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貨幣貶值與經濟蕭條和股市下跌之間的關系
貨幣貶值與經濟蕭條貶值對股市影響:
幾乎在人民幣貶值引發A股下挫的同時,太平洋彼岸的美國股市卻恰恰因為美元走強而出現股市暴跌。1月27日,受美元持續強勢影響,道指初段急跌近400點,標普500指數跌近2%,納指跌逾2%。為甚麼美元強勢會引起美股下跌呢?這是因為市場擔心,美元持續強勢會令美國跨國企業業績受損,加上去年12月份美國的耐用品訂單已經出現連續第4個月下滑,使得投資者認為,美元升值已經開始影響到美國的出口,譬如,由於微軟預計來自中國、俄羅斯及日本的收入會持續下跌,因而其股價在開市初段便大跌一成。
美元升值引發美國股票市場暴跌,人民幣貶值也引發內地股市下挫,而且兩種解釋都各有道理,那麼,究竟應該如何看待匯率與市場的關系呢?應該說,在中、美這樣經濟規模體量較大的國家,金融市場 相對穩定,外資流動影響力有限,本幣如果升值太明顯並且形成趨勢,那麼最直接的影響就是拖累該國的出口,對國際化企業生產經營將帶來不利影響,從而利空股市;相反,如果本幣貶值,則有利本國企業出口,提升出口企業業績,從而利好股市。從這一角度來看,人民幣貶值拖累內地股市的說法是很牽強的斷言。
『貳』 貨幣貶值會使股票價格上漲嗎
貨幣貶值說明貨幣量增加,貨幣量多了進入股市的資金也就多了,那麼股市就就上漲了,當時的恆生指數那是inward索羅斯攻擊獲利點不是按英鎊和泰銖的方式,而且港幣和英鎊和泰銖是不一樣的,港幣是與美金掛鉤,意思是香港印出多少港幣就相應的投放多少美金出來,美元指數波動多少,港幣也跟隨波動多少的,因此要攻擊港幣貶值是非常大難度的,索羅斯也深知這一點,他只利用的是香港的恐慌心理,恆生指數會跌,索羅斯正是聲東擊西,做空恆生指數獲利的,這是市場上比較盛傳的一個解釋。至於提高利率與股市關系,可以兩方面看待,一個是經濟積極增長,企業盈利能力好,能承受高的利率,因此整體國家經濟向好,股市就漲,不一定跌的。
『叄』 為什麼說貨幣供應不可預期的變化和股票利潤呈相反關系
我略說一些吧
貨幣供給增加,造成通貨膨脹,造成貨幣貶值,造成銀行利率上漲,造成股市利潤下降。
與此相反。
貨幣供給減少,造成通貨緊縮,造成貨幣升值,造成銀行利率下降,造成股市利潤上升。
整個過程基本就是這樣,有些環節至於如何得到的,你自己可以推一下。
要說清楚可能需要的篇幅較大。
『肆』 人民幣貶值對股市有什麼影響
就國內期貨市場而言,人民幣貶值將直接和間接對國內商品價格形成支撐。
其中,直接方面主要體現為,大部分商品是需要大量進口的大宗原材料商品,比如,大豆、銅、天膠等品種的進口依存度較高,據有關統計數據顯示,2006/2007年度大豆進口量占消費量的1/3左右,銅進口量占消費量的1/3,天膠進口量則達到消費量的2/3以上。如果人民幣此時持續貶值,這些大宗商品的跌勢或將出現停滯或跌勢放緩,到國內以人民幣計價,本幣貶值將使內外價格比值重心抬升,從而支撐國內商品市場。
但像白糖、小麥等基本上可以自給自足的品種來說,內外聯動性不強,因此是不會受此影響的。其他需要大量進口的原材料,如原油、鐵礦石等,盡管沒有直接內外盤期貨價格作相應的參考,但在人民幣貶值的預期下,走勢將與那些出口依存大的商品走勢趨於類同,因為在人民幣貶值預期下,國內的原材料價格偏高,進而直接影響至下游產成品,最終會拉高通脹水平,如果CPI指數再次高起,前期政府的宏觀調控成果就將徒勞。
而間接方面的影響為,人民幣貶值將有利於國內加工、製造等出口行業,激活國內商品的消費需求,也能對商品價格形成利多作用。當然,目前全球大宗商品還處於跌勢之中,各國CPI指數也都開始從年中高點回落,部分國家甚至出現通貨緊縮的憂慮,所以在商品「熊市」尚未結束的背景下,人民幣短期適度貶值並不會對通脹產生太大影響。
盡管人民幣貶值對進出口貿易會帶來較大影響,進而影響商品期貨價格,尤其是對進口依存度較大的商品期貨價格,不過若人民幣貶值短期仍不能沖抵外部需求減弱的負面影響,並且隨著美元的信任危機和各國貿易保護的抬頭,全球商品需求可能進一步下降,長期來看,商品價格並不樂觀,最終還會按其供求關系來決定趨勢的,畢竟這是價格的決定性因素。
『伍』 人民幣貶值對股市有什麼影響
8月11日一早,央行改革人民幣中間價報價機制,人民幣中間價一次性貶值逾千點。
那麼問題來了,一次性大跌1136個基點,貶值幅度達到1.86%後,股市有什麼影響?
