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股票網上申購價、發行價
股票的網上申購價就是它的發行價格
股票的發行利潤不是其每股收益,發行的利潤計入資本公積
每股收益定義
每股收益即EPS,又稱每股稅後利潤、每股盈餘,指稅後利潤與股本總數的比率。它是測定股票投資價值的重要指標之一,是分析每股價值的一個基礎性指標,是綜合反映公司獲利能力的重要指標,它是公司某一時期凈收益與股份數的比率。該比率反映了每股創造的稅後利潤, 比率越高, 表明所創造的利潤越多。 若公司只有普通股時,凈收益是稅後凈利,股份數是指流通在外的普通股股數。如果公司還有優先股,應從稅後凈利中扣除分派給優先股東的利息。
每股收益=利潤/總股數
並不是每股盈利越高越好,因為每股有股價
利潤100W,股數100W股 10元/股,總資產1000W
利潤率=100/1000*100%=10%
每股收益=100W/100W=1元
利潤100W,股數50W股 40元/股,總資產2000W
利潤率=100/2000*100%=5%
每股收益=100W/50W=2元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規范每股收益的計算方法及其列報,根據《企業
會計准則——基本准則》,制定本准則。
第二條 本准則適用於普通股或潛在普通股已公開交易的企
業,以及正處於公開發行普通股或潛在普通股過程中的企業。
潛在普通股,是指賦予其持有者在報告期或以後期間享有取得
普通股權利的一種金融工具或其他合同,包括可轉換公司債券、認股
權證、股份期權等。
第三條 合並財務報表中,企業應當以合並財務報表為基礎計
算和列報每股收益。
第二章 基本每股收益
第四條 企業應當按照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當期凈利潤,除以發
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權平均數計算基本每股收益。
第五條 發行在外普通股加權平均數按下列公式計算:
發行在外普通股加權平均數=期初發行在外普通股股數+當期
2
新發行普通股股數×已發行時間÷報告期時間-當期回購普通股股數
×已回購時間÷報告期時間
已發行時間、報告期時間和已回購時間一般按照天數計算;在不
影響計算結果合理性的前提下,也可以採用簡化的計算方法。
第六條 新發行普通股股數,應當根據發行合同的具體條款,從
應收對價之日(一般為股票發行日)起計算確定。通常包括下列情況:
(一)為收取現金而發行的普通股股數,從應收現金之日起計算。
(二)因債務轉資本而發行的普通股股數,從停計債務利息之日
或結算日起計算。
(三)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作為對價發行的普通股股數,
從購買日起計算;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作為對價發行的普通股股
數,應當計入各列報期間普通股的加權平均數。
(四)為收購非現金資產而發行的普通股股數,從確認收購之日
起計算。
第三章 稀釋每股收益
第七條 企業存在稀釋性潛在普通股的,應當分別調整歸屬於
普通股股東的當期凈利潤和發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權平均數,並據以計
算稀釋每股收益。
稀釋性潛在普通股,是指假設當期轉換為普通股會減少每股收
益的潛在普通股。
3
第八條 計算稀釋每股收益,應當根據下列事項對歸屬於普通
股股東的當期凈利潤進行調整:
(一)當期已確認為費用的稀釋性潛在普通股的利息;
(二)稀釋性潛在普通股轉換時將產生的收益或費用。
上述調整應當考慮相關的所得稅影響。
第九條 計算稀釋每股收益時,當期發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權平
均數應當為計算基本每股收益時普通股的加權平均數與假定稀釋性
潛在普通股轉換為已發行普通股而增加的普通股股數的加權平均數
之和。
計算稀釋性潛在普通股轉換為已發行普通股而增加的普通股股
數的加權平均數時,以前期間發行的稀釋性潛在普通股,應當假設在
當期期初轉換;當期發行的稀釋性潛在普通股,應當假設在發行日轉
換。
⑵ 股票新股申購最多可以申購多少股
深市每一個申購單位為 500 股,申購數量應當為 500 股或其整數倍,但最高不得超過當次網上初始發行股數的千分之一,且不得超過 999,999,500 股。
滬市每一個新股申購單位為1000股,申購數量應當為1000股或其整數倍,但最高不得超過當次網上初始發行股數的千分之一,且不得超過9999.9萬股,如超過則該筆申購無效。
⑶ 新股申購價格怎麼定
申購價格由機構投資者定的,如果你是要申購的話,直接輸入申購代碼和數量即可,價格是固定的,不用管。
⑷ 網上申購股票時,申購股數越多中簽幾率越大么
在不超過上限情況下,
申購股數越多,
中簽率越大
原因:
申購時,
必須是1000股的整數倍
每1000股配一個簽號
所以
買的越多,
你的
簽號就越多
比如
你買10000股,
那麼你有10個配號,
而這10個號碼是連續的
中簽率是
千分之1時,
你有10個簽,
你中簽率就是
1%.
