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富時a50指數有哪些個股
富時A50指數個股包括:中國人壽、中國太保、中國平安、國泰君安、牧原股份、工業富聯、工商銀行、平安銀行、建設銀行、恆瑞醫葯、中信建投、中國建築、中國石化、中國石油、中國神華、中國聯通、中國鐵建、中國銀行、五 糧 液、交通銀行、伊利股份、保利地產、光大銀行、萬 科A、三六零、上汽集團、中興通訊、中信證券、中信銀行、中國中車、中國中鐵、洋河股份、浦發銀行、海天味業、海康威視、海螺水泥、溫氏股份、美的集團、貴州茅台、邁瑞醫療、長江電力、順豐控股、立訊精密、興業銀行、農業銀行、北京銀行、招商銀行、京東方A、格力電器、民生銀行。
富時A50指數的全稱是富時中國A50指數CFD,CHA50CFD。是一支實時的可交易指數,指數的官方代碼:XIN9,RIC代碼:FTXIN9。富時A50指數是由中國A股總市值最高的50家公司組成的,這50家公司的總市值佔A股總市值近33%;富時A50指數同時也是國際投資機構唯一可在海外直接投資以中國股票為標的指數。所以許多國際投資者把它認為是最能代表中國A股市場的指數,把它看作衡量中國市場的精確指標。
A50指數的重要性
首先,A50期貨的主要投資者是來自國際的投資者,他們的信息來源更加嚴謹,所以對趨勢的判斷更加准確。
其次,A50指數是中國股市走勢的精確指標,走勢和A股市場具有相當高的趨同性和一致性。
最重要的是,由於A50指數期貨的交易時間原因,對A股市場很有指示意義。新交所富時中國A50指數期貨可在所有中國境內交易日交易,可以向投資者提供接近20個小時的交易時間。因此作為主要由國際投資者參與的境外期貨,在早上,A50期貨比A股提前開市,而在下午和晚上,A股已經閉盤時,A50期貨依然在交易。而影響市場的許多重要的消息,都是A股閉市後公布的。所以,關注A50期貨的走勢,可以提前預測判斷A股的走勢。甚至,在出現降息降准等重大消息時,A50期貨往往提前變動,這就體現了富時A50對A股的指導意義。
⑵ 恆指公司擬改革,成份股或增至80隻,什麼是成份股
2020年5月18日,恆生指數公司公布,納入「同股不同權公司」及「第二上市公司」至恆生指數及恆生中國企業指數選股范疇,對此90%以上人士支持。消息一出,在香港上市的小米、美團、阿里均有望納入恆指。
同股同權為的是公平,同股不同權為的是效率。
本質上,其實同股不同權體現著股東群體內部形成了新的勞動分工,理論上當然是可以促進公司的運營效率的。絕大多數股東其實都沒有對於控制權的渴望,而是為了獲得投資收益,如果通過雙重股權架構可以激勵創始人團隊更多的創造價值,也就可以滿足其他股東對於利益的訴求。
一般來說,選擇雙重股權的公司往往向市場傳遞出這樣的信號:創始人團隊對於公司前景具有強烈的信息。牢固的控制權還可以提高創始人團隊的抗壓能力,讓他們可以更多考慮長期的戰略,而不用被市場的短視所綁架。
美國股市最近十年上市的同股不同權公司數量比之前十年增長了三倍,已經佔到當期上市公司的15%左右,尤其集中在以互聯網、生物醫葯公司為代表的高科技產業里,另外在38個主要國家和地區的股市已經有24個接受了同股不同權,尤其是一些新興經濟體比如韓國、墨西哥、巴西、南非,甚至連中國大陸都開始擁抱雙重股權,整體上這個制度是個逐步推進的態勢。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投資人願意把控制權讓渡給創始人團隊?因為當今的商業世界中,人才是最稀缺的資源,核心人才和貨幣資本的博弈中,人才逐漸掌握越來越多的話語權,人力資本正在成為越來越重要的價值驅動因素。
》》總 結《《
今天,我們從恆生指數公司公布,納入「同股不同權公司」及「第二上市公司」至恆生指數及恆生中國企業指數選股范疇,在香港上市的小米、美團、阿里均有望納入恆指。
藉此,我們也解釋了「同股不同權」這個概念,企業在制定「同股不同權」政策時,必須寫進公司章程,且章程必須在所在工商部門辦理登記備案,私下約定的協議不一定能得到股東的認可。如果對於章程的設計有任何疑問,歡迎咨詢GBAA的專業團隊。
⑶ 哪些國家股市實行熔斷機制