這個問題要分短期和長期來看。
短期的影響是股債雙殺 利空
這種觀點的邏輯是人民幣貶值將沖擊資產價格,從而導致金融、地產等相關板塊走弱,拖累整體大盤。
此外,在美聯儲加息背景下,人民幣貶值預期一旦形成,將導致熱錢流出,這也不利於A股的走強。
短期在心理方面會受影響。因為市場一下子看到貶值1000個點,會引發對資金外逃等等的擔憂。
「但實際上,從外匯占款來看,資金已經流出一個月了。」
關鍵要看後期貶值預期幅度。
第一種情況,如果預期未來還將繼續貶值,對股市而言肯定會有負面影響,造成股價下跌。而沖擊比較大的板塊可能就是美元債務較多的造紙、航空等;此外對資產重估的板塊有影響,如房地產、銀行等。
第二種情況,如果未來沒有對人民幣繼續貶值的預期,就是「利空兌現」,對股市而言就沒有負面影響了。
長期穩增長加碼 經濟有底
過去一年,人民幣匯率彈性不夠導致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跟隨美元連連攀升,而同期歐元日元金磚國家貨幣皆大幅貶值10%以上,出口壓力山大,加劇穩增長壓力。
這使決策層面臨兩難:既要寬貨幣、降利率、降匯率、保增長,又要穩貨幣、穩匯率、防風險,過去傾向於前者,目前看來,逐步向前者傾斜,下一步可能擴大匯率波動區間,加大人民幣彈性,主動釋放貶值壓力。
民生證券認為,穩增長思路轉變明顯:從貨幣到財政,從金融到實體,從降利率到降匯率,從全面到定向。這對增長有利。
光大宏觀團隊也表示,人民幣匯率的貶值將有利於降低出口的壓力,也有利於經濟的復甦。因此,實體經濟將在三季度逐步向好。
『陸』 貨幣貶值對股市的影響
人民幣技術上看是有貶值預期的,貶值幅度如果由市場來決定的話,其貶值空間相當大。基本面上,主要受美元匯率影響,即美元匯率走強,人民幣必走弱。目前的美元受加息牽引不斷盤高,即使在加息兌現後會下跌,但下次加息預期的再次牽引,照樣會促使美元走強,因而,美國當局已經下定決心要向全球發動貨幣戰了,但主要攻擊對象是中國。
按照這樣的貨幣戰的預期,未來較長一段時間,中國的股市將發生如下變化:
股市將會火爆異常。美元資產流出的同時,由於當年以「熱錢」方式進入中國的美元資產將大量拋售人民幣資產,這些資產是在銀行里,如果銀行惜貸,則不會發生通脹擔憂,甚至也不會引起股市有力的上漲。但是中國今年6、7兩個月的銀行信貸量均創出了驚人的量,這些量絕對不可能都到達實體經濟中,有相當大一部分會來到股市。由於經濟轉型給傳統的企業帶來了經營困境,因而從銀行流出來的信貸流入股市就成了理所當然的事情。最近一個多月,中國發生股災後,證監會要求所有上市公司增持本公司股票,這實際上等於鼓勵上市公司「炒股」,這些資金更是「有恃無恐」地加大力度抄底本公司股票,更有許多上市公司利用IPO來的錢投資到其它上市公司股票和進行銀行理財。
『柒』 貨幣貶值為什麼會引起股市下跌
因為隨著這些資金減少,本國貨幣的不斷流出,股市沒有了資金投資支持,自然就會出現很快的下跌狀態。
比如貨幣超發或者過於寬松的信貸政策,導致市場資金過多,出現一定的通貨膨脹情況。雖然說短期內貨幣的大量增加,將會刺激市場經濟發展,但是長期以往就會出現通貨膨脹。
那麼為了抑制這種情況,銀行就會收縮貸款,並且開始加息,緊接著股市資金就會被抽離,最終開始暴跌。
當貨幣開始持續的貶值,投機資金必然會出走,去尋找更好的投資領域。而且,因為持續貶值自然還會出現大量拋售去兌換價值更高的貨幣的行為,國內的固定資產也會被拋售。
(7)貨幣貶值預期和股票價格的關系擴展閱讀:
股票漲跌的影響因素:
影響股票漲跌的因素有很多,但都要通過價值和供求關系這兩個根本的法則來起作用。
政策的利空利多 政策基本面的變化一般只會影響投資者的信心。例如:如果政策出利好,則投資者信心增強,資金入場踴躍,影響供求關系的變化。
主力資金的進出 主力資金對於一隻股票的影響十分重要,因為主力資金的進出直接影響股票的供求關系,從而對股票產生重要的作用。
個股基本面的重大變化 個股基本面的好壞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決定了這只股票的價值。因此,個股的基本面是通過價值法則來影響股價的。