你中簽後,
並非中
1萬股的簽,
也就是說一般你10個簽中只能中1個
⑸ 股票中簽了是按申購的價格和股數賣嗎
股票中簽了是按申購的價格和股數相乘算到的金額,進行繳款,繳款後中簽的股票就真正屬於你了。然後等上市後可以賣出。
⑹ 現價申購科創板股票,最低和最高股數是多少
個人投資者參與網上申購最低為一個申購單位500股。
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發行與承銷實施辦法》第十四條規定中提到:
每一個新股申購單位為 500 股,申購數量應當為 500 股或其整數倍,但最高申購數量不得超過當次網上初始發行數量的千分之一,且不得超過 9999.95 萬股,如超過則該筆申購無效 。
⑺ 一個公司的股票的股價和股數怎麼確定的
股票的股價和股份數,都是在公司上市之前確定的。
1、股份數量
確定的股份數,是根據公司需要有多少資產上市,確定了總的股本數。
2、股價
股價,是根據公司盈利情況,保證市盈率在本行業的合理區間。因為股價=每股年利潤÷市盈率。確定了總股本和市盈率,股價就定下來了。
3、最後定價
我國股票的發行制度,是一部分先發給機構,叫做網下發售;一部分是散戶申購,叫做網上申購。
網下申購,是機構買入,事先要就確定的股價征詢機構的意見。雙方敲定之後,就是最後的發行價格。
當然,所有這些程序,每一項都要報中國證監會批准,方可生效。
⑻ 新股發行價與新股申購價有何區別
股票發行價格是指股份有限公司出售新股票的價格。在確定股票發行價格時,可以按票面金額確定,也可以超過票面金額確定,但不得以低於票面金額的價格發行;
申購價格由機構投資者定的,如果你是要申購的話,直接輸入申購代碼和數量即可,價格是固定的;
股票發行,一般就是公開向社會募集股本,發行股份,這種價格的高低受市場機制的影響極大,取決於公司的投資價值和供求關系的變化。如果股份有限公司發行的股票,價格超過了票面金額,被稱為溢價發行,至於高出票面金額多少,則由發行人與承銷的證券公司協商確定,報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核准,這種決定股票發行價格的體制,就是發揮市場作用,由市場決定價格,但是受證券監管機構的監督。
在股票發行價格中,溢價發行或者等價發行都是允許的,但是不允許以低於股票票面的價格發行,又稱折價發行,因為這種發行價格會使公司實有資本少於公司應有的資本,致使公司資本中存在著虛數,不符合公司資本充實原則;另一方面,公司以低於票面金額的價格發行股票,實際上就意味著公司對債權人有負債行為,不利於保護債權人的利益。溢價發行股票,就是以同樣的股份可以籌集到比按票面金額計算的更多的資金,從而增加了公司的資本,因此,以超過票面金額發行股票所得溢價款列入公司資本公積金,表現為公司股東的權益,即所有權歸屬於投資者
⑼ 股票的發行價是什麼申購價又是什麼有什麼不同
股票里
發行價就是申購價!也就是這支股票公開發行的價格。
發行價 offering price。:
向投資者出售公開發行的股票、債券的價格。此價格多由承銷銀團和發行人根據市場情況協商定出。由於發行價是固定的,所以有時也稱為固定價。另為:fixed price;guaranteed price
股票發行價就是指股票公開發行時的價格.
一家公司,如果沒有上市前,每股凈資產是12元,那麼發行價當然不會是幾元了。這個道理很明顯。
但是,發行價總是高於凈資產價,原因也很簡單,因為上市目的就是為企業融資。例如,如果某公司每股凈資產5元,發行價8元,那麼8-5的那3元,乘上總的發行股數,就是公司上市時融到的資金,可以用於公司的發展,屬於資本公積金。
因此,發行價如果定得低,公司上市融資的目的就不能達到,失去上市的意義。但是,如果發行價定得過高,就沒有人願意買,也照樣融不到資。於是,根據市場的接受能力,參考同類公司的市場價格,考慮各種因素之後,定一個折中的價格,既滿足融資的需要,市場又能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