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用二叉樹方法評估12個月內到期的某公司股票的歐式看漲期權,股票現價45元.其收益年標標准差為24%
每三個月發生一次漲跌變動。即一年四
❷ 股票價格波動有規律嗎為什麼
您好
股票價格沒有任何規律,是客觀的經濟影響出來的結果,不過作為理財師我的意見是逢高出局,今年的經濟形勢和外匯儲備都不好,人民幣下跌幅度也很大,股票市場擴容和大股東減持加劇,另外新股融資擴大化,這樣的形勢下,今年的行情基本是震盪下行,建議您保護資金安全,有問題可以隨時問我,真心回答,希望您採納!
❸ 股票價格的隨機遊走的含義
「隨機遊走」(random walk)是指基於過去的表現,無法預測將來的發展步驟和方向。應用到股市上,則意味著股票價格的短期走勢不可預知,意味著投資咨詢服務、收益預測和復雜的圖表模型全無用處。在華爾街上,「隨機遊走」這個名詞是個諱語,是學術界杜撰的一個粗詞,是對專業預言者的一種侮辱攻擊。若將這一術語的邏輯內涵推向極致,便意味著一隻戴上眼罩的猴子,隨意向報紙的金融版面擲一些飛鏢,選出的投資組合就可與投資專家精心挑選出的一樣出色。
❹ 二叉樹期權定價模型 風險中性和動態復制
風險中性:
假設股票基期價格為S(0),每期上漲幅度為U,下跌幅度為D,無風險收益率為r每年,每期間隔為t,期權行權價格為K,討論歐式看漲期權,可以做出如下股票價格二叉樹:
S(0)*U*U
/
S(0)*U
/ \
S(0) S(0)*U*D
\ /
S(0)*D
\
S(0)*D*D
通過末期股票價格和行權價格K可以計算出末期期權價值
f(uu) f(ud) f(dd)
根據風險中性假設,股票每期上漲的概率是p=[e^(rt)-d]/(u-d)
則f(u)=e^(-rt)*[f(uu)*p+f(ud)*(1-p)]
f(d)=e^(-rt)*[f(ud)*p+f(dd)*(1-p)]
f(0)=e^(-rt)*[f(u)*p+f(d)*(1-p)]
聯立:f(0)=e^(-2rt)*[f(uu)*p^2+2f(ud)*p*(1-p)+f(dd)*(1-p)^2]
❺ 二叉樹計算股票價格
二叉樹計算股票價格
bionomial tree 去算,你沒有variance,不可以用b-s模型,the price of three months =(44,36)
strike price =42,so C(up)=2,c(d)=0, discount rate of 3 months=1/1.02 h ratio=(2-0)/(44-36)=0.25, o.25x40-(call option price)=(1/1.02)x0.25x36 , the price of call =10-8.82=1.18
❻ 期權定價模型中的二叉樹模型裡面有個數字不懂如何來的
二項期權定價模型假設股價波動只有向上和向下兩個方向,且假設在整個考察期內,股價每次向上(或向下)波動的概率和幅度不變。模型將考察的存續期分為若干階段,根據股價的歷史波動率模擬出正股在整個存續期內所有可能的發展路徑,並對每一路徑上的每一節點計算權證行權收益和用貼現法計算出的權證價格。對於美式權證,由於可以提前行權,每一節點上權證的理論價格應為權證行權收益和貼現計算出的權證價格兩者較大者。
構建二項式期權定價模型
編輯
1973年,布萊克和舒爾斯(Black and Scholes)提出了Black-Scholes期權定價模型,對標的資產的價格服從對數正態分布的期權進行定價。隨後,羅斯開始研究標的資產的價格服從非正態分布的期權定價理論。1976年,羅斯和約翰·考科斯(John Cox)在《金融經濟學雜志》上發表論文「基於另類隨機過程的期權定價」,提出了風險中性定價理論。
1979年,羅斯、考科斯和馬克·魯賓斯坦(Mark Rubinstein)在《金融經濟學雜志》上發表論文「期權定價:一種簡化的方法」,該文提出了一種簡單的對離散時間的期權的定價方法,被稱為Cox-Ross-Rubinstein二項式期權定價模型。
二項式期權定價模型和布萊克-休爾斯期權定價模型,是兩種相互補充的方法。二項式期權定價模型推導比較簡單,更適合說明期權定價的基本概念。二項式期權定價模型建立在一個基本假設基礎上,即在給定的時間間隔內,證券的價格運動有兩個可能的方向:上漲或者下跌。雖然這一假設非常簡單,但由於可以把一個給定的時間段細分為更小的時間單位,因而二項式期權定價模型適用於處理更為復雜的期權。
