online: 14 Feb 2008.(6)朱慶華, Joseph Sarkis and Kee-hung Lai (2008), 『Confirmation of a measurement model for GSCM implementat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ction Economics,111:261-273,SCI檢索(影響因子2005年1.008,2006年1.183,2007年0.995)、SSCI檢索(檢索號:260AK)、EI檢索(檢索號:075211002346),2008年遼寧省自然科學學術成果獎(一等),2008-LN0164;(7)朱慶華, Joseph Sarkis,J.J.Cordeiro and Kee-hung Lai(2008), 『Firm level predictors of Emergent Gree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Practices in the Chinese Context』, Omeg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Science,Volume 36, Issue 4, August 2008, Pages 577-591,SCI檢索(影響因子2005年0.648,2006年0.663,2007年1.327)、SSCI檢索(檢索號228OY);(8)朱慶華, Joseph Sarkis and Kee-hung Lai (2008), 『Gree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Implications for Closing the Loop』,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E: Logistics and Transportation Review,Vol 44/1 pp 1-18,SCI檢索(影響因子2005年0.904,2006年0.896,2007年1)、SSCI檢索(檢索號:231GG);(9)朱慶華, Joseph Sarkis(2007),『The moderating effects of institutional pressures on emergent green supply chain practices and performanc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ction Research,45(18-19):4333-4355,SCI檢索(2006年影響因子0.799,2007年0.56,檢索號216DD)、SSCI檢索(檢索號:216DD)、EI檢索(檢索號073610804393,September,2007;(10)朱慶華, Joseph Sarkis and Kee-hung Lai(2007), 『Initiatives and outcomes of GSCM in China』,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85(1):179-189,SCI檢索(影響因子2005年1.163,2006年1.477,2007年1.446)、SSCI檢索(檢索號:205UF);(11)耿勇,Murray Height,朱慶華(2007).『Empirical Analysis of Eco-Instrial Development in China』,Sustainable Development,15,121-133,SSCI檢索(檢索號170NV);(12)朱慶華, Joseph Sarkis and Kee-hung Lai (2007), 『Gree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Pressures, Practices and Performance within the Chinese Automobile Instry』,Journal of Cleaner Proction,15(11-12):1041-1052,SCI(影響因子2005年0.832,2006年0.762,2007年1.073,檢索號165FD)、SSCI檢索、EI檢索(檢索號071110486724);(13)耿勇,朱慶華,Murray Height(2007),『Planning for Integrated Solid Waste Management at the Instrial Park Level: A Case of Tianjin, China』, Waste Management,27(1):141-150,SCI檢索(影響因子2005年1.123,2006年1.223,2007年1.338,檢索號115UZ)、EI檢索(檢索號064610234691),2008年遼寧省自然科學學術成果獎(一等),2008-LN0022;(14)朱慶華, E. Lowe, Yuan-an Wei, Donald Barnes(2007), 『Instrial Symbiosis in China: A Case Study of the Guitang Group』, Journal of Instrial Ecology 11(1):31-42,SCI(2007年1.962,檢索號139LP)和EI雙檢索(檢索號070710426813);(15)朱慶華,Joseph Sarkis(2006), 『An inter-sectoral comparison of gree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in China: Drivers and practices』, Journal of Cleaner Proction 14(5):472-486, SCI(影響因子2005年0.832,2006年0.762,2007年1.073,檢索號015ZE)、SSCI檢索和EI雙檢索(檢索號06049662063),2007年大連市自然科學獎(論文類)二等獎(證書編號:2007-133);(16)朱慶華,Joseph Sarkis, 耿勇(2005),『Gree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in China: pressures, practices and performan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erations and Proction Management, 25(5):449-468, SSCI檢索(檢索號946EC),影響因子2006年0.597;(17)朱慶華,耿勇(2005) 『Statistical analysis for relations between practice and performance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among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in China』,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Forum(in German), 13 (1): 65-70;(18)朱慶華,Raymond Cote (2004). 『Integrating gree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into an embryonic eco-instrial development: a case study of the Guitang Group』,Journal of Cleaner Proction, 12 (8-10): 1025-1035,SCI檢索(2004年影響因子0.688;2005年影響因子0.832)、EI檢索;(19)朱慶華,Joseph Sarkis (2004). 『Relationships between operational practices and performance among early adopters of gree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practices in Chinese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 22(3):265-289,SCI檢索(影響因子2004年1.955;2005年1.419;2006年2.042;2007年1.851)、EI檢索,2004年期刊最優秀三篇論文之一;(20)朱慶華,J. Sarkis (2004). 『The link between quality management an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practices in firms of differing size: An analysis of different size organizations in China』,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Quality Management ,13(3): 53-64;(21)朱慶華,耿勇(2002).』Integrating environmental issues into supplier selection and management』, The Journal of Corporate Environmental Strategy and Practice,2002年8月發表,Issue 35,PP27-40.發表錄用中文期刊文章52篇。編著
(1)朱慶華、耿勇,《工業生態設計》(22.3萬字),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4年1月;(2)朱慶華,《綠色供應鏈管理》(25.4萬字),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4年2月。 2004年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三篇最優論文之一(2005年8月),Elsevier Science and Ecation and Research Foundation of APICS,2005年8月,JOM 2004 Finalist Paper Award。
2007年獲得大連市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二等獎。
2008年獲得遼寧省2005-2006年度哲學社會科學成果獎三等獎。
2008年獲得遼寧省自然科學學術成果獎(一等)。
2009年獲得AOM(Academy of Management)美國管理學會年會最優論文。
參與項目曾獲得國家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大連市科技進步一等獎、大連市科技進步二等獎、遼寧省教育廳科技進步一等獎。
7. 朱慶華的個人簡介
姓名:朱慶華
院系: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特聘教授、博導
方向:主要研究方向為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社會責任和再製造管理。 姓名:朱慶華
院系:工商管理學院
研究方向:供應鏈管理與物流管理、企業環境管理、統計分析與實證研究、博弈論應用研究。 (1)工學博士,大連理工大學,系統工程,2000年7月;
(2)工學碩士,東南大學,電氣工程系電氣技術專業,1995年3月;
(3)工學學士,東南大學,電氣工程系電氣技術專業,1992年7月。 (1)供應鏈管理與物流管理
(2)企業環境管理
(3)統計分析與實證研究
(4)博弈論應用研究
8. 朱慶華的介紹
朱慶華,女,大連理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1,現被上海交通大學聘請為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特聘教授、博導2。1995年開始先後任大連理工大學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導師。3多次到加拿大、日本、德國和香港做訪問研究。4國內期刊審稿人:《管理科學學報》、《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管理學報》、《東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