據不完全統計,美國、法國、日本、韓國、新加坡、巴西、加拿大、泰國、菲律賓、巴基斯坦、印尼、墨西哥、哥倫比亞、斯里蘭卡,科威特、芬蘭、澳大利亞,這些國家都是有股市熔斷機制的。
1、美國
根據美國證交會(SEC)的最新規定,熔斷機制方案除針對股市大盤的熔斷機制外,還設有「限制價格波動上下限」的機制。如果某隻證券的交易價格在5分鍾內漲跌幅超過10%,則需暫停交易。如果該證券交易價格在巧秒鍾內仍未回到規定的「價格波動區間」內,將暫停交易5分鍾。
對於標普500指數和羅素1000指數成分股以及430隻交易所交易產品中價格超過3美元的個股,SEC規定的「價格波動區間」為漲跌幅5%,其他交易價格在3美元以下的流動性較弱的個股「價格波動區間」放寬至10%。
2、法國
根據股票交易形態小同,制定全日每隻股票最大漲幅為前日收盤價的21.25%,最大跌幅為18.75%。如果價格波動超過前日的10%,則暫停交易15分鍾。
3、日本
當期貨價格超過標准價格的特定范圍和公平價格的特定范圍,期貨交易將會暫停交易。暫停交易的時間為15分鍾。如果暫停交易發生在上午收盤前的15分鍾內,暫停交易只在上午收盤前執行。
當東京股票價格指數(TOPIX)超過特定價格區間時,禁止買賣涉及套利交易的股票,直到價格恢復到特定價格區間內。
4、韓國
若韓國股票綜介指數(KOSPI)較前一天收盤價下跌了10%或10%以上,並且這種下跌持續了1分鍾,股票交易暫停10分鍾,個股漲跌幅限制為15%。如果交易量最大的期貨介約價格偏離前一天收盤價5%或5%以上,同時期貨價格偏離其公平價格3%或3%以上,並且這種價格變動持續了1分鍾,期貨介約停比交易5分鍾。
熔斷機制每天只實施一次,在下午2:20以後不再實施。如果股票市場出現暫停交易的情況,期貨合約停止交易20分鍾。韓國股市實行三級熔斷機制,熔斷門檻分別為8%、15%和20%,當觸發8%和15%紅線時,暫停交易20分鍾;觸發20%時,則直接休市。
5、新加坡
當潛在交易價格高於參考價格(該交易至少五分鍾之前的最後成交價)的10%時,則觸發5分鍾的「冷靜期」。在該期間內,證券僅允許在±10%范圍內交易,5分鍾後交易恢復正常,並重新計算新的參考價格。(該規定適用於約佔新交所80%交易量的證券,包括部分指數。)
(3)墨西哥ric封頂指數股票價格擴展閱讀
中國的股市曾出現熔斷機制
2015年9月7日,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和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發布徵求意見通知,擬在保留現有個股漲跌幅制度前提下,引入指數熔斷機制。
2015年12月4日,經有關部門統一,證監會正式發布指數熔斷相關規定,並將於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
2016年1月7日晚間,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發布通知,為維護市場穩定運行,經證監會同意,自1月8日起暫停實施指數熔斷機制。
⑷ 標普信用評級在哪裡可查詢到
標普信用評級可以在這個網站查詢:https://www.spglobal.com/ratings/zh/(macbookpro mos14打開google版本 92.0.4515.131)
標准普爾評級的定義:
標准普爾評級是由美國標准.普爾公司1923年開始編制發表,當時主要編制兩種指數,一種是包括90種股票每日發表一次的指數,另一種是包括480種股票每月發表一次的指數。標准普爾,是世界權威金融分析機構,由普爾先生(Mr Henry Varnum Poor)於1860年創立。標准普爾由普爾出版公司和標准統計公司於1941年合並而成。標准普爾為投資者提供信用評級、獨立分析研究、投資咨詢等服務,其中包括反映全球股市表現的標准普爾全球1200指數和為美國投資組合指數的基準的標准普爾500指數等一系列指數。其母公司為麥格羅·希爾(McGraw-Hill)。
信用評價的定義:
信用評價也稱為信用評估、信用評級、資信評估、資信評級。信用評價是以一套相關指標體系為考量基礎,標示出個人或企業償付其債務能力和意願的過程。信用評價即由專業的機構或部門,根據「公正、客觀、科學、公開」原則,按照一定的方法和程序,在對企業進行全面了解、考察調研和分析的基礎上,作出有關其信用行為的可靠性、安全性程度的估量,並以專用符號或簡單的文字形式來表達的一種管理活動。
股票指數的定義:
股市指數是由證券交易所或金融服務機構編制的表明股票行市變動的一種供參考的指示數字。投資者據此就可以檢驗自己投資的效果,並用以預測股票市場的動向。同時,新聞界、公司老闆乃至政界領導人等也以此為參考指標,來觀察、預測社會政治、經濟發展形勢。由於股票指數計算復雜,同時種類眾多,因此人們常常從上市股票中選擇若干種富有代表性的樣本股票,並計算這些樣本股票的價格平均數或指數。用以表示整個市場的股票價格總趨勢及漲跌幅度。
⑸ 各國cpi指數
從歐美等發達國家看,美國核心CPI漲幅仍然偏高,歐元區、英國核心CPI開始趨升,日本核心CPI在下降。
據美國勞工部公布數據顯示,今年1~7月,美國CPI月平均上漲2.5%,比去年同期回落1.4個百分點;美國核心CPI漲幅從1月的2.7%,降到7月的2.2%,為2006年3月份以來最低水平,但仍高於2%的控制目標。
根據英國統計局最新數據,10月份英國CPI2.1%,為6月份以來首次超過英國央行2.0%的目標水平,也超過了經濟學家的預期。今年1~7月,英國CPI漲幅從1月的2.7%降至7月的1.9%,明顯低於去年同期水平。
在高收入國家,食品消費占居民消費總支出的比重雖然較低,但是這些國家食品類消費價格漲幅較大,且呈逐月上升趨勢,這對CPI上漲的貢獻仍不容忽略。
在經濟增長較快的新興市場以及其他發展中國家,CPI變化趨勢不一。
印度、印尼、馬來西亞、巴西等國家CPI漲勢平緩,漲幅低於去年同期。印度CPI從1月的7.4%,降至7月的6.5%;印尼從1月的6.3%降至7月6.1%。
而韓國、墨西哥、南非、俄羅斯等國家CPI漲幅均有擴大,且高於去年同期。韓國CPI漲幅從1月的1.7%,提高到7月的2.5%;俄羅斯從1月的8.2%,升至7月的8.7%。(
⑹ 外匯理財產品怎麼買
中國建設銀行(行情股吧)[6.085.74%]曾率先推出「匯得盈」個人外匯結構存款理財產品,隨後中國銀行(行情股吧)[4.291.18%]的「日進升金」、工商銀行(行情股吧)[4.991.84%]的「聚金理財」、民生銀行(行情股吧)[7.831.42%]的「富林理財」和「安心理財」、招行的「金葵花」也紛紛推出了形式多樣的產品。
⑺ 商業銀行破產的我國商業銀行破產風險的主要來源
當前,我國商業銀行的破產風險主要來源於以下5個方面:
1.信用風險。
信用風險是指商業銀行發放的貸款得不到償還的可能性,或者是其投資的質量惡化造成違約,從而給商業銀行帶來損失的可能性。商業銀行的經營目標是追求利潤最大化,要達到這一目標就需要通過吸收公眾存款來發放貸款以獲取利差。眾所周知,當前國內不少企業經營不景氣,自身效益差,無法償還到期銀行債務;很多企業都面臨結構調整,重尋出路,致使商業銀行出現大量的呆壞賬;還有一些企業借分立、兼並、破產等轉制之機懸空、逃廢債務,使得商業銀行或者找不到債務人,或者只能得到很小比例的清償,從而造成了極大的信用風險。商業銀行在我國金融體系中佔主導地位,在我國的經濟發展中起著樞紐作用。因此,如果不及時化解巨額的信用風險,一旦有突發因素的引發,就極有可能導致金融危機,1994年發生的墨西哥金融危機和1997年爆發的亞洲金融危機,均說明了信用風險的潛在危害性。
2.利率風險和匯率風險。
利率風險和匯率風險是指市場的利率和匯率變化引起商業銀行資產價格的變化,造成資產貶值損失的可能性。利率風險和匯率風險基本上是由資金的供求關系決定的,它是一種市場風險。
在我國商業銀行業務中,這種風險是很難避免的,因為任何一家商業銀行都無力控制市場,即使中央銀行也只能在一定程度上進行調節。1997年7月,泰國政府迫於市場的巨大壓力,宣布實施浮動匯率制,泰株當即貶值17%。此後,盡管有關國家政府多次對市場進行了干預,但印度尼西亞、菲律賓、馬來西亞、新加坡、韓國等國的貨幣均在市場的壓力下相繼大幅貶值,股市也隨之大幅下挫。以「亞洲四小龍」之一的韓國為例,在短短兩個多月的時間里韓元貶值50%以上,國內股票價格指數跌至了10年中的最低點。由此可見,利率風險和匯率風險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今天,對於商業銀行的正常運營所造成的影響是巨大而深遠的。