隨著要考慮的價格變動數目的增加,二項式期權定價模型的分布函數就越來越趨向於正態分布,二項式期權定價模型和布萊克-休爾斯期權定價模型相一致。二項式期權定價模型的優點,是簡化了期權定價的計算並增加了直觀性,因此現在已成為全世界各大證券交易所的主要定價標准之一。
一般來說,二項期權定價模型的基本假設是在每一時期股價的變動方向只有兩個,即上升或下降。BOPM的定價依據是在期權在第一次買進時,能建立起一個零風險套頭交易,或者說可以使用一個證券組合來模擬期權的價值,該證券組合在沒有套利機會時應等於買權的價 格;反之,如果存在套利機會,投資者則可以買兩種產品種價格便宜者,賣出價格較高者,從而獲得無風險收益,當然這種套利機會只會在極短的時間里存在。這一 證券組合的主要功能是給出了買權的定價方法。與期貨不同的是,期貨的套頭交易一旦建立就不用改變,而期權的套頭交易則需不斷調整,直至期權到期。
二叉樹思想
編輯
1:Black-Scholes方程模型優缺點:
優點:對歐式期權,有精確的定價公式;
缺點:對美式期權,無精確的定價公式,不可能求出解的表達式,而且數學推導和求解過程在金融界較難接受和掌握。
2:思想:
假定到期且只有兩種可能,而且漲跌幅均為10%的假設都很粗略。修改為:在T分為狠多小的時間間隔Δt,而在每一個Δt,股票價格變化由S到Su或Sd。如果價格上揚概率為p,那麼下跌的概率為1-p。
3:u,p,d的確定:
由Black-Scholes方程告訴我們:可以假定市場為風險中性。即股票預期收益率μ等於無風險利率r,故有:
SerΔt = pSu + (1 − p)Sd(23)
即:e^{r\Delta t}=pu+(1-p)d=E(S)(24)
又因股票價格變化符合布朗運動,從而 δS N(rSΔt,σS√Δt)(25)
=>D(S) = σ2S2δt;
利用D(S) = E(S2) − (E(S))2
E(S2) = p(Su)2 + (1 − p)(Sd)2
=>σ2S2Δt = p(Su)2 + (1 − p)(Sd)2 − [pSu + (1 − p)Sd]2
=>σ2Δt = p(u)2 + (1 − p)(d)2 − [pu + (1 − p)d]2(26)
又因為股價的上揚和下跌應滿足:ud=1(27)
由(24),(26),(27)可解得:
其中:a = erδt。
4:結論:
在相等的充分小的Δt時段內,無論開始時股票價格如何。由(28)~(31)所確定的u,d和p都是常數。(即只與Δt,σ,r有關,而與S無關)。
❼ 用圖示方法描繪股票價格運動規律
這種運動規律有很多種方法的 趨勢的震盪的 箱體的 這畫幾天都畫不完 最簡單實用的就是最低點和第二低點連接 尋找上升趨勢
❽ 二叉樹期權定價模型的二叉樹思想
1:Black-Scholes方程模型優缺點:
優點:對歐式期權,有精確的定價公式;
缺點:對美式期權,無精確的定價公式,不可能求出解的表達式,而且數學推導和求解過程在金融界較難接受和掌握。
2:思想:
假定到期且只有兩種可能,而且漲跌幅均為10%的假設都很粗略。修改為:在T分為狠多小的時間間隔Δt,而在每一個Δt,股票價格變化由S到Su或Sd。如果價格上揚概率為p,那麼下跌的概率為1-p。
3:u,p,d的確定:
由Black-Scholes方程告訴我們:可以假定市場為風險中性。即股票預期收益率μ等於無風險利率r,故有:
SerΔt = pSu + (1 − p)Sd(23)
即:e^{rDelta t}=pu+(1-p)d=E(S)(24)
又因股票價格變化符合布朗運動,從而 δS N(rSΔt,σS√Δt)(25)
=>D(S) = σ2S2δt;
利用D(S) = E(S2) − (E(S))2
E(S2) = p(Su)2 + (1 − p)(Sd)2
=>σ2S2Δt = p(Su)2 + (1 − p)(Sd)2 − [pSu + (1 − p)Sd]2
=>σ2Δt = p(u)2 + (1 − p)(d)2 − [pu + (1 − p)d]2(26)
又因為股價的上揚和下跌應滿足:ud=1(27)
由(24),(26),(27)可解得:
其中:a = erδt。
4:結論:
在相等的充分小的Δt時段內,無論開始時股票價格如何。由(28)~(31)所確定的u,d和p都是常數。(即只與Δt,σ,r有關,而與S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