個股所屬板塊整體的漲跌情況 大盤對於個股有重要的影響作用,同樣,板塊的漲跌對於本版塊的個股也有相當的影響作用。
『捌』 請問一種貨幣的升值與貶值跟股票有沒有關系如果有,是怎樣影響股市的
升值跟貶值不是一般單純的財政政策或貨幣政策,有時候因為市場因素,或者上述三者的綜合統一。另外還要看升值貶值影響股價作為原因還是結果,有可能股價影響貨幣的升值貶值,這種情況出現在一些貨幣對外流通不好但在內流通比較好的國家或地區。一些投資機構,如基金管理公司,保險公司那些的巨額投資會短期內影響資本流通,造成非系統性貨幣貶值或升值。
而一般的財政政策或貨幣政策的貶值跟升值則這樣:對內升值一般表現為通貨緊縮,股價下跌,貶值相反。對外升值變現為匯率上升,內流資本增多,股價上升,貶值則相反
『玖』 貨幣升值和股市的關系
人民幣升值有利於股票市場
從上證指數和人民幣匯率的關系中我們可以觀察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隨著人民幣的持續上漲,上證指數在上漲過程中雖然有過幾次調整,但其趨勢還是保持上升勢頭。
其次,我們發現人民幣匯率在突破重要的整數關口時,上證指數都會站上一個新的台階。比如,2005 年8 月12 日人民幣首次突破8.1 元大關,上證指數也上了了一個新台階。2006 年2 月6 日人民幣突破8.06 元大關時,上證指數當日達到了1287.23,從2 月6 日到3 月31 日,人民幣連續突破4 個關口,在3 月31 日達到了8.0172 元,而此時的上證指數也站穩了1280 的台階,積蓄了上漲的動力。
同時我們還可以觀察到,在人民幣緩慢小幅升值的時候,上證指數的上漲比較慢;而在人民幣快步小幅升值時,上證指數上漲也相應較快。
從以上觀察我們可以知道,中國股市指數每次站上一個標志性的台階時,人民幣匯率都會突破一個重要關口;而且隨著人民幣的加速升值,股票指數的上漲也隨之加快。那麼這到底是一個巧合還是一條重要的規律呢?對此我們認為,由於人民幣匯率改革的時間還較短,只有2 年左右的時間,而且升值幅度相對較小,現在的現象還不能成為未來中國的發展趨勢。而借鑒日本在70-80 年代日元升值期日本股市指數的發展,可能給我們帶來一個比較明朗的預期。
本幣升值是信心的支撐
通過對比中國和日本的本幣升值和股價之前的關系,我們發現,從長期來說,隨著本幣的升值,股價會持續上升;而本幣的大幅升值對股市的影響會較小,本幣的小幅穩定升值將會給股價一個較為合理的促進作用。我們認為本幣的升值和貶值對經濟的影響有正面的也有負面的。當本幣大幅升值的時候,人們會擔心出口產業會受影響,而影響實體經濟的發展;但當本幣大幅貶值時,雖然有利於出口產業,但資金特別是外國資金以及熱錢又會抽逃。所以當貨幣匯率大幅波動的時候,我們無法預測其對股票市場到底有多大的影響。但伴隨著日元長期走強以及人民幣不斷升值,兩國股票市場的長期上漲給我們一個啟示:本幣升值表明國民經濟的不斷走強,這給投資者以巨大的信心,同時也能通過投資股市獲得利潤。
外匯儲備對股票市場的影響
從中國的外匯儲備和上證指數的相關性來看,上證指數受外匯儲備的影響相對較小。從2001 年到2004 年,中國的外匯儲備增長率平均都保持在2%以上,但中國股市卻連續走低。從2005 年股改之後到目前為止,外匯儲備的增速也基本和前幾年持平,但中國的股市卻走出低谷,連續上漲。所以,單純從中國外匯儲備的增減來分析中國股市的漲跌,沒有多大的參考意義。
同時我們也認為,隨著人民幣升值預期的不斷增加和升值幅度的加大,中國的外匯儲備中有一部分是從外國流入的熱錢。而這些熱錢又投資中國市場,是造成中國股市上漲的一個直接因素。
從長期來看,我們認為在儲蓄率高居不下的前提下,貿易順差的大幅減少將不會得到根本性的改變;而人民的小幅升值將增加外界對人民幣升值的預期,從而帶來熱錢的流入,這將對外匯儲備的增加帶來更多的壓力。比較中日貨幣升值和外匯儲備增加對股價的影響,我們發現,本幣的穩定小幅升值以及外匯儲備的穩定增長都將增強投資者對本國經濟增長的信心,從而促進股價的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