3.流動性風險。
商業銀行破產的可能性還來自於流動性風險。流動性風險是指商業銀行的支付能力不足所造成的風險。商業銀行的流動性需求主要來自存款的提取和貸款的需求,這種需求商業銀行是很難完全把握的,非預期的提取和非預期的需求很有可能會導致商業銀行的支付能力出現問題,這是商業銀行業務中經常發生的正常的風險。在存戶對銀行失去信心或市場利率明顯超過商業銀行利率時,大額存款或者普遍存款的集中提取就很有可能使商業銀行陷人困境。《商業銀行法》第39條規定:「貸款余額與存款余額的比例不得低於25%,這充分說明了資產流動性對商業銀行的重要影響。在1997一1998年的亞洲金融危機中,由於亞洲各國信用過度膨脹,一遇國際游資阻擊及本國經濟面臨困難處境的影響,就引發大眾的強烈擠兌現象,致使大量的金融機構由於流動資金不足而紛紛倒閉,其中不乏許多商業銀行。
4.資本風險。
資本風險是指商業銀行資本金過少,因而缺乏承擔風險損失的能力,缺乏對存款及其他負債的最後清償能力,使商業銀行的安全受到威脅的風險。資本風險對一家商業銀行能否正常經營有著重要影響。因為資本金具有不必償還和可以承擔經營風險的職能。
假如商業銀行的資金來源全部是資本金,則出現風險就全部由商業銀行自己承擔;如果資金來源中資本金與負債各佔50%,則金融風險一半要由存款人來承擔。由於在社會化大生產中商業銀行的中介特點,使商業銀行不可能不向社會公眾負債,因此資本金是否充足就顯得尤其重要。資本金越是充足就越是可以用資本金補償發生的損失,保護商業銀行抵禦意外的損失而渡過危難,從而保護存款人的利益。目前,我國許多商業的資產經營質量低下,不良債權過多,達不到「資本充足率不得低於8%((商業銀行法》第39條)的規定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較大的經營風險。
5.管理風險。
管理風險也是造成商業銀行可能破產的原因之一。管理風險是指商業銀行業務經營中存在的營私和盜竊的風險。所謂營私,主要是指商業銀行的內部職員特別是高級管理人員利用職權謀取私利,如非法貸款給自己或親友等。至於盜竊,則有來自內部的也有來自外部的。當前,在我國商業銀行中,由於信息的不對稱和道德風險的廣泛存在,使得商業銀行在開展信貸業務時,存在大量的不確定風險。有些商業銀行的員工素質不高,銀行內部出現貪污盜竊行為,也導致了商業銀行不良資產的增加,使商業銀行的經營風險進一步加大。
⑻ 家樂福的逆全球化
10月下旬,家樂福以26億美元的價格將自己在哥倫比亞的業務打包轉讓給了桑科薩集團(Cencosud),其中包括72個大賣場、16個便利店、4個現金兌換點、900家門店和26處商業中心。而在7月之前,家樂福對自己哥倫比亞業務的報價僅成交價的3/4。
從2000年敗走香港開始,家樂福先後退出了智利、日本、墨西哥、捷克、韓國、葡萄牙、瑞士和俄羅斯,且每次給出的解釋都是一樣:這個世界第二大零售商需要放棄自己沒有什麼競爭力的「邊緣市場」,而把重心放到能夠進入市場前三的「核心市場」上。作為繼任者,普拉薩特(Georges Plassat)延續了這一策略,且動作更加決絕。自他5月上任以來,家樂福已經先後退出了新加坡、馬來西亞和哥倫比亞,而這些新興市場正是其他零售商在發達地區經濟疲軟的情況下急於去攻克的寶地。
有傳言稱,集團正在考慮繼續出售自己在印尼、中國台灣、波蘭和土耳其等地的業務,而這將給它帶來10億到30億歐元的資金。
但家樂福會除了力保自己在歐洲的核心地位,轉讓業務而來的資金也將被家樂福用於發展他們認為有潛力的市場,比如說巴西、阿根廷和中國大陸。在撤出新加坡和希臘的同月,家樂福在阿根廷收購了連鎖超市EKI的129家店意圖鞏固自己在這一拉美國家的領先優勢。而在中國大陸,若家樂福不想退出並在同沃爾瑪的競爭中占據上風,也必須用很多資金加速擴張。
普拉薩特給家樂福的「逆全球化」帶來的強勁作風安撫了不少投資者的心,在7月及8月份的兩個月中,家樂福的股票價格上漲了26%,比歐洲零售業市場指數高出9.5%。